在全國從嚴整治環境污染的大背景下,A股也掀起了環保整治風。近期,*ST三維、輝豐股份以及上峰水泥三家公司因環保信披問題涉嫌信披違規遭到了證監會的立案調查。而武進不銹及多家上市公司旗下公司還收到了地方部門下發的行政處罰書。
上峰水泥等被立案調查
繼*ST三維、輝豐股份之后,上峰水泥也因環保信披而遭到了證監會的立案調查。5月11日,上峰水泥發布公告稱,公司因環保信息披露問題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據悉,上峰水泥主要從事水泥熟料、水泥、混凝土、骨料等基礎建材產品的生產制造和銷售。
在今年4月上峰水泥就曾被媒體質疑公司出現環保信披隱瞞問題,該媒體對相關部門突擊檢查上峰水泥全資子公司上峰建材加裝的干擾自動監測系統裝置進行了報道,該報道稱“上峰水泥沒有及時公告,有信息披露隱瞞的嫌疑”。但彼時,上峰水泥發布澄清公告認為,公司和上峰建材未就該事宜受到行政或刑事處罰,也沒有造成環境污染等重大影響的情形,暫未觸及信息披露規定的標準,因此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披露隱瞞情形。
但該事項并未因上峰水泥的一則澄清公告而結束。上峰水泥在4月21日遭到了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之后,在5月11日上峰水泥最終因環保信披問題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遭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上峰水泥董秘辦公室進行采訪,對方工作人員表示,“證監會的調查還在進行中,具體是否構成環保信披問題還需等待監管層的調查結果”。
*ST三維是最早因環保信披問題涉嫌信披違規而遭到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因被央視曝光污染問題,*ST三維曾一度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之后,在4月19日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ST三維主要從事精細化工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另外,生態環境部對輝豐股份嚴重環境污染及當地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不力問題進行通報一事也曾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4月23日,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輝豐股份也收到了證監會下發的立案調查書。輝豐股份是國內集原藥、制劑生產、研發、銷售于一體的大型農藥生產企業。
多家公司遭行政處罰
除上述三家公司被立案調查之外,還有武進不銹、華自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公司因環保問題而被行政處罰。
武進不銹5月10日披露公告稱,公司收到了常州市環境保護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據悉,2018年4月16日,常州市環保局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公司酸洗污泥(HW17)露天堆放,并且堆放場所未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常州市環保局決定對武進不銹的上述違法行為分別處以罰款3萬元,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15日內改正。
同樣在5月10日,華自科技披露了關于孫公司北京坎普爾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屬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格蘭特膜分離設備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以下簡稱“坎普爾”)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據悉,由于相關工作人員操作失誤,將污水與經處理后的水混合向外排出導致超標排放,坎普爾收到北京市平谷區環境保護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北京市平谷區環境保護局決定對坎普爾處以50萬元罰款。此外,芭田股份則在5月7日發布公告稱,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松崗分公司(以下簡稱“松崗分公司”)收到環保部門及安全部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深圳市寶安區環境保護和水務局在對松崗分公司的調查中發現,松崗分公司揚塵未做好收集治理及密閉,導致粉塵溢出,根據相關規定,深圳市寶安區環境保護和水務局責令松崗分公司立即停止非法排污行為。
停產大軍擴容中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子公司因環保整治而被停產的大軍也在擴容。北京商報記者通過檢索深交所和上交所的公告發現,自今年5月以來,截至5月16日,深交所有9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子公司停產的公告;上交所有4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子公司停產的公告。
諸如,在5月16日必康股份披露稱,因園區管理委員會決定對2017年度、2018年一季度未按削減任務要求完成積存危險廢物削減任務的企業實施停產整治,造成公司下屬子公司健鼎科技臨時停產。
另外在5月14日吉華集團、海翔藥業以及天宇股份分別發布了子公司停產的公告。其中,吉華集團子公司江蘇吉華接到了停產整治的通知,管理委員會要求園區內企業完成危險廢物削減存量的任務,原則上積存危險廢物不得超過100噸,因此江蘇吉華需臨時停產以完成相關要求。而海翔藥業合并報表范圍內子公司甌華化工同樣收到停產整治的通知。天宇股份子公司濱海三甬也收到了停產整治的通知,園區管理委員會對園區內企業未按削減任務要求完成積存危險廢物削減任務,危險廢物超期貯存和危險廢物管理不規范的16家企業實施停產整治。
此外,還有永太科技、雅本化學、閏土股份、雅克科技、聯化科技、南京化纖以及江蘇吳中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均發布了關于子公司臨時停產的公告。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案例反映出了相關部門從嚴治理環境的堅決態度,而這也意味著上市公司的環保違規成本也會越來越高。
共0條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