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技術評論》雜志4月21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化學工程系助理教授張志宏(音譯)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持續流動的微型反應器,突破了銅銦硒薄膜太陽能電池制造上的技術瓶頸。這項技術在實現銅銦硒膜層厚度可控的同時,還可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制造成本并減少廢棄物。該研究發表于最新一期《當代應用物理》雜志。
以往使用銅銦硒制造光能吸收膜時需要使用飛濺、蒸發以及電鍍技術,這些過程耗時很長,且需要昂貴的真空系統以及有毒的化學物質,因此成本很高。而另一種銅銦硒化學溶液沉積法盡管降低了成本,但生長溶液會隨著時間流逝發生變化,很難控制光能吸收膜的厚度。
俄勒岡州立大學和韓國嶺南大學攜手研發的這項技術能夠在一個持續流動的微型反應器中,讓“納米結構的薄膜”厚度可控地沉積在不同的表面。比以前使用的化學溶液沉積法更加安全、快捷、經濟。張志宏他們現在已經證明,這套系統能夠在短時間內、在玻璃襯底上生產銅銦硒薄膜太陽能電池。接下來,他們將完善這項技術,以便能夠與基于真空的技術競爭,實現商業化生產。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這種方式制造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可直接用于屋頂制造。這將給未來的可再生能源及傳統建材帶來革命性變化。因為所有的太陽能應用最終都要考慮效率、成本和環境安全,而這種產品恰恰能夠滿足這些要求。
該研究團隊也在研發使用納米結構的光能吸收薄膜來制造太陽眼鏡,不僅成本更低且防紫外性能更好。研究人員認為,這項技術也能應用在照相機和其他光學設備制造上。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旨在進行“太陽能電池的生產和應用的革新”,希望能夠將成本降低50%,減少生產過程對環境的傷害,同時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劉霞)
但愿“銅銦硒”這種生澀的字眼不會給普通讀者添堵。在太陽能電池大家族中,現今它可是繼晶硅之后一個挺有出息的“傳人”。俄勒岡州立大學對于銅銦硒薄膜技術的改進和完善固然令人稱道,但其前途依然受到資源限制,因為自然界的銦元素和硒元素都相對稀缺。不過我們相信,在世界各國共同努力下,紅太陽會把越來越多的恩澤灑向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