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在蘇州舉辦的“第三屆光伏產業鏈創新合作高峰論壇”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研究員王斯成作《2018中國光伏熱點分析》主旨報告,就當前中國光伏產業熱點問題做出詳細解讀,并對未來幾年產業發展前景做出預測。
根據國家能源局制定的發展戰略目標,2020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分別要達到15%、20%,為中國光伏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王斯成測算,2017-2020年中國光伏新增規劃裝機86.5吉瓦(含32吉瓦領跑者計劃),每年分布式光伏約15吉瓦共60吉瓦,不限規模7省市預計有10吉瓦裝機量,再加15吉瓦戶用和村級扶貧,2020年中國光伏累計裝機量將達到約250吉瓦。
“市場空間的問題解決之后,補貼拖欠就是目前最大的問題”,王斯成表示,截止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拖欠高達1100億元,預計2020年補貼資金缺口將超過3000億元。王斯成認為,為了保證中國能源轉型目標的實現,可以采用“綠色證書+強制配額”、增加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發行國債等形式來解決資金問題。“綠色證書是非常好的政策措施,但是當前僅籌集資金1000萬元左右。美國自愿認購占到27%,認購平臺需要改進,最好放到電費單上,而且要擴大宣傳,讓更多人參與”,王斯成說。
關于“棄風、棄光”問題,王斯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全國棄光率從12%降至7%左右,甘肅和新疆分別下降了10%以上。王斯成指出,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已經將保障性全額收購作為對地方和電網的考核指標,以后“棄風、棄光”現象會逐漸好轉。
“領跑者計劃是比較好的一個項目,但是‘超跑’門檻太高,能達到要求的都不是可以大規模量產的技術,如HJT,MWT技術等”,王斯成表示,“領跑者基地招標會拼電價,一類地區想拿滿分必須降到0.3元-0.4元/度,今年的領跑者基地招標肯定會出現0.4元/度以下的電價,而脫硫電價是0.35元/度,估計今年有可能出現光伏與火電持平的價格。組件成本占系統成本很大比例,考驗制造端降本能力的時候到了,大家拭目以待。”
光伏扶貧近期廣受關注,“光伏扶貧是政策風險最小的,白紙黑字寫著補貼資金及時到位,不會拖欠,但是需要單點配額,拿到指標”,王斯成表示,已經有13個省普通電站的指標全部轉給扶貧,其燃煤脫硫電價按季度結算,國家補貼部分第二年一季度結算。
“2017年戶用光伏市場大爆發,到年底達50萬套,”王斯成表示,僅建筑光伏的裝機潛力就有1500吉瓦,屋頂資源不是分布式光伏規模化發展的障礙;上述潛力還不包括光伏+項目,也不包括光伏“移動電源”,這2類應用潛力也有500吉瓦以上。分布式收益高而且不拖欠補貼,“隔墻售電”打開了一個新窗口,所以分布式光伏具有“天然優先”的特點,或許倒逼能源革命。
“按照國家政策,到2022年在一類地區取消補貼,二類、三類地區最晚到2025年全部實現平價,這個是毫無疑問”,王斯成認為,后平價時代并不能就高枕無憂,當前所謂平價只是電網端的平價,到了后平價時代要做到高滲透率、高比例介入,要做到電網更加友好,有削峰填谷的能力,成本又上去了。儲能和微電網的發展,仍然會存在技術、成本上的挑戰,不可掉以輕心。王斯成認為,在后平價時代,國家不出補貼但一定要出政策,以下四條政策必不可少:第一是優先上網和保障性全額收購政策,第二是“強制配額+綠色證書”制度,第三是電力體制改革加創新價格體系,第四是減排促進能源革命。
“根據國家的能源轉型目標,2020年光伏裝機量至少要達到200吉瓦,2030年達到500吉瓦,2040達到1000吉瓦,2050達到2000吉瓦,這必須要實現的目標。”王斯成說。
根據國家能源局制定的發展戰略目標,2020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分別要達到15%、20%,為中國光伏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王斯成測算,2017-2020年中國光伏新增規劃裝機86.5吉瓦(含32吉瓦領跑者計劃),每年分布式光伏約15吉瓦共60吉瓦,不限規模7省市預計有10吉瓦裝機量,再加15吉瓦戶用和村級扶貧,2020年中國光伏累計裝機量將達到約250吉瓦。
“市場空間的問題解決之后,補貼拖欠就是目前最大的問題”,王斯成表示,截止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拖欠高達1100億元,預計2020年補貼資金缺口將超過3000億元。王斯成認為,為了保證中國能源轉型目標的實現,可以采用“綠色證書+強制配額”、增加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發行國債等形式來解決資金問題。“綠色證書是非常好的政策措施,但是當前僅籌集資金1000萬元左右。美國自愿認購占到27%,認購平臺需要改進,最好放到電費單上,而且要擴大宣傳,讓更多人參與”,王斯成說。
關于“棄風、棄光”問題,王斯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全國棄光率從12%降至7%左右,甘肅和新疆分別下降了10%以上。王斯成指出,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已經將保障性全額收購作為對地方和電網的考核指標,以后“棄風、棄光”現象會逐漸好轉。
“領跑者計劃是比較好的一個項目,但是‘超跑’門檻太高,能達到要求的都不是可以大規模量產的技術,如HJT,MWT技術等”,王斯成表示,“領跑者基地招標會拼電價,一類地區想拿滿分必須降到0.3元-0.4元/度,今年的領跑者基地招標肯定會出現0.4元/度以下的電價,而脫硫電價是0.35元/度,估計今年有可能出現光伏與火電持平的價格。組件成本占系統成本很大比例,考驗制造端降本能力的時候到了,大家拭目以待。”
光伏扶貧近期廣受關注,“光伏扶貧是政策風險最小的,白紙黑字寫著補貼資金及時到位,不會拖欠,但是需要單點配額,拿到指標”,王斯成表示,已經有13個省普通電站的指標全部轉給扶貧,其燃煤脫硫電價按季度結算,國家補貼部分第二年一季度結算。
“2017年戶用光伏市場大爆發,到年底達50萬套,”王斯成表示,僅建筑光伏的裝機潛力就有1500吉瓦,屋頂資源不是分布式光伏規模化發展的障礙;上述潛力還不包括光伏+項目,也不包括光伏“移動電源”,這2類應用潛力也有500吉瓦以上。分布式收益高而且不拖欠補貼,“隔墻售電”打開了一個新窗口,所以分布式光伏具有“天然優先”的特點,或許倒逼能源革命。
“按照國家政策,到2022年在一類地區取消補貼,二類、三類地區最晚到2025年全部實現平價,這個是毫無疑問”,王斯成認為,后平價時代并不能就高枕無憂,當前所謂平價只是電網端的平價,到了后平價時代要做到高滲透率、高比例介入,要做到電網更加友好,有削峰填谷的能力,成本又上去了。儲能和微電網的發展,仍然會存在技術、成本上的挑戰,不可掉以輕心。王斯成認為,在后平價時代,國家不出補貼但一定要出政策,以下四條政策必不可少:第一是優先上網和保障性全額收購政策,第二是“強制配額+綠色證書”制度,第三是電力體制改革加創新價格體系,第四是減排促進能源革命。
“根據國家的能源轉型目標,2020年光伏裝機量至少要達到200吉瓦,2030年達到500吉瓦,2040達到1000吉瓦,2050達到2000吉瓦,這必須要實現的目標。”王斯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