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在經歷了爆發式增長后,相伴而生的傳銷、非法集資、光伏貸騙局等行業亂象也頻頻發生。
近日,網絡流傳出一份重慶市璧山區金融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湖北永恒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永恒”或“永恒”)涉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函。該文件指出,湖北永恒向不特定對象以投資電站為名,承諾每年保底收益率21%,持續20年。初步判斷該公司可能涉嫌以售賣光伏發電站名義開展非法集資行為。
上述公司注冊地為湖北恩施州建始縣清江工業園。4月23日,建始縣政法委副書記彭建華向《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表示,在了解到上述情況后,目前已由縣政法委牽頭,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門組成了專門的調查組,對湖北永恒進行調查,現仍處于調查階段。
買來的“核心技術”
4月17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剛走出建始火車站,招攬生意的出租車司機便上前打招呼,“老板,是去湖北永恒的嗎?”
“你怎么知道要去湖北永恒?”在記者表達不解后,該司機說:“我們本地人很少去永恒,一般你們外地人來到建始,不是來旅游就是去永恒的,而最近去永恒的人特別多。”
記者在持續一周的調查過程中發現,每天都有近百人到湖北永恒“考察”項目,以來自湖南、重慶等地的外地人居多。公司會在每天的上午9點和下午2點安排“講課”介紹項目。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參與了“講課”的全過程。
剛開始,湖北永恒的講師會帶投資者進入到公司辦公大樓一樓右側的展廳。這里陳列了該公司取得的一些榮譽和專利證書。
不過,記者仔細查看后發現,在湖北永恒取得的專利證書中,諸如野營燈、景觀燈等名目的專利居多,而與光伏電站相關的專利卻鮮有出現。
其中,講師著重介紹了湖北永恒的兩項“核心”技術。高效異質結太陽能組件是其中之一。其表示,湖北永恒所發明的高效異質結電池,雙面光電轉換效率可以達到40%以上,是公司高收益的保證。
但是,當記者查看其生產車間時發現,其位于建始縣的生產車間內,只是生產普通的單面光伏組件,并沒有找到其所說的高效異質結組件。
湖北永恒的彭姓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稱,公司的高效異質結電池生產基地位于江蘇泰興。并勸說記者,看一個公司的投資潛力,不應該看規模,應該看技術。
而記者經多方求證,其所謂獨有的高效異質結電池不過是從中智(泰興)電力科技有限公司采購的。
中智(泰興)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公司與湖北永恒只是供應商與客戶的關系,湖北永恒作為經銷商才說其基地在泰興。
高收益誘惑
一樓的講解結束后,記者被帶到三樓,去聽“公開課”。在這里,另一位講師從全球生態環境以及國家政策方針層面,呼吁投資者參與到能源革命、全民光伏中。并拋出了湖北永恒的銷售模式,教投資者如何賺錢。
“你覺得一年可以賺多少,七位數、八位數還是九位數?”講師指著其中一位投資者說,“我覺得你一年可以賺2000萬元以上。”
三樓的“公開課”結束之后,表現出有投資意愿的投資者最后會被帶到五樓。值得注意的是,進入五樓必須要有自己的“介紹人”。投資者會被“介紹人”帶到不同的辦公室,再次被“授課”。與三樓公開課不同的是,五樓是以小團隊的形式進行,大家以“老板”互稱,同時上課的內容也有所不同。
在五樓,幾個已經投資湖北永恒的“老板”會進行輪番“轟炸”,跟記者大談人生理想,他們表示傳統的生意不好做,勸記者要抓住機遇,盡快投資湖北永恒,否則市場就會被其他人搶占。并力勸記者帶親朋好友一起投資。
一旦參與了上述 “授課”,就會受到介紹人不間斷的“推銷”,每天至少兩通電話,還有微信的不斷騷擾。剛剛加入湖北永恒沒多久,苦于沒有發展對象的周語,幾乎每天都會給記者打電話,希望記者加入他們的“團隊”。
湖北永恒主推三種銷售模式,每種模式下遵循10%、8%、5%三級推廣收益,舉例來說,倘若你拉來一個新投資者,會得到10%的提成,直至三級。
根據金額不同,也有不同的投資模式。其中,第一種是“托管”模式,投資金額10萬元起步,上不封頂。湖北永恒表示,根據投資額給投資者建設相應規模的電站,繳納全款后的第91天開始算收益,承諾年收益率21%,連續20年不變。
第二種是“認購”模式,投資金額5萬元起步,而這種模式只是認購湖北永恒已建電站的一部分,交納全款后的第二天開始算收益,同樣承諾年收益率21%,20年不變。
除上述兩種模式,第三種模式比較神秘,也是投資者選擇最多的模式。而這種模式,湖北永恒并沒有公開宣講。只有經介紹人推薦,到達公司5樓后才能獲悉。
據了解,這種模式被稱為“微電站”。投資者一次投資36000元,湖北永恒會授予一個高級銷售員的資格,公司將在400天時間內,以“基本工資”的名義每周支付882元。每推銷一座云電站,公司給以10%、8%、5%的提成。除此之外,湖北永恒會免費給投資者微電站,以便于推廣云電站。但大多數投資者只選擇交錢,不會帶走所謂的微電站。
“聽了之后,你的心里就會癢癢的,就想到這來投資,”已經在湖北永恒投了36000元的唐力(化名)描述道。唐力告訴記者,微電站只是推銷用的,主要是掙推銷的錢。
當地政府已介入調查
湖北永恒工作人員算了一筆賬:以投資10kW電站為例,在進行收益測算時年日照時間按照2100小時/年計算。發電情況=2100小時/年*10kW=21000度/年,按照湖北地區收購電價,加上國家補貼以及湖北地方補貼,平均按照每一度電收益為1元計算,電費收益=21000*1=21000元/年。
但是,如此算法受到了業內人士的質疑。一位光伏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首先,1kW的光伏組件并不能保證一小時發一度電,經過逆變器等環節會有一定的損耗。再者就是,在電費構成里,國家可再生能源資金的度電補貼是拖欠的,度電補貼的拖欠量是拖欠36個月,在補貼被拖欠的情況下,收益無法達到21%。如果要確保21%的收益,只能不斷地用新投資者的錢給老投資者去兌付。
一位被稱為“萬總”的人士在五樓給記者“授課”時表示,“你的收益與電站的發電量是沒有關聯的,無論電站發電量多少,公司保證每年給你投資額21%的收益,以10萬元為例,每年給你21000元,連續給你20年。”
按照湖北永恒的算法,企業幾乎將全部的電站收益都給了投資者,而且還不算中間的經銷商層層提成,這樣企業如何保證自身的收益?
湖北永恒辦公室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公司擁有異質結電池保證高發電率、運用4.0物聯網技術進行運維,以及通過碳交易等可以降低成本,保證公司的收益。
但是記者從業內人士處得知,異質結電池還處在實驗室的階段,這個概念還沒有大規模量產,光伏組件最講究的是性價比,異質結電池,未來有它的空間,但是目前階段它的性價比并不高,而且也沒法大規模量產。“這個東西就是在講故事,講給那些不懂行的老百姓(603883,股吧)聽的。”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異質結、物聯網,相對來說,都是行業比較前沿的概念。而現在這些概念是否已經從風口轉化成實實在在的利潤,還有待商榷。
如今,湖北永恒介紹的上述模式讓其陷入涉嫌非法集資的漩渦。
根據上述重慶市璧山區金融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出具的湖北永恒涉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函,建始縣當地職能部門已于去年6月起陸續接到全國各地投訴,并已對湖北永恒開展調查并持續向社會公眾進行風險提示,已責令該公司停止售賣3.6萬元檔次電站。
對此,湖北永恒劉姓工作人員稱,事實并不是像網傳的那樣,“只是璧山區內部的一個風險提示,并沒有公開。而縣政府對企業做過調查,認為企業是合法的。”
記者就該事件致電重慶璧山區金融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但對方稱不方便透露。
不過,建始縣政法委副書記彭建華向本報記者表示,網絡上出現非法集資的信息后,縣政府極為重視,目前已由縣政法委牽頭,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門組成了專門的調查組,對湖北永恒進行調查,現仍處于調查階段,并沒有定論。
記者獲悉,目前關于分布式光伏的各類騙局層出不窮。2017年,山西省扶貧辦、浙江省麗水銀監局、山東省沂南縣相繼發文,提醒警惕“光伏貸”騙局。2018年3月21日,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發改委發文,稱有不良企業將“戶用光伏項目”做成“傳銷騙局”,緊急叫停了該縣所有的“戶用光伏項目”。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行業發展牽涉多方面的問題,從業主體的資質、民眾的意識、監管的措施等各方面都會涉及到。其坦言,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企業、機構、政府和社會共同推動。
近日,網絡流傳出一份重慶市璧山區金融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湖北永恒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永恒”或“永恒”)涉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函。該文件指出,湖北永恒向不特定對象以投資電站為名,承諾每年保底收益率21%,持續20年。初步判斷該公司可能涉嫌以售賣光伏發電站名義開展非法集資行為。
上述公司注冊地為湖北恩施州建始縣清江工業園。4月23日,建始縣政法委副書記彭建華向《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表示,在了解到上述情況后,目前已由縣政法委牽頭,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門組成了專門的調查組,對湖北永恒進行調查,現仍處于調查階段。
買來的“核心技術”
4月17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剛走出建始火車站,招攬生意的出租車司機便上前打招呼,“老板,是去湖北永恒的嗎?”
“你怎么知道要去湖北永恒?”在記者表達不解后,該司機說:“我們本地人很少去永恒,一般你們外地人來到建始,不是來旅游就是去永恒的,而最近去永恒的人特別多。”
記者在持續一周的調查過程中發現,每天都有近百人到湖北永恒“考察”項目,以來自湖南、重慶等地的外地人居多。公司會在每天的上午9點和下午2點安排“講課”介紹項目。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參與了“講課”的全過程。
剛開始,湖北永恒的講師會帶投資者進入到公司辦公大樓一樓右側的展廳。這里陳列了該公司取得的一些榮譽和專利證書。
不過,記者仔細查看后發現,在湖北永恒取得的專利證書中,諸如野營燈、景觀燈等名目的專利居多,而與光伏電站相關的專利卻鮮有出現。
其中,講師著重介紹了湖北永恒的兩項“核心”技術。高效異質結太陽能組件是其中之一。其表示,湖北永恒所發明的高效異質結電池,雙面光電轉換效率可以達到40%以上,是公司高收益的保證。
但是,當記者查看其生產車間時發現,其位于建始縣的生產車間內,只是生產普通的單面光伏組件,并沒有找到其所說的高效異質結組件。
湖北永恒的彭姓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稱,公司的高效異質結電池生產基地位于江蘇泰興。并勸說記者,看一個公司的投資潛力,不應該看規模,應該看技術。
而記者經多方求證,其所謂獨有的高效異質結電池不過是從中智(泰興)電力科技有限公司采購的。
中智(泰興)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公司與湖北永恒只是供應商與客戶的關系,湖北永恒作為經銷商才說其基地在泰興。
高收益誘惑
一樓的講解結束后,記者被帶到三樓,去聽“公開課”。在這里,另一位講師從全球生態環境以及國家政策方針層面,呼吁投資者參與到能源革命、全民光伏中。并拋出了湖北永恒的銷售模式,教投資者如何賺錢。
“你覺得一年可以賺多少,七位數、八位數還是九位數?”講師指著其中一位投資者說,“我覺得你一年可以賺2000萬元以上。”
三樓的“公開課”結束之后,表現出有投資意愿的投資者最后會被帶到五樓。值得注意的是,進入五樓必須要有自己的“介紹人”。投資者會被“介紹人”帶到不同的辦公室,再次被“授課”。與三樓公開課不同的是,五樓是以小團隊的形式進行,大家以“老板”互稱,同時上課的內容也有所不同。
在五樓,幾個已經投資湖北永恒的“老板”會進行輪番“轟炸”,跟記者大談人生理想,他們表示傳統的生意不好做,勸記者要抓住機遇,盡快投資湖北永恒,否則市場就會被其他人搶占。并力勸記者帶親朋好友一起投資。
一旦參與了上述 “授課”,就會受到介紹人不間斷的“推銷”,每天至少兩通電話,還有微信的不斷騷擾。剛剛加入湖北永恒沒多久,苦于沒有發展對象的周語,幾乎每天都會給記者打電話,希望記者加入他們的“團隊”。
湖北永恒主推三種銷售模式,每種模式下遵循10%、8%、5%三級推廣收益,舉例來說,倘若你拉來一個新投資者,會得到10%的提成,直至三級。
根據金額不同,也有不同的投資模式。其中,第一種是“托管”模式,投資金額10萬元起步,上不封頂。湖北永恒表示,根據投資額給投資者建設相應規模的電站,繳納全款后的第91天開始算收益,承諾年收益率21%,連續20年不變。
第二種是“認購”模式,投資金額5萬元起步,而這種模式只是認購湖北永恒已建電站的一部分,交納全款后的第二天開始算收益,同樣承諾年收益率21%,20年不變。
除上述兩種模式,第三種模式比較神秘,也是投資者選擇最多的模式。而這種模式,湖北永恒并沒有公開宣講。只有經介紹人推薦,到達公司5樓后才能獲悉。
據了解,這種模式被稱為“微電站”。投資者一次投資36000元,湖北永恒會授予一個高級銷售員的資格,公司將在400天時間內,以“基本工資”的名義每周支付882元。每推銷一座云電站,公司給以10%、8%、5%的提成。除此之外,湖北永恒會免費給投資者微電站,以便于推廣云電站。但大多數投資者只選擇交錢,不會帶走所謂的微電站。
“聽了之后,你的心里就會癢癢的,就想到這來投資,”已經在湖北永恒投了36000元的唐力(化名)描述道。唐力告訴記者,微電站只是推銷用的,主要是掙推銷的錢。
當地政府已介入調查
湖北永恒工作人員算了一筆賬:以投資10kW電站為例,在進行收益測算時年日照時間按照2100小時/年計算。發電情況=2100小時/年*10kW=21000度/年,按照湖北地區收購電價,加上國家補貼以及湖北地方補貼,平均按照每一度電收益為1元計算,電費收益=21000*1=21000元/年。
但是,如此算法受到了業內人士的質疑。一位光伏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首先,1kW的光伏組件并不能保證一小時發一度電,經過逆變器等環節會有一定的損耗。再者就是,在電費構成里,國家可再生能源資金的度電補貼是拖欠的,度電補貼的拖欠量是拖欠36個月,在補貼被拖欠的情況下,收益無法達到21%。如果要確保21%的收益,只能不斷地用新投資者的錢給老投資者去兌付。
一位被稱為“萬總”的人士在五樓給記者“授課”時表示,“你的收益與電站的發電量是沒有關聯的,無論電站發電量多少,公司保證每年給你投資額21%的收益,以10萬元為例,每年給你21000元,連續給你20年。”
按照湖北永恒的算法,企業幾乎將全部的電站收益都給了投資者,而且還不算中間的經銷商層層提成,這樣企業如何保證自身的收益?
湖北永恒辦公室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公司擁有異質結電池保證高發電率、運用4.0物聯網技術進行運維,以及通過碳交易等可以降低成本,保證公司的收益。
但是記者從業內人士處得知,異質結電池還處在實驗室的階段,這個概念還沒有大規模量產,光伏組件最講究的是性價比,異質結電池,未來有它的空間,但是目前階段它的性價比并不高,而且也沒法大規模量產。“這個東西就是在講故事,講給那些不懂行的老百姓(603883,股吧)聽的。”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異質結、物聯網,相對來說,都是行業比較前沿的概念。而現在這些概念是否已經從風口轉化成實實在在的利潤,還有待商榷。
如今,湖北永恒介紹的上述模式讓其陷入涉嫌非法集資的漩渦。
根據上述重慶市璧山區金融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出具的湖北永恒涉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函,建始縣當地職能部門已于去年6月起陸續接到全國各地投訴,并已對湖北永恒開展調查并持續向社會公眾進行風險提示,已責令該公司停止售賣3.6萬元檔次電站。
對此,湖北永恒劉姓工作人員稱,事實并不是像網傳的那樣,“只是璧山區內部的一個風險提示,并沒有公開。而縣政府對企業做過調查,認為企業是合法的。”
記者就該事件致電重慶璧山區金融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但對方稱不方便透露。
不過,建始縣政法委副書記彭建華向本報記者表示,網絡上出現非法集資的信息后,縣政府極為重視,目前已由縣政法委牽頭,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門組成了專門的調查組,對湖北永恒進行調查,現仍處于調查階段,并沒有定論。
記者獲悉,目前關于分布式光伏的各類騙局層出不窮。2017年,山西省扶貧辦、浙江省麗水銀監局、山東省沂南縣相繼發文,提醒警惕“光伏貸”騙局。2018年3月21日,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發改委發文,稱有不良企業將“戶用光伏項目”做成“傳銷騙局”,緊急叫停了該縣所有的“戶用光伏項目”。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行業發展牽涉多方面的問題,從業主體的資質、民眾的意識、監管的措施等各方面都會涉及到。其坦言,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企業、機構、政府和社會共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