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5·31新政”(《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發布已有月余,但其帶來的陣痛還在發酵,關于光伏企業減產、降價、欠薪、裁員,甚至破產等消息不斷涌現。《中國經營報》記者歷時半月,輾轉合肥、上饒、南京等地調查發現,新政似乎成了上述矛盾集中爆發的催化劑。新增裝機量已連續5年蟬聯全球第一的中國光伏產業,儼然迎來了艱難時刻。
“5月31日項目剛好開工建設,第二天就出這樣的政策,很無奈”。和《中國經營報》記者談及一個月前的政策,江蘇分布式光伏經銷商張明(化名)依然頗有怨言。
6月1日,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印發《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因落款日期為5月31日,業內稱為“5·31新政”),提出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僅安排1000萬千瓦左右的分布式光伏建設規模,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的補貼強度。這突如其來的新政猶如一盆涼水,讓一度沉浸在瘋狂狀態的光伏人逐漸清醒。重壓之下,中國光伏迎來了告別野蠻生長時代的拐點。
新政的苦心
“都防著6·30,沒想到是6·1,”多位受訪的光伏經銷商告訴記者,“本來以為只是降電價,沒想到裝都沒機會了,除非你不要補貼,但沒有補貼,意味著連路都沒有了,這下是真的涼了。”
江蘇一光伏企業高管李力(化名)對記者表示,業界對于去補貼是有一定的預期的,只不過它來得比預想要早,比預想的更加嚴苛,更加猛烈,完全沒有想到會限制電站規模的建設。
而之所以稱其嚴苛猛烈,因“5·31新政”是繼2017年底下調標桿上網電價后,時隔5個月再度下調,而原先自由發展的分布式光伏被限制在10GW的規模,而按照前5個月的已裝機量,2018年上半年10GW的指標已所剩無幾。
不僅如此,普通地面電站指標也被暫停發放,領跑者項目的規模和啟動時間將視光伏發電規模優化情況再行研究。而讓業內接受不了的是,上述調整自發文之日起開始實施,沒有留下緩沖期。
而在新政發布后,河北、山東甚至是戶用光伏的先行省份——浙江等地的部分電網企業以此為由停止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并網、代備案和補貼墊付等相關工作。
隨即,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在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指出,“5·31新政”不是控制光伏產業的發展,而是希望通過競爭方式降低上網電價,減少(企業)對(國家)補貼的依賴,下一步將在試點基礎上,出臺鼓勵光伏發電與用戶直接交易等方面的政策,降低交易費用,提升光伏發展質量,促進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但是主管部門的相關“解讀”并未消除行業內的“恐慌”。6月3日,11名光伏企業家發表“關于企業家對3部委出臺‘5·31光伏新政’的緊急訴求”的聯名信,指出光伏行業目前非技術成本依然很高,要真正平價上網還需要3~5年的時間,還需要一定的支持。同時呼吁,考慮行業現狀,不應大幅度縮減建設規模,希望留有一定緩沖期。
沉疴痼疾爆發
李力告訴記者,光伏電站的平價上網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配套政策。非光伏技術成本能否降低;相關配套政策能否出臺;拖欠的1000億元補貼,能否及時發放?否則,光伏企業本身是處于“喝奶”的狀態,突然“斷奶”之前,身上的毛病又沒有治愈,一個病殃殃的嬰兒,直接讓他斷奶,問題就會立刻顯現。
雖然,企業及相關行業協會的訴求收到一定的效果,國家能源局也對新政作出進一步的解讀,但是從6月市場的反應來看,新政帶來的沖擊仍在持續。
6月11日,江蘇振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被員工討薪。無獨有偶,6月22日至24日,江西旭陽雷迪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現員工集體討薪事件。而近日,南京中電光伏有限公司再被曝出員工堵門討薪的事件。
討薪浪潮此起彼伏之際,一些上市企業甚至面臨退市。先有*ST海潤被暫停上市,后有英利被紐交所摘牌。而近日,高純度多晶硅制造商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也宣布撤離新三板,正式摘牌。
對于上述問題,多位受訪者向記者表達了相似觀點,即光伏行業在經歷了近幾年的快速發展,重“量”而很少重“質”,一些弊病沒有顯現出來,出現上述現象與新政的發布并沒有必然的關系,而新政的發布就像催化劑,加速了行業弊病的顯現。
李力表示,光伏未來肯定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品牌,那么多企業活下來。“就像當年白色家電一樣,早年中國有一二十個電視機品牌,在那個歷史階段有它的合理性,但是長期來看,這肯定是一個不正常現象。”
隆基股份董秘劉曉東告訴本報記者,“5·31新政”加速了行業洗牌,所以不同的企業所面臨的情況還是千差萬別的,各種情況都有可能會出現。
“窮則思變”
“5·31新政”發布之初,整個光伏行業充斥著躁動、茫然,甚至是憤怒。如今,部分光伏企業冷靜下來,思考如何在行業的“洗牌期”幸存下來。比如轉戰海外市場,或拓展“光伏+”等。
“我們這邊領導流露出不想繼續開拓國內市場的意思了,”一位安徽光伏企業的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
廣發證券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在供給結構短期調整的情況下,市場需求依然可以尋找到一些亮點。從海外市場來看,整體的海外市場需求比較旺盛(美國和日本除外)。印度政府計劃到2022年實現100GW 的裝機目標。
而歐洲市場的價格保護也在逐步降低,使得當地的一些項目逐步得到釋放,預計2018年新增裝機在11GW,高于去年裝機的約8GW。除此之外,澳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市場需求都在進一步增長。
劉曉東表示,中國的光伏行業,通過競爭產品價格進一步降低以后,光伏發電在海外其他國家的競爭優勢,跟其他能源相比更明顯一些,所以在海外投資光伏電站的積極性也會進一步提高,從而利于這個行業的發展,畢竟中國的產能在全球的占比還是非常高的。
除卻海外市場,新政發布后,光伏企業將目光轉向儲能,帶動儲能市場熱度持續上升。
國家能源局指出,此次新政發布,也是因為這幾年普通光伏電站發展很快,部分地方出現棄光問題。而分布式光伏一直保持迅猛增長的發展勢頭,部分地區呈現出發展過快,與電網不協調等問題。
而“光伏+儲能”被認為是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解決新能源發電消納難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業內人士指出,儲能或成“5·31新政”下一個掘金口。
除此之外,在新政重壓下,技術的進步也成為企業角逐的重點。廣發證券研報指出,高效能、高性價比、多元化性能已成為光伏電池和組件行業的發展共識。在推動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斷降低的同時,未來市場還需要通過電池與組件端效率不斷提升,以實現系統成本的降低。目前來看,PERC技術及HJT技術會是電池未來發展重點,尤其PERC電池已實現大面積量產且效率持續提高。
上述券商分析師指出,光伏產業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將進入落后產能的淘汰期,但這不會是常態,長遠來看,具有明確技術和品牌優勢的公司將會脫穎而出。
“5月31日項目剛好開工建設,第二天就出這樣的政策,很無奈”。和《中國經營報》記者談及一個月前的政策,江蘇分布式光伏經銷商張明(化名)依然頗有怨言。
6月1日,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印發《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因落款日期為5月31日,業內稱為“5·31新政”),提出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僅安排1000萬千瓦左右的分布式光伏建設規模,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的補貼強度。這突如其來的新政猶如一盆涼水,讓一度沉浸在瘋狂狀態的光伏人逐漸清醒。重壓之下,中國光伏迎來了告別野蠻生長時代的拐點。
新政的苦心
“都防著6·30,沒想到是6·1,”多位受訪的光伏經銷商告訴記者,“本來以為只是降電價,沒想到裝都沒機會了,除非你不要補貼,但沒有補貼,意味著連路都沒有了,這下是真的涼了。”
江蘇一光伏企業高管李力(化名)對記者表示,業界對于去補貼是有一定的預期的,只不過它來得比預想要早,比預想的更加嚴苛,更加猛烈,完全沒有想到會限制電站規模的建設。
而之所以稱其嚴苛猛烈,因“5·31新政”是繼2017年底下調標桿上網電價后,時隔5個月再度下調,而原先自由發展的分布式光伏被限制在10GW的規模,而按照前5個月的已裝機量,2018年上半年10GW的指標已所剩無幾。
不僅如此,普通地面電站指標也被暫停發放,領跑者項目的規模和啟動時間將視光伏發電規模優化情況再行研究。而讓業內接受不了的是,上述調整自發文之日起開始實施,沒有留下緩沖期。
而在新政發布后,河北、山東甚至是戶用光伏的先行省份——浙江等地的部分電網企業以此為由停止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并網、代備案和補貼墊付等相關工作。
隨即,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在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指出,“5·31新政”不是控制光伏產業的發展,而是希望通過競爭方式降低上網電價,減少(企業)對(國家)補貼的依賴,下一步將在試點基礎上,出臺鼓勵光伏發電與用戶直接交易等方面的政策,降低交易費用,提升光伏發展質量,促進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但是主管部門的相關“解讀”并未消除行業內的“恐慌”。6月3日,11名光伏企業家發表“關于企業家對3部委出臺‘5·31光伏新政’的緊急訴求”的聯名信,指出光伏行業目前非技術成本依然很高,要真正平價上網還需要3~5年的時間,還需要一定的支持。同時呼吁,考慮行業現狀,不應大幅度縮減建設規模,希望留有一定緩沖期。
沉疴痼疾爆發
李力告訴記者,光伏電站的平價上網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配套政策。非光伏技術成本能否降低;相關配套政策能否出臺;拖欠的1000億元補貼,能否及時發放?否則,光伏企業本身是處于“喝奶”的狀態,突然“斷奶”之前,身上的毛病又沒有治愈,一個病殃殃的嬰兒,直接讓他斷奶,問題就會立刻顯現。
雖然,企業及相關行業協會的訴求收到一定的效果,國家能源局也對新政作出進一步的解讀,但是從6月市場的反應來看,新政帶來的沖擊仍在持續。
6月11日,江蘇振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被員工討薪。無獨有偶,6月22日至24日,江西旭陽雷迪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現員工集體討薪事件。而近日,南京中電光伏有限公司再被曝出員工堵門討薪的事件。
討薪浪潮此起彼伏之際,一些上市企業甚至面臨退市。先有*ST海潤被暫停上市,后有英利被紐交所摘牌。而近日,高純度多晶硅制造商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也宣布撤離新三板,正式摘牌。
對于上述問題,多位受訪者向記者表達了相似觀點,即光伏行業在經歷了近幾年的快速發展,重“量”而很少重“質”,一些弊病沒有顯現出來,出現上述現象與新政的發布并沒有必然的關系,而新政的發布就像催化劑,加速了行業弊病的顯現。
李力表示,光伏未來肯定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品牌,那么多企業活下來。“就像當年白色家電一樣,早年中國有一二十個電視機品牌,在那個歷史階段有它的合理性,但是長期來看,這肯定是一個不正常現象。”
隆基股份董秘劉曉東告訴本報記者,“5·31新政”加速了行業洗牌,所以不同的企業所面臨的情況還是千差萬別的,各種情況都有可能會出現。
“窮則思變”
“5·31新政”發布之初,整個光伏行業充斥著躁動、茫然,甚至是憤怒。如今,部分光伏企業冷靜下來,思考如何在行業的“洗牌期”幸存下來。比如轉戰海外市場,或拓展“光伏+”等。
“我們這邊領導流露出不想繼續開拓國內市場的意思了,”一位安徽光伏企業的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
廣發證券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在供給結構短期調整的情況下,市場需求依然可以尋找到一些亮點。從海外市場來看,整體的海外市場需求比較旺盛(美國和日本除外)。印度政府計劃到2022年實現100GW 的裝機目標。
而歐洲市場的價格保護也在逐步降低,使得當地的一些項目逐步得到釋放,預計2018年新增裝機在11GW,高于去年裝機的約8GW。除此之外,澳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市場需求都在進一步增長。
劉曉東表示,中國的光伏行業,通過競爭產品價格進一步降低以后,光伏發電在海外其他國家的競爭優勢,跟其他能源相比更明顯一些,所以在海外投資光伏電站的積極性也會進一步提高,從而利于這個行業的發展,畢竟中國的產能在全球的占比還是非常高的。
除卻海外市場,新政發布后,光伏企業將目光轉向儲能,帶動儲能市場熱度持續上升。
國家能源局指出,此次新政發布,也是因為這幾年普通光伏電站發展很快,部分地方出現棄光問題。而分布式光伏一直保持迅猛增長的發展勢頭,部分地區呈現出發展過快,與電網不協調等問題。
而“光伏+儲能”被認為是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解決新能源發電消納難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業內人士指出,儲能或成“5·31新政”下一個掘金口。
除此之外,在新政重壓下,技術的進步也成為企業角逐的重點。廣發證券研報指出,高效能、高性價比、多元化性能已成為光伏電池和組件行業的發展共識。在推動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斷降低的同時,未來市場還需要通過電池與組件端效率不斷提升,以實現系統成本的降低。目前來看,PERC技術及HJT技術會是電池未來發展重點,尤其PERC電池已實現大面積量產且效率持續提高。
上述券商分析師指出,光伏產業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將進入落后產能的淘汰期,但這不會是常態,長遠來看,具有明確技術和品牌優勢的公司將會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