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對中國經濟影響最大的事件莫過于中美貿易戰。
本輪中美貿易戰起源于2018年一季度特朗普政府對進口大型洗衣機、光伏產品、鑄鐵污水管、鋁箔、鋼鐵、鋁等個別商品而采取的全球保障措施、反傾銷反補貼稅及關稅,但3月下旬以來,美國政府變本加厲的加強了對中國的貿易戰、科技戰:從3月22日因所謂的知識產權侵權提出向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到要求美國貿易辦公室根據“301調查”額外對1000億美元商品征稅,從禁止中興通訊在未來7年內向美國企業購買敏感商品,到再次升級貿易戰規模至2000億美元商品。特朗普政府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雖說貿易戰在5月時因中美領導人之間的互訪而有所緩和,但最終7月6日美國時間上午12:01,中美貿易戰仍然不可避免的正式開戰了。
那么,中美貿易戰因何而起?中國政府正如何應對?中美貿易戰將持續多久?中美貿易戰是否會升級成熱戰?特別是,中美貿易戰對未來的光伏制造業將帶來何種影響?本文將詳細闡述SOLARZOOM新能源智庫的觀察與分析。
中美貿易戰因何而起?
近期來,一種相對流行的說法是:美國之所以向中國發起大規模的貿易戰,是因為中國近幾年的發展過于高調,不僅響亮的喊出了“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長期戰略規劃,還通過《戰狼2》、《厲害了,我的國》等一系列電影、紀錄片宣揚中國在軍事、經濟、社會等各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從而招致了美國的戰略遏制和貿易戰的發動。
但在我們看來,上述觀點雖說是吸引了國人極大的眼球和關注度,卻實在不符合事實:
(1)全球近代史上,從15-16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到17-19世紀的荷蘭、法國、英國,再到20世紀的美國,任何一個全球領導國都以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思路進行掠奪式的外延擴張,享受著“全球第一”而帶來的光環和特權,并以其自身的思維邏輯看待可能會超過自己的其他大國。
(2)20世紀上葉兩次世界大戰之后,美國全面超過英國而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于此同時開展了對其戰略競爭對手的全面遏制:從50年代到80年代的冷戰期間通過軍備競賽拖垮蘇聯,到85年廣場協議要求日本匯率升值從而引發其政府錯誤的土地、貨幣政策并最終導致其90年后“失去的20年”,美國對于任何一個GDP接近其50%的國家都會將其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并加以遏制。
(3)美國對中國的全面戰略遏制從奧巴馬時期就已經開始,2008年奧巴馬提出“G2”概念而被中國政府所拒絕后,2012年“亞太再平衡”戰略就被清晰而明確的提出:通過在日韓、中國臺灣、南海等地區形成所謂的“第一島鏈”,遏制、阻擾中國大陸的發展,從而鞏固美國的戰略地位。
(4)隨著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中高速發展,2017年中國GDP超過82萬億人民幣,按照名義匯率計算已經超過美國GDP的60%(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則中國已經超過了美國)。
(5)特朗普政府上臺以后,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政策進一步加強。不僅以“印度-太平洋”戰略替代了“亞太再平衡”戰略,更在2017年末將中國正式列為其競爭對手。
因此,中美貿易戰的開戰并非是因為中國過于高調而招致美國遏制的,而是作為全球資本主義頭號強國的美國在其霸權思維下,中國必將面臨的一場硬仗。
而除此因素以外,在我們看來,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向中國發動貿易戰,還有以下深層次原因:
(1)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遇到了長期而深刻的挑戰,定位于全球最大消費國的美國更是首當其沖。自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以來,美國經濟面臨增長乏力的困境。2001年開始美聯儲快速降息,在中國加入WTO并為美國大規模提供廉價商品從而遏制CPI水平的大前提下,催生了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大牛市、大泡沫(非常類似于日本85-90年間的情形)。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后的十年時間里,從產業層面上看,美國始終無法找到大規模的新經濟增長點。
(2)美國通過霸權主義和軍事行動迫使其他文明按照所謂西方民主模式進行發展的方式遇到了強烈的對抗,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諸多軍事行動及對恐怖主義“表面打擊、暗中扶持”的態度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2001年美國911事件后,美國的窮兵黷武花費了自身太多的國力,而并沒有換來伊斯蘭國家大規模的屈服和美國“經濟殖民市場”范圍的擴大。而在大中華區,中國又按照自己既定的模式和戰略進行發展,除了消費、制造全面發展外,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已經危及到了美國通過資本對全世界的剝削和掠奪。因此,從市場范圍擴大的角度看,美國過去十年以來也并沒有找到太好的大規模的新增長點。
(3)綜合上述兩個方面,美國經濟過去十年保持長期低迷,GDP平均增速只有1.5%左右,顯著低于1950-2000年間3.5%左右的平均增速。而為了應對資本邊際收益率的長期下滑,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只能采取以下的策略:a)通過加息吸收全球資本,并加劇新興市場崩盤從而便于下一輪的“抄底”,b)全面推動“美國優先”戰略,通過訛詐歐盟、日本、印度等盟友和“小弟”以及中國來獲得自身的增長,c)將黨派利益凌駕在國家利益之上,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的政策主要服務石油、軍工、猶太人三大利益集團,而對民主黨相關利益集團則全面政策壓制。
(4)特朗普政府的上述三大經濟戰略正在遭受攻擊:a)吸收全球資本并加劇全球新興市場崩盤方面,美國遭遇了中國的“截胡”,中國不僅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和深度,并支持新興市場國家,避免其經濟崩盤的同時獲得其政治、經濟上的全面認同,b)“美國優先”政策在全世界范圍內不得人心,美國的盟友和“小弟”們“敢怒而不敢言”,受中國在貿易戰中沉著應戰的鼓舞,美國盟友和“小弟”開始逐步對美國的“美國優先”政策說“不”,c)特朗普政府將黨派利益凌駕于國家利益之上的做法一方面凝聚了共和黨內的力量,但導致民主黨更大力度的“彈劾”,目前特朗普政府的反對力量正不斷通過“通俄門”攻擊特朗普。因此,特朗普政府所面臨的壓力必須找到宣泄口。
(5)美國近年來的貿易赤字不斷擴大,2000年后美國貿易赤字始終維持在3500億美元以上的水平,2017年則達到5500億美元。雖說,2017年的美國貿易赤字相比2006年的高點還有相當距離,但美國來自中國的貿易赤字則從2000年的800億持續擴大至2017年的3500億,且當前美國對中國貿易赤字顯著超過2006年的水平(2300億)。因此,2017年美國對中國的經常性賬戶逆差已經占到其總的經常性賬戶逆差的60%以上。
(6)特朗普政府為了服務于其石油、軍工、猶太人三大利益集團,并成功拿下石油的全球定價權,其以伊朗為重點目標而發動一輪新的中東代理人戰爭的動機極為強烈。而美國與沒有油水可榨而風險巨大的朝鮮進行戰略妥協、美國通過貿易戰遏制中國、美國與俄羅斯開展最高領導人的單獨會晤企圖進行利益交換的種種跡象正表明其在該戰略上積極布局。可以說,美國沒有能力也沒有意愿在全球范圍內“兩線作戰”。
基于上述原因,美國政府在2018年向中國發起猛烈的貿易戰,就非常符合邏輯了。而這些深層次原因中,有部分原因帶著美國共和黨政府的主觀意愿,但相當多的原因則代表著美國政治、資本精英乃至全體人民的一致立場和意愿。
由此可見,中美貿易戰的開打并非是因為中國高調(說實話,中國成為過去70年以來首個GDP超過美國50%的國家,已經“鋒芒難藏”,完全無法“韜光養晦”了),而是來自于美國自身的戰略需要。我們與其說,中國面臨的是一場艱巨的貿易戰,倒不如說是美國正面臨著一場資本主義的保衛戰、全球霸權的保衛戰,而中國則正在開啟一場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競爭賽、全球領導權的爭奪戰。
中國政府對貿易戰的應對策略
2018年以來,中國政府對于美國政府所發動的貿易戰沉著應對,一招一式之間體現著大國風范。總結來看,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一如既往的闡明中國對全球化的支持及對貿易保護的反對,從而站在國際輿論的制高點上。
(2)始終開放與美國平等對話的通道。
(3)對于特朗普政府的“訛詐”及“善變”,給予及時、有力而精準的回應,毫不手軟。如:以500億關稅壁壘對應500億關稅壁壘(且重點針對農產品、汽車、飛機等共和黨票倉所在地),以“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綜合措施”應對2000億關稅壁壘。
(4)加速人民幣貶值,從而保證中國企業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5)加大改革開放力度,不僅金融市場大規模開放、全面降低進口汽車關稅、發布新一版的自貿區負面清單,還引入了Tesla這一美國高科技的代表型企業在上海建廠。
(6)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特別推出石油期貨,在爭奪石油定價權的同時向全世界輸出大量人民幣。
(7)對國內網絡媒體進行有效控制,避免美國通過輿論的力量阻礙中國民眾對國家政策的支持和理解。
中國政府的上述應對,可以說是穩穩的接住了美國貿易戰的猛烈攻擊。雖然中國中短期的經濟勢必受到影響,但從長期戰略的角度而言,中國贏得了全世界其他國家的尊重——中國已經是一個有國際擔當、敢于正面應對美國霸權、能夠給其他國家長期帶來巨大發展機會、高度尊重其他國家主權的大國。
若本次貿易戰中國能始終保持戰略上的清醒而最終成功應對,則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中國,參與到中國的“一帶一路”中來;屆時,將有一個又一個的“杜特爾特政府”響應中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號召而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從而,中國不僅將替代美國成為全球新一輪的引導國,而且將徹底結束過去500年來西方資本主義、霸權主義文化對全球的統治,讓全世界真正長期進入到一個包容而和諧的新發展階段。
而對于中短期而言,如果后續美國政府繼續加碼貿易戰,中國則非常有可能啟動以下應對手段:
(1)落地“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綜合措施”進行貿易戰反擊。
(2)針對美國蘋果公司這一美國資本市場第一市值公司進行反擊,從而對美國資本市場帶來重大打擊。
(3)大規模拋售1.2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從而對美國債券市場形成巨大打擊。
(4)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不僅吸引全世界的資本投入中國的懷抱,同時吸引全世界的精英人才移民中國,從而形成中國在基本面和資本、人才兩方面的“戴維斯雙擊”,并在事實上造成美國在基本面和“資本+人才”兩方面的“戴ch維斯雙殺”。
中美貿易戰的均衡狀態及其持續性
基于美國向中國發動貿易戰的原因及中國政府對貿易戰的應對策略,我們不難得到以下結論:
(1)美國經濟所遭遇的長期、深層次問題很難發生扭轉,而美國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戰略遏制也不可能停止。故而,美國不可能在短期內停止對中國的貿易戰。
(2)如果特朗普政府不因“通俄門”事件而被彈劾,則在其執政期間在中東發動代理人戰爭的意圖不會減弱。因此,其通過貿易戰遏制中國從而確保中東戰爭順利推進的動機更不會減弱。
(3)中國截止目前為止,在貿易戰上的應對措施從戰略角度看非常妥當,并沒有因為短期利益的損失而妥協長期利益。而中國當前的政治格局極為穩定,故而中國政府維持當前的貿易戰應對主基調不動搖的概率極高。
(4)基于以上方面,中美貿易戰的持續性將維持相當一段時間。
那么,貿易戰又將在什么情況下發生重大轉變呢?
(1)美國全面發動中東代理人戰爭,但不幸深陷其中,從而極大牽制其精力和國力。
(2)特朗普政府被“通俄門”事件彈劾,美國在新一屆的總統選舉中,兩黨之間的沖突上升到不可調和的程度,并由此引發美國表現及程度不一的內戰。
(3)歐洲、日本、印度等美國盟友和“小弟”共同反抗美國霸權,美國在國際社會輿論上的制高點全面崩塌。
當然,在我們看來,存在著這樣一種概率,即上述事件聯立發生,那么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將徹底無力對中國展開貿易戰的遏制。屆時,中美貿易戰將自動結束。那么,能否進入到上述格局?何時進入上述格局?我們拭目以待。
中美貿易戰是否會升級成熱戰?
在我們看來,中美貿易戰升級為熱戰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由于中國目前的經濟實力、政治體系的高效率性、軍事實力的日益提升,美國若與中國開展熱戰,將非常有可能加速其全球霸權的崩塌,但從與中國開展熱戰的角度來說,收益則是極其有限的。
特別是對特朗普政府而言,與中國開展熱戰的收益遠遠不如在中東發起代理人戰爭(有利于石油、軍工、猶太人三大利益集團),風險卻高許多。作為生意人出身的特朗普絕對不會這么做。
而即使特朗普政府因為“通俄門”而被彈劾,且民主黨政府能在下一屆選舉中上臺,那么華爾街的精英們又怎么可能通過發起一場對中國的戰爭而獲得資本的增值呢?硅谷的精英們又怎么可能通過發起一場對中國的戰爭而獲得其市場份額的擴大的?民主黨上臺,能做的最多是在和平的總基調上繼續遏制中國罷了。
中美貿易戰對光伏制造業的影響
中美貿易戰對光伏制造業的影響有直接和間接兩大方面。
先講直接方面:根據SOLARZOOM新能源智庫組件出口數據,2018年以來,中國已經不再向美國出口光伏組件,故而縱使美國市場加大貿易戰力度,也不再會對中國組件出口有任何的影響。
在間接方面,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關注:
(1)美國發動貿易戰的兩大原因中,遏制中國趕超是一方面,資本主義發展遭遇極大挑戰又是一個方面。在第二個方面,我們看到的當前情況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情況極為相似。當時,資本主義西方國家因為在全球范圍內的殖民、侵略和掠奪已經覆蓋了美洲、澳大利亞、非洲、伊斯蘭教區域、大中華區,故而不再有地域上的新增長點。因此,資本主義內部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只能通過貿易戰甚至是熱戰來加以解決。而當前,除了美國以外,歐洲也面臨著長期經濟增速低迷的壓力,英國脫歐則正是體現了這種壓力。因此,在后續幾年中,歐洲效仿美國而全面樹立貿易壁壘的可能性不容忽視。在光伏領域,考慮到歐洲仍有不超過6GW的組件產能及不超過2GW的電池產能,下半年再次發起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不是沒有可能,建議關注。
(2)印度市場方面,本周出臺了首年25%、持續兩年的保障措施稅。雖然這與中美貿易戰沒有直接聯系,但從邏輯上看,印度的邏輯與美國、歐洲對中國的貿易保護同出一轍——中國在光伏制造業上的優勢太強大了,而各國對于光伏產業的發展又有需求,故而通過貿易保護將這塊產業需求而帶來的利潤留在國內,不論是支持國內的本土企業,還是鼓勵中國企業來國內設廠。
(3)當前全球光伏市場的疲軟及貿易保護上升勢頭將導致中國光伏制造業面臨巨大壓力,這與國內531政策的結合將導致供求關系的嚴重失衡,這將導致光伏組件價格的快速下跌。而光伏組件價格的快速下跌又會反作用于光伏需求的回暖,并激發光伏平價上網大周期的提前到來。
(4)如果當前特朗普政府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維持在一個中期均衡的狀態,雖然美國無法從中國身上直接獲得利益,但至少避免了中國直接參與中東代理人戰爭而壞特朗普政府戰略布局的情況。從這個角度看,中美貿易戰對于加速美國推動發起中東代理人戰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若中東代理人戰爭全面開打,未來全球的石油價格將面臨進一步的上漲壓力。這對于全球新一輪的光伏市場啟動(平價上網大周期)將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遺憾的是,油價因供給側原因而出現的全面上漲非常有可能導致全球進入滯漲時代,而全球貨幣政策不得已而維持收緊的狀態,這又會對光伏市場的需求帶來一定的負面作用,畢竟光伏發電運營是一個高杠桿的重資產行業,金融屬性極強。
(5)綜上所述,中美貿易戰及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對未來光伏制造業的走勢存在著多機制的復雜影響。而在當前階段,受制于中國531政策影響的深刻影響尚未充分體現(6月份的國內需求仍然高達10GW,7月份開始才是國內需求真正的冬天;而進入2019年后,由于金融機構將普遍審視2018年的報表,故而在全行業糟糕的報表下,將大概率的出現大規模的銀行抽貸)、2016年以來光伏制造業全產業鏈的快速擴產仍在2018年延續,我們對2019年下半年之前的產業景氣極為憂慮,而據SOLARZOOM新能源智庫測算,制造業需求全面超越2017年的首個年份將出現在2021年或更晚的時間。建議光伏制造業企業始終以最為謹慎的策略應對市場變化,確保現金流,確保安全過冬。
本輪中美貿易戰起源于2018年一季度特朗普政府對進口大型洗衣機、光伏產品、鑄鐵污水管、鋁箔、鋼鐵、鋁等個別商品而采取的全球保障措施、反傾銷反補貼稅及關稅,但3月下旬以來,美國政府變本加厲的加強了對中國的貿易戰、科技戰:從3月22日因所謂的知識產權侵權提出向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到要求美國貿易辦公室根據“301調查”額外對1000億美元商品征稅,從禁止中興通訊在未來7年內向美國企業購買敏感商品,到再次升級貿易戰規模至2000億美元商品。特朗普政府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雖說貿易戰在5月時因中美領導人之間的互訪而有所緩和,但最終7月6日美國時間上午12:01,中美貿易戰仍然不可避免的正式開戰了。
那么,中美貿易戰因何而起?中國政府正如何應對?中美貿易戰將持續多久?中美貿易戰是否會升級成熱戰?特別是,中美貿易戰對未來的光伏制造業將帶來何種影響?本文將詳細闡述SOLARZOOM新能源智庫的觀察與分析。
中美貿易戰因何而起?
近期來,一種相對流行的說法是:美國之所以向中國發起大規模的貿易戰,是因為中國近幾年的發展過于高調,不僅響亮的喊出了“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長期戰略規劃,還通過《戰狼2》、《厲害了,我的國》等一系列電影、紀錄片宣揚中國在軍事、經濟、社會等各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從而招致了美國的戰略遏制和貿易戰的發動。
但在我們看來,上述觀點雖說是吸引了國人極大的眼球和關注度,卻實在不符合事實:
(1)全球近代史上,從15-16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到17-19世紀的荷蘭、法國、英國,再到20世紀的美國,任何一個全球領導國都以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思路進行掠奪式的外延擴張,享受著“全球第一”而帶來的光環和特權,并以其自身的思維邏輯看待可能會超過自己的其他大國。
(2)20世紀上葉兩次世界大戰之后,美國全面超過英國而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于此同時開展了對其戰略競爭對手的全面遏制:從50年代到80年代的冷戰期間通過軍備競賽拖垮蘇聯,到85年廣場協議要求日本匯率升值從而引發其政府錯誤的土地、貨幣政策并最終導致其90年后“失去的20年”,美國對于任何一個GDP接近其50%的國家都會將其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并加以遏制。
(3)美國對中國的全面戰略遏制從奧巴馬時期就已經開始,2008年奧巴馬提出“G2”概念而被中國政府所拒絕后,2012年“亞太再平衡”戰略就被清晰而明確的提出:通過在日韓、中國臺灣、南海等地區形成所謂的“第一島鏈”,遏制、阻擾中國大陸的發展,從而鞏固美國的戰略地位。
(4)隨著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中高速發展,2017年中國GDP超過82萬億人民幣,按照名義匯率計算已經超過美國GDP的60%(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則中國已經超過了美國)。
(5)特朗普政府上臺以后,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政策進一步加強。不僅以“印度-太平洋”戰略替代了“亞太再平衡”戰略,更在2017年末將中國正式列為其競爭對手。
因此,中美貿易戰的開戰并非是因為中國過于高調而招致美國遏制的,而是作為全球資本主義頭號強國的美國在其霸權思維下,中國必將面臨的一場硬仗。
而除此因素以外,在我們看來,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向中國發動貿易戰,還有以下深層次原因:
(1)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遇到了長期而深刻的挑戰,定位于全球最大消費國的美國更是首當其沖。自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以來,美國經濟面臨增長乏力的困境。2001年開始美聯儲快速降息,在中國加入WTO并為美國大規模提供廉價商品從而遏制CPI水平的大前提下,催生了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大牛市、大泡沫(非常類似于日本85-90年間的情形)。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后的十年時間里,從產業層面上看,美國始終無法找到大規模的新經濟增長點。
(2)美國通過霸權主義和軍事行動迫使其他文明按照所謂西方民主模式進行發展的方式遇到了強烈的對抗,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諸多軍事行動及對恐怖主義“表面打擊、暗中扶持”的態度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2001年美國911事件后,美國的窮兵黷武花費了自身太多的國力,而并沒有換來伊斯蘭國家大規模的屈服和美國“經濟殖民市場”范圍的擴大。而在大中華區,中國又按照自己既定的模式和戰略進行發展,除了消費、制造全面發展外,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已經危及到了美國通過資本對全世界的剝削和掠奪。因此,從市場范圍擴大的角度看,美國過去十年以來也并沒有找到太好的大規模的新增長點。
(3)綜合上述兩個方面,美國經濟過去十年保持長期低迷,GDP平均增速只有1.5%左右,顯著低于1950-2000年間3.5%左右的平均增速。而為了應對資本邊際收益率的長期下滑,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只能采取以下的策略:a)通過加息吸收全球資本,并加劇新興市場崩盤從而便于下一輪的“抄底”,b)全面推動“美國優先”戰略,通過訛詐歐盟、日本、印度等盟友和“小弟”以及中國來獲得自身的增長,c)將黨派利益凌駕在國家利益之上,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的政策主要服務石油、軍工、猶太人三大利益集團,而對民主黨相關利益集團則全面政策壓制。
(4)特朗普政府的上述三大經濟戰略正在遭受攻擊:a)吸收全球資本并加劇全球新興市場崩盤方面,美國遭遇了中國的“截胡”,中國不僅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和深度,并支持新興市場國家,避免其經濟崩盤的同時獲得其政治、經濟上的全面認同,b)“美國優先”政策在全世界范圍內不得人心,美國的盟友和“小弟”們“敢怒而不敢言”,受中國在貿易戰中沉著應戰的鼓舞,美國盟友和“小弟”開始逐步對美國的“美國優先”政策說“不”,c)特朗普政府將黨派利益凌駕于國家利益之上的做法一方面凝聚了共和黨內的力量,但導致民主黨更大力度的“彈劾”,目前特朗普政府的反對力量正不斷通過“通俄門”攻擊特朗普。因此,特朗普政府所面臨的壓力必須找到宣泄口。
(5)美國近年來的貿易赤字不斷擴大,2000年后美國貿易赤字始終維持在3500億美元以上的水平,2017年則達到5500億美元。雖說,2017年的美國貿易赤字相比2006年的高點還有相當距離,但美國來自中國的貿易赤字則從2000年的800億持續擴大至2017年的3500億,且當前美國對中國貿易赤字顯著超過2006年的水平(2300億)。因此,2017年美國對中國的經常性賬戶逆差已經占到其總的經常性賬戶逆差的60%以上。
(6)特朗普政府為了服務于其石油、軍工、猶太人三大利益集團,并成功拿下石油的全球定價權,其以伊朗為重點目標而發動一輪新的中東代理人戰爭的動機極為強烈。而美國與沒有油水可榨而風險巨大的朝鮮進行戰略妥協、美國通過貿易戰遏制中國、美國與俄羅斯開展最高領導人的單獨會晤企圖進行利益交換的種種跡象正表明其在該戰略上積極布局。可以說,美國沒有能力也沒有意愿在全球范圍內“兩線作戰”。
基于上述原因,美國政府在2018年向中國發起猛烈的貿易戰,就非常符合邏輯了。而這些深層次原因中,有部分原因帶著美國共和黨政府的主觀意愿,但相當多的原因則代表著美國政治、資本精英乃至全體人民的一致立場和意愿。
由此可見,中美貿易戰的開打并非是因為中國高調(說實話,中國成為過去70年以來首個GDP超過美國50%的國家,已經“鋒芒難藏”,完全無法“韜光養晦”了),而是來自于美國自身的戰略需要。我們與其說,中國面臨的是一場艱巨的貿易戰,倒不如說是美國正面臨著一場資本主義的保衛戰、全球霸權的保衛戰,而中國則正在開啟一場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競爭賽、全球領導權的爭奪戰。
中國政府對貿易戰的應對策略
2018年以來,中國政府對于美國政府所發動的貿易戰沉著應對,一招一式之間體現著大國風范。總結來看,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一如既往的闡明中國對全球化的支持及對貿易保護的反對,從而站在國際輿論的制高點上。
(2)始終開放與美國平等對話的通道。
(3)對于特朗普政府的“訛詐”及“善變”,給予及時、有力而精準的回應,毫不手軟。如:以500億關稅壁壘對應500億關稅壁壘(且重點針對農產品、汽車、飛機等共和黨票倉所在地),以“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綜合措施”應對2000億關稅壁壘。
(4)加速人民幣貶值,從而保證中國企業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5)加大改革開放力度,不僅金融市場大規模開放、全面降低進口汽車關稅、發布新一版的自貿區負面清單,還引入了Tesla這一美國高科技的代表型企業在上海建廠。
(6)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特別推出石油期貨,在爭奪石油定價權的同時向全世界輸出大量人民幣。
(7)對國內網絡媒體進行有效控制,避免美國通過輿論的力量阻礙中國民眾對國家政策的支持和理解。
中國政府的上述應對,可以說是穩穩的接住了美國貿易戰的猛烈攻擊。雖然中國中短期的經濟勢必受到影響,但從長期戰略的角度而言,中國贏得了全世界其他國家的尊重——中國已經是一個有國際擔當、敢于正面應對美國霸權、能夠給其他國家長期帶來巨大發展機會、高度尊重其他國家主權的大國。
若本次貿易戰中國能始終保持戰略上的清醒而最終成功應對,則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中國,參與到中國的“一帶一路”中來;屆時,將有一個又一個的“杜特爾特政府”響應中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號召而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從而,中國不僅將替代美國成為全球新一輪的引導國,而且將徹底結束過去500年來西方資本主義、霸權主義文化對全球的統治,讓全世界真正長期進入到一個包容而和諧的新發展階段。
而對于中短期而言,如果后續美國政府繼續加碼貿易戰,中國則非常有可能啟動以下應對手段:
(1)落地“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綜合措施”進行貿易戰反擊。
(2)針對美國蘋果公司這一美國資本市場第一市值公司進行反擊,從而對美國資本市場帶來重大打擊。
(3)大規模拋售1.2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從而對美國債券市場形成巨大打擊。
(4)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不僅吸引全世界的資本投入中國的懷抱,同時吸引全世界的精英人才移民中國,從而形成中國在基本面和資本、人才兩方面的“戴維斯雙擊”,并在事實上造成美國在基本面和“資本+人才”兩方面的“戴ch維斯雙殺”。
中美貿易戰的均衡狀態及其持續性
基于美國向中國發動貿易戰的原因及中國政府對貿易戰的應對策略,我們不難得到以下結論:
(1)美國經濟所遭遇的長期、深層次問題很難發生扭轉,而美國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戰略遏制也不可能停止。故而,美國不可能在短期內停止對中國的貿易戰。
(2)如果特朗普政府不因“通俄門”事件而被彈劾,則在其執政期間在中東發動代理人戰爭的意圖不會減弱。因此,其通過貿易戰遏制中國從而確保中東戰爭順利推進的動機更不會減弱。
(3)中國截止目前為止,在貿易戰上的應對措施從戰略角度看非常妥當,并沒有因為短期利益的損失而妥協長期利益。而中國當前的政治格局極為穩定,故而中國政府維持當前的貿易戰應對主基調不動搖的概率極高。
(4)基于以上方面,中美貿易戰的持續性將維持相當一段時間。
那么,貿易戰又將在什么情況下發生重大轉變呢?
(1)美國全面發動中東代理人戰爭,但不幸深陷其中,從而極大牽制其精力和國力。
(2)特朗普政府被“通俄門”事件彈劾,美國在新一屆的總統選舉中,兩黨之間的沖突上升到不可調和的程度,并由此引發美國表現及程度不一的內戰。
(3)歐洲、日本、印度等美國盟友和“小弟”共同反抗美國霸權,美國在國際社會輿論上的制高點全面崩塌。
當然,在我們看來,存在著這樣一種概率,即上述事件聯立發生,那么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將徹底無力對中國展開貿易戰的遏制。屆時,中美貿易戰將自動結束。那么,能否進入到上述格局?何時進入上述格局?我們拭目以待。
中美貿易戰是否會升級成熱戰?
在我們看來,中美貿易戰升級為熱戰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由于中國目前的經濟實力、政治體系的高效率性、軍事實力的日益提升,美國若與中國開展熱戰,將非常有可能加速其全球霸權的崩塌,但從與中國開展熱戰的角度來說,收益則是極其有限的。
特別是對特朗普政府而言,與中國開展熱戰的收益遠遠不如在中東發起代理人戰爭(有利于石油、軍工、猶太人三大利益集團),風險卻高許多。作為生意人出身的特朗普絕對不會這么做。
而即使特朗普政府因為“通俄門”而被彈劾,且民主黨政府能在下一屆選舉中上臺,那么華爾街的精英們又怎么可能通過發起一場對中國的戰爭而獲得資本的增值呢?硅谷的精英們又怎么可能通過發起一場對中國的戰爭而獲得其市場份額的擴大的?民主黨上臺,能做的最多是在和平的總基調上繼續遏制中國罷了。
中美貿易戰對光伏制造業的影響
中美貿易戰對光伏制造業的影響有直接和間接兩大方面。
先講直接方面:根據SOLARZOOM新能源智庫組件出口數據,2018年以來,中國已經不再向美國出口光伏組件,故而縱使美國市場加大貿易戰力度,也不再會對中國組件出口有任何的影響。
在間接方面,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關注:
(1)美國發動貿易戰的兩大原因中,遏制中國趕超是一方面,資本主義發展遭遇極大挑戰又是一個方面。在第二個方面,我們看到的當前情況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情況極為相似。當時,資本主義西方國家因為在全球范圍內的殖民、侵略和掠奪已經覆蓋了美洲、澳大利亞、非洲、伊斯蘭教區域、大中華區,故而不再有地域上的新增長點。因此,資本主義內部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只能通過貿易戰甚至是熱戰來加以解決。而當前,除了美國以外,歐洲也面臨著長期經濟增速低迷的壓力,英國脫歐則正是體現了這種壓力。因此,在后續幾年中,歐洲效仿美國而全面樹立貿易壁壘的可能性不容忽視。在光伏領域,考慮到歐洲仍有不超過6GW的組件產能及不超過2GW的電池產能,下半年再次發起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不是沒有可能,建議關注。
(2)印度市場方面,本周出臺了首年25%、持續兩年的保障措施稅。雖然這與中美貿易戰沒有直接聯系,但從邏輯上看,印度的邏輯與美國、歐洲對中國的貿易保護同出一轍——中國在光伏制造業上的優勢太強大了,而各國對于光伏產業的發展又有需求,故而通過貿易保護將這塊產業需求而帶來的利潤留在國內,不論是支持國內的本土企業,還是鼓勵中國企業來國內設廠。
(3)當前全球光伏市場的疲軟及貿易保護上升勢頭將導致中國光伏制造業面臨巨大壓力,這與國內531政策的結合將導致供求關系的嚴重失衡,這將導致光伏組件價格的快速下跌。而光伏組件價格的快速下跌又會反作用于光伏需求的回暖,并激發光伏平價上網大周期的提前到來。
(4)如果當前特朗普政府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維持在一個中期均衡的狀態,雖然美國無法從中國身上直接獲得利益,但至少避免了中國直接參與中東代理人戰爭而壞特朗普政府戰略布局的情況。從這個角度看,中美貿易戰對于加速美國推動發起中東代理人戰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若中東代理人戰爭全面開打,未來全球的石油價格將面臨進一步的上漲壓力。這對于全球新一輪的光伏市場啟動(平價上網大周期)將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遺憾的是,油價因供給側原因而出現的全面上漲非常有可能導致全球進入滯漲時代,而全球貨幣政策不得已而維持收緊的狀態,這又會對光伏市場的需求帶來一定的負面作用,畢竟光伏發電運營是一個高杠桿的重資產行業,金融屬性極強。
(5)綜上所述,中美貿易戰及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對未來光伏制造業的走勢存在著多機制的復雜影響。而在當前階段,受制于中國531政策影響的深刻影響尚未充分體現(6月份的國內需求仍然高達10GW,7月份開始才是國內需求真正的冬天;而進入2019年后,由于金融機構將普遍審視2018年的報表,故而在全行業糟糕的報表下,將大概率的出現大規模的銀行抽貸)、2016年以來光伏制造業全產業鏈的快速擴產仍在2018年延續,我們對2019年下半年之前的產業景氣極為憂慮,而據SOLARZOOM新能源智庫測算,制造業需求全面超越2017年的首個年份將出現在2021年或更晚的時間。建議光伏制造業企業始終以最為謹慎的策略應對市場變化,確保現金流,確保安全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