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已進入下半年。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業依然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6月,我國新增光伏裝機2430萬千瓦。
上半年亮眼的新增數據雖然昭示了行業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是記者注意到,與往年不同的是,目前光伏產業發展面臨著新形勢、有了新要求。
國內光伏市場價格將會進一步下跌
根據國家能源局此前下發的相關通知,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很顯然,之前高歌猛進、烈火烹油的光伏發展模式已然難以為繼。
據相關機構預測,今年新增裝機規模在3500萬千瓦左右。然而,除去上半年的新增裝機容量,今年下半年國內光伏市場空間也只有1000萬千瓦左右,這其中還包括500萬千瓦光伏應用領跑基地項目以及光伏扶貧項目。
業內人士對記者說,由于新建普通光伏項目已經沒有補貼,下半年估計除了領跑者及扶貧項目,還會有很少一部分無需國家補貼光伏項目裝機并網,國內光伏市場需求將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最近幾年,由于我國光伏裝機規模持續超預期增長,眾多龍頭光伏企業紛紛擴張產能。例如,隆基股份(601012)計劃在2018年底把硅片產能擴張到28吉瓦;通威股份(600438)僅就包頭和樂山兩個10萬噸多晶硅項目加之現有的2萬噸產能,項目完成后通威股份多晶硅產能將超過保利協鑫位居全球首位。
產能擴張,產量增加。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1~6月,我國多晶硅產量14.3萬噸,同比增加24%以上;硅片產量50吉瓦,同比增長38.9%;組件產量42吉瓦,同比增長23.5%。產能大規模增長的同時,市場需求卻在逐步降低,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其中多晶硅產品價格就由1月的150元/千克降至目前的90元/千克左右。業界預計,下半年國內光伏市場價格還會進一步下跌。
光伏產業走到發展“拐點”
2017年,我國在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的生產規模全球占比均超過50%。其中,組件產量占全球產量的71%,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場。
在國內光伏市場預期需求驟減、價格急劇下跌的情況之下,國內光伏企業紛紛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除中國外,當前世界光伏市場排名前三名分別為美國、印度、日本。其中,印度市場潛力巨大,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
數據顯示,去年全年中國出口印度組件超過9吉瓦。今年1~5月,中國出口印度的光伏組件約為3.6吉瓦,占到總出口量的20.1%。
但是,7月30日,印度財政部稅務局正式宣布:即日起,對中國、馬來西亞及其他已開發國家的太陽能電池(無論是否封裝為組件)征收25%的保障性關稅。至此,國內光伏產品出口印度受限。
與此同時,歐美對我國光伏的“雙反”還在繼續,日本光伏市場因補貼下降已開始萎縮,這些新情況也意味著我國光伏產業在經歷多年高速發展之后,走到了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拐點”。
降本增效是下半年光伏發展出路所在
國內光伏市場供需失衡、海外市場受限,下半年我國光伏產業出路在何方?“降低成本是光伏產業擴大市場的必由之路,而科技創新則是降低成本的根本路徑。”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下半年光伏市場需求急劇下滑,短時間里會給行業帶來大洗牌,一些資金投入不足、技術水平較低、實力不夠雄厚的中小企業,在這次大洗牌中可能會被市場淘汰。相反,那些技術水平較高、實力強的企業反而可以借此機會擺脫市場的惡性競爭,加快技術革新步伐,降低產品生產成本,提升光伏發電競爭力,向高質量、高效率方向轉型,獲得新生。
工銀國際近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下半年預計轉換率較高的單晶硅所受影響將會比較小,因為現在約九成的領跑者項目正使用單晶硅。另外,由于單晶硅轉換率提高下將更容易實現平價上網,預期今年單晶硅的市場份額將增加至40%。
海外市場的不利局面該如何打開呢?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相關部門負責人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一方面光伏制造企業要利用WTO等國際爭端解決機制破解貿易壁壘,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另一方面,還應促進出口市場多元化、產品差異化,提高產品競爭力。借助‘一帶一路’戰略和亞投行平臺,國內光伏企業可以加大對東南亞等國家的出口力度,大力開拓拉美、澳洲、東非、西亞等市場。”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我國對澳大利亞、墨西哥、巴西等新興市場光伏出口量在快速增長。其中,1~5月我國對澳大利亞出口量占總出口量的13.3%。
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面對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光伏企業最根本的還是要把自己的產品做到質量更好、效率更高,這樣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對高技術產品的需求,同時也能被全世界所接受。可以預見,下半年國內光伏產業降本增效步伐會進一步加快。
上半年亮眼的新增數據雖然昭示了行業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是記者注意到,與往年不同的是,目前光伏產業發展面臨著新形勢、有了新要求。
國內光伏市場價格將會進一步下跌
根據國家能源局此前下發的相關通知,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很顯然,之前高歌猛進、烈火烹油的光伏發展模式已然難以為繼。
據相關機構預測,今年新增裝機規模在3500萬千瓦左右。然而,除去上半年的新增裝機容量,今年下半年國內光伏市場空間也只有1000萬千瓦左右,這其中還包括500萬千瓦光伏應用領跑基地項目以及光伏扶貧項目。
業內人士對記者說,由于新建普通光伏項目已經沒有補貼,下半年估計除了領跑者及扶貧項目,還會有很少一部分無需國家補貼光伏項目裝機并網,國內光伏市場需求將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最近幾年,由于我國光伏裝機規模持續超預期增長,眾多龍頭光伏企業紛紛擴張產能。例如,隆基股份(601012)計劃在2018年底把硅片產能擴張到28吉瓦;通威股份(600438)僅就包頭和樂山兩個10萬噸多晶硅項目加之現有的2萬噸產能,項目完成后通威股份多晶硅產能將超過保利協鑫位居全球首位。
產能擴張,產量增加。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1~6月,我國多晶硅產量14.3萬噸,同比增加24%以上;硅片產量50吉瓦,同比增長38.9%;組件產量42吉瓦,同比增長23.5%。產能大規模增長的同時,市場需求卻在逐步降低,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其中多晶硅產品價格就由1月的150元/千克降至目前的90元/千克左右。業界預計,下半年國內光伏市場價格還會進一步下跌。
光伏產業走到發展“拐點”
2017年,我國在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的生產規模全球占比均超過50%。其中,組件產量占全球產量的71%,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場。
在國內光伏市場預期需求驟減、價格急劇下跌的情況之下,國內光伏企業紛紛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除中國外,當前世界光伏市場排名前三名分別為美國、印度、日本。其中,印度市場潛力巨大,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
數據顯示,去年全年中國出口印度組件超過9吉瓦。今年1~5月,中國出口印度的光伏組件約為3.6吉瓦,占到總出口量的20.1%。
但是,7月30日,印度財政部稅務局正式宣布:即日起,對中國、馬來西亞及其他已開發國家的太陽能電池(無論是否封裝為組件)征收25%的保障性關稅。至此,國內光伏產品出口印度受限。
與此同時,歐美對我國光伏的“雙反”還在繼續,日本光伏市場因補貼下降已開始萎縮,這些新情況也意味著我國光伏產業在經歷多年高速發展之后,走到了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拐點”。
降本增效是下半年光伏發展出路所在
國內光伏市場供需失衡、海外市場受限,下半年我國光伏產業出路在何方?“降低成本是光伏產業擴大市場的必由之路,而科技創新則是降低成本的根本路徑。”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下半年光伏市場需求急劇下滑,短時間里會給行業帶來大洗牌,一些資金投入不足、技術水平較低、實力不夠雄厚的中小企業,在這次大洗牌中可能會被市場淘汰。相反,那些技術水平較高、實力強的企業反而可以借此機會擺脫市場的惡性競爭,加快技術革新步伐,降低產品生產成本,提升光伏發電競爭力,向高質量、高效率方向轉型,獲得新生。
工銀國際近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下半年預計轉換率較高的單晶硅所受影響將會比較小,因為現在約九成的領跑者項目正使用單晶硅。另外,由于單晶硅轉換率提高下將更容易實現平價上網,預期今年單晶硅的市場份額將增加至40%。
海外市場的不利局面該如何打開呢?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相關部門負責人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一方面光伏制造企業要利用WTO等國際爭端解決機制破解貿易壁壘,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另一方面,還應促進出口市場多元化、產品差異化,提高產品競爭力。借助‘一帶一路’戰略和亞投行平臺,國內光伏企業可以加大對東南亞等國家的出口力度,大力開拓拉美、澳洲、東非、西亞等市場。”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我國對澳大利亞、墨西哥、巴西等新興市場光伏出口量在快速增長。其中,1~5月我國對澳大利亞出口量占總出口量的13.3%。
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面對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光伏企業最根本的還是要把自己的產品做到質量更好、效率更高,這樣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對高技術產品的需求,同時也能被全世界所接受。可以預見,下半年國內光伏產業降本增效步伐會進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