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高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體系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是加快能源結構優化,倒逼產業結構調整,有效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將生態環境保護利用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實際行動。
金湖坐擁江淮生態經濟區核心區位,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資源豐富,特別是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優勢突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建設,具有建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體系的區位優勢、產業條件和發展基礎條件。為系統整合、綜合利用、充分發揮金湖風電、光伏、生物質、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等資源優勢,逐步探索出一條以可再生能源應用帶動產業,以產業促進創新,以創新助力轉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特制定創建工作方案:
一、總體思路
堅持創新導向,實施一批微電網、儲能、風電等新能源示范項目,引領可再生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優化能源結構。
堅持特色導向,開展節能、低碳、儲能、智能等能源前沿技術研究和應用探索,率先在增量配網、微電網、能源互聯網、電網側儲能等領域形成可復制推廣的金湖樣板。
堅持政策導向,以國家能源政策和地方產業政策為導向,構建能源產業體系,打造一條以風光、儲能、零部件生產、電池等產業研發、系統集成、技術服務等清潔能源為主的產業鏈,培育領軍企業和自主知名品牌,最終形成一個具有產業、企業、技術、人才和品牌集聚協同融合發展的產業集群。
二、必要性分析
(一)緊密對接國家戰略的需要
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已經成為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金湖能源對外依存度高,環境承載能力有限,但金湖發展新能源的基礎好,必須搶抓新一輪戰略機遇,著力突破節能、低碳、儲能、智能等關鍵技術,引領新能源生產、利用方式變革,并能在全國試點示范。
(二)引導產業轉型發展的需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促進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先進制造業集群;世界工業發展的實踐也表明,集群化是產業發展的基本規律,也是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的內在要求;《省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指導意見》中明確重點培育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前沿新材料、集成電路、節能環保等先進制造業集群,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的創建內容之一便是產業鏈的塑造和提升,符合我縣產業轉型發展的需要。
(三)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
通過創建全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逐步調整傳統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引導全社會轉變能源消費方式,推廣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倡導綠色消費、低碳出行生產生活理念,率先實現人人參與能源發展、人人享受能源紅利。
三、創建目標
創建國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的具體目標包括:
(一)裝機容量目標。到2020年,地面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450MW以上,屋頂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100MW以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570MW以上。
(二)能源結構目標。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50%以上,年替代標準煤8萬噸。
(三)產業發展目標。構建產業體系,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將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節能環保等能源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發展目標,支持企業加強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合作,以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綠色化為主要方向,引導集群企業廣泛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加快改造提升,促進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集群發展深度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四)加快新能源微電網、儲能建設。開展新能源微電網技術研究和應用探索,加快實施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與蘇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全國首個消納可再生能源微電網儲能示范項目,推動產-學-研示范基地三年內建成達效,提升電網自動化、信息化、集成化水平。
四、創建措施及完成時間
(一)強化能源資源調查、規劃方案編制
1、能源資源調查。一是對縣域內的風、光、生物質等資源數據(包括地塊和規模等)進行收集、統計、評估,建立一套完整的數據庫,為今后新能源規劃的編制和風電場、光伏電站建設、生物質能利用提供基礎;二是摸清我縣能源供給和消費現狀。(主要是電力、煤炭、成品油、天然氣等能源)。責任單位:各鎮、街道、開發區、國土局、環保局、住建局、供電公司、商務局等部門(2018年9月前)
2、規劃方案編制。通過類比尋找第三方咨詢機構,編制創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產業發展規劃。責任單位:發改委(2018年12月前)
(二)強化項目組織、試點爭取力度
1、組織一批微電網示范項目申報及建設,爭取年內獲批1個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責任單位:發改委、供電公司、相關鎮、街道(2018年12月前)
2、鼓勵采取多方合作的形式,實施公用儲能電站配套建設,有效解決新能源自然資源與地方經濟規模不適用,光伏發電負荷與電網用電負荷高峰不匹配等突出問題。責任單位:發改委、供電公司、相關鎮、街道和部門(2019年3月前)
(三)強化科教資源培育支撐
圍繞金湖新能源發電滲透率已將近150%的特殊情況,積極探索儲能、微網、多能互補等電力前沿新技術的應用場景和方式方法,主動開展新能源高滲透率地區電網側儲能研究工作。并引導支持企業加強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合作,培育建設一個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著重開展電池關鍵材料和技術的公關,突破技術瓶頸,提升我縣在新能源行業中的話語權。責任單位: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局、供電公司等相關部門(2020年初)
(四)強化關聯產業協同引進
1、關聯產業引進。大力實施儲能產業強攻發展戰略,不能簡單以土地流轉、出租的方式出售現有的資源。要立足長遠,積極爭取以土地入股分紅、合資經營的方式引進資本、技術和管理,確保項目能長期使群眾受益。同時,要著手改變當前產業各自為戰的亂象,著力打造品牌形象,爭取做大做強1-2個企業,帶動我縣形成優強產業集群,形成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優勢的產業體系。同時,為改善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水平,在建設風能和太陽能電站時,鼓勵配套引進1個以上億元工業項目的企業,優先發展配置一定比例儲能設備的企業,從而改善風光電站的并網質量,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責任單位:各鎮、街道、各有招商任務的部門(2018年8月始)
2、產業鏈塑造。以風電、光伏、儲能等清潔能源為主,推動儲能及配套產業基地建設,加強儲能材料的研發和應用,打造電池梯次利用服務平臺,創新儲能產品的工程、運維等新型服務模式。應用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形成一個集儲能技術研發、高效動力電池制造、配套產品供給、電池梯次利用服務的多元化產業鏈。同時,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提出與實施,為動力電池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大力發展儲能產業,為我縣贏得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機遇。責任單位: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局(2020年底)
(五)強化扶持政策保障研究
針對國家、省、市出臺的各種能源、環保、財稅政策,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完善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管理辦法,鼓勵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責任單位:發改委、財政局(2019年底)
五、組織保障
(一)健全組織體系
成立金湖縣創建全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縣發改委、經信委、財政局、供電公司、住建局、國土局、環保局、科技局、開發區和各鎮、街道為成員單位,推進全縣新能源項目的組織實施。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發改委,具體負責全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建設、政策研究、制定統籌項目報批、并網服務、規范驗收流程和標準,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協調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二)規范市場化運作
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原則,建立由政府、新能源用戶、投資商、承建商、金融及保險機構共同參與、合作共贏的運作模式。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和擴大新能源領域投資,鼓勵知名能源企業通過PPP、合同能源管理、特許權經營等方式參與我縣新能源項目建設。引進專業化運維公司,為新能源應用提供全過程監管和服務。
(三)全方位宣傳推介
全力打造“全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建設”品牌,大力宣傳推進金湖城市形象,提升在全國的影響力,邀請國內外新能源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開展論壇、講座、研討活動,推廣世界最前沿的新能源建設理念和技術,把脈指導金湖新能源建設方向。與國際新能源之都或中國新能源知名城市結為友好城市,加強雙方能源建設領域交流,提高金湖新能源建設的知名度,加快建設一批光電、光熱、風光應用示范,建設一批示范社區、示范道路和示范性村莊,廣泛深入宣傳全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建設意義、實際成效,倡導參與新城鎮、新能源、新生活建設理念,提高全社會的認知度和參與熱情。
六、效益分析
以可再生能源為引領發展產業,勢必會給我縣在安全、社會、經濟、科教及人才引進等各個方面帶來顯著效益。
(一)安全效益
按照金湖電網現有供用電規模,建設一個十萬千瓦級電網側儲能項目,即可達到全縣最高用電負荷三分之一,當出現極端自然災害給電網造成影響時,電網側儲能預留的較為充足的系統備用容量,將為政府應急處置機制快速啟動響應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
(二)經濟效益
新能源項目投資額較大,收益期較長。大規模持續新能源項目投資,可以拉動經濟增長,壯大新能源產業規模,提升新能源層次。發展電網側儲能還可以獲得儲能容量電費以及對電網提供調峰、調頻、事故安全響應等輔助服務補償在內的所有收益;同時,有助于形成一個以掌握具有領先水平的儲能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產業集群,推動縣域工業經濟快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健康發展。
(三)社會效益
實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創建計劃,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探索更安全、更環保、更清潔可持續增長模式,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是以實際行動全面踐行生態文明戰略,打造“美麗金湖”的創新之舉,更是金湖深化生態文明建設內涵,提升金湖人民可觀可感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的必由之路。據統計,2017年全年,新能源總發電51600萬千瓦時,約合標煤6.3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8.69萬噸。
(四)科教效益或人才效益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我縣將借此契機,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圍繞能源轉型,培育產業集群,倡導綠色應用,積極培養和引進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專業特長突出的科研團隊,力爭在示范品牌培育、綠色轉型路徑、能源共建共享三個方面實現突破,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形成一支既能解決應對能源及相關領域實際問題,又能為政府提供政策方案和決策咨詢的人才隊伍,不斷彰顯生態領先特色,推動我縣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金湖坐擁江淮生態經濟區核心區位,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資源豐富,特別是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優勢突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建設,具有建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體系的區位優勢、產業條件和發展基礎條件。為系統整合、綜合利用、充分發揮金湖風電、光伏、生物質、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等資源優勢,逐步探索出一條以可再生能源應用帶動產業,以產業促進創新,以創新助力轉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特制定創建工作方案:
一、總體思路
堅持創新導向,實施一批微電網、儲能、風電等新能源示范項目,引領可再生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優化能源結構。
堅持特色導向,開展節能、低碳、儲能、智能等能源前沿技術研究和應用探索,率先在增量配網、微電網、能源互聯網、電網側儲能等領域形成可復制推廣的金湖樣板。
堅持政策導向,以國家能源政策和地方產業政策為導向,構建能源產業體系,打造一條以風光、儲能、零部件生產、電池等產業研發、系統集成、技術服務等清潔能源為主的產業鏈,培育領軍企業和自主知名品牌,最終形成一個具有產業、企業、技術、人才和品牌集聚協同融合發展的產業集群。
二、必要性分析
(一)緊密對接國家戰略的需要
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已經成為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金湖能源對外依存度高,環境承載能力有限,但金湖發展新能源的基礎好,必須搶抓新一輪戰略機遇,著力突破節能、低碳、儲能、智能等關鍵技術,引領新能源生產、利用方式變革,并能在全國試點示范。
(二)引導產業轉型發展的需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促進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先進制造業集群;世界工業發展的實踐也表明,集群化是產業發展的基本規律,也是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的內在要求;《省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指導意見》中明確重點培育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前沿新材料、集成電路、節能環保等先進制造業集群,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的創建內容之一便是產業鏈的塑造和提升,符合我縣產業轉型發展的需要。
(三)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
通過創建全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逐步調整傳統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引導全社會轉變能源消費方式,推廣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倡導綠色消費、低碳出行生產生活理念,率先實現人人參與能源發展、人人享受能源紅利。
三、創建目標
創建國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的具體目標包括:
(一)裝機容量目標。到2020年,地面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450MW以上,屋頂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100MW以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570MW以上。
(二)能源結構目標。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50%以上,年替代標準煤8萬噸。
(三)產業發展目標。構建產業體系,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將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節能環保等能源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發展目標,支持企業加強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合作,以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綠色化為主要方向,引導集群企業廣泛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加快改造提升,促進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集群發展深度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四)加快新能源微電網、儲能建設。開展新能源微電網技術研究和應用探索,加快實施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與蘇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全國首個消納可再生能源微電網儲能示范項目,推動產-學-研示范基地三年內建成達效,提升電網自動化、信息化、集成化水平。
四、創建措施及完成時間
(一)強化能源資源調查、規劃方案編制
1、能源資源調查。一是對縣域內的風、光、生物質等資源數據(包括地塊和規模等)進行收集、統計、評估,建立一套完整的數據庫,為今后新能源規劃的編制和風電場、光伏電站建設、生物質能利用提供基礎;二是摸清我縣能源供給和消費現狀。(主要是電力、煤炭、成品油、天然氣等能源)。責任單位:各鎮、街道、開發區、國土局、環保局、住建局、供電公司、商務局等部門(2018年9月前)
2、規劃方案編制。通過類比尋找第三方咨詢機構,編制創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產業發展規劃。責任單位:發改委(2018年12月前)
(二)強化項目組織、試點爭取力度
1、組織一批微電網示范項目申報及建設,爭取年內獲批1個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責任單位:發改委、供電公司、相關鎮、街道(2018年12月前)
2、鼓勵采取多方合作的形式,實施公用儲能電站配套建設,有效解決新能源自然資源與地方經濟規模不適用,光伏發電負荷與電網用電負荷高峰不匹配等突出問題。責任單位:發改委、供電公司、相關鎮、街道和部門(2019年3月前)
(三)強化科教資源培育支撐
圍繞金湖新能源發電滲透率已將近150%的特殊情況,積極探索儲能、微網、多能互補等電力前沿新技術的應用場景和方式方法,主動開展新能源高滲透率地區電網側儲能研究工作。并引導支持企業加強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合作,培育建設一個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著重開展電池關鍵材料和技術的公關,突破技術瓶頸,提升我縣在新能源行業中的話語權。責任單位: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局、供電公司等相關部門(2020年初)
(四)強化關聯產業協同引進
1、關聯產業引進。大力實施儲能產業強攻發展戰略,不能簡單以土地流轉、出租的方式出售現有的資源。要立足長遠,積極爭取以土地入股分紅、合資經營的方式引進資本、技術和管理,確保項目能長期使群眾受益。同時,要著手改變當前產業各自為戰的亂象,著力打造品牌形象,爭取做大做強1-2個企業,帶動我縣形成優強產業集群,形成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優勢的產業體系。同時,為改善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水平,在建設風能和太陽能電站時,鼓勵配套引進1個以上億元工業項目的企業,優先發展配置一定比例儲能設備的企業,從而改善風光電站的并網質量,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責任單位:各鎮、街道、各有招商任務的部門(2018年8月始)
2、產業鏈塑造。以風電、光伏、儲能等清潔能源為主,推動儲能及配套產業基地建設,加強儲能材料的研發和應用,打造電池梯次利用服務平臺,創新儲能產品的工程、運維等新型服務模式。應用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形成一個集儲能技術研發、高效動力電池制造、配套產品供給、電池梯次利用服務的多元化產業鏈。同時,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提出與實施,為動力電池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大力發展儲能產業,為我縣贏得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機遇。責任單位: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局(2020年底)
(五)強化扶持政策保障研究
針對國家、省、市出臺的各種能源、環保、財稅政策,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完善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管理辦法,鼓勵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責任單位:發改委、財政局(2019年底)
五、組織保障
(一)健全組織體系
成立金湖縣創建全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縣發改委、經信委、財政局、供電公司、住建局、國土局、環保局、科技局、開發區和各鎮、街道為成員單位,推進全縣新能源項目的組織實施。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發改委,具體負責全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建設、政策研究、制定統籌項目報批、并網服務、規范驗收流程和標準,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協調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二)規范市場化運作
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原則,建立由政府、新能源用戶、投資商、承建商、金融及保險機構共同參與、合作共贏的運作模式。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和擴大新能源領域投資,鼓勵知名能源企業通過PPP、合同能源管理、特許權經營等方式參與我縣新能源項目建設。引進專業化運維公司,為新能源應用提供全過程監管和服務。
(三)全方位宣傳推介
全力打造“全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建設”品牌,大力宣傳推進金湖城市形象,提升在全國的影響力,邀請國內外新能源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開展論壇、講座、研討活動,推廣世界最前沿的新能源建設理念和技術,把脈指導金湖新能源建設方向。與國際新能源之都或中國新能源知名城市結為友好城市,加強雙方能源建設領域交流,提高金湖新能源建設的知名度,加快建設一批光電、光熱、風光應用示范,建設一批示范社區、示范道路和示范性村莊,廣泛深入宣傳全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建設意義、實際成效,倡導參與新城鎮、新能源、新生活建設理念,提高全社會的認知度和參與熱情。
六、效益分析
以可再生能源為引領發展產業,勢必會給我縣在安全、社會、經濟、科教及人才引進等各個方面帶來顯著效益。
(一)安全效益
按照金湖電網現有供用電規模,建設一個十萬千瓦級電網側儲能項目,即可達到全縣最高用電負荷三分之一,當出現極端自然災害給電網造成影響時,電網側儲能預留的較為充足的系統備用容量,將為政府應急處置機制快速啟動響應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
(二)經濟效益
新能源項目投資額較大,收益期較長。大規模持續新能源項目投資,可以拉動經濟增長,壯大新能源產業規模,提升新能源層次。發展電網側儲能還可以獲得儲能容量電費以及對電網提供調峰、調頻、事故安全響應等輔助服務補償在內的所有收益;同時,有助于形成一個以掌握具有領先水平的儲能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產業集群,推動縣域工業經濟快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健康發展。
(三)社會效益
實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創建計劃,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探索更安全、更環保、更清潔可持續增長模式,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是以實際行動全面踐行生態文明戰略,打造“美麗金湖”的創新之舉,更是金湖深化生態文明建設內涵,提升金湖人民可觀可感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的必由之路。據統計,2017年全年,新能源總發電51600萬千瓦時,約合標煤6.3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8.69萬噸。
(四)科教效益或人才效益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我縣將借此契機,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圍繞能源轉型,培育產業集群,倡導綠色應用,積極培養和引進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專業特長突出的科研團隊,力爭在示范品牌培育、綠色轉型路徑、能源共建共享三個方面實現突破,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形成一支既能解決應對能源及相關領域實際問題,又能為政府提供政策方案和決策咨詢的人才隊伍,不斷彰顯生態領先特色,推動我縣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