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在甘肅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市場部李娟正在電腦前匯集整理省內新能源企業參與外送山東的交易清單。這樣的中長期外送交易,她每個月要組織 15筆左右,尤其是今年以來,中東部省份用電緊張,這樣的跨區跨省交易頻次越來越高,像李娟這樣的甘肅電力交易組織者“累并幸福著”,他們耕耘多年的市場正朝著預想的軌道前行。通過網絡連接,正在給李娟報送交易意愿的是甘肅電投的市場部主任張鑫。張鑫介紹,在甘肅電投集團新能源發電量中,通過市場交易外送電量的占比從2016年的35%上升到今年的66%,切實改善了新能源企業的經營狀況。
據了解,長期以來,中國電力發展形成了“省為實體”的格局,一個省份為了保障本省的就業、稅收,往往不愿接收外來電量,這被業界稱為省間壁壘。近年來,隨著電改的推進和電力交易市場機制的完善,在東西部省份之間,正發生著越來越多的電力交易。越來越多的交易品種、越來越高的交易頻次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原來為人詬病的省間壁壘正在逐漸消解。
中長期交易:十一年增超十一倍
中長期交易是最早開展的交易品種,甘肅電力交易之所以走在全國前列,那是因為省內電力裝機容量遠大于用電負荷,電力供過于求,造成新能源企業棄風棄光嚴重,迫使政府和電網企業不斷尋求省外消納市場。“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捕捉市場信息,主動上門,推銷我們甘肅的電量,達成合作意向了,再回來組織省內的發電企業報價報量、開展交易。”李娟這樣介紹一筆交易的過程。
從原始的物物互換到現在的期貨交易,隨著交易品種的多樣化,交易平臺愈加重要。從原來的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下屬的交易中心到改制后的甘肅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李娟他們一直致力于推動電力交易市場建設。從2006年開始,通過這個平臺,甘肅電力交易電量從17億千瓦時飆升到2017年的202.9億千瓦時,十一年的時間,交易電量增長了11.9倍。
到現在,中長期交易仍是最主要、占比最重的一種交易方式。張鑫介紹,中長期交易電量占甘肅電投新能源發電量的40%左右,對于拉動新能源利用小時數、降低棄風棄光率貢獻明顯。
2006年以來的甘肅電力交易市場,交易電量越來越大,交易頻次越來越高。在李娟看來,這種變化除交易雙方的迫切愿望外,還有政策層面的鼓勵推動。隨著電力交易市場的建立完善,由政府管控的電價開始松動,經過近年來的摸索嘗試,降價讓利已經成為常態,激發了交易雙方的積極性,打破了省間壁壘的藩籬。
現貨交易:占據半壁江山
在魯能干北一風電場運行控制室內,工作人員李月明時刻關注著富裕可再生能源跨區現貨交易平臺,他們要根據平臺發布的中東部省份市場需求信息,結合次日風況預測,報送第二天的發電能力,參與新能源現貨交易競價。據了解,全省200多家的新能源場站都安裝了這個交易平臺終端。
該平臺由國家電力調度中心開發,平臺的一端是參與交易省份的電力調度中心,每15分鐘發布一次本省供給、需求電量電價。平臺的另一端是像魯能干北一這樣的廣大新能源場站,根據平臺發布的信息參與競價交易。
之所以現貨交易由電力調度機構來執行,是因為電力電量的平衡是一個復雜的調度過程。李月明他們提交的發電申請,經過甘肅電力調度中心的調度校核,確認省內已沒有調峰空間后,就會被提交到平臺匹配交易。這就是說,通過現貨交易的新能源都是本省已經無法消納的棄風棄光電量。
這種超短期、小批量的新能源現貨交易,甘肅電力調度今年前五個月開展了1700余次。楊春祥就是甘肅電力調度中心的一位現貨交易組織者。楊春祥說:“現貨交易這種交易品種對技術支撐的依賴性比較強,交易頻率很高,但更能適應新能源發電隨機性、碎片化的特點。”
現貨交易的存在前提是統一的電力市場的建設和智能的電力調度支撐。隨著交易參與者的聚集,這種方式的交易電量增長明顯。今年前五個月,甘肅電力共組織新能源現貨交易成交電量21.2億千瓦時,占國網公司電力現貨交易的47.5%,成為全國電力現貨交易最大“供應商”。
對于張鑫他們來講,現貨交易成交的電量是省內無力消納的棄風棄光電量,所以報價上有一定的下浮空間,送到中東部省份有電價優勢,這也是新能源市場交易不斷增長的堅實基礎。
實踐證明,電力交易市場的建立完善,新能源企業是最大的受益者。甘肅電力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甘肅外送電量138.88億千瓦時,帶動新能源增發電量34.83%,降低省內新能源棄風棄光率14.42%。
清潔替代方興未艾
目前開展的中長期交易和現貨交易都是針對省外市場促進新能源消納,在省內,除保障性收購直接消納外,降低新能源棄風棄光率的手段還有新能源替代燃煤自備電廠和新能源采暖等清潔替代。
甘肅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市場部主任夏天參與了歷次的新能源替代自備電廠發電權置換,他提供了一組數據:新能源替代燃煤自備電廠電量從2015年的13.7億千瓦時增長到2018年的34億千瓦時,替代范圍和力度逐年增大。
作為電改配套文件之一的《關于加強和規范燃煤自備電廠監督管理的指導意見》,提倡鼓勵在新能源富集省份開展新能源替代自備電廠發電。同時,隨著《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訂實施,10噸以下的煤鍋爐被取締,國家鼓勵清潔供暖,各地相繼出臺電價優惠措施。相比較近年來煤價回升,電能替代的清潔供暖逐漸顯現出價格優勢。
甘肅電力營銷部市場處處長周有學介紹:“國家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來,公司大力推廣電采暖,2014-2017年間,甘肅全省電采暖用電量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長。”
據了解,長期以來,中國電力發展形成了“省為實體”的格局,一個省份為了保障本省的就業、稅收,往往不愿接收外來電量,這被業界稱為省間壁壘。近年來,隨著電改的推進和電力交易市場機制的完善,在東西部省份之間,正發生著越來越多的電力交易。越來越多的交易品種、越來越高的交易頻次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原來為人詬病的省間壁壘正在逐漸消解。
中長期交易:十一年增超十一倍
中長期交易是最早開展的交易品種,甘肅電力交易之所以走在全國前列,那是因為省內電力裝機容量遠大于用電負荷,電力供過于求,造成新能源企業棄風棄光嚴重,迫使政府和電網企業不斷尋求省外消納市場。“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捕捉市場信息,主動上門,推銷我們甘肅的電量,達成合作意向了,再回來組織省內的發電企業報價報量、開展交易。”李娟這樣介紹一筆交易的過程。
從原始的物物互換到現在的期貨交易,隨著交易品種的多樣化,交易平臺愈加重要。從原來的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下屬的交易中心到改制后的甘肅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李娟他們一直致力于推動電力交易市場建設。從2006年開始,通過這個平臺,甘肅電力交易電量從17億千瓦時飆升到2017年的202.9億千瓦時,十一年的時間,交易電量增長了11.9倍。
到現在,中長期交易仍是最主要、占比最重的一種交易方式。張鑫介紹,中長期交易電量占甘肅電投新能源發電量的40%左右,對于拉動新能源利用小時數、降低棄風棄光率貢獻明顯。
2006年以來的甘肅電力交易市場,交易電量越來越大,交易頻次越來越高。在李娟看來,這種變化除交易雙方的迫切愿望外,還有政策層面的鼓勵推動。隨著電力交易市場的建立完善,由政府管控的電價開始松動,經過近年來的摸索嘗試,降價讓利已經成為常態,激發了交易雙方的積極性,打破了省間壁壘的藩籬。
現貨交易:占據半壁江山
在魯能干北一風電場運行控制室內,工作人員李月明時刻關注著富裕可再生能源跨區現貨交易平臺,他們要根據平臺發布的中東部省份市場需求信息,結合次日風況預測,報送第二天的發電能力,參與新能源現貨交易競價。據了解,全省200多家的新能源場站都安裝了這個交易平臺終端。
該平臺由國家電力調度中心開發,平臺的一端是參與交易省份的電力調度中心,每15分鐘發布一次本省供給、需求電量電價。平臺的另一端是像魯能干北一這樣的廣大新能源場站,根據平臺發布的信息參與競價交易。
之所以現貨交易由電力調度機構來執行,是因為電力電量的平衡是一個復雜的調度過程。李月明他們提交的發電申請,經過甘肅電力調度中心的調度校核,確認省內已沒有調峰空間后,就會被提交到平臺匹配交易。這就是說,通過現貨交易的新能源都是本省已經無法消納的棄風棄光電量。
這種超短期、小批量的新能源現貨交易,甘肅電力調度今年前五個月開展了1700余次。楊春祥就是甘肅電力調度中心的一位現貨交易組織者。楊春祥說:“現貨交易這種交易品種對技術支撐的依賴性比較強,交易頻率很高,但更能適應新能源發電隨機性、碎片化的特點。”
現貨交易的存在前提是統一的電力市場的建設和智能的電力調度支撐。隨著交易參與者的聚集,這種方式的交易電量增長明顯。今年前五個月,甘肅電力共組織新能源現貨交易成交電量21.2億千瓦時,占國網公司電力現貨交易的47.5%,成為全國電力現貨交易最大“供應商”。
對于張鑫他們來講,現貨交易成交的電量是省內無力消納的棄風棄光電量,所以報價上有一定的下浮空間,送到中東部省份有電價優勢,這也是新能源市場交易不斷增長的堅實基礎。
實踐證明,電力交易市場的建立完善,新能源企業是最大的受益者。甘肅電力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甘肅外送電量138.88億千瓦時,帶動新能源增發電量34.83%,降低省內新能源棄風棄光率14.42%。
清潔替代方興未艾
目前開展的中長期交易和現貨交易都是針對省外市場促進新能源消納,在省內,除保障性收購直接消納外,降低新能源棄風棄光率的手段還有新能源替代燃煤自備電廠和新能源采暖等清潔替代。
甘肅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市場部主任夏天參與了歷次的新能源替代自備電廠發電權置換,他提供了一組數據:新能源替代燃煤自備電廠電量從2015年的13.7億千瓦時增長到2018年的34億千瓦時,替代范圍和力度逐年增大。
作為電改配套文件之一的《關于加強和規范燃煤自備電廠監督管理的指導意見》,提倡鼓勵在新能源富集省份開展新能源替代自備電廠發電。同時,隨著《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訂實施,10噸以下的煤鍋爐被取締,國家鼓勵清潔供暖,各地相繼出臺電價優惠措施。相比較近年來煤價回升,電能替代的清潔供暖逐漸顯現出價格優勢。
甘肅電力營銷部市場處處長周有學介紹:“國家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來,公司大力推廣電采暖,2014-2017年間,甘肅全省電采暖用電量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