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光伏扶貧已成為產業扶貧主要抓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就明確提出開展光伏扶貧工作,在《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更進一步指出“在條件適宜地區,以貧困村村級光伏電站建設為重點,有序推進光伏扶貧”。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日前在全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管理工作會上表示,光伏扶貧已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下一步,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必須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馳而不息抓好光伏扶貧工作,把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工作落實落細,向縱深推進。
階段性成果顯著
洪天云表示,光伏扶貧已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確立了以村級光伏電站為主推模式的基本思路,建立和完善了光伏扶貧的頂層設計,建成了一批光伏扶貧電站。光伏扶貧為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培育了新產業,為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開辟了新路徑,為解決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提供了新手段。
2017年5月,國務院召開專題會議,明確提出光伏扶貧以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為主要建設模式。專題會議后,各相關部門積極行動,相繼出臺了7個光伏扶貧政策配套文件,在指標下達、補貼發放、電費結算、土地管理、接網消納、施工建設、運行維護和收益分配等8個方面加強指導和規范管理。
記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年底,共有25個省(區、市)、940個縣開展了光伏扶貧項目建設,累計建成規模1011萬千瓦、直接惠及約3萬個貧困村的164.6萬戶貧困戶。截至目前,已納入國家光伏扶貧補助目錄項目的有553.8萬千瓦,覆蓋貧困戶96.5萬戶。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扶貧不僅受益面廣、收益期長,而且增強了貧困群眾的參與感和獲得感。據洪天云介紹,光伏扶貧的目標是建設1500萬千瓦村級電站,精準幫扶280萬戶貧困戶,按每戶3人算,就可以幫扶840萬貧困人口,這是目前為止,單一扶貧產業中受益面最廣的;另外,以一個300千瓦的村級電站的發電量來計算,平均一年就會有20萬以上的收益,且在產品質量合格、運維管理有保障的理想狀態下,能夠實現長達20余年的穩定收益。
與此同時,村級電站一般都建在村內或附近,貧困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發電收益又通過公益崗位、公益事業和小微獎補的方式分配給貧困戶,可以為貧困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參與感和獲得感。“適宜開展光伏扶貧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深度貧困地區,光熱資源都較為豐富,可以將大自然的陽光轉化為黨和政府對貧困群眾幫扶的溫暖,帶貧減貧效果顯著。”洪天云說。
正視矛盾和困難
洪天云坦言,作為一項新生事物,隨著光伏扶貧的范圍不斷擴大,項目規模不斷增長,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是“一擁而上”“一光了之”依然存在。光伏扶貧見效快、收益穩定,有些地方不認真研究政策,為了盡快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把光伏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唯一方式,急躁蠻干,一哄而上,擅自擴大建設規模,片面追求所謂“光伏全覆蓋”,試圖“一光了之”,導致一些地方出現“用建設倒逼指標”、建成不能并網等問題。
二是在政策調整規范過程中如何做好“新老銜接”。部分在試點和推廣期間建設的老電站采取了政府投資與銀行貸款、企業墊資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建設,這種舉債方式不僅給地方造成隱形債務負擔,也因后期還款付息和企業分紅降低了貧困戶收益,削弱了帶貧脫貧效果。
三是補貼發放不能及時到位。由于不少地方對政策理解不準確、責任落實不到位,審核工作不嚴不實,導致整個計劃和目錄的申報工作錯誤不斷,進展緩慢。同時,部分已申報項目還存在以下違規違紀問題:發電戶號申報不實,以其他電站代替貧困村申報項目;申報戶數不實,虛增電站關聯貧困戶數;項目重復申報,將已錄入第一至第六批補助目錄項目再次申報;電站實際建設規模超出申報規模;實際收益貧困戶與電站關聯貧困戶不一致等。
四是運維管理缺乏保障。有些地方存在“重建輕管”、“建而不管”不重視運維甚至沒有運維的片面或錯誤做法。由于村級電站點多面廣,多處在交通、通信不便利的偏遠地區,運維難度本身就很大,如果運維力量不能跟上,必然會導致電站質量和運行效率差強人意,是否會出現一堆“廢銅爛鐵”,后期的扶貧效益能否兌現令人堪憂。
五是收益分配有待規范。雖然很多地方根據國務院扶貧辦印發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管理辦法》編制了各自的收益分配管理辦法,但有些地方的辦法還是比較粗糙或不夠科學合理。一些地方還存在直接從電站的電費收益中提取扶貧資金、償還建設債務的錯誤做法,有些電站在收益分配時不能做到公開公正透明,還存在簡單打卡發錢或優親厚友的現象,這些都不符合我們對收益分配的要求,降低了貧困群眾的收益,難以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使光伏扶貧的帶貧減貧效果大打折扣。
力推“五標準”
“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推動光伏扶貧工作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國務院扶貧辦會同國家能源局,明確了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的“五個建設標準”:一是村級電站原則上應建設在建檔立卡貧困村,受益對象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主;二是年等效利用小時1000小時以上;三是具備電網接入條件;四是電站不得負債建設、企業不得投資入股;五是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所有收益用于扶貧,主要采取公益崗位、小型公益事業、小微獎補等方式。
洪天云表示,下一步,我們要堅持好“五個建設標準”,從幾個方面著手,推動光伏扶貧健康可持續發展。
要夯實責任,切實把光伏扶貧電站管嚴管實管好。中央各部門和地方政府要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縣級抓落實”管理體制,確切實履行好各自職責,做好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
要成立專班,常態化開展光伏扶貧督查巡查工作。一方面,會同國家能源局、財政部、國家電網等部門組成巡查督查專班,計劃9月份開始開展光伏扶貧專項巡查督查工作。另一方面,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開展電站評估,對各地光伏工作成效實施第三方評估。依據全國光伏扶貧信息管理系統產生的數據報表、第三方評估報告、督查巡查發現的問題,對各省進行綜合考評。
洪天云表示,要做好政策銜接,妥善處理好新老電站問題。在今年年內完成對已建成項目的質量排查評估工作,進一步規范發電收益在貧困村和貧困戶的分配和使用。對于已負債建設的村級電站,指導地方制定還款或回購計劃,盡早還清債務。對于已建成的集中電站,按政策及時撥付對應扶貧規模的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要嚴格管理新建設項目。與此同時,要強化運維,保障光伏扶貧電站長期可持續運行。各級政府及電站主管部門要制定有效的運維管理機制,鼓勵地方政府按照“規劃、設計、施工、驗收、運維”五統一原則,鼓勵電網公司等專業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參與光伏扶貧電站的運維工作,依托光伏學院加強光伏電站知識普及運維培訓。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日前在全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管理工作會上表示,光伏扶貧已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下一步,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必須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馳而不息抓好光伏扶貧工作,把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工作落實落細,向縱深推進。
階段性成果顯著
洪天云表示,光伏扶貧已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確立了以村級光伏電站為主推模式的基本思路,建立和完善了光伏扶貧的頂層設計,建成了一批光伏扶貧電站。光伏扶貧為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培育了新產業,為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開辟了新路徑,為解決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提供了新手段。
2017年5月,國務院召開專題會議,明確提出光伏扶貧以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為主要建設模式。專題會議后,各相關部門積極行動,相繼出臺了7個光伏扶貧政策配套文件,在指標下達、補貼發放、電費結算、土地管理、接網消納、施工建設、運行維護和收益分配等8個方面加強指導和規范管理。
記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年底,共有25個省(區、市)、940個縣開展了光伏扶貧項目建設,累計建成規模1011萬千瓦、直接惠及約3萬個貧困村的164.6萬戶貧困戶。截至目前,已納入國家光伏扶貧補助目錄項目的有553.8萬千瓦,覆蓋貧困戶96.5萬戶。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扶貧不僅受益面廣、收益期長,而且增強了貧困群眾的參與感和獲得感。據洪天云介紹,光伏扶貧的目標是建設1500萬千瓦村級電站,精準幫扶280萬戶貧困戶,按每戶3人算,就可以幫扶840萬貧困人口,這是目前為止,單一扶貧產業中受益面最廣的;另外,以一個300千瓦的村級電站的發電量來計算,平均一年就會有20萬以上的收益,且在產品質量合格、運維管理有保障的理想狀態下,能夠實現長達20余年的穩定收益。
與此同時,村級電站一般都建在村內或附近,貧困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發電收益又通過公益崗位、公益事業和小微獎補的方式分配給貧困戶,可以為貧困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參與感和獲得感。“適宜開展光伏扶貧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深度貧困地區,光熱資源都較為豐富,可以將大自然的陽光轉化為黨和政府對貧困群眾幫扶的溫暖,帶貧減貧效果顯著。”洪天云說。
正視矛盾和困難
洪天云坦言,作為一項新生事物,隨著光伏扶貧的范圍不斷擴大,項目規模不斷增長,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是“一擁而上”“一光了之”依然存在。光伏扶貧見效快、收益穩定,有些地方不認真研究政策,為了盡快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把光伏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唯一方式,急躁蠻干,一哄而上,擅自擴大建設規模,片面追求所謂“光伏全覆蓋”,試圖“一光了之”,導致一些地方出現“用建設倒逼指標”、建成不能并網等問題。
二是在政策調整規范過程中如何做好“新老銜接”。部分在試點和推廣期間建設的老電站采取了政府投資與銀行貸款、企業墊資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建設,這種舉債方式不僅給地方造成隱形債務負擔,也因后期還款付息和企業分紅降低了貧困戶收益,削弱了帶貧脫貧效果。
三是補貼發放不能及時到位。由于不少地方對政策理解不準確、責任落實不到位,審核工作不嚴不實,導致整個計劃和目錄的申報工作錯誤不斷,進展緩慢。同時,部分已申報項目還存在以下違規違紀問題:發電戶號申報不實,以其他電站代替貧困村申報項目;申報戶數不實,虛增電站關聯貧困戶數;項目重復申報,將已錄入第一至第六批補助目錄項目再次申報;電站實際建設規模超出申報規模;實際收益貧困戶與電站關聯貧困戶不一致等。
四是運維管理缺乏保障。有些地方存在“重建輕管”、“建而不管”不重視運維甚至沒有運維的片面或錯誤做法。由于村級電站點多面廣,多處在交通、通信不便利的偏遠地區,運維難度本身就很大,如果運維力量不能跟上,必然會導致電站質量和運行效率差強人意,是否會出現一堆“廢銅爛鐵”,后期的扶貧效益能否兌現令人堪憂。
五是收益分配有待規范。雖然很多地方根據國務院扶貧辦印發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管理辦法》編制了各自的收益分配管理辦法,但有些地方的辦法還是比較粗糙或不夠科學合理。一些地方還存在直接從電站的電費收益中提取扶貧資金、償還建設債務的錯誤做法,有些電站在收益分配時不能做到公開公正透明,還存在簡單打卡發錢或優親厚友的現象,這些都不符合我們對收益分配的要求,降低了貧困群眾的收益,難以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使光伏扶貧的帶貧減貧效果大打折扣。
力推“五標準”
“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推動光伏扶貧工作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國務院扶貧辦會同國家能源局,明確了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的“五個建設標準”:一是村級電站原則上應建設在建檔立卡貧困村,受益對象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主;二是年等效利用小時1000小時以上;三是具備電網接入條件;四是電站不得負債建設、企業不得投資入股;五是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所有收益用于扶貧,主要采取公益崗位、小型公益事業、小微獎補等方式。
洪天云表示,下一步,我們要堅持好“五個建設標準”,從幾個方面著手,推動光伏扶貧健康可持續發展。
要夯實責任,切實把光伏扶貧電站管嚴管實管好。中央各部門和地方政府要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縣級抓落實”管理體制,確切實履行好各自職責,做好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
要成立專班,常態化開展光伏扶貧督查巡查工作。一方面,會同國家能源局、財政部、國家電網等部門組成巡查督查專班,計劃9月份開始開展光伏扶貧專項巡查督查工作。另一方面,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開展電站評估,對各地光伏工作成效實施第三方評估。依據全國光伏扶貧信息管理系統產生的數據報表、第三方評估報告、督查巡查發現的問題,對各省進行綜合考評。
洪天云表示,要做好政策銜接,妥善處理好新老電站問題。在今年年內完成對已建成項目的質量排查評估工作,進一步規范發電收益在貧困村和貧困戶的分配和使用。對于已負債建設的村級電站,指導地方制定還款或回購計劃,盡早還清債務。對于已建成的集中電站,按政策及時撥付對應扶貧規模的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要嚴格管理新建設項目。與此同時,要強化運維,保障光伏扶貧電站長期可持續運行。各級政府及電站主管部門要制定有效的運維管理機制,鼓勵地方政府按照“規劃、設計、施工、驗收、運維”五統一原則,鼓勵電網公司等專業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參與光伏扶貧電站的運維工作,依托光伏學院加強光伏電站知識普及運維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