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新政壓制之下,未來戶用光伏市場將怎么走?
2019年仍會續今年下半年“一潭死水”的態勢嗎?
相對樂觀的業內人士認為,過往的政策導向、近期國家和地方政策趨向表明,經歷長期的低位盤整后,戶用光伏市場有望在2019年迎來重大“變盤”。
“國八條”背書
從發展歷史上看,以戶用為代表的分布式一直是國家重點引導發展的領域之一。
2013年7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國發〔2013〕24號文件,業界俗稱“國八條”,暨《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大力開拓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鼓勵各類電力用戶按照“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方式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意見》還就完善電價和補貼政策進行了統籌安排,要求各級主管部門根據光伏發電成本變化等因素,合理調減光伏電站上網電價和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標準。上網電價及補貼的執行期限原則上為20年。
多重磅政策支持
2013年8月14日,國家發改委印發《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從分布式光伏的定義、項目備案、建設條件、電網接入和運行,以及計量與結算等方面進行了統籌安排。
規模管理方面,《辦法》第二章第6條明確規定,對需要國家資金補貼的項目實行總量平衡和年度指導規模管理。不需要國家資金補貼的項目不納入年度指導規模管理范圍。
2013年8月26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暨發改價格〔2013〕1638號文件,明確了三類資源地區光伏電站上網標桿電價,分布式電站度電補貼等。
上述三份重磅文件表明,國家為戶用光伏電站提供0.42元/千瓦時度電補貼,連補20年,是有國務院、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等部委、機關背書,以及光伏發展由集中式向分布式傾斜的政策導向。這一點可以說是勿庸有任何質疑。
需要注意的是,在明確集中式實行上網標桿電價,以及給分布式提供0.42元的度電補貼之前,國家發改委在《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中已強調,對需要國家資金補貼的項目實行總量平衡和年度指導規模管理。
戶用市場才起步
不過,國家的政策傾斜之下,戶用為代表的分布式并未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呈現大規模增長。期間,因當時中國光伏的主要市場仍集中在海外,加之每年下發的指標有限,以及市場處于“拓荒期”,戶用和分布式市場發展仍相對緩慢。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分布式電站在光伏總裝機的占比為13.32%,遠低于日本90.00%和美國83.00%,以及全球68.90%的水平。直到2017年上半年,我國分布式光伏在總裝機的占比才由2016年上半年的10%提升到29.10%。
![](http://m.bailiqin.com/skin/zxskin/image/lazy.gif)
同時,作為分布式的生力軍,戶用光伏裝機規模開始同步攀升,但在總裝機中的占比仍處于較低水平。據國家電網公司發布的《促進新能源發展白皮書2018》顯示,2017年我國新增戶用光伏為464758戶,是2016年149758戶的3.1倍。此前,2013、2014和2015年的新增用戶數分別為1547戶、2510戶和20509戶。
464758戶裝光伏電站,裝機量有多大?
業內專家曾給出這樣一份預測:2017年戶用裝機超50萬戶,裝機量超2GW。可以看得到,裝50萬戶,也就相當于2個大同一期光伏領跑者基地的規模。
2017年、2018年是分布式市場快速成長的兩年。此前,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分布式電站裝機目標為60GW,應該為分布式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持。
8月2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8年上半年光伏建設運行情況》顯示,1-6月,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24.306GW,其中光伏電站12.062GW,同比減少30%;分布式光伏12.244GW,同比增長72%。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的《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規定,2018年地面電站無建設指標,年內安排10GW用于分布式電站建設。
官方政策“轉暖”
可以看得出,此政策雖有“一刀切”、“踩急剎車”之嫌 ,卻也不無政策取向仍傾向分布式的痕跡。分析人士認為,這也是市場不應對2019年的戶用、分布式市場徹底喪失信心的理由之一。
事實上,經歷了近4個月的市場調整之后,全國的光伏市場不斷有積極信號傳來,國家和地方主管部門對光伏市場的態度開始趨向好轉。
10月8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組織12家光伏企業召開了價格政策討論會,就光伏相關價格政策、戶用光伏和2019年指標等六大熱點問題進行了“摸底”。
對此,資深光伏人士張衛紅表示,發改委價格司主管內容是價格,具有一定的政策預見意義,此次調研不乏有為政策決策鋪路、打前站的可能性。
換言之,主管光伏補貼強度的國家機關主動傾聽市場的聲音,無論如何,對行業發展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至少,這表明給光伏“斷奶”的路沒有完全封死。
緊接著在10月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說明的通知》,明確今年5月31日(含)之前已備案、開工建設,且在今年6月30日(含)之前并網投運的合法合規的戶用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納入國家認可規模管理范圍。
分析認為,這則《通知》進一步說明,國家發改委等部委仍保持著政策的連續性,一定程度上也恢復和提振了市場信心,讓投資者對2019年的分布式市場充滿了期待。
目前,我國光伏電站建設的指標管理主要由國家局能源局新能源司管控。2018年10GW指標已建完的前提下,2019年的指標下發額度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按照業內人士當前形成的共識,2019年還會有指標下發,補貼價格繼續下調基本板上釘釘。
一位資深光伏評論人士指出,若2019年分布式仍有提供國家補貼的指標,這對戶用和分布式市場都將是巨大的提振。同時,經過2018年半年的沉寂和無補貼項目摸索后,戶用光伏市場也極有可能迎來新一輪爆發,理由是地方光伏政策也在向戶用傾斜。
地方政府“偏愛”戶用
近日,江蘇省兩部門發布了《關于征求我省光伏發電補貼政策意見的函》。該征求意見函稱,戶用光伏的補貼標準0.32元/千瓦時,普通分布式光伏補貼為0.1元/千瓦時。
9月17日,浙江省發改委等六部門發布《關于浙江省2018年支持光伏發電應用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對戶用光伏給予0.32元/千瓦時補貼,工商業屋頂給予0.1元/千瓦時補貼。
7月6日,廣東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關于組織申報2017-2018年東莞市分布式光伏發電資金補助項目的通知》稱,給光伏發電項目投資主體給予0.4元/千瓦時補貼,補貼時間為5年。
此外,北京和上海兩地對戶用光伏的補貼力度也居全國上游水平。北京順義區的戶用光伏補貼為0.40元/千瓦時,而上海工商業分布式度電補貼為0.25元/千瓦時,自然人用戶的度電補貼為0.40元/千瓦時。
1、補貼強度決定投資偏好
一般補貼強度的高低決定著投資者的安裝偏好。各地積極支持分布式發展,給予家庭屋頂高于工商業屋頂補貼力度,必定會推進市場向容量相對較小、初始投資額度較低,又能滿足自用需求的戶用市場傾斜。
2、渠道完善、市場認知提高
支持戶用市場2019年可能爆發的另一因素則在于,經過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的市場教育和培育,戶用市場的營銷渠道和服務網絡已搭建成形,用戶對家庭光伏電站的認知更為透徹,也更容易接受這一產品。
3、市場潛力巨大
戶用光伏市場潛力巨大,為強勢爆發提供了充分的空間。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曾表示,國內有1.5億戶房子適合安裝光伏電站,這個市場的理論發展空間可達到1.5-2.5萬億之巨。
4、“藏能于民”系多贏
“藏能于民”是提高國家能源安全,保證人民用能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一位光伏人士表示,戶用光伏是光伏行業經過10余年技術創新,大幅降低發電成本以后的理想歸宿。且不說日本、美國分布式裝機占比均超80%,理論上講發電成本降低和年化收益率的“一降一升”,讓既可滿足自用又能售電創收的戶用電站,更獲普羅大眾青睞。
市場穩中有增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曾預測,2019年中國光伏市場將繼續實施總量控制,新增裝機容量可能達到30-40GW左右。相對而言,這仍是一個相對合理的增長水平。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每年安排的領跑者項目規模為8GW。另據機構預測,我國每年的光伏扶貧規模大約在12GW左右。這加再上一定的分布式,以及其他指標額度,達到30-40GW的預測值并不激進。
實際上,在國家和地方政策引導下,光伏發展重心正朝扶貧和分布式轉向。
據了解,截至 12 月底, 2017 年各省份地面電站指標分配中共有 8.54GW 指標用于扶貧,占總下發指標的 53.68%, 其中 12 個省份將 2017 年地面光伏電站指標全部用于扶貧, 這還沒有考慮不占指標的村級扶貧電站。
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
張衛紅預測,2019年將繼續實行分布式光伏指標與其他電站指標分離。可以預見的是,普通電站指標將繼續沒有,2019年的光伏指標只有分布式、領跑者和扶貧三個,但戶用指標將于普通工商業分布式指標單獨劃分。2019年整個分布式的指標大概率繼續是10GW,戶用指標將至少占5gw,用于2018年已經安裝的和2019全年的新增戶用光伏。假設在滿足2018年已經安裝的戶用光伏裝機后,2019年剩一半2.5gw的指標給新增戶用光伏,每戶安裝5kw計算,就是50萬戶。戶用光伏在經歷了2018年上半年的春天和下半年的冬天后,在2019年將再次迎來春天。而2019年工商業分布式的指標僅剩下5GW算,在首先滿足2018年下半年并網量的情況下,因此工商業分布式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占整個分布式的比例上,都會降低。
他建議:下半年企業應抓緊在12.31前進行分布式的備案,尤其是戶用分布式的備案,無論將來電價下調也好,還是給與部分指標也好,提前備案但不安裝并網,總能為2019年的市場做好充分的準備。
一有“國八條”背書,二有官方政策“轉暖”,三有地方政府“偏愛”,更有四大內生爆發因子,2019年中國戶用光伏市場會給您帶來驚喜嗎?
當冬天來了的時候,春天不會太遠!
“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沃倫。巴菲特
“5.31光伏新政”引發的寒冬下,您如何看待戶用光伏市場的發展前景?
2019年仍會續今年下半年“一潭死水”的態勢嗎?
相對樂觀的業內人士認為,過往的政策導向、近期國家和地方政策趨向表明,經歷長期的低位盤整后,戶用光伏市場有望在2019年迎來重大“變盤”。
“國八條”背書
從發展歷史上看,以戶用為代表的分布式一直是國家重點引導發展的領域之一。
2013年7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國發〔2013〕24號文件,業界俗稱“國八條”,暨《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大力開拓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鼓勵各類電力用戶按照“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方式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意見》還就完善電價和補貼政策進行了統籌安排,要求各級主管部門根據光伏發電成本變化等因素,合理調減光伏電站上網電價和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標準。上網電價及補貼的執行期限原則上為20年。
多重磅政策支持
2013年8月14日,國家發改委印發《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從分布式光伏的定義、項目備案、建設條件、電網接入和運行,以及計量與結算等方面進行了統籌安排。
規模管理方面,《辦法》第二章第6條明確規定,對需要國家資金補貼的項目實行總量平衡和年度指導規模管理。不需要國家資金補貼的項目不納入年度指導規模管理范圍。
2013年8月26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暨發改價格〔2013〕1638號文件,明確了三類資源地區光伏電站上網標桿電價,分布式電站度電補貼等。
上述三份重磅文件表明,國家為戶用光伏電站提供0.42元/千瓦時度電補貼,連補20年,是有國務院、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等部委、機關背書,以及光伏發展由集中式向分布式傾斜的政策導向。這一點可以說是勿庸有任何質疑。
需要注意的是,在明確集中式實行上網標桿電價,以及給分布式提供0.42元的度電補貼之前,國家發改委在《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中已強調,對需要國家資金補貼的項目實行總量平衡和年度指導規模管理。
戶用市場才起步
不過,國家的政策傾斜之下,戶用為代表的分布式并未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呈現大規模增長。期間,因當時中國光伏的主要市場仍集中在海外,加之每年下發的指標有限,以及市場處于“拓荒期”,戶用和分布式市場發展仍相對緩慢。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分布式電站在光伏總裝機的占比為13.32%,遠低于日本90.00%和美國83.00%,以及全球68.90%的水平。直到2017年上半年,我國分布式光伏在總裝機的占比才由2016年上半年的10%提升到29.10%。
![](http://m.bailiqin.com/skin/zxskin/image/lazy.gif)
![](http://m.bailiqin.com/skin/zxskin/image/lazy.gif)
同時,作為分布式的生力軍,戶用光伏裝機規模開始同步攀升,但在總裝機中的占比仍處于較低水平。據國家電網公司發布的《促進新能源發展白皮書2018》顯示,2017年我國新增戶用光伏為464758戶,是2016年149758戶的3.1倍。此前,2013、2014和2015年的新增用戶數分別為1547戶、2510戶和20509戶。
![](http://m.bailiqin.com/skin/zxskin/image/lazy.gif)
464758戶裝光伏電站,裝機量有多大?
業內專家曾給出這樣一份預測:2017年戶用裝機超50萬戶,裝機量超2GW。可以看得到,裝50萬戶,也就相當于2個大同一期光伏領跑者基地的規模。
2017年、2018年是分布式市場快速成長的兩年。此前,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分布式電站裝機目標為60GW,應該為分布式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持。
8月2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8年上半年光伏建設運行情況》顯示,1-6月,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24.306GW,其中光伏電站12.062GW,同比減少30%;分布式光伏12.244GW,同比增長72%。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的《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規定,2018年地面電站無建設指標,年內安排10GW用于分布式電站建設。
官方政策“轉暖”
可以看得出,此政策雖有“一刀切”、“踩急剎車”之嫌 ,卻也不無政策取向仍傾向分布式的痕跡。分析人士認為,這也是市場不應對2019年的戶用、分布式市場徹底喪失信心的理由之一。
事實上,經歷了近4個月的市場調整之后,全國的光伏市場不斷有積極信號傳來,國家和地方主管部門對光伏市場的態度開始趨向好轉。
10月8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組織12家光伏企業召開了價格政策討論會,就光伏相關價格政策、戶用光伏和2019年指標等六大熱點問題進行了“摸底”。
對此,資深光伏人士張衛紅表示,發改委價格司主管內容是價格,具有一定的政策預見意義,此次調研不乏有為政策決策鋪路、打前站的可能性。
換言之,主管光伏補貼強度的國家機關主動傾聽市場的聲音,無論如何,對行業發展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至少,這表明給光伏“斷奶”的路沒有完全封死。
緊接著在10月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說明的通知》,明確今年5月31日(含)之前已備案、開工建設,且在今年6月30日(含)之前并網投運的合法合規的戶用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納入國家認可規模管理范圍。
分析認為,這則《通知》進一步說明,國家發改委等部委仍保持著政策的連續性,一定程度上也恢復和提振了市場信心,讓投資者對2019年的分布式市場充滿了期待。
目前,我國光伏電站建設的指標管理主要由國家局能源局新能源司管控。2018年10GW指標已建完的前提下,2019年的指標下發額度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按照業內人士當前形成的共識,2019年還會有指標下發,補貼價格繼續下調基本板上釘釘。
一位資深光伏評論人士指出,若2019年分布式仍有提供國家補貼的指標,這對戶用和分布式市場都將是巨大的提振。同時,經過2018年半年的沉寂和無補貼項目摸索后,戶用光伏市場也極有可能迎來新一輪爆發,理由是地方光伏政策也在向戶用傾斜。
地方政府“偏愛”戶用
近日,江蘇省兩部門發布了《關于征求我省光伏發電補貼政策意見的函》。該征求意見函稱,戶用光伏的補貼標準0.32元/千瓦時,普通分布式光伏補貼為0.1元/千瓦時。
9月17日,浙江省發改委等六部門發布《關于浙江省2018年支持光伏發電應用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對戶用光伏給予0.32元/千瓦時補貼,工商業屋頂給予0.1元/千瓦時補貼。
7月6日,廣東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關于組織申報2017-2018年東莞市分布式光伏發電資金補助項目的通知》稱,給光伏發電項目投資主體給予0.4元/千瓦時補貼,補貼時間為5年。
此外,北京和上海兩地對戶用光伏的補貼力度也居全國上游水平。北京順義區的戶用光伏補貼為0.40元/千瓦時,而上海工商業分布式度電補貼為0.25元/千瓦時,自然人用戶的度電補貼為0.40元/千瓦時。
1、補貼強度決定投資偏好
一般補貼強度的高低決定著投資者的安裝偏好。各地積極支持分布式發展,給予家庭屋頂高于工商業屋頂補貼力度,必定會推進市場向容量相對較小、初始投資額度較低,又能滿足自用需求的戶用市場傾斜。
2、渠道完善、市場認知提高
支持戶用市場2019年可能爆發的另一因素則在于,經過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的市場教育和培育,戶用市場的營銷渠道和服務網絡已搭建成形,用戶對家庭光伏電站的認知更為透徹,也更容易接受這一產品。
3、市場潛力巨大
戶用光伏市場潛力巨大,為強勢爆發提供了充分的空間。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曾表示,國內有1.5億戶房子適合安裝光伏電站,這個市場的理論發展空間可達到1.5-2.5萬億之巨。
4、“藏能于民”系多贏
“藏能于民”是提高國家能源安全,保證人民用能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一位光伏人士表示,戶用光伏是光伏行業經過10余年技術創新,大幅降低發電成本以后的理想歸宿。且不說日本、美國分布式裝機占比均超80%,理論上講發電成本降低和年化收益率的“一降一升”,讓既可滿足自用又能售電創收的戶用電站,更獲普羅大眾青睞。
市場穩中有增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曾預測,2019年中國光伏市場將繼續實施總量控制,新增裝機容量可能達到30-40GW左右。相對而言,這仍是一個相對合理的增長水平。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每年安排的領跑者項目規模為8GW。另據機構預測,我國每年的光伏扶貧規模大約在12GW左右。這加再上一定的分布式,以及其他指標額度,達到30-40GW的預測值并不激進。
實際上,在國家和地方政策引導下,光伏發展重心正朝扶貧和分布式轉向。
據了解,截至 12 月底, 2017 年各省份地面電站指標分配中共有 8.54GW 指標用于扶貧,占總下發指標的 53.68%, 其中 12 個省份將 2017 年地面光伏電站指標全部用于扶貧, 這還沒有考慮不占指標的村級扶貧電站。
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
張衛紅預測,2019年將繼續實行分布式光伏指標與其他電站指標分離。可以預見的是,普通電站指標將繼續沒有,2019年的光伏指標只有分布式、領跑者和扶貧三個,但戶用指標將于普通工商業分布式指標單獨劃分。2019年整個分布式的指標大概率繼續是10GW,戶用指標將至少占5gw,用于2018年已經安裝的和2019全年的新增戶用光伏。假設在滿足2018年已經安裝的戶用光伏裝機后,2019年剩一半2.5gw的指標給新增戶用光伏,每戶安裝5kw計算,就是50萬戶。戶用光伏在經歷了2018年上半年的春天和下半年的冬天后,在2019年將再次迎來春天。而2019年工商業分布式的指標僅剩下5GW算,在首先滿足2018年下半年并網量的情況下,因此工商業分布式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占整個分布式的比例上,都會降低。
他建議:下半年企業應抓緊在12.31前進行分布式的備案,尤其是戶用分布式的備案,無論將來電價下調也好,還是給與部分指標也好,提前備案但不安裝并網,總能為2019年的市場做好充分的準備。
一有“國八條”背書,二有官方政策“轉暖”,三有地方政府“偏愛”,更有四大內生爆發因子,2019年中國戶用光伏市場會給您帶來驚喜嗎?
當冬天來了的時候,春天不會太遠!
“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沃倫。巴菲特
“5.31光伏新政”引發的寒冬下,您如何看待戶用光伏市場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