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悲喜交加的2018年結束了,相比往年,或許很多人更好奇作為行業風向標的領軍企業今年又能交出怎樣的成績單。
截止今天,已經有三家光伏行研機構對于2018年組件出貨量進行了排名預測。看起來,對于2018年各個企業的排名,各家還存在某些排名的差異。結合2011年~2017年來歷年的組件出貨排名數據,接下來,我們將從趨勢和個體分析兩個層面,對這些排名數據做整理和分析。
一、TOP10組件供應商逐步沉淀分層
盡管最終的出貨量數據和權威機構的排名還要稍晚一點才能出來,但我們從歷年的排名數據,以及最新公開數據中,也能看到幾點趨勢。
1、前十組件商逐步趨于穩定
從2015年~2017年的十大組件供應商排名來看,進入前十榜單的共有12家企業,進入前八位的共有十個玩家,其中前五的地位幾無撼動,也就是說,組件市場競爭格局正在逐漸趨于動態平衡,競爭對手都是最熟悉的朋友,同時暫時沒有顯現一匹黑馬殺出的跡象。
2、前十供應商逐步瓜分市場份額
無論是PV-tech提供的數據——在2018年期間,前十大組件供應商向市場輸出的組件滿足了約60%的組件需求,還是PVInfolink提供的數據——2018年前十組件供應商出貨共計約66GW,占全球總出貨量的7成左右,相比2017年,前十組件供應商的組件輸出約占市場需求的55%,都說明隨著市場競爭的逐漸成熟,前十大組件供應商已逐漸包攬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
二、頭部競爭趨于穩定末位競爭激烈
我們對三家發出預測的機構的排名情況進行整理匯總后發現,今年的競爭格局,與往年情況相似,又大有不同。
從表中三家機構的排名來看,大家對晶科能源蟬聯年度組件出貨量冠軍并無異議。天合和晶澳的亞軍之爭看起來則非常膠著,若無意外,第二和第三位已被兩家預定。爭議較大的排名為韓華Q-cells,第三和第六存在較大懸殊。阿特斯緊跟隆基樂葉之后,協鑫集成緊跟東方日升之后,主要占位第四第五、第七第八,排名穩定。末位之爭比冠亞軍軍之爭看起來更加激烈,五位候補選手爭奪兩個席位。
一一來看,
1、晶科:由上圖可見,晶科作為2018年的組件出貨量之王已毋庸置疑。根據晶科第三季度財報中的年度出貨量指引,預計全年出貨量在11.5~11.8GW左右。這也是晶科第三年成為年度出貨量冠軍。有趣的是,我們對2011~2017年的冠軍席位整理之后發現,晶科或是第一個連續三年成為冠軍的企業(英利、天合分別為連續兩年)。
2、晶澳、天合:晶澳和天合是晶科能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實力相當。晶澳致力于打造東南亞制造中心,以補充中國工廠的產能,而天合光能,經過一年的結構調整和成本規劃,2018年下半年強勁的出貨得以守住前三的地位。
3、隆基:自2016年闖入前十(2016年第九,2017年第七)排名一直向前殺進。2017年國內組件出貨量第一,自2018年起,隆基開始尋求中國之外的終端市場的供應增長。預計2019年的戰略仍以擴展海外市場為中心。
4、韓華Q-CELLS:在這些排名中,韓華的排名差異性最大。美國的201、301調查對韓華組件出口造成重挫,加上國內生產線的技術升級,預計未來會出現明顯的改善。根據韓華財報給出的年度出貨指引,2018年預計組件出貨量為5.6~5.8GW。
5、阿特斯:阿特斯歷來都是一個穩健型的選手,相比其他企業,阿特斯似乎更重視維持一個健康的毛利率。2018年初,阿特斯將自己的業務中心轉移至項目開發和運營上來,據報道,2018年阿特斯海外多個光伏項目脫手,相比往年,組件出貨目標也設定的不高,預計全年出貨量為6.1~6.4GW。
6、東方日升:東方日升自2017年進入前十榜單,在2018年取得了強勁增長,業務重心落在海外市場。依靠自己領先的的半片技術,東方日升訂單不斷,2019年被持續看好。
7、協鑫集成:協鑫集成近兩年的出貨量增長較快,目前協鑫集成的產能都集中在中國,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在進行中。2018年,協鑫集成開始著手布局其第二業務——半導體業務,撬動另一個利潤增長點。
8、英利、尚德:英利2011~2014年四年排名前三,隨后因經營問題直線下跌至第八名。英利單晶布局較早,但因為彼時單晶還沒有市場而折戟。近年來英利在業內的存在感似乎在降低,2018年有跌出前十的危險。被順風收購的尚德似乎與英利有著相同的命運。
9、中利騰輝:2017年僅次于前10名,2018有殺進前十之勢。中利騰輝與東方日升類似,是國內少數專注于非國內業務的GW級企業。
10、FirstSolar:FirstSolar是唯一一家在2011~2017年間都入選前十的國外企業,也是唯一一家非晶硅太陽能企業。根據FirstSolar2018第三季度的財報,預計全年出貨量在2.8~2.9GW之間。同時,據了解,它還是唯一一家全部產品自己制造的光伏企業。
總結
各個機構之間排名的差別,既有數據來源上的差異,也有統計方法上的差異。例如,在數據方面,除去美股上市企業會公開具體的出貨量數據之外,其他企業可能會以電池片、硅片等出貨量迷惑調研機構;而在統計方法上,一些代工企業具有很強的生產能力,但由于貼上了其他知名品牌的銘牌,并不被算作擁有自己的出貨量。
排名情況僅為參考,按照往年慣例,權威統計數據會在每年五月份左右出爐。
對于2019年的情況,我們不妨根據上文的兩個趨勢大膽預測一下:晶科能源、晶澳、天合光能三位角逐前三,韓華Q-cells會比今年的表現更好,FirstSolar的6系列如果量產推廣成功,排名將再次靠前;而騰輝、英利、尚德、正泰、正信、賽拉弗等幾位虎視眈眈的企業之間,一定還有一場激烈的競爭。
截止今天,已經有三家光伏行研機構對于2018年組件出貨量進行了排名預測。看起來,對于2018年各個企業的排名,各家還存在某些排名的差異。結合2011年~2017年來歷年的組件出貨排名數據,接下來,我們將從趨勢和個體分析兩個層面,對這些排名數據做整理和分析。
一、TOP10組件供應商逐步沉淀分層
盡管最終的出貨量數據和權威機構的排名還要稍晚一點才能出來,但我們從歷年的排名數據,以及最新公開數據中,也能看到幾點趨勢。
1、前十組件商逐步趨于穩定
從2015年~2017年的十大組件供應商排名來看,進入前十榜單的共有12家企業,進入前八位的共有十個玩家,其中前五的地位幾無撼動,也就是說,組件市場競爭格局正在逐漸趨于動態平衡,競爭對手都是最熟悉的朋友,同時暫時沒有顯現一匹黑馬殺出的跡象。
2、前十供應商逐步瓜分市場份額
無論是PV-tech提供的數據——在2018年期間,前十大組件供應商向市場輸出的組件滿足了約60%的組件需求,還是PVInfolink提供的數據——2018年前十組件供應商出貨共計約66GW,占全球總出貨量的7成左右,相比2017年,前十組件供應商的組件輸出約占市場需求的55%,都說明隨著市場競爭的逐漸成熟,前十大組件供應商已逐漸包攬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
二、頭部競爭趨于穩定末位競爭激烈
我們對三家發出預測的機構的排名情況進行整理匯總后發現,今年的競爭格局,與往年情況相似,又大有不同。
從表中三家機構的排名來看,大家對晶科能源蟬聯年度組件出貨量冠軍并無異議。天合和晶澳的亞軍之爭看起來則非常膠著,若無意外,第二和第三位已被兩家預定。爭議較大的排名為韓華Q-cells,第三和第六存在較大懸殊。阿特斯緊跟隆基樂葉之后,協鑫集成緊跟東方日升之后,主要占位第四第五、第七第八,排名穩定。末位之爭比冠亞軍軍之爭看起來更加激烈,五位候補選手爭奪兩個席位。
一一來看,
1、晶科:由上圖可見,晶科作為2018年的組件出貨量之王已毋庸置疑。根據晶科第三季度財報中的年度出貨量指引,預計全年出貨量在11.5~11.8GW左右。這也是晶科第三年成為年度出貨量冠軍。有趣的是,我們對2011~2017年的冠軍席位整理之后發現,晶科或是第一個連續三年成為冠軍的企業(英利、天合分別為連續兩年)。
2、晶澳、天合:晶澳和天合是晶科能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實力相當。晶澳致力于打造東南亞制造中心,以補充中國工廠的產能,而天合光能,經過一年的結構調整和成本規劃,2018年下半年強勁的出貨得以守住前三的地位。
3、隆基:自2016年闖入前十(2016年第九,2017年第七)排名一直向前殺進。2017年國內組件出貨量第一,自2018年起,隆基開始尋求中國之外的終端市場的供應增長。預計2019年的戰略仍以擴展海外市場為中心。
4、韓華Q-CELLS:在這些排名中,韓華的排名差異性最大。美國的201、301調查對韓華組件出口造成重挫,加上國內生產線的技術升級,預計未來會出現明顯的改善。根據韓華財報給出的年度出貨指引,2018年預計組件出貨量為5.6~5.8GW。
5、阿特斯:阿特斯歷來都是一個穩健型的選手,相比其他企業,阿特斯似乎更重視維持一個健康的毛利率。2018年初,阿特斯將自己的業務中心轉移至項目開發和運營上來,據報道,2018年阿特斯海外多個光伏項目脫手,相比往年,組件出貨目標也設定的不高,預計全年出貨量為6.1~6.4GW。
6、東方日升:東方日升自2017年進入前十榜單,在2018年取得了強勁增長,業務重心落在海外市場。依靠自己領先的的半片技術,東方日升訂單不斷,2019年被持續看好。
7、協鑫集成:協鑫集成近兩年的出貨量增長較快,目前協鑫集成的產能都集中在中國,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在進行中。2018年,協鑫集成開始著手布局其第二業務——半導體業務,撬動另一個利潤增長點。
8、英利、尚德:英利2011~2014年四年排名前三,隨后因經營問題直線下跌至第八名。英利單晶布局較早,但因為彼時單晶還沒有市場而折戟。近年來英利在業內的存在感似乎在降低,2018年有跌出前十的危險。被順風收購的尚德似乎與英利有著相同的命運。
9、中利騰輝:2017年僅次于前10名,2018有殺進前十之勢。中利騰輝與東方日升類似,是國內少數專注于非國內業務的GW級企業。
10、FirstSolar:FirstSolar是唯一一家在2011~2017年間都入選前十的國外企業,也是唯一一家非晶硅太陽能企業。根據FirstSolar2018第三季度的財報,預計全年出貨量在2.8~2.9GW之間。同時,據了解,它還是唯一一家全部產品自己制造的光伏企業。
總結
各個機構之間排名的差別,既有數據來源上的差異,也有統計方法上的差異。例如,在數據方面,除去美股上市企業會公開具體的出貨量數據之外,其他企業可能會以電池片、硅片等出貨量迷惑調研機構;而在統計方法上,一些代工企業具有很強的生產能力,但由于貼上了其他知名品牌的銘牌,并不被算作擁有自己的出貨量。
排名情況僅為參考,按照往年慣例,權威統計數據會在每年五月份左右出爐。
對于2019年的情況,我們不妨根據上文的兩個趨勢大膽預測一下:晶科能源、晶澳、天合光能三位角逐前三,韓華Q-cells會比今年的表現更好,FirstSolar的6系列如果量產推廣成功,排名將再次靠前;而騰輝、英利、尚德、正泰、正信、賽拉弗等幾位虎視眈眈的企業之間,一定還有一場激烈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