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于玉金/攝)
“氫能是國家戰略,關系到未來能源安全問題,關系到整個能源領域持續競爭力的問題,不是一家企業能做的,呼吁國家、政府大的戰略去推動,氫能發展任重道遠,但從長遠來源一定會向好發展。”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2014年,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布,在相關政策支持下,氫能源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進展,全國已初步形成華東、華中、華南和京津冀四大產業集群。尤其是廣東、上海及武漢、蘇州、南通、嘉興等地出臺了加氫站、燃料電池車等產業發展規劃及支持政策。燃料電池汽車逐步從基礎研究階段,轉向以企業為主導、以產品為導向的應用研發和產業化階段。
據記者了解,2018年,全國燃料電池車銷售量1527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千分之一。截至2018年底,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累計銷售近3500輛,超過日、韓、歐和我國“十城千輛”中期(2010年)純電動汽車的累計推廣量,去年相應投資并購規模超過1000億元。
眾所周知,氫能是世界公認的清潔能源,被譽為21世紀最具發展前景的二次能源,具有清潔無污染、利用效率高的特點。氫能的全面產業化對優化能源結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但目前我國氫能源產業培育發展存在諸多方面問題。
南存輝表示,一是氫能產業尚未納入我國能源戰略規劃,缺乏針對性的配套產業支持政策;二是缺乏全國統一配套的加氫站建設規劃和制、儲、運、用氫技術標準;三是缺乏精準的市場應用培育支持發展政策;四是缺乏支持核心材料與關鍵技術研發的鼓勵政策。
“目前有關部門和地方出臺的汽車排放治理措施,主要包括老舊柴油車報廢升級、純電動替代等措施,對燃料電池汽車僅作了原則性表述,市場培育的支持政策不夠精準。實際上,干線公交以及市政、物流等公共領域的大中型車輛,大多具有續航里程長、停駐時間短的使用要求和駐地相對集中特征,是燃料電池汽車的最佳應用場景。現階段,國內自主燃料電池已能滿足中型汽車性能要求。如果生產規模達到萬輛級,3年內成本可降至目前純電動汽車的水平。”南存輝告訴記者。
針對氫能行業存在的問題,南存輝建議,一是隨著制氫、儲氫、運氫、加氫技術的進步,調整氫氣危化品為能源屬性管理;開展氫能戰略研究與制定氫能產業發展規劃,確立我國氫能源產業的發展定位、方向和戰略路徑,制定鼓勵支持氫能源產業發展和應用的標準、政策與管理辦法;二是制定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健全加氫站的建設標準、規范及審批管理制度,明確加氫站建設歸口管理部門和補貼政策,促進加氫站的有序建設;三是結合大氣污染防治,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啟動新一輪“十城千輛”示范工程,每年啟動10個以上城市開展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推廣,對運營達標的城市實行獎補等政策,引導各地制訂適度超前且合理可行的氫能源產業發展計劃;四是制定支持氫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政策,引導企業、科研院所等加大技術攻關投入力度,鼓勵通過技術合作、人才引進、設立產業基金等多途徑支持制氫、儲運氫、加氫及燃料電池基礎材料、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的技術攻關,重點突破膜電極、空壓機和儲氫罐等技術瓶頸,大幅降低產業鏈成本,推動產業化發展。
“氫能產業距離正泰還比較遠,正泰是將氫能作為未來發展方向,目前是關注氫能發展,努力去幫助支持推動呼吁氫能發展。”南存輝向本報記者補充說。
據記者了解,除了加快推動氫能源產業發展的提案,南存輝還帶來了加快解決光伏補貼拖欠問題、進一步完善光伏發電增值稅優惠政策、完善光伏發電土地稅費政策等在內的共計12項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