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同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一期)最新運行監測月報出爐,數據顯示,5萬千瓦單體項目中,發電量最高的是英利電站。據悉,該電站全部采用英利“熊貓”N型雙面發電組件建設,據大同市發改委公布的該基地2018年全年監測數據顯示,同裝機容量項目中,英利“熊貓”N型雙面發電組件有6個月發電量最高。
“能取得如此穩定的成績,主要取決于N型雙面發電電池生產材料天然特性良好、雙面增益高、可靠性高等優勢。”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波表示,雙面組件根據晶硅基底的不同可分為P型雙面和N型雙面,目前可量產的雙面電池結構中以P型PERC雙面、N-PERT雙面以及HIT為主。N型雙面相較P型PERC雙面具有一定材料上的天然優勢,包括少子壽命高、無光衰、弱光性能好、溫度系數良好、對金屬雜質容忍度高等。

金屬雜質是半導體中常見的雜質之一,而N型基底的抗雜質能力很強,對鐵、銅等常見金屬雜質的容忍度更高,即在相同金屬雜質污染的情況下,N型硅片的少子壽命要比P型硅片高。少子壽命高最終有利于對外輸出電流,同等光照條件下,轉換的光能則會更多。常規P型電池由于使用硼摻雜的硅基底,初始光照后易形成硼氧對,在基底中捕獲電子形成復合中心,從而導致3-4%的功率衰減,即使采用氫鈍化等技術也無法完全消除光衰;而N型雙面則與PERC雙面不同,基底摻磷,沒有硼氧對形成復合中心的損失,使得電池幾乎無光致衰減。相比P型單晶,N型單晶對弱光有更加敏感的感知度,在每天的早晚、多云或者陰雨天氣是,N型單晶能捕捉到更多的光來進行光電轉化,輸出的電量也會更多。此外,相比P型單晶而言,N型單晶的開路電壓、短路電流以及峰值功率隨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的速率相對較小,抗高溫性能更優異,在持續高溫環境下的功率輸出會更高。
雙面增益方面,相比P型PERC雙面,高雙面系數(即標準測試條件下,背面電參數與正面電參數之比)成為N型雙面又一大優勢。N-PERT、HIT的雙面系數可高于90%,IBC約為80%,而PERC的雙面系數就一般量產技術而言,約為65%~75%。據某實驗電站數據顯示,72片雙面PERC組件(功率350W,正面功率)與60片常規多晶組件(功率280W)相比,2017年6、7兩個月平均發電增益為12.04%。據英利山西汾陽分布式電站數據顯示,其60片N型雙面組件(功率310W,雙面功率),與60片常規多晶組件(功率280W)相比,2017年11至2018年3月五個月月度平均發電量增益17.32%,最高33%。
可靠性方面,PERC雙面工藝背面需要激光開槽,這會弱化其本身的機械性能,在電站應用過程中增加隱裂、碎片的概率,影響組件的可靠性;而N型電池目前的技術中都沒有用到激光等工藝,不會對硅片造成額外損傷,而且兩面都刷銀漿,提高了電池的穩定性。N型雙面通過嚴于常規IEC標準測試6倍的抗PID測試和嚴于常規IEC標準測試4倍的濕熱老化測試,在抗PID、抗濕熱性能方面,有著超強的能力,保證其特殊環境下的可靠性。此外,自清潔性等特點也是N型雙面技術優勢所在,尤其在高積雪地區,當常規組件因積雪覆蓋停止發電時,英利“熊貓”N型雙面發電組件背面利用雪地反射光發電,且發電產生的熱量加速正面融雪速率,綜合發電量更高。
“基于以上技術優勢和產品特性,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英利‘熊貓’N型雙面發電組件已相繼通過CGC鑒衡、美國UL和TüV萊茵國內外三大知名認證機構的雙面產品認證,也是全球唯一一款齊獲三大認證的雙面發電產品。”于波表示。
據了解,行業專家普遍認為,今年將是雙面組件快速發展的元年。531新政之后,“領跑者”項目已成為國內下半年主要的內需市場之一,其中“應用領跑者”中雙面組件總中標量約為2.6GW,占比達52%;“技術領跑者”三個基地6個標段中更是有4個標段申報了雙面技術。盡管N型雙面相較PERC雙面有更多材料、性能上的優勢,但目前市場主流卻仍是PERC技術,歸根結底在于PERC更低的成本帶來的價格優勢。
于波表示,未來N型雙面技術如何實現有效降本,將成為其提升市場競爭力、爭奪市場份額的關鍵所在。一方面,需要規模化效應來實現N型硅片端的降本,此外通過多主柵等技術來降低銀漿耗量,從而實現N型電池片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從企業角度來講,需要通過改進生產工藝、優化工藝管控,引進新設備、新技術疊加提升組件功率等降低生產成本。
“能取得如此穩定的成績,主要取決于N型雙面發電電池生產材料天然特性良好、雙面增益高、可靠性高等優勢。”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波表示,雙面組件根據晶硅基底的不同可分為P型雙面和N型雙面,目前可量產的雙面電池結構中以P型PERC雙面、N-PERT雙面以及HIT為主。N型雙面相較P型PERC雙面具有一定材料上的天然優勢,包括少子壽命高、無光衰、弱光性能好、溫度系數良好、對金屬雜質容忍度高等。

雙面增益方面,相比P型PERC雙面,高雙面系數(即標準測試條件下,背面電參數與正面電參數之比)成為N型雙面又一大優勢。N-PERT、HIT的雙面系數可高于90%,IBC約為80%,而PERC的雙面系數就一般量產技術而言,約為65%~75%。據某實驗電站數據顯示,72片雙面PERC組件(功率350W,正面功率)與60片常規多晶組件(功率280W)相比,2017年6、7兩個月平均發電增益為12.04%。據英利山西汾陽分布式電站數據顯示,其60片N型雙面組件(功率310W,雙面功率),與60片常規多晶組件(功率280W)相比,2017年11至2018年3月五個月月度平均發電量增益17.32%,最高33%。
可靠性方面,PERC雙面工藝背面需要激光開槽,這會弱化其本身的機械性能,在電站應用過程中增加隱裂、碎片的概率,影響組件的可靠性;而N型電池目前的技術中都沒有用到激光等工藝,不會對硅片造成額外損傷,而且兩面都刷銀漿,提高了電池的穩定性。N型雙面通過嚴于常規IEC標準測試6倍的抗PID測試和嚴于常規IEC標準測試4倍的濕熱老化測試,在抗PID、抗濕熱性能方面,有著超強的能力,保證其特殊環境下的可靠性。此外,自清潔性等特點也是N型雙面技術優勢所在,尤其在高積雪地區,當常規組件因積雪覆蓋停止發電時,英利“熊貓”N型雙面發電組件背面利用雪地反射光發電,且發電產生的熱量加速正面融雪速率,綜合發電量更高。
“基于以上技術優勢和產品特性,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英利‘熊貓’N型雙面發電組件已相繼通過CGC鑒衡、美國UL和TüV萊茵國內外三大知名認證機構的雙面產品認證,也是全球唯一一款齊獲三大認證的雙面發電產品。”于波表示。
據了解,行業專家普遍認為,今年將是雙面組件快速發展的元年。531新政之后,“領跑者”項目已成為國內下半年主要的內需市場之一,其中“應用領跑者”中雙面組件總中標量約為2.6GW,占比達52%;“技術領跑者”三個基地6個標段中更是有4個標段申報了雙面技術。盡管N型雙面相較PERC雙面有更多材料、性能上的優勢,但目前市場主流卻仍是PERC技術,歸根結底在于PERC更低的成本帶來的價格優勢。
于波表示,未來N型雙面技術如何實現有效降本,將成為其提升市場競爭力、爭奪市場份額的關鍵所在。一方面,需要規模化效應來實現N型硅片端的降本,此外通過多主柵等技術來降低銀漿耗量,從而實現N型電池片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從企業角度來講,需要通過改進生產工藝、優化工藝管控,引進新設備、新技術疊加提升組件功率等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