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企業浙江艾能聚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能聚”)近日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轉戰創業板。資料顯示,艾能聚是一家專業從事多晶硅電池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企業。
盡管2015年12月16日就已經在新三板上市,但艾能聚目前凸顯的問題依然不少。時代商學院研究認為,隨著光伏行業產能過剩以及“5·31”新政后光伏發電補貼退坡加快,艾能聚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規模下降明顯,不僅對單一客戶的依賴程度加重,主營產品毛利率更是持續下滑。
主營產品面臨市場淘汰
近年來,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成為光伏行業當務之急。特別是2018年光伏發電“5·31”新政之后,意味著光伏行業洗牌進程加快和產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壓力劇增。
在此背景下,艾能聚2018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大幅下滑,凸顯出主營業務增長遇到瓶頸。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艾能聚營業收入分別為37022萬元、53538萬元、42139萬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4108.23萬元、5669.44萬元、5154.14萬元。艾能聚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1.29%,2018年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9.09%。
為何艾能聚營業收入和利潤均大幅下滑?除了行業因素,更主要的原因是公司自身主營產品缺乏競爭力。
艾能聚的主營產品是多晶硅電池片,相對市場主流單晶硅電池片,在性能上處于劣勢。2016―2018年艾能聚電池片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7.44%、94.57%和85.39%,同期多晶硅電池片的毛利率分別為19.96%、16.78%和12.7%,2018年毛利率較2016年減少了7.26%,呈現出逐年下滑且下滑幅度逐年擴大的趨勢。目前,多晶硅電池片業務收入占公司總營業收入近9成,其毛利率的大幅下降必將削弱公司的盈利能力。
艾能聚在招股書上也坦承,由于多晶硅電池片的制造工藝要比單晶硅電池片簡單,光電轉換效率也略低于單晶硅電池片,未來如果技術進步和生產成本降低,單晶硅電池片的售價會繼續走低,公司的多晶硅產品存在被單晶硅產品替代的風險。
在全行業價格戰背景下,與行業龍頭企業相比,艾能聚處于劣勢。2018年艾能聚多晶硅電池片價格為0.91元/W,而市場平均單價是0.85元/W。此外,艾能聚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儲備不足,核心技術競爭力明顯是短板。在研發投入方面,招股書顯示艾能聚擁有專利24件,跟同期其他公司動輒上百件專利比,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2月,通威股份(13.59 -0.07%,診股)旗下光伏子公司永祥股份擁有專利114件,隆基股份(22.94 +2.73%,診股)擁有526件專利,拓日新能(3.15 +0.00%,診股)擁有專利444件。
此外,非主營業務方面,艾能聚分布式發電業務規模比較小,2018年營業收入僅5739.62萬元。分布式發電競爭相當激烈,艾能聚想要依靠分布式發電業務來大幅拉動營業收入增長也是相對困難。
營收嚴重依賴單一大客戶
由于產品缺乏競爭力,艾能聚對大客戶的依賴則愈發嚴重。第一大客戶的營業收入占比近三年持續上升。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艾能聚的前五大客戶營業收入占比一度超過98%,即使近兩年有所下降,但2018年依然接近9成。而可對比同行如向日葵(2.62 +3.56%,診股)、拓日新能、通威股份2018年的前五大客戶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44.86%、50.94%和11.83%,艾能聚的客戶集中度極高,遠超同業。特別是第一大客戶浙江正泰,源于該企業銷售收入占艾能聚總收入比例連續三年超過50%。
同時,公司營業收入也嚴重依賴單一地區,浙江地區的銷售金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從2016年的56.55%上升到2018年的79.69%。如果未來公司大客戶的經營出現問題,或者因產品技術價格問題導致合作關系發生改變,而公司并沒有突破現有的客戶結構和區域布局,那么公司的經營風險將不可預測,不排除公司未來業績出現大幅下滑的可能。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艾能聚銷售費用分別為98.58萬元、128.03萬元和169.81萬元,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0.27%、0.24%和0.40%,而同期同行業平均值分別為2.58%、2.45%和2.77%。銷售費用率緣何僅有同業的1/10?艾能聚解釋稱是公司客戶集中度相對高,數量少,關系穩定,日常維護費用少。
除了銷售費用極低,艾能聚與同一實際控制人姚華旗下多家關聯公司有著諸多資金上的交集,使得業務乏善可陳的艾能聚財務狀況顯得相對健康。招股書顯示,艾能聚2016―2018年間以遠低于正常銀行貸款利率的方式向大股東及關聯方共拆入15筆金額大小不一的借款,甚至有一筆175萬元借款是無息償還的。
盡管2015年12月16日就已經在新三板上市,但艾能聚目前凸顯的問題依然不少。時代商學院研究認為,隨著光伏行業產能過剩以及“5·31”新政后光伏發電補貼退坡加快,艾能聚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規模下降明顯,不僅對單一客戶的依賴程度加重,主營產品毛利率更是持續下滑。
主營產品面臨市場淘汰
近年來,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成為光伏行業當務之急。特別是2018年光伏發電“5·31”新政之后,意味著光伏行業洗牌進程加快和產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壓力劇增。
在此背景下,艾能聚2018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大幅下滑,凸顯出主營業務增長遇到瓶頸。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艾能聚營業收入分別為37022萬元、53538萬元、42139萬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4108.23萬元、5669.44萬元、5154.14萬元。艾能聚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1.29%,2018年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9.09%。
為何艾能聚營業收入和利潤均大幅下滑?除了行業因素,更主要的原因是公司自身主營產品缺乏競爭力。
艾能聚的主營產品是多晶硅電池片,相對市場主流單晶硅電池片,在性能上處于劣勢。2016―2018年艾能聚電池片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7.44%、94.57%和85.39%,同期多晶硅電池片的毛利率分別為19.96%、16.78%和12.7%,2018年毛利率較2016年減少了7.26%,呈現出逐年下滑且下滑幅度逐年擴大的趨勢。目前,多晶硅電池片業務收入占公司總營業收入近9成,其毛利率的大幅下降必將削弱公司的盈利能力。
艾能聚在招股書上也坦承,由于多晶硅電池片的制造工藝要比單晶硅電池片簡單,光電轉換效率也略低于單晶硅電池片,未來如果技術進步和生產成本降低,單晶硅電池片的售價會繼續走低,公司的多晶硅產品存在被單晶硅產品替代的風險。
在全行業價格戰背景下,與行業龍頭企業相比,艾能聚處于劣勢。2018年艾能聚多晶硅電池片價格為0.91元/W,而市場平均單價是0.85元/W。此外,艾能聚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儲備不足,核心技術競爭力明顯是短板。在研發投入方面,招股書顯示艾能聚擁有專利24件,跟同期其他公司動輒上百件專利比,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2月,通威股份(13.59 -0.07%,診股)旗下光伏子公司永祥股份擁有專利114件,隆基股份(22.94 +2.73%,診股)擁有526件專利,拓日新能(3.15 +0.00%,診股)擁有專利444件。
此外,非主營業務方面,艾能聚分布式發電業務規模比較小,2018年營業收入僅5739.62萬元。分布式發電競爭相當激烈,艾能聚想要依靠分布式發電業務來大幅拉動營業收入增長也是相對困難。
營收嚴重依賴單一大客戶
由于產品缺乏競爭力,艾能聚對大客戶的依賴則愈發嚴重。第一大客戶的營業收入占比近三年持續上升。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艾能聚的前五大客戶營業收入占比一度超過98%,即使近兩年有所下降,但2018年依然接近9成。而可對比同行如向日葵(2.62 +3.56%,診股)、拓日新能、通威股份2018年的前五大客戶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44.86%、50.94%和11.83%,艾能聚的客戶集中度極高,遠超同業。特別是第一大客戶浙江正泰,源于該企業銷售收入占艾能聚總收入比例連續三年超過50%。
同時,公司營業收入也嚴重依賴單一地區,浙江地區的銷售金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從2016年的56.55%上升到2018年的79.69%。如果未來公司大客戶的經營出現問題,或者因產品技術價格問題導致合作關系發生改變,而公司并沒有突破現有的客戶結構和區域布局,那么公司的經營風險將不可預測,不排除公司未來業績出現大幅下滑的可能。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艾能聚銷售費用分別為98.58萬元、128.03萬元和169.81萬元,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0.27%、0.24%和0.40%,而同期同行業平均值分別為2.58%、2.45%和2.77%。銷售費用率緣何僅有同業的1/10?艾能聚解釋稱是公司客戶集中度相對高,數量少,關系穩定,日常維護費用少。
除了銷售費用極低,艾能聚與同一實際控制人姚華旗下多家關聯公司有著諸多資金上的交集,使得業務乏善可陳的艾能聚財務狀況顯得相對健康。招股書顯示,艾能聚2016―2018年間以遠低于正常銀行貸款利率的方式向大股東及關聯方共拆入15筆金額大小不一的借款,甚至有一筆175萬元借款是無息償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