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射陽遠景能源生產車間內,200多名工人正在緊張地生產。“近幾年,海上風電發展勢頭迅猛,我們的產品訂單也紛至沓來。未來兩年的生產任務都已經排滿。”射陽遠景能源工廠負責人梅彪介紹,自去年6月份正式投產以來,射陽遠景能源已經生產了100多臺(套)的風力發電主機,到今年底,還將生產100臺(套)。“由于受場地局限,目前我們正規劃新上二期、三期項目,希望推動射陽新能源產業發展壯大。”
“歷經‘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低到高、從內到外’等發展階段后,鹽城市海上風電已建容量、在建容量均位居全國第一,是全國海上風電發展的‘排頭兵’。”市發改委負責同志介紹,目前,鹽城市海上風電產業以大豐風電產業園、射陽風電產業園、阜寧風電產業園、東臺市風電產業園為載體,基本形成了覆蓋設計研發、裝備制造、運維服務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多個園區被認定為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省特色產業集群、省特色產業基地和省特色產業園,新能源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特征凸顯。
海上風電發展全國“排頭兵”
8月29日下午,阜寧中材科技第三工廠4條68.6米長葉片生產線正在進行試生產,1條85.6米長、8.6MW的葉片生產線在進行安裝調試。“從目前進度來看,85.6米長的海上風電葉片生產線9月份即可投產。生產出來的葉片不僅長度創下國內第一,更由于采用全玻璃纖維替代碳纖維材料,成本下降了20%。”項目負責人汪鵬介紹,這些技術更先進、質效更高的大功率葉片一旦投入市場,將會供不應求,銷售額跟去年相比也將會翻一番。
三峽集團響水近海20萬千瓦風電場是全國第一家海上風電產業化項目,年上網電量約4.93億千瓦時。通訊員周古凱記者孫海鵬攝
鹽城有著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和豐富的風能資源,是全省海岸線最長、海域面積最大的地級市;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接近8.0米/秒,是全省乃至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條件最好的區域之一。得益于這些資源優勢,市委、市政府給出發展海上風電產業的路徑:將海上風電設備組裝和關鍵設備制造結合起來,重點突破關鍵零部件的制造,努力打造真正意義上的完整風電產業鏈條;將海上風電裝備制造與風電核心技術研發結合起來,支持龍頭企業瞄準國際海上風電先進技術水平,加大研發投入,努力提升風電企業核心競爭力;將國內市場需求與國外市場需求結合起來,重點開拓國際市場,助推企業走國際化發展道路。
豐富的風能資源、美好的發展藍圖,吸引包括華能、國家電投、三峽、國家能源、魯能、大唐、遠景能源、中材科技等眾多國內風電巨頭“聞風而動”,紛紛加快對鹽城市海上風電項目的布局。據統計,截至目前,鹽城市已核準海上風電項目26個,總裝機容量651.25萬千瓦;已建成投產項目8個,總裝機容量161.25萬千瓦;在建項目7個,總裝機容量200萬千瓦;已核準待建項目11個,總裝機容量290萬千瓦。
光伏發電走進千家萬戶
海上風電產業發展方興未艾,鹽城市光伏產業發展蒸蒸日上,依托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阜寧、大豐等重點園區為載體,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光伏產業集群。
8月30日上午,在位于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阿特斯陽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臺臺全自動化生產設備整齊排列,一名名工人緊張有序地趕制生產訂單……“從去年9月19日首片電池片成功下線到12月1日車間實現滿產,不到3個月時間,公司就實現了產值破億元。今年,我們繼續建設二期5萬平方米廠房及附屬設施,添置部分設備,同時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預計全年可生產高效電磁片1.55個GW、實現開票銷售15.8億元。”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阿特斯3GW光伏電池項目負責人說。
同一天,大豐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全球最大單體組件生產車間內,4條高效光伏組件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這4條生產線原先設計的產能是750MW,通過技術改造后,目前的產能已經達到1.5GW,產能翻了一番。加上我們光伏組件產品的先進性全球領先,所以今年的出口形勢特別好。”大豐阿特斯項目主管孫冬梅介紹,今年1至6月份,該公司實現出口1.28億美元。“到今年底,預計公司出口可達3億美元。”
發展光伏產業,不僅企業盈利,農民也因此而增收。在東臺市弶港鎮新鎮居委會,有30多戶居民在樓頂安裝上了藍色電池板,做起了“屋頂經濟”,總裝機容量達300多千瓦,年增收近50萬元。“隨處可見的家庭屋頂光伏已成為我們東臺鄉村一道獨特的風景。”東臺市發改委負責同志介紹,為了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區,東臺實施了“萬戶屋頂光伏富民工程”,計劃到2020年,建成萬戶家庭屋頂光伏,讓光伏發電走進千家萬戶。
新能源產業鏈條不斷拉長
新能源產業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還必須不斷拓展“風光漁”“風電水”“風電車”“風電+儲能”等綜合利用模式,以此來拉長新能源產業鏈條,提升鹽城市“風和光”的含金量。
在東臺沿海,就有這樣一處“風光漁”一體化電站。“我們的光伏發電項目是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灘涂風光電產業基地,裝機規模為78.8兆瓦,利用灘涂2800畝,漁業養殖1200畝。項目運營以來,創新性地把光電、養殖兩個產業巧妙組合,形成了上有光伏發電、下有水產養殖的產業景觀。”中節能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華東區綜合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僅這一項目,每年平均上網電量約為1億度,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6萬噸,減少碳粉塵排放量2.7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1500噸。
加快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創新載體,是培育發展新能源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近年來,鹽城市涌現出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和重大創新載體,支撐起新能源產業的未來發展。2017年4月,金風科技大型直驅永磁海上風電機組檢測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開工建設,去年底,一期綜合實驗大樓投入運行,預計明年底全面建成,將成為亞洲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風電實驗室。此外,江蘇省海上風電裝備工程技術研究室、江蘇省6兆瓦及以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工程實驗室正在加快建設,阜寧阿特斯、金海新能源、京冶軸承正在積極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雙瑞葉片、雙菱重工、協鑫光伏正在創建省企業技術中心。
“風光無限”的新能源產業,正成為鹽城市最具發展前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主導產業。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接下來,鹽城市將繼續堅持“兩海兩綠”發展路徑,以打造全市域地方標志性支柱產業為目標,以海上風電、分布式能源為開發重點,著力招引全球風電光伏領軍企業,補齊產業鏈發展短板,舉辦中國新能源高峰論壇,打造國際化交流合作平臺,突破國家海上風電研究與試驗基地、海上風電集中運維基地等一批重點項目,全力構建新能源產業體系,推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歷經‘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低到高、從內到外’等發展階段后,鹽城市海上風電已建容量、在建容量均位居全國第一,是全國海上風電發展的‘排頭兵’。”市發改委負責同志介紹,目前,鹽城市海上風電產業以大豐風電產業園、射陽風電產業園、阜寧風電產業園、東臺市風電產業園為載體,基本形成了覆蓋設計研發、裝備制造、運維服務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多個園區被認定為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省特色產業集群、省特色產業基地和省特色產業園,新能源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特征凸顯。
海上風電發展全國“排頭兵”
8月29日下午,阜寧中材科技第三工廠4條68.6米長葉片生產線正在進行試生產,1條85.6米長、8.6MW的葉片生產線在進行安裝調試。“從目前進度來看,85.6米長的海上風電葉片生產線9月份即可投產。生產出來的葉片不僅長度創下國內第一,更由于采用全玻璃纖維替代碳纖維材料,成本下降了20%。”項目負責人汪鵬介紹,這些技術更先進、質效更高的大功率葉片一旦投入市場,將會供不應求,銷售額跟去年相比也將會翻一番。
三峽集團響水近海20萬千瓦風電場是全國第一家海上風電產業化項目,年上網電量約4.93億千瓦時。通訊員周古凱記者孫海鵬攝
鹽城有著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和豐富的風能資源,是全省海岸線最長、海域面積最大的地級市;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接近8.0米/秒,是全省乃至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條件最好的區域之一。得益于這些資源優勢,市委、市政府給出發展海上風電產業的路徑:將海上風電設備組裝和關鍵設備制造結合起來,重點突破關鍵零部件的制造,努力打造真正意義上的完整風電產業鏈條;將海上風電裝備制造與風電核心技術研發結合起來,支持龍頭企業瞄準國際海上風電先進技術水平,加大研發投入,努力提升風電企業核心競爭力;將國內市場需求與國外市場需求結合起來,重點開拓國際市場,助推企業走國際化發展道路。
豐富的風能資源、美好的發展藍圖,吸引包括華能、國家電投、三峽、國家能源、魯能、大唐、遠景能源、中材科技等眾多國內風電巨頭“聞風而動”,紛紛加快對鹽城市海上風電項目的布局。據統計,截至目前,鹽城市已核準海上風電項目26個,總裝機容量651.25萬千瓦;已建成投產項目8個,總裝機容量161.25萬千瓦;在建項目7個,總裝機容量200萬千瓦;已核準待建項目11個,總裝機容量290萬千瓦。
光伏發電走進千家萬戶
海上風電產業發展方興未艾,鹽城市光伏產業發展蒸蒸日上,依托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阜寧、大豐等重點園區為載體,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光伏產業集群。
8月30日上午,在位于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阿特斯陽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臺臺全自動化生產設備整齊排列,一名名工人緊張有序地趕制生產訂單……“從去年9月19日首片電池片成功下線到12月1日車間實現滿產,不到3個月時間,公司就實現了產值破億元。今年,我們繼續建設二期5萬平方米廠房及附屬設施,添置部分設備,同時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預計全年可生產高效電磁片1.55個GW、實現開票銷售15.8億元。”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阿特斯3GW光伏電池項目負責人說。
同一天,大豐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全球最大單體組件生產車間內,4條高效光伏組件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這4條生產線原先設計的產能是750MW,通過技術改造后,目前的產能已經達到1.5GW,產能翻了一番。加上我們光伏組件產品的先進性全球領先,所以今年的出口形勢特別好。”大豐阿特斯項目主管孫冬梅介紹,今年1至6月份,該公司實現出口1.28億美元。“到今年底,預計公司出口可達3億美元。”
發展光伏產業,不僅企業盈利,農民也因此而增收。在東臺市弶港鎮新鎮居委會,有30多戶居民在樓頂安裝上了藍色電池板,做起了“屋頂經濟”,總裝機容量達300多千瓦,年增收近50萬元。“隨處可見的家庭屋頂光伏已成為我們東臺鄉村一道獨特的風景。”東臺市發改委負責同志介紹,為了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區,東臺實施了“萬戶屋頂光伏富民工程”,計劃到2020年,建成萬戶家庭屋頂光伏,讓光伏發電走進千家萬戶。
新能源產業鏈條不斷拉長
新能源產業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還必須不斷拓展“風光漁”“風電水”“風電車”“風電+儲能”等綜合利用模式,以此來拉長新能源產業鏈條,提升鹽城市“風和光”的含金量。
在東臺沿海,就有這樣一處“風光漁”一體化電站。“我們的光伏發電項目是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灘涂風光電產業基地,裝機規模為78.8兆瓦,利用灘涂2800畝,漁業養殖1200畝。項目運營以來,創新性地把光電、養殖兩個產業巧妙組合,形成了上有光伏發電、下有水產養殖的產業景觀。”中節能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華東區綜合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僅這一項目,每年平均上網電量約為1億度,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6萬噸,減少碳粉塵排放量2.7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1500噸。
加快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創新載體,是培育發展新能源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近年來,鹽城市涌現出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和重大創新載體,支撐起新能源產業的未來發展。2017年4月,金風科技大型直驅永磁海上風電機組檢測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開工建設,去年底,一期綜合實驗大樓投入運行,預計明年底全面建成,將成為亞洲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風電實驗室。此外,江蘇省海上風電裝備工程技術研究室、江蘇省6兆瓦及以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工程實驗室正在加快建設,阜寧阿特斯、金海新能源、京冶軸承正在積極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雙瑞葉片、雙菱重工、協鑫光伏正在創建省企業技術中心。
“風光無限”的新能源產業,正成為鹽城市最具發展前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主導產業。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接下來,鹽城市將繼續堅持“兩海兩綠”發展路徑,以打造全市域地方標志性支柱產業為目標,以海上風電、分布式能源為開發重點,著力招引全球風電光伏領軍企業,補齊產業鏈發展短板,舉辦中國新能源高峰論壇,打造國際化交流合作平臺,突破國家海上風電研究與試驗基地、海上風電集中運維基地等一批重點項目,全力構建新能源產業體系,推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