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官司纏身、股東被列“老賴”,老牌企業中盛光電將如何應對?
2019年對光伏行業而言是極不平靜的一年。行業起起落落中,不少企業陷入發展的困境。
近日,曾經的國內光伏名牌企業中盛光電被爆頻繁出現失信信息,身陷多起訴訟,企業恐面臨資金問題。
這已經不是今年出現的第一起巨頭企業的風波了。此前,漢能、向日葵、興業太陽能等不少知名企業均出現過資金鏈短缺、經營狀況堪憂等問題。
01中盛光電遭遇困境
近日,知名光伏企業中盛光電出現多項失信信息,控股股東泰通工業被法院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黑名單),有關聯方已經破產。
此外,據報道,中盛光電名下已經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企業可能面臨著嚴重的資金問題。
作為曾經紅極一時的國內首家國際化電站開發商,如今已是負面消息纏身,此般境遇無不讓人唏噓。
中盛光電成立于2004年,是國內最早從事專業太陽能電站EPC業務的公司,曾一度位列國內光伏企業二十強。
但自去年下半年起,中盛光電的負面消息逐漸增多,控股股東成為“老賴”、創始人卸任、企業更是官司纏身。
通過查詢相關網站,從去年10月至今,中盛光電共有25次被列入失信名單。其控股股東泰通工業于11月底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黑名單)。
受企業經營狀況影響,中盛光電創始人王興華也遭法院下發限制消費令,凍結股權,王興華已于今年年中卸任相關職務。
由于中盛光電并未上市,因此公司業績處于非公開狀態。但就目前的經營狀況而言,公司在2018年之后的業績并不樂觀,甚至可能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
02上市之路的三起三落
實際上,中盛光電一直有一顆上市之心,并在近年先后進行了三次嘗試,進軍資本市場,但最終沒有成功登陸。
2014年,形勢大好的中盛光電將旗下電站業務剝離出來成立“中盛新能源”,計劃2015年第一季度赴美上市。
赴美上市未果后,同年企業轉戰A股,當時的公開信息顯示,中盛光電擁有大量的全球電站儲備,同時在儲能、混合動力領域也有所準備。
然而,遺憾的是,上市計劃再次落空。
此后的第三次上市頗有爭議。2018年,中盛光電計劃借嘉澤新能登錄國內資本市場,被嘉澤新能以25億收購100%股權。
中盛光電當時的年營收預計在嘉澤新能的10倍左右,這一自降身價以求借殼上市的舉動遭到了諸多質疑。
2018年9月6日,嘉澤新能發布聲明,因股權凍結問題,中盛光電的上市再度失敗。對于此次市場失敗,有不少業內人士還認為,當時企業過高的估值和業績承諾影響了上市之路。
經歷了資本市場的三起三落,中盛光電還未來得及做更多地反應,便陷入了負面消息的漩渦之中。
03行業之困
但實際上,這并不能否認中盛光電在光伏行業的地位和貢獻。可以說,直到現在,中盛光電在國家化電站開發方面的優勢仍十分明顯。
作為一家擁有15年發展歷程的老牌光伏企業,中盛光電的成長經歷頗有些不同。中盛光電起家于組件制造,先后經歷了兩次大的轉型,成為了一家國際化的太陽能電站開發服務商。
如今,中盛光電在海外的業務已經遍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3GW的海外電站,在美國、中南美、中東、非洲等地區擁有較為可觀的市場;在國內,中盛光電主要著力于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市場,數據顯示,截至去年8月,公司運營的分布式電站累計發電量突破1億度,在同行業中排名居領先地位。
此番中盛光電遭遇的困境,與去年531新政帶來的行業整體下滑有很大的關聯。
實際上,不少曾經實力雄厚的企業都曾在近年陷入經營難題。以專注建筑節能為核心的興業太陽能爆發債務危機,不得不賣身自救;曾是中國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之一的海潤光伏落寞退市,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國內光伏領軍企業英利集團也曾深陷虧損泥潭難以自拔……
他們之中,有的改革自身、調整結構,有的被迫重組、賣身自救,也有的陷入虧損、破產清算,結局各不相同。
2020年將至,全體光伏人希冀的行業回暖或將在不久后出現。
在行業里摸爬滾打15年的中盛光電能否安然度過此次困境呢?風雨中掙扎的企業又是否能成功“渡劫”?我們靜待佳音。
2019年對光伏行業而言是極不平靜的一年。行業起起落落中,不少企業陷入發展的困境。
近日,曾經的國內光伏名牌企業中盛光電被爆頻繁出現失信信息,身陷多起訴訟,企業恐面臨資金問題。
這已經不是今年出現的第一起巨頭企業的風波了。此前,漢能、向日葵、興業太陽能等不少知名企業均出現過資金鏈短缺、經營狀況堪憂等問題。
01中盛光電遭遇困境
近日,知名光伏企業中盛光電出現多項失信信息,控股股東泰通工業被法院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黑名單),有關聯方已經破產。
此外,據報道,中盛光電名下已經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企業可能面臨著嚴重的資金問題。
作為曾經紅極一時的國內首家國際化電站開發商,如今已是負面消息纏身,此般境遇無不讓人唏噓。
中盛光電成立于2004年,是國內最早從事專業太陽能電站EPC業務的公司,曾一度位列國內光伏企業二十強。
但自去年下半年起,中盛光電的負面消息逐漸增多,控股股東成為“老賴”、創始人卸任、企業更是官司纏身。
通過查詢相關網站,從去年10月至今,中盛光電共有25次被列入失信名單。其控股股東泰通工業于11月底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黑名單)。
受企業經營狀況影響,中盛光電創始人王興華也遭法院下發限制消費令,凍結股權,王興華已于今年年中卸任相關職務。
由于中盛光電并未上市,因此公司業績處于非公開狀態。但就目前的經營狀況而言,公司在2018年之后的業績并不樂觀,甚至可能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
02上市之路的三起三落
實際上,中盛光電一直有一顆上市之心,并在近年先后進行了三次嘗試,進軍資本市場,但最終沒有成功登陸。
2014年,形勢大好的中盛光電將旗下電站業務剝離出來成立“中盛新能源”,計劃2015年第一季度赴美上市。
赴美上市未果后,同年企業轉戰A股,當時的公開信息顯示,中盛光電擁有大量的全球電站儲備,同時在儲能、混合動力領域也有所準備。
然而,遺憾的是,上市計劃再次落空。
此后的第三次上市頗有爭議。2018年,中盛光電計劃借嘉澤新能登錄國內資本市場,被嘉澤新能以25億收購100%股權。
中盛光電當時的年營收預計在嘉澤新能的10倍左右,這一自降身價以求借殼上市的舉動遭到了諸多質疑。
2018年9月6日,嘉澤新能發布聲明,因股權凍結問題,中盛光電的上市再度失敗。對于此次市場失敗,有不少業內人士還認為,當時企業過高的估值和業績承諾影響了上市之路。
經歷了資本市場的三起三落,中盛光電還未來得及做更多地反應,便陷入了負面消息的漩渦之中。
03行業之困
但實際上,這并不能否認中盛光電在光伏行業的地位和貢獻。可以說,直到現在,中盛光電在國家化電站開發方面的優勢仍十分明顯。
作為一家擁有15年發展歷程的老牌光伏企業,中盛光電的成長經歷頗有些不同。中盛光電起家于組件制造,先后經歷了兩次大的轉型,成為了一家國際化的太陽能電站開發服務商。
如今,中盛光電在海外的業務已經遍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3GW的海外電站,在美國、中南美、中東、非洲等地區擁有較為可觀的市場;在國內,中盛光電主要著力于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市場,數據顯示,截至去年8月,公司運營的分布式電站累計發電量突破1億度,在同行業中排名居領先地位。
此番中盛光電遭遇的困境,與去年531新政帶來的行業整體下滑有很大的關聯。
實際上,不少曾經實力雄厚的企業都曾在近年陷入經營難題。以專注建筑節能為核心的興業太陽能爆發債務危機,不得不賣身自救;曾是中國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之一的海潤光伏落寞退市,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國內光伏領軍企業英利集團也曾深陷虧損泥潭難以自拔……
他們之中,有的改革自身、調整結構,有的被迫重組、賣身自救,也有的陷入虧損、破產清算,結局各不相同。
2020年將至,全體光伏人希冀的行業回暖或將在不久后出現。
在行業里摸爬滾打15年的中盛光電能否安然度過此次困境呢?風雨中掙扎的企業又是否能成功“渡劫”?我們靜待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