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光伏企業已接到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關于2020年光伏電站政策征求意見稿》的電話通知。根據通知,納入國家財政補貼范圍的一、二、三類資源區新增集中式光伏電站指導價分別確定為每千瓦時0.33元(含稅,下同)、0.38元、0.47元,工商業分布式上限價格為0.05元/千瓦時,戶用電價暫時未定。
據悉,主管部門要求本周之前提交反饋意見。
1、相對于2019年,標桿電價下降了7~8分/kWh
2、與2019年的競價結果基本相當
在2019年的光伏競價中,一、二、三類資源區的加權平均電價為0.33元/kWh、0.37元/kWh、0.46元/kWh。可見,此次的征求意見稿的電價,基本跟2019年的競價結果保持一致。
3、此電價下,競價時電價還有一定的下降空間
2019年7月30日,國電投黑龍江100MW光伏項目的EPC中標價格只有3140元/kW,該項目已經在2019年底并網。目前,大部分光伏的總造價在4000元/kW左右。
在現有條件下,如果采用不同的投資水平,要達到8%的收益率,需要的電價水平如下圖所示。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4000元/kW的造價下,按照國家能源局各電價區的參考小時數,要達到8%的收益率,目前的標桿電價還有0.02元/kWh左右的降價空間。
4、部分省份很難參與競價
如果采用征求意見稿中的電價,全國將有多個省份的煤電基準價與光伏標桿電價差值低于0.02元/kWh,甚至低于光伏標桿電價,將很難參與競價。
各省的補貼強度如下圖所示。
5、未提及戶用項目補貼強度
此次征求意見稿中,并未提及戶用的補貼強度。按照國家能源局1月20日發的征求意見稿(詳見:競價10億+戶用5億,3月底平價、4月底競價!):
戶用共5億的補貼總額,納入國家財政補貼范圍的建設規模,按照年利用小時數1000小時和國家有關價格政策測算并按照50萬千瓦區間向下取整確定。
因此,不同補貼強度對應的規模如下表所示。
受疫情影響,預期4月份前戶用項目很難開工,2020年戶用最多能干9個月;結合2019年的實際情況,個人認為,度電補貼強度0.09元/kWh、最終規模5.5GW可能是一個相對較優的方案。
6、平均補貼強度及競價規模
此次征求意見稿中的標桿電價,
分布式的補貼強度為0.05元/kWh;
全國所有省份的平均補貼強度為0.051元/kWh;
如果去除表4中8個補貼強度太低,競價中不具有競爭力的省份,剩下省份的平均補貼強度為0.0656元/kWh。
結合圖1、表3的計算結果,預期地面電站、全額上網分布式競價最終的平均補貼強度在0.04元/kWh左右;自發自用分布式在0.03元/kWh左右。
不同補貼強度下,競價項目的規模如下表所示。
綜上所述,預期競價項目規模在25GW左右;
結合電網消納因素考慮,最終的結果可能在20~25GW,跟2019年的規模相當。
7、綜合分析
根據前文的分析,2020年預期競價項目規模在20~25GW,戶用項目規模指標若按5.5GW考慮,最終規模預期在6.5GW左右。
因此,2020年新增有補貼總規模指標預計在26~30GW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的各項工作安排是:
4月30日出價格正式文件,5月30日出競爭管理文件,6月30日完成競價上報項目,7月中旬才完成競價。
2020年,預期4月30日可以完成競價上報項目,5月中旬就可以完成競價工作。
競價工作整整比2019年提前了兩個月!
總體來說,2020年的競價工作時間將早于預期,可以保證更多的競價項目在2020年當年實現并網。
據悉,主管部門要求本周之前提交反饋意見。
1、相對于2019年,標桿電價下降了7~8分/kWh
表1:2019年和2020年光伏標桿電價對比(元/kWh)
2、與2019年的競價結果基本相當
在2019年的光伏競價中,一、二、三類資源區的加權平均電價為0.33元/kWh、0.37元/kWh、0.46元/kWh。可見,此次的征求意見稿的電價,基本跟2019年的競價結果保持一致。
表2:2019年光伏電價的競價結果
3、此電價下,競價時電價還有一定的下降空間
2019年7月30日,國電投黑龍江100MW光伏項目的EPC中標價格只有3140元/kW,該項目已經在2019年底并網。目前,大部分光伏的總造價在4000元/kW左右。
圖1:不同造價下,達到8%收益率的反算電價
表3:不同造價下,達到8%收益率的反算電價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4000元/kW的造價下,按照國家能源局各電價區的參考小時數,要達到8%的收益率,目前的標桿電價還有0.02元/kWh左右的降價空間。
4、部分省份很難參與競價
如果采用征求意見稿中的電價,全國將有多個省份的煤電基準價與光伏標桿電價差值低于0.02元/kWh,甚至低于光伏標桿電價,將很難參與競價。
表4:部分度電補貼強度低于2分的省份
各省的補貼強度如下圖所示。
圖2:全國各省的度電補貼強度
5、未提及戶用項目補貼強度
此次征求意見稿中,并未提及戶用的補貼強度。按照國家能源局1月20日發的征求意見稿(詳見:競價10億+戶用5億,3月底平價、4月底競價!):
戶用共5億的補貼總額,納入國家財政補貼范圍的建設規模,按照年利用小時數1000小時和國家有關價格政策測算并按照50萬千瓦區間向下取整確定。
因此,不同補貼強度對應的規模如下表所示。
表5:不同戶用補貼強度下,納入補貼的戶用項目規模
受疫情影響,預期4月份前戶用項目很難開工,2020年戶用最多能干9個月;結合2019年的實際情況,個人認為,度電補貼強度0.09元/kWh、最終規模5.5GW可能是一個相對較優的方案。
6、平均補貼強度及競價規模
此次征求意見稿中的標桿電價,
分布式的補貼強度為0.05元/kWh;
全國所有省份的平均補貼強度為0.051元/kWh;
如果去除表4中8個補貼強度太低,競價中不具有競爭力的省份,剩下省份的平均補貼強度為0.0656元/kWh。
結合圖1、表3的計算結果,預期地面電站、全額上網分布式競價最終的平均補貼強度在0.04元/kWh左右;自發自用分布式在0.03元/kWh左右。
不同補貼強度下,競價項目的規模如下表所示。
表6:不同補貼強度下,競價項目規模
綜上所述,預期競價項目規模在25GW左右;
結合電網消納因素考慮,最終的結果可能在20~25GW,跟2019年的規模相當。
7、綜合分析
根據前文的分析,2020年預期競價項目規模在20~25GW,戶用項目規模指標若按5.5GW考慮,最終規模預期在6.5GW左右。
因此,2020年新增有補貼總規模指標預計在26~30GW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的各項工作安排是:
4月30日出價格正式文件,5月30日出競爭管理文件,6月30日完成競價上報項目,7月中旬才完成競價。
2020年,預期4月30日可以完成競價上報項目,5月中旬就可以完成競價工作。
競價工作整整比2019年提前了兩個月!
總體來說,2020年的競價工作時間將早于預期,可以保證更多的競價項目在2020年當年實現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