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胡玉慧
去年一度跌入“冰點”中的光伏行業,進入今年后,卻突然換了新面貌。整個行業在今年創下歷史新記錄。業內權威機構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約7GW,不僅遠超金融危機前的年度安裝量水平,更是與去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持平。
然而這場由德國削減補貼引發的搶裝“高燒”,對下游需求的拉動能夠持續到什么時候?在需求占全球8成份額的歐洲市場,幾個重點“消費”地區都將陸續大幅削減補貼,對有98%產品出口的我國光伏行業,又會有什么影響?《每日經濟新聞》帶著這些問題,聯系了業內專家和行業公司。
【回放】
光伏出口“非常”速度復蘇
“在一年以前,誰也沒想到今年光伏市場會火爆成這個樣子。”7月16日,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首席研究員姜謙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發出了如上感慨。
2009年的這個時候,金融危機對行業需求的沖擊尚未褪去,剛剛在此前一年取代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場的西班牙,卻突然大額限制當年該國光伏裝機量。
雙重因素沖擊下,全球光伏市場哀鴻遍野――知名電子行業研究機構IMSResearch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受系統端的增速放緩影響,2009年上半年全球光伏設備出貨量同比大降34%。
光伏行業研究機構Solarbuzz則數據顯示,2004~2008年復合增速達到52%的全球市場,去年卻出現了6.5%的倒退。
當時行業處于低谷,業內公司的日子也過得緊巴巴。我國光伏老大、全球第二大光伏組件廠無錫尚德,2009年上半年凈收入為6.37億美元,而2008年同期公司這項指標為9.14億美元,同比下滑43.5%。
其他企業的營收衰退程度,則較尚德這家行業龍頭更為嚴重。國內第三大組件企業晶澳太陽能,在2009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收入同比降幅分別為80%和51.4%,整個上半年營收較2008年同期減少了65%。
然而到今年,卻又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
以去年進入全球前十大光伏組件廠的四家大陸企業為例,姜謙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數據顯示,無錫尚德今年一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86.3%,達到5.88億美元;英利綠色能源總凈營收為3.59億美元;天合光能銷售收入同比增幅為155%;晶澳太陽能營收更是去年同期的8.2倍。
而無錫尚德和天合光能的一季度出貨量,分別較2009年同期增長了182%和155%。
在靚麗的業績數據面前,一年之前那場凄風苦雨似乎已漸漸消散,光伏市場在2009下半年以一種非一般的速度復蘇。
以全球第一大光伏安裝國德國為例,德國政府聯邦網絡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去年前9個月的安裝量為1.5GW,但第四季度單季安裝量就激增至2.3GW,其中12月單月安裝量更是達到1.5GW。
【探因】
“搶裝”效應刺激市場火爆
“去年年中的時候都還好,第四季度突然來了很多訂單。”某江蘇組件廠的老總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憶說,“然后今年年初接的單子就排到年底,公司生產線滿負荷運行好幾個月了。”
滿產、滿銷、接單接到手軟……諸如此類的字眼充斥在2010年上半年的中國光伏企業中。而不僅僅是我國,整個全球光伏市場從去年年末開始就一直處于“亢奮”狀態。
知名電子行業研究機構IMSResearch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在7GW上下。
這個數字有多恐怖?
這里為投資者列出同樣由IMSResearch統計的過去兩年全球市場實際光伏安裝量――2008年全球市場新增光伏安裝量5.8GW,2009年這項指標為7.4GW。
由于每期組件出貨量與實際安裝量大致相當,因此這意味著,今年上半年的安裝量不僅遠遠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前水平,更與去年全年新增安裝量幾乎持平。
“無論是出貨量、安裝量,企業的盈利指標比如毛利率,今年上半年都創下了行業發展以來的峰值。”姜謙說。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則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需求地――德國,在今年首次大幅度削減補貼所致。
德國在制定了《上網電價法》之后,光伏產業迅速發展;不過去年年底卻有消息傳出,德國政府有意大幅調低對光伏系統的補貼額,引發當地投資者在補貼調整前“搶裝”。
市場會有如此大的反應并不奇怪。來自官方的數據,去年德國國內新增光伏系統安裝量為3.8GW;同年全球新增安裝量總計為7.4GW,德國占全球增量的一半比重。
而此次削減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太陽能學會光伏分會主任趙玉文日前表示,德國《上網電價法》剛剛制定時規定每年補貼逐年下調5%,實施之后發現成本下降速度快過補貼下降速度,于是又對補貼標準進行了調整,但削減幅度最高只有10%。
不過盛世之下,卻含隱憂。今年光伏市場異常火爆,而各國政府削減補貼也削減得起勁。前述江蘇組件廠老總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首次在今年出現的不僅僅是德國大幅下調補貼,還有歐洲幾個主要安裝國相繼打算削減補貼。
早前有消息指,現有光伏激勵政策將在今年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