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9年全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排名第一后,近日,山東省又在“納入2020年國家財政補貼規模戶用光伏項目裝機容量”排名中位列榜首。
據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統計,截至2020年3月底,全國累計納入2020年國家財政補貼規模戶用光伏項目裝機容量25.89萬千瓦。僅山東一省被納入補貼的戶用光伏裝機容量即達到9.75萬千瓦,約占37%。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山東戶用光伏裝機數據搶眼的背后,實存隱憂。當談及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時,該省多家戶用光伏企業負責人不約而同向記者訴起了苦。“光伏貸”騙局致行業嚴重失信、光伏組件質量差次不齊、設備安裝不規范、后期運維服務“乏力”……一系列行業亂象讓戶用光伏原本光明的前景蒙上了陰影。
“光伏貸”亂象致市場熱潮漸退
“山東光照資源豐富、農戶密集,發展戶用光伏優勢明顯。也正因此,前兩年山東戶用光伏裝機量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山東省太陽能協會執行秘書長張曉斌介紹。
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僅有60萬千瓦的山東省,開始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到2017年,全省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大關,達到1052萬千瓦。三年時間增長超過16倍。僅戶用光伏裝機量就高達790萬MW。
截至2019年末,山東省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更增長至16.19GW,全年戶用光伏累計裝機達1.72GW。
記者了解到,2017年山東省戶用光伏裝機容量增幅高達約160%,然而,從2018年增幅呈現明顯下滑態勢,2018年僅約23%,較上年減少了約137個百分點。
“最早一批從事戶用光伏行業的企業,多為太陽能熱水器企業,他們將戶用光伏電站按照太陽能熱水器的‘分期貸款’套路推廣,這對戶用光伏發展非常不利。”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直言。
記者了解到,這種所謂的“分期貸款”推廣“套路”即為近年來在山東戶用光伏市場流行的“光伏貸”模式。
據介紹,在光伏貸模式下,用戶可在銀行貸款購買戶用光伏產品,并利用光伏發電收益進行還貸,用戶只需投入少部分資金,就可獲取光伏收益。也正因此,“光伏貸”成為最受歡迎的推廣模式。得益于此,2015—2017年,不少戶用光伏企業業務布局擴展之勢迅猛。
“借助戶用光伏發展勢頭,部分企業動起了歪腦筋。原本投資4—5元/瓦的電站系統,企業卻向貸款銀行報價6—7元/瓦,并向用戶謊稱,企業將承擔戶用光伏產品費用的10%—20%,相當于1—2元/瓦,屆時用戶的戶用光伏收益也將與企業按比例分成,也就是說實際成本為4—5元/瓦的電站系統全部由老百姓承擔,而企業則在快速收回成本的同時,還能‘坐享其成’。”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
他補充說,這種現象在2016—2017年最為嚴重,大量用戶都被表面看起來光鮮靚麗的“光伏貸”套路。“戶用光伏剛興起時,政策、模式還在探索中,銀行對戶用光伏行業實際情況并不了解,用戶也認為這種方式劃算,以致戶用光伏很受市場熱捧。但在后期實際運行過程中,用戶發現發電效果并不理想,收益也未達到企業承諾水平。甚至當設備出現問題后,聯系不到運維方。事實上,這部分企業可能早已‘關門’或‘跑路’。
行業整體失信,用戶不愿再買單,導致市場推廣開始遇阻。
設備“劣幣驅良幣”拖累運維服務
“除‘光伏貸’手段外,為降低成本,許多企業將戶用光伏組件設備質量控制到最低,以致出現產品質量差次不齊、設備安裝不規范等問題。”有業內人士坦言,目前市場上存在不少價格低廉的劣質產品,這類產品運行效率較低、運行體驗較差,少數劣質產品可能還由于易老化,導致電路火災隱患突出。
記者了解到,山東省樂陵市楊安鎮龐家村的60千瓦戶用光伏發電站并網一年多,就出現了保護管損壞、逆變器噪聲大、支架生銹等問題。
“不少戶用光伏設備因安裝不規范,導致已安裝的戶用光伏設備出現結構不穩定、支撐力度較低、抗風能力較弱等問題,這不僅會影響用戶自身用電安全,還可能對其他用戶造成影響。”張曉斌說。
“很多經銷商為打價格優勢,不惜在產品質量上做文章,將地面光伏電站使用過的降級組件拆卸下來,再安裝到戶用光伏端。”濟寧農信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泉亦對記者說,因降級、拆卸、無質保戶用光伏產品的涌入,加之后期服務、設備維護不到位,從而導致了戶用光伏設備故障頻發,用戶接受度越來越低,反過來又進一步制約了產業的發展。
“客觀分析,戶用光伏系統本身就是復雜組件,出現質量問題的概率較高,在施工和運維方面難度都比較大。”相關人士指出,即便是戶用光伏發展規模的較大企業在后期也難避免運維服務落后的情況,這在一定度程度上制約了山東戶用光伏的規模化發展。
源頭把關比后期改進更重要
針對以山東為代表的戶用光伏運維質量提升問題,有受訪行業人士強調,需要廠家在組件質量、經銷商售后服務、行業協會監管等方面共同發力,全鏈條推動戶用光伏運維質量提高。
“從源頭上嚴格把關組件質量比后期改進更重要。”浙江正泰安能電力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建波直言,他舉例道,單玻組件質保為25年,雙玻組件質保為30年。產品周期如此長,只有當企業壽命高于產品壽命,才有可能提供最好的質保。因此,可靠、可持續廠家對戶用光伏運維至關重要。
對此,河北新盛美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高生持相同觀點。“有些產品雖然價格稍高,但基于質量可靠,其實有利于售后的長期保障,用戶應該算長遠賬。”他說。
在朱建波看來,電站的建設水平也是戶用光伏維持長久生命力的重中之重。“電站從建設時就要考慮到后期運維。高質量的電站建設無疑會大大降低后期運維的工作量與運維成本。”
此外,受訪專家均表示,戶用光伏產業鏈各環節企業應在運維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共同配合、各取所長,在方案設計、設備選型、施工、驗收、后期維護層面打好“組合拳”,建立一套市場化的運維機制和服務體系,進而促進行業的長久可持續發展。
同時,蘇泉特別強調,“政府職能部門和行業協會亦需加強監管,建立‘黑名單’制度,從源頭杜絕劣質戶用光伏產品‘橫行’市場,同時應積極推動建立正軌的回收處理渠道,杜絕劣質組件以次充好,流向市場。“這是推動戶用光伏行業實現綠色發展的有力手段。”張曉斌亦表示。
據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統計,截至2020年3月底,全國累計納入2020年國家財政補貼規模戶用光伏項目裝機容量25.89萬千瓦。僅山東一省被納入補貼的戶用光伏裝機容量即達到9.75萬千瓦,約占37%。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山東戶用光伏裝機數據搶眼的背后,實存隱憂。當談及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時,該省多家戶用光伏企業負責人不約而同向記者訴起了苦。“光伏貸”騙局致行業嚴重失信、光伏組件質量差次不齊、設備安裝不規范、后期運維服務“乏力”……一系列行業亂象讓戶用光伏原本光明的前景蒙上了陰影。
“光伏貸”亂象致市場熱潮漸退
“山東光照資源豐富、農戶密集,發展戶用光伏優勢明顯。也正因此,前兩年山東戶用光伏裝機量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山東省太陽能協會執行秘書長張曉斌介紹。
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僅有60萬千瓦的山東省,開始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到2017年,全省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大關,達到1052萬千瓦。三年時間增長超過16倍。僅戶用光伏裝機量就高達790萬MW。
截至2019年末,山東省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更增長至16.19GW,全年戶用光伏累計裝機達1.72GW。
記者了解到,2017年山東省戶用光伏裝機容量增幅高達約160%,然而,從2018年增幅呈現明顯下滑態勢,2018年僅約23%,較上年減少了約137個百分點。
“最早一批從事戶用光伏行業的企業,多為太陽能熱水器企業,他們將戶用光伏電站按照太陽能熱水器的‘分期貸款’套路推廣,這對戶用光伏發展非常不利。”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直言。
記者了解到,這種所謂的“分期貸款”推廣“套路”即為近年來在山東戶用光伏市場流行的“光伏貸”模式。
據介紹,在光伏貸模式下,用戶可在銀行貸款購買戶用光伏產品,并利用光伏發電收益進行還貸,用戶只需投入少部分資金,就可獲取光伏收益。也正因此,“光伏貸”成為最受歡迎的推廣模式。得益于此,2015—2017年,不少戶用光伏企業業務布局擴展之勢迅猛。
“借助戶用光伏發展勢頭,部分企業動起了歪腦筋。原本投資4—5元/瓦的電站系統,企業卻向貸款銀行報價6—7元/瓦,并向用戶謊稱,企業將承擔戶用光伏產品費用的10%—20%,相當于1—2元/瓦,屆時用戶的戶用光伏收益也將與企業按比例分成,也就是說實際成本為4—5元/瓦的電站系統全部由老百姓承擔,而企業則在快速收回成本的同時,還能‘坐享其成’。”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
他補充說,這種現象在2016—2017年最為嚴重,大量用戶都被表面看起來光鮮靚麗的“光伏貸”套路。“戶用光伏剛興起時,政策、模式還在探索中,銀行對戶用光伏行業實際情況并不了解,用戶也認為這種方式劃算,以致戶用光伏很受市場熱捧。但在后期實際運行過程中,用戶發現發電效果并不理想,收益也未達到企業承諾水平。甚至當設備出現問題后,聯系不到運維方。事實上,這部分企業可能早已‘關門’或‘跑路’。
行業整體失信,用戶不愿再買單,導致市場推廣開始遇阻。
設備“劣幣驅良幣”拖累運維服務
“除‘光伏貸’手段外,為降低成本,許多企業將戶用光伏組件設備質量控制到最低,以致出現產品質量差次不齊、設備安裝不規范等問題。”有業內人士坦言,目前市場上存在不少價格低廉的劣質產品,這類產品運行效率較低、運行體驗較差,少數劣質產品可能還由于易老化,導致電路火災隱患突出。
記者了解到,山東省樂陵市楊安鎮龐家村的60千瓦戶用光伏發電站并網一年多,就出現了保護管損壞、逆變器噪聲大、支架生銹等問題。
“不少戶用光伏設備因安裝不規范,導致已安裝的戶用光伏設備出現結構不穩定、支撐力度較低、抗風能力較弱等問題,這不僅會影響用戶自身用電安全,還可能對其他用戶造成影響。”張曉斌說。
“很多經銷商為打價格優勢,不惜在產品質量上做文章,將地面光伏電站使用過的降級組件拆卸下來,再安裝到戶用光伏端。”濟寧農信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泉亦對記者說,因降級、拆卸、無質保戶用光伏產品的涌入,加之后期服務、設備維護不到位,從而導致了戶用光伏設備故障頻發,用戶接受度越來越低,反過來又進一步制約了產業的發展。
“客觀分析,戶用光伏系統本身就是復雜組件,出現質量問題的概率較高,在施工和運維方面難度都比較大。”相關人士指出,即便是戶用光伏發展規模的較大企業在后期也難避免運維服務落后的情況,這在一定度程度上制約了山東戶用光伏的規模化發展。
源頭把關比后期改進更重要
針對以山東為代表的戶用光伏運維質量提升問題,有受訪行業人士強調,需要廠家在組件質量、經銷商售后服務、行業協會監管等方面共同發力,全鏈條推動戶用光伏運維質量提高。
“從源頭上嚴格把關組件質量比后期改進更重要。”浙江正泰安能電力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建波直言,他舉例道,單玻組件質保為25年,雙玻組件質保為30年。產品周期如此長,只有當企業壽命高于產品壽命,才有可能提供最好的質保。因此,可靠、可持續廠家對戶用光伏運維至關重要。
對此,河北新盛美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高生持相同觀點。“有些產品雖然價格稍高,但基于質量可靠,其實有利于售后的長期保障,用戶應該算長遠賬。”他說。
在朱建波看來,電站的建設水平也是戶用光伏維持長久生命力的重中之重。“電站從建設時就要考慮到后期運維。高質量的電站建設無疑會大大降低后期運維的工作量與運維成本。”
此外,受訪專家均表示,戶用光伏產業鏈各環節企業應在運維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共同配合、各取所長,在方案設計、設備選型、施工、驗收、后期維護層面打好“組合拳”,建立一套市場化的運維機制和服務體系,進而促進行業的長久可持續發展。
同時,蘇泉特別強調,“政府職能部門和行業協會亦需加強監管,建立‘黑名單’制度,從源頭杜絕劣質戶用光伏產品‘橫行’市場,同時應積極推動建立正軌的回收處理渠道,杜絕劣質組件以次充好,流向市場。“這是推動戶用光伏行業實現綠色發展的有力手段。”張曉斌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