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如果外資企業對自身在華業務受到的待遇不滿,得到的建議往往是:可以私下抱怨,但在公開場合要保持沉默。
主流觀點認為,把對中國官員獨斷專行和偏袒本國企業的失望情緒廣而告之,只會招致報復,并威脅到企業的現有投資。
類似通用電氣(GE)、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Siemens)以及全球最大化工企業巴斯夫(BASF)等企業的負責人,被北京方面視為“外國友人”。作為獲得中國市場準入權的回報,當局希望他們能夠在批評者面前為中國政府的政策辯護。
但上述三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杰弗里•伊梅爾特(Jeffrey Immelt)、羅旭德(Peter Loescher)和賀斌杰(Jürgen Hambrecht)最近都對本企業在中國面臨的困難直言不諱。中國很快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對保持沉默和暢所欲言在風險/回報方面的考量,已經開始向后者偏移。中國無視知識產權、強迫技術轉移、在政府采購中偏袒本國企業的政策讓一些外企覺得,自己正被排擠出這個國家。“我們感覺在中國越來越不受歡迎,正因如此,你發現有更多的人大膽表態,并重新考慮自己在中國的未來,”美國信息技術產業理事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Council)的約翰•紐佛(John Neuffer)說。
商業領袖們表示,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前后,中國政府迅速進行了大量改革,在那之后,北京方面讓外國投資更自由化的胃口已經變小。因此,即便當前的政策只代表著一種停滯,外企卻感覺像是在倒退。
羅旭德和賀斌杰將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訪華之旅視為一個良機,選擇在這個時候大聲“訴苦”。“從德國人的角度出發,德國總理談到了最重要的幾點:改善知識產權保護和中國市場準入規則的必要性,”德國商會(German Chamber of Commerce)的中國專家薩賓納•黑普勒(Sabine Hepperle)表示。隨著中國對于全球企業的重要性不斷上升,這些企業要將往日在華投資轉化為利潤的壓力也與日俱增。中國經濟正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在華銷售在核心業績中的比重也不斷提高,高管們再也不能把市場準入成本作為在華業務未能實現目標的借口,或是一味強調監管環境的改善。
如今,中國已經是GE的第五大市場。2008年,伊梅爾特曾表示,2010年在華銷售額可能達到100億美元。目前,GE預計今年年底前來自中國的收入將增長10%,至60億美元左右。
在國家補貼的支持下,中國企業正逐漸走出國內市場,挑戰西方企業,和它們在其本土和第三方國家爭奪市場份額。太陽能行業就是一個例子,中國企業有望從德國競爭對手手中奪走世界領頭羊的位置。另一個例子是風能行業。中國在該行業擁有70家企業,它們已發起了一場競賽,旨在超越GE、西門子和丹麥的維斯塔斯(Vestas)等全球巨頭。
德國實業家們表示,在中國風能市場,本土企業在政府采購中明顯受到偏袒。私下里,德國一家大型工業企業的首席執行官指出,有一家全球市場領軍企業過去三年一份訂單都沒拿到,盡管他們在中國進行了大規模投資。西方國家政府對本國企業的擔憂感同身受,但美國和歐盟也沒有什么政策工具,能用來撬開中國市場的大門。中國加入WTO時所簽署的承諾,大多涉及出口或廉價制造品等更為簡單的領域,而不是外國投資所涉及的高度復雜的領域。即使存在書面的承諾,中國往往也缺乏相應機制――比如信息全面的中立法庭――來履行這些承諾。
兩位德國商業領袖愿意公開批評中國投資環境,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說起來有點自相矛盾,但這反映出在實業家看來,中國的政治環境有所改善。
英國《金融時報》艾倫•貝蒂(Alan Beattie)、吉密歐(Jamil Anderlini)、丹尼爾•謝弗(Daniel Schaefer)聯合報道。
譯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