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晚,東方日升發布簽署戰略框架協議的公告,擬在浙江省義烏市建設15GW高效電池+15GW高效組件項目,總投資額預計為206億元。
項目規劃顯示,該項目分二期建設,其中一期建設5GW高效電池和5GW高效組件生產線,建設期限預計2年;二期10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項目將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在未來3-5年內逐步建成投產。
這份框架協議的簽訂雙方為東方日升與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后續雙方還需根據投資金額,履行相應的審批或審議(包括但不限于董事會、股東大會及政府相關決策機構)等決策程序,并另行簽訂相關合同。
自2020年以來,光伏企業的投資擴產公告并不鮮見,同時伴隨著上市公司再融資新規的松綁,行業有了更多的融資選擇和空間,擴產步伐也更加從容。
擴產規模已創新高
據亞化咨詢在4月發布的2020年光伏行業擴產計劃研究顯示,今年以來,有20家光伏企業發布超過35個擴產項目,在產業鏈各環節大舉擴張,擬擴產規模約達340GW,投資額高達1500億元。
其中,有7個擴產項目的預計投資額超過100億元。此前單體項目投資額最大的是通威股份于2月發布的年產30GW高效太陽能電池及配套項目,預計總投資約200億元。
公告顯示,其一期7.5GW項目將于2020年3月前啟動,在2021年內建成投產,后續項目將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在未來3-5年內逐步建成投產。
而于美股上市的晶科能源作為目前全球最大光伏組件供應商,也在2020年動作頻頻。其在浙江義烏、江西上饒、浙江海寧的三個生產基地分別擬投資110億元、135億元和105億元,用于硅片、電池和組件各個環節的產能擴產。
亞化咨詢認為,當前除硅料環節僅通威宣布擴產外,硅棒/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環節均有多家企業爭先布局,擴產規模分別為66GW、91GW和153GW。
另一份來自于PV Tech初步整理的數據顯示,僅今年一季度,全球太陽能行業公布的擴產計劃就達到約500GW,比2019年全年公布的228GW總量超出了120%,創下歷史新高。而這其中,大多數公告由中國光伏制造商發布,占比約為94%。
新規后18只光伏股再融資
2020年2月14日,證監會再融資新規落地,顯著放寬了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股票的監管要求,對于像光伏行業這種資金密集行業來說,利好效果立竿見影。
據《華夏時報》記者統計,自新規發布之日起截至6月,A股69家光伏相關上市公司中,有18家企業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或預案修訂案,擬募資總金額不超過392億元。
其中,有118億元擬被企業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剩余資金皆用于投資擴產或建設研發中心。通威股份仍然是募資額最大的企業,擬募資總額為不超過60億元。
而與之相比,在新規發布前的2019年全年,據同花順數據顯示,也僅有包括愛康科技、中利集團、東尼電子等在內的7家光伏上市公司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擬募資總金額未超過150億元。
融資放寬刺激擴產步伐,在行業中的部分環節已經出現產能過剩的局面。加之前期受國內和海外疫情影響,市場需求放緩,降價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自3月25日以來,隆基股份已五次下調單晶硅片價格,158.75mm硅片和166mm硅片的降價幅度均超過23%。5月末,通威股份也發布了電池全線降價的信息,多晶電池片和單晶PERC電池的報價均下降超20%。
北京一位光伏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相對終端裝機規模,光伏產業鏈表面處于產能過剩的狀態,但實際上低成本、高品質的產能仍然不足,企業若布局優勢產能,會促進強者恒強局面的鞏固,并能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
擴產節奏和效果的把控也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關注。5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發布《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0年本)》(征求意見稿)提出,要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引導光伏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項目規劃顯示,該項目分二期建設,其中一期建設5GW高效電池和5GW高效組件生產線,建設期限預計2年;二期10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項目將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在未來3-5年內逐步建成投產。
這份框架協議的簽訂雙方為東方日升與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后續雙方還需根據投資金額,履行相應的審批或審議(包括但不限于董事會、股東大會及政府相關決策機構)等決策程序,并另行簽訂相關合同。
自2020年以來,光伏企業的投資擴產公告并不鮮見,同時伴隨著上市公司再融資新規的松綁,行業有了更多的融資選擇和空間,擴產步伐也更加從容。
擴產規模已創新高
據亞化咨詢在4月發布的2020年光伏行業擴產計劃研究顯示,今年以來,有20家光伏企業發布超過35個擴產項目,在產業鏈各環節大舉擴張,擬擴產規模約達340GW,投資額高達1500億元。
其中,有7個擴產項目的預計投資額超過100億元。此前單體項目投資額最大的是通威股份于2月發布的年產30GW高效太陽能電池及配套項目,預計總投資約200億元。
公告顯示,其一期7.5GW項目將于2020年3月前啟動,在2021年內建成投產,后續項目將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在未來3-5年內逐步建成投產。
而于美股上市的晶科能源作為目前全球最大光伏組件供應商,也在2020年動作頻頻。其在浙江義烏、江西上饒、浙江海寧的三個生產基地分別擬投資110億元、135億元和105億元,用于硅片、電池和組件各個環節的產能擴產。
亞化咨詢認為,當前除硅料環節僅通威宣布擴產外,硅棒/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環節均有多家企業爭先布局,擴產規模分別為66GW、91GW和153GW。
另一份來自于PV Tech初步整理的數據顯示,僅今年一季度,全球太陽能行業公布的擴產計劃就達到約500GW,比2019年全年公布的228GW總量超出了120%,創下歷史新高。而這其中,大多數公告由中國光伏制造商發布,占比約為94%。
新規后18只光伏股再融資
2020年2月14日,證監會再融資新規落地,顯著放寬了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股票的監管要求,對于像光伏行業這種資金密集行業來說,利好效果立竿見影。
據《華夏時報》記者統計,自新規發布之日起截至6月,A股69家光伏相關上市公司中,有18家企業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或預案修訂案,擬募資總金額不超過392億元。
其中,有118億元擬被企業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剩余資金皆用于投資擴產或建設研發中心。通威股份仍然是募資額最大的企業,擬募資總額為不超過60億元。
而與之相比,在新規發布前的2019年全年,據同花順數據顯示,也僅有包括愛康科技、中利集團、東尼電子等在內的7家光伏上市公司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擬募資總金額未超過150億元。
融資放寬刺激擴產步伐,在行業中的部分環節已經出現產能過剩的局面。加之前期受國內和海外疫情影響,市場需求放緩,降價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自3月25日以來,隆基股份已五次下調單晶硅片價格,158.75mm硅片和166mm硅片的降價幅度均超過23%。5月末,通威股份也發布了電池全線降價的信息,多晶電池片和單晶PERC電池的報價均下降超20%。
北京一位光伏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相對終端裝機規模,光伏產業鏈表面處于產能過剩的狀態,但實際上低成本、高品質的產能仍然不足,企業若布局優勢產能,會促進強者恒強局面的鞏固,并能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
擴產節奏和效果的把控也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關注。5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發布《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0年本)》(征求意見稿)提出,要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引導光伏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