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月運行,湖南模擬運行,湖北下發規則,江西完善規則
自從4月27日華中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開展首次調電結算試運行后,該區域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正駛入“快車道”,區域各省紛紛探索因地制宜的電力輔助服務,標志著華中“區域+省級”電力輔助輔助市場正在持續完善。
受訪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各省級、區域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構建,華中4省的新能源消納難題或將得到解決,尤其湖北明確電儲能設施以獨立市場主體身份參與調峰輔助服務市場,使得湖北乃至華中均多了一種調節資源和手段,華中電網運行將更加安全穩定。
華中省級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提速
隨著華中電力輔助服務市場5月15日正式運行,華中各省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正在加速。
華中電力調控分中心調度計劃處副處長黃海煜向記者表示,今年1月1日,河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正式運行;目前,湖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在模擬運行;湖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近日下發;江西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在完善中。
“隨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逐步成熟,市場主體范圍未來將不斷擴大,華中各省電力用戶有望獲得經濟、安全、優質的電力。”一位不愿具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以湖南為例,一季度,湖南電網用電負荷峰谷差高達59.87%,創歷史新高,供電安全穩定受到嚴重威脅,清潔能源消納愈加困難,省級層面亟待開啟市場化電力輔助服務。
上述人士解釋:“區域、省級電力調峰輔助服務不會出現兩級市場沖突的問題,兩者是統籌平衡關系,會進一步提升電力系統運行的經濟性,即優先省級電力調峰,省級不夠調配時,再到區域進行電力調峰。”
湖北明確電儲能可獨立參與調峰
記者注意到,湖南、湖北啟動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存在明顯差異。
湖南明確,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模擬運行期間,只以單個電廠為市場主體。為了保障用電負荷低谷供電平衡、可再生能源消納,湖南將開展深度調峰交易、啟停調峰交易;為保障祁韶特高壓直流向其他省轉送電量時電網運行安全穩定,湖南將開展旋轉備用交易;為保障在用電高峰時期避免啟動有序用電,湖南將開展緊急短時調峰交易。
相比之下,華中能源監管局6月9日印發的《湖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試行)》(以下簡稱“《運營規則》”)顯示,參與湖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的主體更為豐富,包括在電力交易中心注冊的網調、省調、地調及縣調管轄的所有發電企業,以及獨立的電儲能設施企業。市場初期主體暫為網調和省調管轄的火電、水電、風電、光伏和地縣調110千伏及以上風電場和光伏電站(不包括扶貧光伏),以及充電功率1萬千瓦及以上、持續充電時間4小時及以上的獨立電儲能設施企業。
對于電力輔助服務呈現的市場差異化,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新能源研究室主任王彩霞對記者表示,資源稟賦的不同意味區域、省級電力輔助服務的側重點不同。如華東區域,主要是解決可再生能源和消納區外來電的調峰壓力問題;西北區域,以解決供暖和可再生能源消納問題為主;東北區域,更多的是解決電力機組供熱時間長、數量多的問題;南方區域,則是解決水電裝機容量較大遇到的棄水問題。
“新能源+儲能”尷尬或將破解
值得關注的是,湖北運營規則鼓勵發電企業、售電企業、電力用戶、獨立輔助服務提供商等投資建設電儲能設施,具備獨立計量裝置的電儲能設施以獨立市場主體身份參與調峰輔助服務市場。
“《運營規則》最大的亮點就是儲能設施可以以獨立市場主體身份參與。”黃海煜對記者表示,參與電儲能調峰交易的電儲能設施包括抽水蓄能,以壓縮空氣蓄能、飛輪蓄能等為主的物理蓄能設施,和以鋰電池、鉛蓄電池、超級電容等為主的化學儲能設施。
從華中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試運行結果看,儲能參與電力輔助服務的效果明顯。以4月27日華中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調電結算為例,增加送出省經濟收益112萬元,減少購電省綜合購電成本169萬元,增加國網華中分部輸電收入7萬元,增加抽水蓄能電站輔助服務費3萬元。
“華中在國內率先以市場化機制進行抽蓄機組跨省調用,為抽水蓄能電站參與市場化運作、未來電儲能技術參與調峰輔助服務提供了平臺和創新收益模式。”業內人士評價,無論是抽水蓄能,還是電儲能,其共享儲能模式或將破解此前一直被詬病的強制新能源發電企業配儲能的尷尬,也就是說,并非每個新能源項目都必須配儲能
記者了解到,湖北運營規則提出的電儲能調峰交易,是指電儲能設施在電網調峰能力不足時段吸收電力,在其他時段釋放電力,從而提供調峰服務交易。電儲能交易模式為日前申報,日內調用;電儲能設施獲得的調峰服務費用由電儲能調峰交易時段運行的火電廠、水電廠、風電廠、光伏電站共同分攤。
自從4月27日華中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開展首次調電結算試運行后,該區域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正駛入“快車道”,區域各省紛紛探索因地制宜的電力輔助服務,標志著華中“區域+省級”電力輔助輔助市場正在持續完善。
受訪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各省級、區域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構建,華中4省的新能源消納難題或將得到解決,尤其湖北明確電儲能設施以獨立市場主體身份參與調峰輔助服務市場,使得湖北乃至華中均多了一種調節資源和手段,華中電網運行將更加安全穩定。
華中省級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提速
隨著華中電力輔助服務市場5月15日正式運行,華中各省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正在加速。
華中電力調控分中心調度計劃處副處長黃海煜向記者表示,今年1月1日,河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正式運行;目前,湖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在模擬運行;湖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近日下發;江西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在完善中。
“隨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逐步成熟,市場主體范圍未來將不斷擴大,華中各省電力用戶有望獲得經濟、安全、優質的電力。”一位不愿具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以湖南為例,一季度,湖南電網用電負荷峰谷差高達59.87%,創歷史新高,供電安全穩定受到嚴重威脅,清潔能源消納愈加困難,省級層面亟待開啟市場化電力輔助服務。
上述人士解釋:“區域、省級電力調峰輔助服務不會出現兩級市場沖突的問題,兩者是統籌平衡關系,會進一步提升電力系統運行的經濟性,即優先省級電力調峰,省級不夠調配時,再到區域進行電力調峰。”
湖北明確電儲能可獨立參與調峰
記者注意到,湖南、湖北啟動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存在明顯差異。
湖南明確,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模擬運行期間,只以單個電廠為市場主體。為了保障用電負荷低谷供電平衡、可再生能源消納,湖南將開展深度調峰交易、啟停調峰交易;為保障祁韶特高壓直流向其他省轉送電量時電網運行安全穩定,湖南將開展旋轉備用交易;為保障在用電高峰時期避免啟動有序用電,湖南將開展緊急短時調峰交易。
相比之下,華中能源監管局6月9日印發的《湖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試行)》(以下簡稱“《運營規則》”)顯示,參與湖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的主體更為豐富,包括在電力交易中心注冊的網調、省調、地調及縣調管轄的所有發電企業,以及獨立的電儲能設施企業。市場初期主體暫為網調和省調管轄的火電、水電、風電、光伏和地縣調110千伏及以上風電場和光伏電站(不包括扶貧光伏),以及充電功率1萬千瓦及以上、持續充電時間4小時及以上的獨立電儲能設施企業。
對于電力輔助服務呈現的市場差異化,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新能源研究室主任王彩霞對記者表示,資源稟賦的不同意味區域、省級電力輔助服務的側重點不同。如華東區域,主要是解決可再生能源和消納區外來電的調峰壓力問題;西北區域,以解決供暖和可再生能源消納問題為主;東北區域,更多的是解決電力機組供熱時間長、數量多的問題;南方區域,則是解決水電裝機容量較大遇到的棄水問題。
“新能源+儲能”尷尬或將破解
值得關注的是,湖北運營規則鼓勵發電企業、售電企業、電力用戶、獨立輔助服務提供商等投資建設電儲能設施,具備獨立計量裝置的電儲能設施以獨立市場主體身份參與調峰輔助服務市場。
“《運營規則》最大的亮點就是儲能設施可以以獨立市場主體身份參與。”黃海煜對記者表示,參與電儲能調峰交易的電儲能設施包括抽水蓄能,以壓縮空氣蓄能、飛輪蓄能等為主的物理蓄能設施,和以鋰電池、鉛蓄電池、超級電容等為主的化學儲能設施。
從華中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試運行結果看,儲能參與電力輔助服務的效果明顯。以4月27日華中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調電結算為例,增加送出省經濟收益112萬元,減少購電省綜合購電成本169萬元,增加國網華中分部輸電收入7萬元,增加抽水蓄能電站輔助服務費3萬元。
“華中在國內率先以市場化機制進行抽蓄機組跨省調用,為抽水蓄能電站參與市場化運作、未來電儲能技術參與調峰輔助服務提供了平臺和創新收益模式。”業內人士評價,無論是抽水蓄能,還是電儲能,其共享儲能模式或將破解此前一直被詬病的強制新能源發電企業配儲能的尷尬,也就是說,并非每個新能源項目都必須配儲能
記者了解到,湖北運營規則提出的電儲能調峰交易,是指電儲能設施在電網調峰能力不足時段吸收電力,在其他時段釋放電力,從而提供調峰服務交易。電儲能交易模式為日前申報,日內調用;電儲能設施獲得的調峰服務費用由電儲能調峰交易時段運行的火電廠、水電廠、風電廠、光伏電站共同分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