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池尺寸之爭告一段落之后,異質結技術近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討論和關注。 8月25日,安徽宣城公布500MW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中標情況。該項目是安徽英發集團投資,今年6月底開工建設的7.5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的一期工程預留工程一部分。 8月21日,山煤國際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當日與湖州珺華思越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寧波齊賢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關于組建山煤國際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資協議》,約定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山煤國際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開展10GW高效異質結(HJT)太陽能電池產業化一期3GW項目。 在剛剛結束的SNEC展會期間,鈞石能源也隆重發布了全球首款“HDT多晶異質結雙面組件”,用多晶搭配異質結。 “我們的異質結設備,預計9月底就會到位。”愛康科技的相關負責人SNEC期間接受世紀新能源網記者采訪時信心滿滿。 “我很看好異質結。”賽拉弗光伏系統有限公司總裁李綱接受世紀新能源網記者采訪時透露,賽拉弗最近也在密切關注異質結動向,也在考慮新上設備的可能性。 不僅如此,據世紀新能源網粗略統計,目前國內布局異質結技術的企業已有十余家,包括東方日升、通威、阿特斯、彩虹、國電投、中智、漢能等,規劃總產能已經超過了30GW。其中晉能、中智、漢能及鈞石等布局較早,已建成異質結產線,規模多在百MW級。 所謂的異質結太陽能電池,便是業內常說的HIT電池或者HJT電池,它并不能算一種新技術,早在1997年,就由日本三洋公司率先推出并實現商業化。 公開信息顯示,異質結電池具備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和雙面性,工藝流程簡單、提效潛力高、降本空間大,為光伏產業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動力。
相比目前主流的單晶PERC高效電池技術23%轉換率的量產瓶頸,異質結電池有極大的轉換效率優勢,據了解,異質結電池當前量產平均效率普遍在23%以上,產線最高效率甚至達到24%,而未來有望達到25%。
即使在相同轉換率的條件下,異質結電池的發電效率也要明顯高于PERC,根據實測數據,在使用同是22%效率的PERC電池組件和異質結電池組件,異質結雙面組件發電量比高效單晶PERC單面組件發電量高20-30%左右,比高效單晶PERC雙面組件發電量也要高10%。在國內,我國光伏企業早在10年前便開始了異質結的研發。 “異質結電池代表著光伏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有著足夠的發展空間。此前沒能大規模推廣,主要是進口生產設備太貴。”江蘇愛康能源研究院技術總監易治凱透露,目前異質結的生產設備已經可以實現部分國產化替代,隨著生產成本的大幅下降,特別是平價上網時代的來臨,異質結電池在效率提升方面的巨大優勢將讓它逐漸成為市場主流產品。 “從技術的好壞來說,我個人認為異質結技術更好,因為它只需要四道生產工序。對于生產企業來說,工序越少,成本越低。”李綱透露,以前進口一套200MW的異質結生產線,價格至少在4、5個億,現在有了國產設備替代,一套1GW左右的生產線,成本也就在1個億左右。 “雖然設備實現了國產化替代,但穩定性和可靠性能否經受得住考驗,現在還有待觀察。”李綱表示,異質結電池對結構、成分更加敏感,如果要想在主戰場上競爭,必須要兼容超大超薄。 “異質結電池是在晶硅的基礎上做薄膜工藝,鍍膜工藝,尺寸越大,均勻性越難控制。半導體從8寸漲到12寸,180、210尺寸的出現,對鍍膜工藝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李綱擔心,目前組件市場的混亂尺寸,特別是大尺寸組件的推廣,可能會影響異質結電池的推進速度。 不管怎樣,現在的異質結電池,很像兩年的PERC,隨著越來越多光伏企業的加入,在加速設備國產化設備升級、硅片減薄、低溫銀漿用量等成本降低的同時,也將加快異質結電池的成熟速度。李綱判斷,異質結電池要走向主流市場,還得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