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設在光熱資源足的遼闊戈壁上的一塊塊深藍色光伏板,如一片藍色海洋,每天不停地“追光逐日”。
光伏發電,作為當今最清潔、最環保的新興能源,在我省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全省可用于光伏發電和風電場建設的荒漠化土地10萬平方公里,太陽能可開發量超過30億千瓦,風能可開發量超過7500萬千瓦,青海是發展新能源產業理想之地、中國重要的區域能源接續基地。
省會西寧以“領跑者”標準,全力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光伏產業基地!
為了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關于發展光伏產業重要指示落到實處,西寧全面貫徹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奮力推進“一優兩高”,依托現有產業基礎,以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為支撐,以現代化電網建設為保障,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光伏產業基地建設,為全省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更高水平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作出積極貢獻。
發展光伏
青海得天獨厚
如果說世界什么地方最為潔凈,毋庸置疑是離天最近的“世界屋脊”,這里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大規模荒漠化土地資源優勢,發展光伏得天獨厚。可謂是老天賜予最純潔之地的最純潔資源。
青海省不僅水電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也得天獨厚,是發展新能源產業理想之地,也是中國重要的區域能源接續基地。
坐擁豐富的自然資源,省委省政府加快“五個示范省”建設,強化“四種經濟形態”引領,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據省統計局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389.72億千瓦時,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中清潔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6.4%,清潔能源發電量占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的84.0%。目前,青海清潔能源發電利用水平始終處于全國前列,已成為世界上光伏電站大規模并網最集中的地區。
依托青海豐富的風、光、水能資源,近年來,我省扎實推進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新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實現發展動能上的新轉換,技術、模式、發展方式上的新突破,推動新能源行業進入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開創了我省能源發展的新局面。
崛起光伏產業鏈
“小高地”
為了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光伏產業重要指示落到實處,實現青海光伏產業彎道超車,走在全國前列,加快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為綠色能源示范省建設作貢獻,西寧市政府于2016年11月出臺了《西寧市建設光伏制造業基地的實施意見》并明確了今后的發展目標。
圍繞推進綠色能源示范省和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發展目標,有效拓展光伏光熱發電應用,培育一批具有創新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光伏光熱產品制造、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骨干企業,形成具有特色的光伏光熱建筑一體化設計、制造、應用和服務體系,產業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
為了實現從光伏發電到“光伏制造”,西寧市依托全省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大規模荒漠化土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在東川工業園區引進了亞洲硅業、黃河水電、陽光能源、鑫諾光電、國電投、聚能電力、拓日新能源、陽光電源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光伏制造企業,初步形成了多晶硅—單晶硅—切片—太陽能電池—電池組件完整的光伏制造產業鏈,聚集了逆變器、光伏玻璃、石英坩堝、鋁邊框、支架等一批配套光伏產業,形成了迄今為止青海省最為完整的工業產業鏈條,成為光伏全產業鏈發展的“小高地”。
向全國重要光伏制造中心奔跑
深處內陸的青海一直給人們以生態優美但經濟、科技落后的印象。其實青海的光伏產業早已打破人們的偏見,“高精尖”是現在青海光伏的代名詞。
省會西寧更是向全國重要的光伏制造中心發力奔跑!
近年來,西寧依托東川工業園區已形成的光伏晶硅材料產業基礎,以提高光伏多晶硅、單晶硅等企業效益和產品核心競爭力為目的,通過抓創新、推技改、降能耗、減成本、促聯合、提效益、擴產能等一系列措施,做強光伏晶硅基礎材料產業。園區發揮光伏產業集群優勢,多晶硅達到產能約為2.25萬噸;單晶硅產能約為7000噸;切片產能約為600兆瓦;光伏電池產能約為500兆瓦;光伏組件產能約為900兆瓦;光伏組件鋁邊框產能約為450萬套;光伏支架產能約為1.5萬噸……
“對于光伏產業來說,青海整個產業規模目前在全國最大,潛力非常巨大,我們想把好的技術投入到好的省份。為此,我們在積極與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對接,盡快加入到光伏產業鏈中。”上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提及光伏產業這樣表示。
發展產業集群打造光伏品牌
走進東川工業園區金硅路1號——亞洲硅業所在地,一片片光伏發電板映入眼簾。
“亞洲硅業從2008年建成投產的一期多晶硅項目開始,發展為如今的三期項目,還原爐歷經了從一期時的12對棒、18對棒、24對棒,到二期項目中的全24對棒,如今三期項目已達全48對棒,并將一期的12對棒和18對棒全部升級為36對棒,隨之產能實現了從年產2000噸、3000噸到萬噸級的跨越,如今已經達到了20000噸。”公司總工程師宗冰說道。
依托亞洲硅業提純的超高純四氯化硅這一先進技術,引進了青海中利光纖技術科技有限公司光纖預制棒及拉絲生產項目,填補我省產業空白,是我省“高精尖”產業項目,實現了光纖和多晶硅兩大產業間的融合發展,形成了新材料和新能源雙領域產業間的有效補充,進一步延伸循環經濟產業鏈條,是全球光纖產業中實施循環經濟模式的范例。黃河水電新能源分公司在多晶硅生產中通過實施富余氫氣回收利用、余熱綜合利用、精餾系統蒸汽凝液回收、循環水系統優化改造、還原廢水回收利用等項目,年節約生產成本近3000萬元。
新產業支撐新引擎,如今的東川工業園光伏晶硅材料產業基地已風生水起,以東川工業園區為代表的光伏產業發展基地,通過不斷探索走出了一條新能源發展的綠色之路,成功打造出完整的光伏產業制造鏈,成為光伏發展的獨特“風光”。
正是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擁有的這些科技型和高新技術企業,促進了整個產業的結構優化、輻射帶動了園區經濟、培植發展了產業集群、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科技成果,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打造出了青海光伏品牌。
光伏發電,作為當今最清潔、最環保的新興能源,在我省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全省可用于光伏發電和風電場建設的荒漠化土地10萬平方公里,太陽能可開發量超過30億千瓦,風能可開發量超過7500萬千瓦,青海是發展新能源產業理想之地、中國重要的區域能源接續基地。
省會西寧以“領跑者”標準,全力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光伏產業基地!
為了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關于發展光伏產業重要指示落到實處,西寧全面貫徹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奮力推進“一優兩高”,依托現有產業基礎,以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為支撐,以現代化電網建設為保障,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光伏產業基地建設,為全省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更高水平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作出積極貢獻。
發展光伏
青海得天獨厚
如果說世界什么地方最為潔凈,毋庸置疑是離天最近的“世界屋脊”,這里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大規模荒漠化土地資源優勢,發展光伏得天獨厚。可謂是老天賜予最純潔之地的最純潔資源。
青海省不僅水電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也得天獨厚,是發展新能源產業理想之地,也是中國重要的區域能源接續基地。
坐擁豐富的自然資源,省委省政府加快“五個示范省”建設,強化“四種經濟形態”引領,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據省統計局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389.72億千瓦時,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中清潔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6.4%,清潔能源發電量占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的84.0%。目前,青海清潔能源發電利用水平始終處于全國前列,已成為世界上光伏電站大規模并網最集中的地區。
依托青海豐富的風、光、水能資源,近年來,我省扎實推進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新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實現發展動能上的新轉換,技術、模式、發展方式上的新突破,推動新能源行業進入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開創了我省能源發展的新局面。
崛起光伏產業鏈
“小高地”
為了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光伏產業重要指示落到實處,實現青海光伏產業彎道超車,走在全國前列,加快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為綠色能源示范省建設作貢獻,西寧市政府于2016年11月出臺了《西寧市建設光伏制造業基地的實施意見》并明確了今后的發展目標。
圍繞推進綠色能源示范省和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發展目標,有效拓展光伏光熱發電應用,培育一批具有創新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光伏光熱產品制造、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骨干企業,形成具有特色的光伏光熱建筑一體化設計、制造、應用和服務體系,產業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
為了實現從光伏發電到“光伏制造”,西寧市依托全省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大規模荒漠化土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在東川工業園區引進了亞洲硅業、黃河水電、陽光能源、鑫諾光電、國電投、聚能電力、拓日新能源、陽光電源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光伏制造企業,初步形成了多晶硅—單晶硅—切片—太陽能電池—電池組件完整的光伏制造產業鏈,聚集了逆變器、光伏玻璃、石英坩堝、鋁邊框、支架等一批配套光伏產業,形成了迄今為止青海省最為完整的工業產業鏈條,成為光伏全產業鏈發展的“小高地”。
向全國重要光伏制造中心奔跑
深處內陸的青海一直給人們以生態優美但經濟、科技落后的印象。其實青海的光伏產業早已打破人們的偏見,“高精尖”是現在青海光伏的代名詞。
省會西寧更是向全國重要的光伏制造中心發力奔跑!
近年來,西寧依托東川工業園區已形成的光伏晶硅材料產業基礎,以提高光伏多晶硅、單晶硅等企業效益和產品核心競爭力為目的,通過抓創新、推技改、降能耗、減成本、促聯合、提效益、擴產能等一系列措施,做強光伏晶硅基礎材料產業。園區發揮光伏產業集群優勢,多晶硅達到產能約為2.25萬噸;單晶硅產能約為7000噸;切片產能約為600兆瓦;光伏電池產能約為500兆瓦;光伏組件產能約為900兆瓦;光伏組件鋁邊框產能約為450萬套;光伏支架產能約為1.5萬噸……
“對于光伏產業來說,青海整個產業規模目前在全國最大,潛力非常巨大,我們想把好的技術投入到好的省份。為此,我們在積極與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對接,盡快加入到光伏產業鏈中。”上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提及光伏產業這樣表示。
發展產業集群打造光伏品牌
走進東川工業園區金硅路1號——亞洲硅業所在地,一片片光伏發電板映入眼簾。
“亞洲硅業從2008年建成投產的一期多晶硅項目開始,發展為如今的三期項目,還原爐歷經了從一期時的12對棒、18對棒、24對棒,到二期項目中的全24對棒,如今三期項目已達全48對棒,并將一期的12對棒和18對棒全部升級為36對棒,隨之產能實現了從年產2000噸、3000噸到萬噸級的跨越,如今已經達到了20000噸。”公司總工程師宗冰說道。
依托亞洲硅業提純的超高純四氯化硅這一先進技術,引進了青海中利光纖技術科技有限公司光纖預制棒及拉絲生產項目,填補我省產業空白,是我省“高精尖”產業項目,實現了光纖和多晶硅兩大產業間的融合發展,形成了新材料和新能源雙領域產業間的有效補充,進一步延伸循環經濟產業鏈條,是全球光纖產業中實施循環經濟模式的范例。黃河水電新能源分公司在多晶硅生產中通過實施富余氫氣回收利用、余熱綜合利用、精餾系統蒸汽凝液回收、循環水系統優化改造、還原廢水回收利用等項目,年節約生產成本近3000萬元。
新產業支撐新引擎,如今的東川工業園光伏晶硅材料產業基地已風生水起,以東川工業園區為代表的光伏產業發展基地,通過不斷探索走出了一條新能源發展的綠色之路,成功打造出完整的光伏產業制造鏈,成為光伏發展的獨特“風光”。
正是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擁有的這些科技型和高新技術企業,促進了整個產業的結構優化、輻射帶動了園區經濟、培植發展了產業集群、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科技成果,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打造出了青海光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