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光伏產業鏈目前哪個環節供應最為緊張,答案一定是玻璃——硅料、EVA、背板的短缺和漲價,都可以通過擴產快速解決,且周期相對較短,但玻璃短缺是近乎無解的。一方面,受《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等政策限制,相關企業無法大規模擴產,只能進行有限的產能置換;另一方面,即便主管部門放寬限制,玻璃的擴產周期也要一年半左右,正所謂“遠水難解近渴”。
從今年三季度起,不斷有相關企業、媒體呼吁放寬玻璃擴產限制,但從索比光伏網與相關企業溝通的成果看,他們最希望看到的不是簡單的一紙公告,允許玻璃產品自由擴產,而是對技術型、創新型產品管控的有序放開,同時,組件產品要盡快實現標準化,減少玻璃尺寸要求。“有條件允許少數技術先進企業的優勢產品擴產,統一組件尺寸,也要避免下游需求時間太集中。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光伏玻璃緊缺的問題。”一位玻璃企業負責人說。
光伏玻璃的價格趨勢
根據PV Infolink統計,3.2mm玻璃上周均價42元/㎡,最高報價48元/㎡,2.0mm玻璃均價也達到34元/㎡。從索比光伏網了解的情況看,部分玻璃企業向二、三線組件企業提供的報價超過50元/㎡,42元/㎡的成交價格僅存在于大型玻璃企業與長期穩定合作的一線組件企業之間,未來很有可能繼續上漲。
為何光伏玻璃可以“任性”漲價?生產成本是否可控?筆者與相關企業溝通后了解到,玻璃生產成本主要包括原料、燃料兩部分。其中,原料中最核心的是石英砂和純堿,燃料則多為天然氣。“許多玻璃企業將原片生產放在安徽,主要是因為當地有較大規模的石英砂礦,可以滿足生產需求。”玻璃企業技術人員說。
據介紹,原片只是光伏玻璃生產的第一步,想得到組件可以使用的光伏玻璃,還需要經歷上片、磨邊、打孔、清洗、烘干、鍍膜、鍍釉、鋼化、下片、打包等十幾道工序,以及中間若干檢驗步驟。“之前玻璃價格上漲,一方面是市場供求不平衡所致,另一方面也跟純堿、天然氣價格有關。”上述玻璃企業負責人指出,三季度一波上漲后,近期純堿價格已經穩定,但冬季天然氣價格有所上浮,加上部分地區為完成環保要求,對玻璃企業進行限產,都會加劇市場上供不應求的情形,推高玻璃價格。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玻璃價格繼續上漲已不符合價值規律。與硅料不同,光伏玻璃即使漲價,也無法增加市場供應,反而會迫使組件企業減產,影響行業整體發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表示,預計2020年新增裝機規模35-45GW,且大概率落在35-40GW區間,比之前有所下調,原因之一便是近期供應鏈價格上漲。
從媒體公開報道看,多家電站投資企業負責人頻繁“走訪”光伏企業,主要是為了保障組件供應,個別企業已被迫暫緩部分競價項目并網。筆者認為,由玻璃漲價帶來的組件價格上漲已超過0.1元/W,組件企業“賠本賺吆喝”的行為不可能長期持續,必定會尋找其他途徑解決問題。因此,玻璃價格繼續上漲的空間十分有限,但明年全年的供應依然處于緊張狀態,大概率維持在較高價位。
光伏玻璃的巨大缺口
根據工信部提供的數據,至2020年9月底,全國共計超白壓延玻璃114座熔窯,245條生產線,產能32580噸/日,其中在產熔窯48座,164條生產線,產能28320噸/日,產能利用率87%。我國光伏玻璃產能約占全球產能的90%,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產國和出口國。目前國內光伏玻璃在建和擬建產能24750噸/日,其中10600噸/日的產能已具備點火投產條件,主要分布在安徽和廣西。
索比光伏網計算得出,在合格率85%的條件下,上述產能對應3.2mm光伏玻璃283萬㎡/天,或2.0mm光伏玻璃472萬㎡/天,理論上全年可滿足約211GW單玻組件或176GW雙玻組件的需求。
但光伏玻璃的缺口之大有目共睹,今年四季度供應尤其緊張。與相關企業溝通后獲悉,除了《玻璃緊缺,四季度組件缺口超10GW!》一文中提及的原因外,國內市場需求過于集中、組件企業擴產太快這兩方面原因也要引起重視。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四季度全國新增裝機占全年的46.9%,預計2020年四季度全國新增裝機占比更高,遠超玻璃企業供應能力,出現缺口不可避免。
此外,據索比光伏網不完全統計,目前光伏企業提出的電池環節擴產計劃超過272.7GW,組件環節超過279GW,令人咋舌。過去9年,我國光伏玻璃產能年均增長19%以上,與全球新增裝機規模增幅(21%)基本持平,但組件企業按照這樣的節奏大規模擴產,玻璃環節無論如何都是跟不上的。
光伏行業的應對之策
與玻璃企業交流后,筆者總結了他們的三點訴求:
一是產品尺寸標準化,這已經是所有玻璃企業、甚至整個光伏行業的共同心聲。
由于硅片尺寸、電池片數量、排列方式、電池片間距的差異,光伏組件尺寸千差萬別,給玻璃等輔材企業、設計院、EPC企業和運維公司帶來了諸多挑戰。從今年上海SNEC展會看,各家組件企業推出的產品尺寸超過100種,讓玻璃企業無所適從。“光伏玻璃生產出來后,要么用掉,要么報廢掉。損耗會被計入生產成本,同時浪費產能,使供應更加緊張。”
2017年,在國家能源局、工信部、國家認監委聯合發布的《關于提高主要光伏產品技術指標并加強監管工作的通知》中,對60片、72片版型光伏組件的外形尺寸進行了明確。但隨著不同尺寸硅片進入市場,原有尺寸不再適用,且每家企業都認為自己的產品方案可以帶來最優度電成本,互不相讓。在此,我們呼吁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盡快推出光伏組件外形尺寸參考值,提高光伏供應鏈利用率,減少損耗,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是下游需求合理分散。
除競價項目外,能源主管部門對平價項目并網時間也作出了規定,許多地方更是明確提出了不能按時并網的懲罰措施。筆者相信,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督促投資企業及時推動項目進展,確保消納空間得到充分利用。但另一方面,為了避免下游需求集中帶來的問題,在光伏實現平價上網后,可以考慮每年多批次申報,執行不同的并網截止期。這樣的好處是,企業可以擁有更多自主權,在系統成本最低的時候進行建設,系統質量和效率更有保障,電網企業也不必在630、1231來臨之際加班加點,一舉多得。
三是有序放開對技術型、創新型產品的管控。
某玻璃企業負責人明確表示,按照目前形勢,如果玻璃產能管控完全放開,會導致大量資本涌入這一領域,迅速造成產能過剩,給行業發展帶來沖擊,明顯違背了產能置換政策的初衷。他強調,即便主管部門放松對光伏玻璃生產的管控,也要有序進行,有條件地允許少數技術先進企業的優勢產品擴產,避免一窩蜂扎堆而上,擾亂市場。
此外,筆者認為,玻璃企業也要積極擁抱市場競爭。既有玻璃企業內部的競爭,也有來自透明背板等相似產品的競爭。根據相關專家統計,2019年,雙面組件市場占有率約為14%,而雙玻組件市場占有率約為12%,也就是說,透明背板產品占據了2%的市場份額。預計2020年,透明背板的市場份額將達到7%,到2025年可能達到22%。如果玻璃企業滿足于目前的高額利潤,很可能迫使下游選擇其他技術路線。只有充分的市場競爭,才能讓企業充滿活力,不斷創新,為實現2030年碳排放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宏偉目標持續奮斗。
從今年三季度起,不斷有相關企業、媒體呼吁放寬玻璃擴產限制,但從索比光伏網與相關企業溝通的成果看,他們最希望看到的不是簡單的一紙公告,允許玻璃產品自由擴產,而是對技術型、創新型產品管控的有序放開,同時,組件產品要盡快實現標準化,減少玻璃尺寸要求。“有條件允許少數技術先進企業的優勢產品擴產,統一組件尺寸,也要避免下游需求時間太集中。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光伏玻璃緊缺的問題。”一位玻璃企業負責人說。
光伏玻璃的價格趨勢
根據PV Infolink統計,3.2mm玻璃上周均價42元/㎡,最高報價48元/㎡,2.0mm玻璃均價也達到34元/㎡。從索比光伏網了解的情況看,部分玻璃企業向二、三線組件企業提供的報價超過50元/㎡,42元/㎡的成交價格僅存在于大型玻璃企業與長期穩定合作的一線組件企業之間,未來很有可能繼續上漲。
為何光伏玻璃可以“任性”漲價?生產成本是否可控?筆者與相關企業溝通后了解到,玻璃生產成本主要包括原料、燃料兩部分。其中,原料中最核心的是石英砂和純堿,燃料則多為天然氣。“許多玻璃企業將原片生產放在安徽,主要是因為當地有較大規模的石英砂礦,可以滿足生產需求。”玻璃企業技術人員說。
據介紹,原片只是光伏玻璃生產的第一步,想得到組件可以使用的光伏玻璃,還需要經歷上片、磨邊、打孔、清洗、烘干、鍍膜、鍍釉、鋼化、下片、打包等十幾道工序,以及中間若干檢驗步驟。“之前玻璃價格上漲,一方面是市場供求不平衡所致,另一方面也跟純堿、天然氣價格有關。”上述玻璃企業負責人指出,三季度一波上漲后,近期純堿價格已經穩定,但冬季天然氣價格有所上浮,加上部分地區為完成環保要求,對玻璃企業進行限產,都會加劇市場上供不應求的情形,推高玻璃價格。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玻璃價格繼續上漲已不符合價值規律。與硅料不同,光伏玻璃即使漲價,也無法增加市場供應,反而會迫使組件企業減產,影響行業整體發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表示,預計2020年新增裝機規模35-45GW,且大概率落在35-40GW區間,比之前有所下調,原因之一便是近期供應鏈價格上漲。
從媒體公開報道看,多家電站投資企業負責人頻繁“走訪”光伏企業,主要是為了保障組件供應,個別企業已被迫暫緩部分競價項目并網。筆者認為,由玻璃漲價帶來的組件價格上漲已超過0.1元/W,組件企業“賠本賺吆喝”的行為不可能長期持續,必定會尋找其他途徑解決問題。因此,玻璃價格繼續上漲的空間十分有限,但明年全年的供應依然處于緊張狀態,大概率維持在較高價位。
光伏玻璃的巨大缺口
根據工信部提供的數據,至2020年9月底,全國共計超白壓延玻璃114座熔窯,245條生產線,產能32580噸/日,其中在產熔窯48座,164條生產線,產能28320噸/日,產能利用率87%。我國光伏玻璃產能約占全球產能的90%,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產國和出口國。目前國內光伏玻璃在建和擬建產能24750噸/日,其中10600噸/日的產能已具備點火投產條件,主要分布在安徽和廣西。
索比光伏網計算得出,在合格率85%的條件下,上述產能對應3.2mm光伏玻璃283萬㎡/天,或2.0mm光伏玻璃472萬㎡/天,理論上全年可滿足約211GW單玻組件或176GW雙玻組件的需求。
但光伏玻璃的缺口之大有目共睹,今年四季度供應尤其緊張。與相關企業溝通后獲悉,除了《玻璃緊缺,四季度組件缺口超10GW!》一文中提及的原因外,國內市場需求過于集中、組件企業擴產太快這兩方面原因也要引起重視。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四季度全國新增裝機占全年的46.9%,預計2020年四季度全國新增裝機占比更高,遠超玻璃企業供應能力,出現缺口不可避免。
此外,據索比光伏網不完全統計,目前光伏企業提出的電池環節擴產計劃超過272.7GW,組件環節超過279GW,令人咋舌。過去9年,我國光伏玻璃產能年均增長19%以上,與全球新增裝機規模增幅(21%)基本持平,但組件企業按照這樣的節奏大規模擴產,玻璃環節無論如何都是跟不上的。
光伏行業的應對之策
與玻璃企業交流后,筆者總結了他們的三點訴求:
一是產品尺寸標準化,這已經是所有玻璃企業、甚至整個光伏行業的共同心聲。
由于硅片尺寸、電池片數量、排列方式、電池片間距的差異,光伏組件尺寸千差萬別,給玻璃等輔材企業、設計院、EPC企業和運維公司帶來了諸多挑戰。從今年上海SNEC展會看,各家組件企業推出的產品尺寸超過100種,讓玻璃企業無所適從。“光伏玻璃生產出來后,要么用掉,要么報廢掉。損耗會被計入生產成本,同時浪費產能,使供應更加緊張。”
2017年,在國家能源局、工信部、國家認監委聯合發布的《關于提高主要光伏產品技術指標并加強監管工作的通知》中,對60片、72片版型光伏組件的外形尺寸進行了明確。但隨著不同尺寸硅片進入市場,原有尺寸不再適用,且每家企業都認為自己的產品方案可以帶來最優度電成本,互不相讓。在此,我們呼吁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盡快推出光伏組件外形尺寸參考值,提高光伏供應鏈利用率,減少損耗,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是下游需求合理分散。
除競價項目外,能源主管部門對平價項目并網時間也作出了規定,許多地方更是明確提出了不能按時并網的懲罰措施。筆者相信,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督促投資企業及時推動項目進展,確保消納空間得到充分利用。但另一方面,為了避免下游需求集中帶來的問題,在光伏實現平價上網后,可以考慮每年多批次申報,執行不同的并網截止期。這樣的好處是,企業可以擁有更多自主權,在系統成本最低的時候進行建設,系統質量和效率更有保障,電網企業也不必在630、1231來臨之際加班加點,一舉多得。
三是有序放開對技術型、創新型產品的管控。
某玻璃企業負責人明確表示,按照目前形勢,如果玻璃產能管控完全放開,會導致大量資本涌入這一領域,迅速造成產能過剩,給行業發展帶來沖擊,明顯違背了產能置換政策的初衷。他強調,即便主管部門放松對光伏玻璃生產的管控,也要有序進行,有條件地允許少數技術先進企業的優勢產品擴產,避免一窩蜂扎堆而上,擾亂市場。
此外,筆者認為,玻璃企業也要積極擁抱市場競爭。既有玻璃企業內部的競爭,也有來自透明背板等相似產品的競爭。根據相關專家統計,2019年,雙面組件市場占有率約為14%,而雙玻組件市場占有率約為12%,也就是說,透明背板產品占據了2%的市場份額。預計2020年,透明背板的市場份額將達到7%,到2025年可能達到22%。如果玻璃企業滿足于目前的高額利潤,很可能迫使下游選擇其他技術路線。只有充分的市場競爭,才能讓企業充滿活力,不斷創新,為實現2030年碳排放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宏偉目標持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