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江蘇昆山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示范基地,一期總投資2000萬美元的茂迪(蘇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在建設,預計2008年投產,建成后年生產240兆瓦發電能力的太陽能電池。這個可再生能源產業示范基地占地1450畝,已經引進的項目還有美國通用硅、恒輝新能源等,投產后產能將達到2000兆瓦。
不止是昆山,在整個長三角地區,光伏電池產業都正在形成一個發展高峰。
去年5月,國內最大的硅片加工企業河北晶龍集團在上海奉賢區投資20億元建設太陽能科技產業園,其中包括4條25兆瓦的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去年年底,一個總投資3000萬美元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在南京江寧科技園試產成功;之前,江蘇已有無錫尚德、林洋新能源、蘇州阿特斯、常州天合4家光伏企業在美國上市,其中無錫尚德早已躋身世界光伏行業前十強,占了全國太陽能電池總產能的60%;今年,國內知名的低壓電器企業江蘇大全、溫州正泰等企業也紛紛高調進入光伏電池產業……
光伏電池產業一時成為長三角新能源產業陣營的“王牌”。但90%以上的原料要依靠進口,80%的銷售靠出口,“兩頭在外”的產業特征使這個新能源行業對本土能源補充供應成為“畫餅”。不僅如此,甚至還可能加劇用電緊張和環境污染。
江蘇省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顧為東指出,長三角光伏產業走的是“出口石英砂―――進口單晶硅、多晶硅―――出口光伏電池”的循環,我們進行的切割工藝附加值低,耗電多,而且產生大量固體垃圾和固體廢料。目前,多晶硅太陽能電池上游的多晶硅原材料供應日益緊張,“原料依賴”和“市場依賴”制約了產業的利潤空間。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四十八研究所副所長王俊朝認為,長三角太陽能電池產業的技術水平,除無錫尚德等少數企業進入國際一流行列且部分技術國際領先外,整體研發和生產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尚有差距。“技術依賴”也制約了產業發展能力。同時,從全國范圍看,光伏電池產業還存在投資過熱的風險。
對于上述問題,長三角光伏電池產業也在努力尋求應對之策。
在昆山,可再生能源產業示范基地與科研院校合作,引進了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發電及制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可再生能源研發機構,并規劃建設可再生能源主題公園,吸引具有世界級領導型和自主知識產權型的項目進駐,形成從多晶硅料生產、硅棒制造,電池片生產、模組封裝直至太陽能系統應用開發的全產業鏈。
在上海,河北晶龍集團的太陽能科技產業基地也規劃了太陽能單晶硅、硅片切割、電池片生產、組件封裝等上下游產業鏈的研究、開發和集成生產。
“建立完整產業鏈只是解決‘兩頭在外’中原料一頭的問題。光伏電池產業的更大發展,取決于我國國內光伏需求市場規模的擴大,要依靠國家制訂長遠發展規劃并出臺相關政策支持。”一位業內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