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保產業的迅猛發展,跨界環保業成為了一種時尚。這些跨界的企業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實力雄厚的大型國有企業。近年來,他們通過跨行業并購環保企業或成立環保子公司等多種方式布局環保產業,并深入到污水處理、再生資源利用等多個環保細分領域,成為了跨界環保領域中不容忽視的一個現象。
跨界手段:花樣繁多
由于很多跨界環保的企業“有錢任性”,業內把他們稱為“野蠻人”。而涉足環保業的大型國企,應該算是“野蠻人”中的“野蠻人”了。這些企業憑借自身強大的資金及技術實力,以收購、成立環保子公司、項目界入等方式殺入了環保業。
收購
許多不差錢的國企都選擇以并購環保企業的方式快速進入環保行業,有葛洲壩、ST宜紙、中信集團等。
以葛洲壩為例:2015年4月,葛洲壩收購凱丹水務75%股份,進入水處理領域。隨后,公司在水處理、固廢、可再生資源利用等多個領域開啟并購模式,如收購凱丹水務剩余25%股權,收購中固科技,進軍污水污泥處理領域等。這一系列的收購為葛洲壩快速打開了環保市場的“大門”。
成立環保子公司
可以說,以成立環保子公司進入行業是國企們的最愛,中國建筑、中國化學、中石化、中電建、中車等都選擇了這種方式。其中,中國化學聯合其大股東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斥資10億元設立了中化工程集團環保有限公司,加大環保業務板塊的投入;中石化成立中石化節能環保公司,致力于做強上游節能環保產業;葛洲壩成立綠園公司,專注于打理其環保產業等。
巧借自身優勢殺入
除上述方式外,還有一些企業憑借自身在工程項目或技術上的優勢,進入環保相關領域。中國中鐵就憑借其在工程項目上的優勢,已承建數百個水務及環保工程項目,進而打入環保市場。以中鐵四局為例,近兩年,公司承建了江西最大污水處理廠南昌青山湖污水處理廠、華中最大污水處理廠武漢漢西污水處理廠、安哥拉首座現代化污水處理廠等多個項目, 可謂經驗豐富。中石油則攜手哈工大,以多梯度耦合污油泥處理等新技術,進軍石油環保產業。
跨界領域:多點并進,污水處理成最愛
進軍環保行業的國企們在污水處理、流域治理、固廢治理、再生資源利用等多個環保細分領域都有所布局,其中,污水處理領域是這些企業們的最愛,葛洲壩等企業在再生資源領域的表現可圈可點。
污水處理領域
近年來,污水處理領域最受大型國企的青睞。葛洲壩、中國中車、中鐵、中化、中信集團、中冶等企業紛紛進入污水處理領域,以此布局環保行業。
以中國中車為例,中國中車憑借技術和設備優勢,專注進軍農村污水處理市場。早在15年,中國中車就與江蘇常熟、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合作探索分散污水治理模式;隨后又投資10億,在常熟建立了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生產及研發基地。同時,企業還在廣西、濟南等地建設農村污水處理試點工程。此后,中國中車屢獲農村污水處理項目,如16年,其旗下時代電氣寧波時代斬獲寧波市鄞州區五鄉鎮農村污水治理PPP項目;17年5月,中國中車與上海市崇明區簽訂協議,以農業污水處理為切入點展開合作。在企業官網上,中國中車稱自己“成為國內村鎮污水治理領域首選供應商”,讓我們期待其接下來的表現。
再生資源利用領域
我國再生資源行業門檻相對較低,吸引了不少國企的目光,葛洲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葛洲壩的再生資源領域業務主要由旗下綠園公司進行打理,近年一直大動作不斷。15年,綠園公司與大連環嘉成立葛洲壩環嘉公司,進入再生資源領域;隨后,又成立葛洲壩興業公司、展慈公司,切入再生資源中原市場,增加再生有色金屬深加工業務,在再生資源領域全面鋪開。今年4月,公司再生資源項目首月銷售收入超3000萬,前景比較光明。
熱熱鬧鬧的跨界背后
小編梳理發現,大型國企大量進軍環保行業始于2015年,如今,兩年已過,環保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他們也交上了在環保行業的第一份“成績單”。總體來說,國企們雖來勢洶洶,但環保板塊普遍處在培育期,其發展仍需進步。
有的企業如葛洲壩正在環保領域加速前進。
目前,環保已成為葛洲壩的主營業務板塊之一。但從整體上看,公司在環保領域還需努力。總體而言,公司的主要營業收入來源仍是建筑業務,環保板塊僅占百分之十。雖然環保板塊營業收入排在第二位,但毛利率卻不到5%,處于末流。而據今年公司一季報,環保業務方面由于公司新增葛洲壩興業和展慈兩家以再生資源回收為主業的公司,收入預計有所增長。而在公司的環保業務中,屬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收益最多,已位列行業前三甲。可見,葛洲壩在環保領域仍有較大盈利空間。
而有的企業則顯得有些“雷聲大,雨點小”,在環保領域并未取得太多實質性成績,有點“玩票”的意思。此前,中國化學為改變單一業務結構,進軍環保行業,如今,環保占其業務的2.16%,業務結構有初步改善,但距其想要把環保板塊作為重點發展對象之一的初衷來講,還相據甚遠。中石化節能環保公司在近兩年除完成幾項煙氣脫硫脫硝項目外,未見其有更大動作。
總之,大型國企的加入,為環保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的到來有利于大型項目的快速落地,技術的提高等。然而,對于跨界的大型國企來說,雖然他們實力強大,但若想在環保行業干出一番業績,仍然需要更加努力。革命尚未成功,大型國企的環保掘金之路走向如何?值得我們進一步關注。
跨界手段:花樣繁多
由于很多跨界環保的企業“有錢任性”,業內把他們稱為“野蠻人”。而涉足環保業的大型國企,應該算是“野蠻人”中的“野蠻人”了。這些企業憑借自身強大的資金及技術實力,以收購、成立環保子公司、項目界入等方式殺入了環保業。
收購
許多不差錢的國企都選擇以并購環保企業的方式快速進入環保行業,有葛洲壩、ST宜紙、中信集團等。
以葛洲壩為例:2015年4月,葛洲壩收購凱丹水務75%股份,進入水處理領域。隨后,公司在水處理、固廢、可再生資源利用等多個領域開啟并購模式,如收購凱丹水務剩余25%股權,收購中固科技,進軍污水污泥處理領域等。這一系列的收購為葛洲壩快速打開了環保市場的“大門”。
成立環保子公司
可以說,以成立環保子公司進入行業是國企們的最愛,中國建筑、中國化學、中石化、中電建、中車等都選擇了這種方式。其中,中國化學聯合其大股東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斥資10億元設立了中化工程集團環保有限公司,加大環保業務板塊的投入;中石化成立中石化節能環保公司,致力于做強上游節能環保產業;葛洲壩成立綠園公司,專注于打理其環保產業等。
巧借自身優勢殺入
除上述方式外,還有一些企業憑借自身在工程項目或技術上的優勢,進入環保相關領域。中國中鐵就憑借其在工程項目上的優勢,已承建數百個水務及環保工程項目,進而打入環保市場。以中鐵四局為例,近兩年,公司承建了江西最大污水處理廠南昌青山湖污水處理廠、華中最大污水處理廠武漢漢西污水處理廠、安哥拉首座現代化污水處理廠等多個項目, 可謂經驗豐富。中石油則攜手哈工大,以多梯度耦合污油泥處理等新技術,進軍石油環保產業。
跨界領域:多點并進,污水處理成最愛
進軍環保行業的國企們在污水處理、流域治理、固廢治理、再生資源利用等多個環保細分領域都有所布局,其中,污水處理領域是這些企業們的最愛,葛洲壩等企業在再生資源領域的表現可圈可點。
污水處理領域
近年來,污水處理領域最受大型國企的青睞。葛洲壩、中國中車、中鐵、中化、中信集團、中冶等企業紛紛進入污水處理領域,以此布局環保行業。
以中國中車為例,中國中車憑借技術和設備優勢,專注進軍農村污水處理市場。早在15年,中國中車就與江蘇常熟、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合作探索分散污水治理模式;隨后又投資10億,在常熟建立了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生產及研發基地。同時,企業還在廣西、濟南等地建設農村污水處理試點工程。此后,中國中車屢獲農村污水處理項目,如16年,其旗下時代電氣寧波時代斬獲寧波市鄞州區五鄉鎮農村污水治理PPP項目;17年5月,中國中車與上海市崇明區簽訂協議,以農業污水處理為切入點展開合作。在企業官網上,中國中車稱自己“成為國內村鎮污水治理領域首選供應商”,讓我們期待其接下來的表現。
再生資源利用領域
我國再生資源行業門檻相對較低,吸引了不少國企的目光,葛洲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葛洲壩的再生資源領域業務主要由旗下綠園公司進行打理,近年一直大動作不斷。15年,綠園公司與大連環嘉成立葛洲壩環嘉公司,進入再生資源領域;隨后,又成立葛洲壩興業公司、展慈公司,切入再生資源中原市場,增加再生有色金屬深加工業務,在再生資源領域全面鋪開。今年4月,公司再生資源項目首月銷售收入超3000萬,前景比較光明。
熱熱鬧鬧的跨界背后
小編梳理發現,大型國企大量進軍環保行業始于2015年,如今,兩年已過,環保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他們也交上了在環保行業的第一份“成績單”。總體來說,國企們雖來勢洶洶,但環保板塊普遍處在培育期,其發展仍需進步。
有的企業如葛洲壩正在環保領域加速前進。
目前,環保已成為葛洲壩的主營業務板塊之一。但從整體上看,公司在環保領域還需努力。總體而言,公司的主要營業收入來源仍是建筑業務,環保板塊僅占百分之十。雖然環保板塊營業收入排在第二位,但毛利率卻不到5%,處于末流。而據今年公司一季報,環保業務方面由于公司新增葛洲壩興業和展慈兩家以再生資源回收為主業的公司,收入預計有所增長。而在公司的環保業務中,屬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收益最多,已位列行業前三甲。可見,葛洲壩在環保領域仍有較大盈利空間。
而有的企業則顯得有些“雷聲大,雨點小”,在環保領域并未取得太多實質性成績,有點“玩票”的意思。此前,中國化學為改變單一業務結構,進軍環保行業,如今,環保占其業務的2.16%,業務結構有初步改善,但距其想要把環保板塊作為重點發展對象之一的初衷來講,還相據甚遠。中石化節能環保公司在近兩年除完成幾項煙氣脫硫脫硝項目外,未見其有更大動作。
總之,大型國企的加入,為環保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的到來有利于大型項目的快速落地,技術的提高等。然而,對于跨界的大型國企來說,雖然他們實力強大,但若想在環保行業干出一番業績,仍然需要更加努力。革命尚未成功,大型國企的環保掘金之路走向如何?值得我們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