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將規劃建12個永久性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廠的消息,從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傳出。屆時,這些浦東、嘉定、閔行等區的工廠每年將“吃”掉750萬噸的建筑垃圾。
城市發展的步子越跨越大,隨之而來的是“垃圾圍城”的困境。每年以百萬噸、甚至千萬噸計的建筑垃圾如何處理?生活垃圾如何妥善分類,隨后循環再利用?與垃圾的斗爭形勢不可謂不嚴峻。
不過,就在一些國家忙著“擺脫”垃圾的同時,瑞典和挪威卻視垃圾為“寶”,紛紛從國外進口垃圾。這是為什么?
付費請人處理垃圾
漸成“大生意”
挪威與英國、愛爾蘭以及美國做生意,進口的貨物之中有一項是垃圾。照理說,進口別國的東西,即是花錢買,也就是付費。但在這檔生意中,付費的卻是垃圾的提供方。這是因為英國、愛爾蘭、美國一些城市的垃圾處理能力不強,付費出口垃圾的成本比自己進行垃圾填埋更低,出口進口兩家皆大歡喜,這買賣做得值。
這些垃圾“漂洋過海”來到另一個國家,用途是什么?挪威盡管是世界十大油氣出口國之一,仍積極推廣再生能源。過去十幾年間,垃圾焚燒供暖供電產業在挪威迅速發展,首都奧斯陸現有一半的供暖都來自垃圾焚燒。
同在北歐的瑞典作為挪威的競爭對手也在積極地進口垃圾,2012年,瑞典就宣布每年要從國外進口幾十萬噸垃圾用于冬季供暖。瑞典廢棄物管理與循環利用協會算過一筆賬,焚燒3噸垃圾產生的能量相當于1噸石油或2噸煤炭產生的能量。
有數據顯示,北歐人一年生產的垃圾總量為1.5億噸,但北歐供暖、供電公司對垃圾的需求量為每年7億噸,缺口達到5.5億噸。在歐洲,“垃圾市場”已逐漸為人們所認可,規模正越來越大。
相比于挪威,瑞典在垃圾分類和循環再利用方面更勝一籌。近年來,瑞典的垃圾處理企業數量激增,處理費用隨之下降,導致挪威不少財政緊張的地方政府寧愿跨境出口垃圾。這就引發了挪威的垃圾出口到瑞典,而挪威本國的垃圾處理廠卻“吃不飽”的奇怪現象。比如位于挪威西海岸的小城沃斯,雖然距其約100公里外的卑爾根就有垃圾焚燒廠,但它卻情愿“千里迢迢”地把垃圾送往約800公里以外的瑞典中部城市延雪平處理。
近99%的廢棄物
都得到了回收
歐盟數據統計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瑞典人制造的生活垃圾中,被填埋的非可再生垃圾只占1%,36%可得到循環利用,14%再生成化肥,另外49%被焚燒發電供熱。另據瑞典環保部門的數據顯示,瑞典的垃圾焚燒廠每天能生產足夠25萬個家庭使用的電力,以及足夠95萬個家庭使用的熱能。曾有瑞典人驕傲地宣稱:瑞典近99%的廢棄物都得到了回收。
當全球許多國家都只能靠垃圾填埋法應對“垃圾圍城”問題時,瑞典為何走在了前列?
首先,瑞典政府重視環保,出臺了一系列嚴格且可行的環保政策。比如針對消費者制定的產品包裝“押金回收”制度。
為提高飲料包裝回收率,瑞典每個飲料瓶的標簽上都會根據規定標示飲料瓶的押金,一般為0.5瑞典克朗-2瑞典克朗(約合0.4元-1.59元人民幣)。消費者購買飲料時除了付飲料價格外,必須同時支付瓶子的押金。一般超市門口都有專用的瓶子回收站,把廢棄的飲料瓶投進回收站后,就會打印一張小票,上面有這次回收的金額。憑這張小票可以在超市退款或在購物時直接抵扣購物款。
在生產商層面,許多強制回收的產品在生產前就需要向環境保護部門預繳一筆押金,只有在產品經檢驗達到了回收比例后,押金才能退還。比如瑞典商家在生產銷售電子產品前,必須有完善的回收處理流程和設備,并在產品的說明上詳細標注如何在使用后將此產品回收——生產者負責,這也正是歐盟針對電子產品回收制訂的環保指令《關于報廢電子電氣設備的指令》的核心內容。
不合環境標準的廠堅決拆除
瑞典廢棄物處理的技術很先進,世界上第一套真空自動垃圾收集系統就是由瑞典工程師發明的。
如今,大部分瑞典居民區都設有自動垃圾收集系統。這是一套密閉式的系統,由地面的垃圾箱和一系列隱蔽在地下的豎井和管道組成。垃圾筒直接連接地下運輸管道,管道中根據垃圾收集的頻度預設了“刮風”的時間,每隔一段時間,各個管道就像大型的吸塵器一樣被定時開啟,各種垃圾就被吸入中央收集站。中央收集站通常建在離居民區較遠的郊區,那里設有熱電廠,可在回收利用垃圾后再將電能送回居民區,其電費僅相當于其他能源供電的一半。
很多住戶廚房水槽下面安裝餐廚垃圾粉碎機,被粉碎的廚余垃圾通過專用管道輸送至地下收集箱,堆積到一定量后,垃圾運輸車將其送至沼氣廠。據悉,每10公斤廚余垃圾經過處理后可產生相當于約1升汽油的沼氣。瑞典許多公共汽車上都有“沼氣使用”標志,它們可以免費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此外,保留下來的食物渣滓可制成液態生物肥料。
對不可用生物技術處理的垃圾,瑞典工廠則通過垃圾焚燒技術消化它們。但垃圾焚燒會產生煙氣排放和固體殘渣,如果處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隨著公眾對環境的關注日益提高,瑞典出臺了一系列嚴格的環境標準和法規,全國27個垃圾焚化廠中的20個進行了技術升級或重建,其余7家由于無法達到標準而最終陸續被拆除。
城市發展的步子越跨越大,隨之而來的是“垃圾圍城”的困境。每年以百萬噸、甚至千萬噸計的建筑垃圾如何處理?生活垃圾如何妥善分類,隨后循環再利用?與垃圾的斗爭形勢不可謂不嚴峻。
不過,就在一些國家忙著“擺脫”垃圾的同時,瑞典和挪威卻視垃圾為“寶”,紛紛從國外進口垃圾。這是為什么?
付費請人處理垃圾
漸成“大生意”
挪威與英國、愛爾蘭以及美國做生意,進口的貨物之中有一項是垃圾。照理說,進口別國的東西,即是花錢買,也就是付費。但在這檔生意中,付費的卻是垃圾的提供方。這是因為英國、愛爾蘭、美國一些城市的垃圾處理能力不強,付費出口垃圾的成本比自己進行垃圾填埋更低,出口進口兩家皆大歡喜,這買賣做得值。
這些垃圾“漂洋過海”來到另一個國家,用途是什么?挪威盡管是世界十大油氣出口國之一,仍積極推廣再生能源。過去十幾年間,垃圾焚燒供暖供電產業在挪威迅速發展,首都奧斯陸現有一半的供暖都來自垃圾焚燒。
同在北歐的瑞典作為挪威的競爭對手也在積極地進口垃圾,2012年,瑞典就宣布每年要從國外進口幾十萬噸垃圾用于冬季供暖。瑞典廢棄物管理與循環利用協會算過一筆賬,焚燒3噸垃圾產生的能量相當于1噸石油或2噸煤炭產生的能量。
有數據顯示,北歐人一年生產的垃圾總量為1.5億噸,但北歐供暖、供電公司對垃圾的需求量為每年7億噸,缺口達到5.5億噸。在歐洲,“垃圾市場”已逐漸為人們所認可,規模正越來越大。
相比于挪威,瑞典在垃圾分類和循環再利用方面更勝一籌。近年來,瑞典的垃圾處理企業數量激增,處理費用隨之下降,導致挪威不少財政緊張的地方政府寧愿跨境出口垃圾。這就引發了挪威的垃圾出口到瑞典,而挪威本國的垃圾處理廠卻“吃不飽”的奇怪現象。比如位于挪威西海岸的小城沃斯,雖然距其約100公里外的卑爾根就有垃圾焚燒廠,但它卻情愿“千里迢迢”地把垃圾送往約800公里以外的瑞典中部城市延雪平處理。
近99%的廢棄物
都得到了回收
歐盟數據統計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瑞典人制造的生活垃圾中,被填埋的非可再生垃圾只占1%,36%可得到循環利用,14%再生成化肥,另外49%被焚燒發電供熱。另據瑞典環保部門的數據顯示,瑞典的垃圾焚燒廠每天能生產足夠25萬個家庭使用的電力,以及足夠95萬個家庭使用的熱能。曾有瑞典人驕傲地宣稱:瑞典近99%的廢棄物都得到了回收。
當全球許多國家都只能靠垃圾填埋法應對“垃圾圍城”問題時,瑞典為何走在了前列?
首先,瑞典政府重視環保,出臺了一系列嚴格且可行的環保政策。比如針對消費者制定的產品包裝“押金回收”制度。
為提高飲料包裝回收率,瑞典每個飲料瓶的標簽上都會根據規定標示飲料瓶的押金,一般為0.5瑞典克朗-2瑞典克朗(約合0.4元-1.59元人民幣)。消費者購買飲料時除了付飲料價格外,必須同時支付瓶子的押金。一般超市門口都有專用的瓶子回收站,把廢棄的飲料瓶投進回收站后,就會打印一張小票,上面有這次回收的金額。憑這張小票可以在超市退款或在購物時直接抵扣購物款。
在生產商層面,許多強制回收的產品在生產前就需要向環境保護部門預繳一筆押金,只有在產品經檢驗達到了回收比例后,押金才能退還。比如瑞典商家在生產銷售電子產品前,必須有完善的回收處理流程和設備,并在產品的說明上詳細標注如何在使用后將此產品回收——生產者負責,這也正是歐盟針對電子產品回收制訂的環保指令《關于報廢電子電氣設備的指令》的核心內容。
不合環境標準的廠堅決拆除
瑞典廢棄物處理的技術很先進,世界上第一套真空自動垃圾收集系統就是由瑞典工程師發明的。
如今,大部分瑞典居民區都設有自動垃圾收集系統。這是一套密閉式的系統,由地面的垃圾箱和一系列隱蔽在地下的豎井和管道組成。垃圾筒直接連接地下運輸管道,管道中根據垃圾收集的頻度預設了“刮風”的時間,每隔一段時間,各個管道就像大型的吸塵器一樣被定時開啟,各種垃圾就被吸入中央收集站。中央收集站通常建在離居民區較遠的郊區,那里設有熱電廠,可在回收利用垃圾后再將電能送回居民區,其電費僅相當于其他能源供電的一半。
很多住戶廚房水槽下面安裝餐廚垃圾粉碎機,被粉碎的廚余垃圾通過專用管道輸送至地下收集箱,堆積到一定量后,垃圾運輸車將其送至沼氣廠。據悉,每10公斤廚余垃圾經過處理后可產生相當于約1升汽油的沼氣。瑞典許多公共汽車上都有“沼氣使用”標志,它們可以免費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此外,保留下來的食物渣滓可制成液態生物肥料。
對不可用生物技術處理的垃圾,瑞典工廠則通過垃圾焚燒技術消化它們。但垃圾焚燒會產生煙氣排放和固體殘渣,如果處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隨著公眾對環境的關注日益提高,瑞典出臺了一系列嚴格的環境標準和法規,全國27個垃圾焚化廠中的20個進行了技術升級或重建,其余7家由于無法達到標準而最終陸續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