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實施的“大氣十條”是針對環境突出問題開展綜合治理的首個行動計劃。隨著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調整和治理的不斷深入,我國大氣污染源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各地的大氣污染治理方案也隨之調整,新行動計劃正在制定中。
2013年,黨中央、國務院頒布實施“大氣十條”,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向污染宣戰、系統開展污染治理的重大戰略部署。
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表示,“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各地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點區域明顯好轉。目前全國范圍內已經初步建立了大氣污染防治體制機制。
2013年實施的“大氣十條”是針對環境突出問題開展綜合治理的首個行動計劃。按照中央關于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部署,大氣污染防治的戰役繼續深入挺進,新行動計劃正在制定中。
日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規劃部副主任雷宇在“聚力攻堅,多效協同”打贏藍天保衛戰專家研討會上表示,一些前瞻性的政策和方法正在被納入考慮范圍中,包括中央財政資金根據各地空氣質量改善效果進行分配,以及不再以行政命令而是利用市場機制將排污交易權與實際的排放配額進行調動。
隨著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調整和治理的不斷深入,我國大氣污染源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各地的大氣污染治理方案也隨之調整。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將從“結構性減排”向“內涵型減排”轉變,以細顆粒物來源解析為基礎,印發實施了《北京市藍天保衛戰2018年行動計劃》,要求2018年北京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力爭繼續下降。
雖然2017年上海市PM2.5和PM10都已達到國家下達的考核目標,但二氧化氮和臭氧的指標均未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隨著兩者年均濃度的上升,大氣治理的側重點也發生了變化。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壽子琪透露:“隨著原先主要對手PM2.5的節節敗退,二氧化氮和臭氧已逐漸成為這場戰役的主要‘對手’。”
日前, 陜西省政府出臺了《陜西省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和《陜西省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2018年工作要點》。《行動方案》指出,力爭到2020年,全省設區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3%,PM2.5濃度較2015年下降15%。
由此看來,隨著首輪行動計劃的圓滿收官,各地均采取了政策措施的調整,而新行動計劃的制定正當其時。早在今年二月,生態環境部就表示正在研究制定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計劃,明確具體戰役及其時間表和路線圖。
目前我國區域聯防聯控實現重大創新,區域協同治理大氣污染成為大氣質量改善的重要舉措。新的藍天保衛戰作戰計劃將以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等重點區域為主戰場,集中優勢兵力,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在鞏固五年大氣治理成果的基礎上,確保3年取得更大成效。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郝吉明表示,大氣污染防治剛剛走出第一步,未來要鞏固和深化大氣十條的成果,擴大重點區域范圍。
在重污染天氣防控方面,要優化能源產業和交通結構,從根本上解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重污染頻發的問題。實施國家減排行動計劃離不開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實施《國家清潔柴油機行動計劃》將推動綠色航運體系建設,推進綠色交通發展。與此同時,要積極研判空氣質量形勢,通過加快清潔燃料替代、錯峰生產等措施及時采取有效減排措施。
2013年,黨中央、國務院頒布實施“大氣十條”,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向污染宣戰、系統開展污染治理的重大戰略部署。
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表示,“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各地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點區域明顯好轉。目前全國范圍內已經初步建立了大氣污染防治體制機制。
2013年實施的“大氣十條”是針對環境突出問題開展綜合治理的首個行動計劃。按照中央關于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部署,大氣污染防治的戰役繼續深入挺進,新行動計劃正在制定中。
日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規劃部副主任雷宇在“聚力攻堅,多效協同”打贏藍天保衛戰專家研討會上表示,一些前瞻性的政策和方法正在被納入考慮范圍中,包括中央財政資金根據各地空氣質量改善效果進行分配,以及不再以行政命令而是利用市場機制將排污交易權與實際的排放配額進行調動。
隨著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調整和治理的不斷深入,我國大氣污染源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各地的大氣污染治理方案也隨之調整。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將從“結構性減排”向“內涵型減排”轉變,以細顆粒物來源解析為基礎,印發實施了《北京市藍天保衛戰2018年行動計劃》,要求2018年北京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力爭繼續下降。
雖然2017年上海市PM2.5和PM10都已達到國家下達的考核目標,但二氧化氮和臭氧的指標均未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隨著兩者年均濃度的上升,大氣治理的側重點也發生了變化。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壽子琪透露:“隨著原先主要對手PM2.5的節節敗退,二氧化氮和臭氧已逐漸成為這場戰役的主要‘對手’。”
日前, 陜西省政府出臺了《陜西省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和《陜西省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2018年工作要點》。《行動方案》指出,力爭到2020年,全省設區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3%,PM2.5濃度較2015年下降15%。
由此看來,隨著首輪行動計劃的圓滿收官,各地均采取了政策措施的調整,而新行動計劃的制定正當其時。早在今年二月,生態環境部就表示正在研究制定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計劃,明確具體戰役及其時間表和路線圖。
目前我國區域聯防聯控實現重大創新,區域協同治理大氣污染成為大氣質量改善的重要舉措。新的藍天保衛戰作戰計劃將以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等重點區域為主戰場,集中優勢兵力,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在鞏固五年大氣治理成果的基礎上,確保3年取得更大成效。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郝吉明表示,大氣污染防治剛剛走出第一步,未來要鞏固和深化大氣十條的成果,擴大重點區域范圍。
在重污染天氣防控方面,要優化能源產業和交通結構,從根本上解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重污染頻發的問題。實施國家減排行動計劃離不開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實施《國家清潔柴油機行動計劃》將推動綠色航運體系建設,推進綠色交通發展。與此同時,要積極研判空氣質量形勢,通過加快清潔燃料替代、錯峰生產等措施及時采取有效減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