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麥收時節,與往年鄉鎮干部田間駐點督導禁燒不同,今年,河北省大部分地區秸稈禁燒采用高清視頻監控系統。通過指揮平臺24小時監控可及時發現并處置火情,減少大氣污染。
“藍天工程”布設4000余個監控點位
“我們足不出戶,只需輕點鼠標,就可以嚴密監控各個鄉鎮的村莊、農田是否存在秸稈、垃圾焚燒現象。一旦發生火情,相關工作人員能夠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處理。”近日,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秸稈禁燒智能監控中心,工作人員利用“藍天工程”的實時監控平臺為記者進行講解。
這是衡水市第一個啟動的秸稈禁燒智能監控系統,也是河北省首個建成并投入運行的“藍天工程”。
“藍天工程”起源于今年年初,河北省大氣辦印發的《關于在重點涉農區域加快安裝紅外視頻監控系統加大露天焚燒打擊力度的緊急通知》《河北省秸稈禁燒視頻監控和紅外報警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隨后,河北省副省長李謙帶領相關部門進行實地調研并對安裝工作進行了實地督導,要求各地堅持資源共享、綜合利用、有效監控,高標準、高效率推進秸稈禁燒監控系統建設。
與傳統監控系統比,“藍天工程”智能監控系統定位精度更高,應急調度更快,識別能力更強。一旦發現疑似火點,就會自動鎖定位置、拍攝視頻、截取圖片,并將信息實時發送至網格監管人員手機上。系統還可以將每天疑似火點信息的發生時間、地理坐標、所屬鄉村、火點強度生成數據庫,以表格形式自動上傳至市級平臺,為污染防治工作決策提供服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衡水市是河北省“藍天工程”推進最快的設區市。目前,衡水市秸稈禁燒智能監控系統已建成并試運行,包括1 個市級總控平臺、13 個縣級分控平臺和225 個紅外、可見光雙光譜監控攝像頭。
工作人員介紹,每個監控攝像頭的半徑可達5 公里,覆蓋范圍達78.5 平方公里,可以對衡水市農村區域內的秸稈、垃圾、雜草、落葉露天焚燒進行全方位、全覆蓋實時監控。
據了解,河北全省計劃在涉農區域安裝4339個攝像頭。截至目前,已安裝3493個,占任務總數的80%。其中,石家莊、邢臺、衡水等10市(區)已全部完成安裝任務。
14萬個監管網格強化人防措施
為深入推動《河北省人大常委會關于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燒的決定》和審議意見落實,河北省人大常委會組成跟蹤檢查組,赴各設區市21個縣(市、區)進行了明察暗訪、跟蹤檢查。
在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剛代表跟蹤檢查組做了情況報告。
王剛表示,今年年初以來,河北省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完善制度機制,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呈現良好勢頭。秸稈禁燒網格化監管進一步強化,全省已建立秸稈禁燒網格14萬個。
同時,將垃圾、工業廢料等露天焚燒環境問題一并納入監管,形成了責任明確、上下聯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屬地監管體制。縣、村層層簽訂責任狀,聯合開展常態化巡查和專項執法督查,嚴厲打擊焚燒秸稈違法行為,露天焚燒秸稈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河北省大氣辦還將露天焚燒火點數量納入量化問責暫行規定范圍。2017年9月~2018年3月,河北省環保廳在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專項督察中,發現露天焚燒問題522個,盯辦問責180件,共追責問責348人。其中處級干部2人,科級干部95人,其他251人。并對邯鄲市政府發督辦函兩次,對正定縣、南宮市等6個縣(市、區)政府露天焚燒問題進行了約談,督促了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認真落實露天禁燒責任。
在強化執法方面,河北省在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中開展了5輪次執法檢查專項行動。集中打擊工業企業環境違法行為同時,持續加大對露天焚燒秸稈、垃圾、工業廢料等農村面源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秸稈減量化、資源化取得新突破
“以減促禁、以用促禁”,是近年來河北在秸稈減量化、資源化探索的新思路。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跟蹤檢查組認為,河北各地普遍制定了農業結構調整規劃和方案。全省今年擬減少一季小麥種植、實行季節性休耕200萬畝,糧改飼種植青儲玉米面積200萬畝。通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達到減少秸稈產生量,增加農民收入的目標。
在減少秸稈產生量的同時,河北還積極探索多元化利用渠道,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數據顯示,河北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水平均有提高,2017年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6.81%。
王剛指出,河北省在秸稈能源化利用方面進展較快,正積極爭取國家生物質熱電聯產縣域清潔供熱示范項目。目前,全省有21個項目獲批,建成后總裝機容量達到70萬千瓦,年可消耗農林生物質580萬噸,約占全省秸稈總量的1/10左右。預計可替代燃煤量173萬噸。據悉,今年年底前,7個項目可建成投產,生態效益可觀。
“在檢查中,跟蹤檢查組也發現一些問題和短板,需引起高度重視。”王剛說,如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總體緩慢,秸稈綜合利用保障措施不夠有力,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程度亟待提高,秸稈收儲運服務體系建設需切實加強,秸稈禁燒監管技術水平要進一步升級等。
■相關鏈接
河北立法完善秸稈焚燒監管體制
本報記者張銘賢石家莊報道 近日召開的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燒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決定》增加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和禁燒監管體系建設的內容。修訂重點集中在強化對秸稈能源化、飼料化、基料化的利用上,以用促禁。據悉,《決定》已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
“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是從源頭上減少秸稈產生量、解決秸稈焚燒、從整體上加快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河北省人大常委會農業和農村工作委員會副巡視員史鳳岐介紹說,河北在條例修訂過程中,專門增設了一條規定,明確提出建立農村綠色種植制度,減少高稈作物、擴大矮稈作物面積,建立耕地休耕制度,擴大糧改飼種植范圍,退耕還林、退耕還湖(濕)等相關內容。
記者注意到,新修訂的《決定》還強化了對秸稈能源化、飼料化、基料化的利用。在能源化方面,《決定》規定,各地應加快培育能源化利用龍頭企業,加快推進生物質熱電聯產縣域清潔供熱示范項目建設,大力推廣規模化生物天然氣、生物氣化等模式。
在飼料化方面,《決定》提出,強化秸稈飼料加工企業與養殖企業利益聯結及市場運營機制,使之形成秸稈飼料的專業化生產、精細化分工、市場化運作格局。
在基料化方面,《決定》鼓勵支持發展以小麥、玉米、棉花秸稈為基料的食用菌生產。支持建設秸稈基料化加工企業,不斷提高秸稈用作食用菌原料的比重。
針對一些地方秸稈禁燒網格化監管體系還未形成有效工作機制、視頻監控和紅外報警系統建設進展不平衡的問題,《決定》專門進行了規范。規定縣(市、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將秸稈禁燒納入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健全工作機制,充分利用科學監測手段,對露天焚燒秸稈及樹葉、荒草等實現全方位、全天候監控,并建立健全火情處置機制。 (記者 張銘賢)
“藍天工程”布設4000余個監控點位
“我們足不出戶,只需輕點鼠標,就可以嚴密監控各個鄉鎮的村莊、農田是否存在秸稈、垃圾焚燒現象。一旦發生火情,相關工作人員能夠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處理。”近日,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秸稈禁燒智能監控中心,工作人員利用“藍天工程”的實時監控平臺為記者進行講解。
這是衡水市第一個啟動的秸稈禁燒智能監控系統,也是河北省首個建成并投入運行的“藍天工程”。
“藍天工程”起源于今年年初,河北省大氣辦印發的《關于在重點涉農區域加快安裝紅外視頻監控系統加大露天焚燒打擊力度的緊急通知》《河北省秸稈禁燒視頻監控和紅外報警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隨后,河北省副省長李謙帶領相關部門進行實地調研并對安裝工作進行了實地督導,要求各地堅持資源共享、綜合利用、有效監控,高標準、高效率推進秸稈禁燒監控系統建設。
與傳統監控系統比,“藍天工程”智能監控系統定位精度更高,應急調度更快,識別能力更強。一旦發現疑似火點,就會自動鎖定位置、拍攝視頻、截取圖片,并將信息實時發送至網格監管人員手機上。系統還可以將每天疑似火點信息的發生時間、地理坐標、所屬鄉村、火點強度生成數據庫,以表格形式自動上傳至市級平臺,為污染防治工作決策提供服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衡水市是河北省“藍天工程”推進最快的設區市。目前,衡水市秸稈禁燒智能監控系統已建成并試運行,包括1 個市級總控平臺、13 個縣級分控平臺和225 個紅外、可見光雙光譜監控攝像頭。
工作人員介紹,每個監控攝像頭的半徑可達5 公里,覆蓋范圍達78.5 平方公里,可以對衡水市農村區域內的秸稈、垃圾、雜草、落葉露天焚燒進行全方位、全覆蓋實時監控。
據了解,河北全省計劃在涉農區域安裝4339個攝像頭。截至目前,已安裝3493個,占任務總數的80%。其中,石家莊、邢臺、衡水等10市(區)已全部完成安裝任務。
14萬個監管網格強化人防措施
為深入推動《河北省人大常委會關于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燒的決定》和審議意見落實,河北省人大常委會組成跟蹤檢查組,赴各設區市21個縣(市、區)進行了明察暗訪、跟蹤檢查。
在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剛代表跟蹤檢查組做了情況報告。
王剛表示,今年年初以來,河北省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完善制度機制,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呈現良好勢頭。秸稈禁燒網格化監管進一步強化,全省已建立秸稈禁燒網格14萬個。
同時,將垃圾、工業廢料等露天焚燒環境問題一并納入監管,形成了責任明確、上下聯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屬地監管體制。縣、村層層簽訂責任狀,聯合開展常態化巡查和專項執法督查,嚴厲打擊焚燒秸稈違法行為,露天焚燒秸稈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河北省大氣辦還將露天焚燒火點數量納入量化問責暫行規定范圍。2017年9月~2018年3月,河北省環保廳在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專項督察中,發現露天焚燒問題522個,盯辦問責180件,共追責問責348人。其中處級干部2人,科級干部95人,其他251人。并對邯鄲市政府發督辦函兩次,對正定縣、南宮市等6個縣(市、區)政府露天焚燒問題進行了約談,督促了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認真落實露天禁燒責任。
在強化執法方面,河北省在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中開展了5輪次執法檢查專項行動。集中打擊工業企業環境違法行為同時,持續加大對露天焚燒秸稈、垃圾、工業廢料等農村面源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秸稈減量化、資源化取得新突破
“以減促禁、以用促禁”,是近年來河北在秸稈減量化、資源化探索的新思路。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跟蹤檢查組認為,河北各地普遍制定了農業結構調整規劃和方案。全省今年擬減少一季小麥種植、實行季節性休耕200萬畝,糧改飼種植青儲玉米面積200萬畝。通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達到減少秸稈產生量,增加農民收入的目標。
在減少秸稈產生量的同時,河北還積極探索多元化利用渠道,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數據顯示,河北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水平均有提高,2017年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6.81%。
王剛指出,河北省在秸稈能源化利用方面進展較快,正積極爭取國家生物質熱電聯產縣域清潔供熱示范項目。目前,全省有21個項目獲批,建成后總裝機容量達到70萬千瓦,年可消耗農林生物質580萬噸,約占全省秸稈總量的1/10左右。預計可替代燃煤量173萬噸。據悉,今年年底前,7個項目可建成投產,生態效益可觀。
“在檢查中,跟蹤檢查組也發現一些問題和短板,需引起高度重視。”王剛說,如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總體緩慢,秸稈綜合利用保障措施不夠有力,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程度亟待提高,秸稈收儲運服務體系建設需切實加強,秸稈禁燒監管技術水平要進一步升級等。
■相關鏈接
河北立法完善秸稈焚燒監管體制
本報記者張銘賢石家莊報道 近日召開的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燒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決定》增加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和禁燒監管體系建設的內容。修訂重點集中在強化對秸稈能源化、飼料化、基料化的利用上,以用促禁。據悉,《決定》已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
“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是從源頭上減少秸稈產生量、解決秸稈焚燒、從整體上加快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河北省人大常委會農業和農村工作委員會副巡視員史鳳岐介紹說,河北在條例修訂過程中,專門增設了一條規定,明確提出建立農村綠色種植制度,減少高稈作物、擴大矮稈作物面積,建立耕地休耕制度,擴大糧改飼種植范圍,退耕還林、退耕還湖(濕)等相關內容。
記者注意到,新修訂的《決定》還強化了對秸稈能源化、飼料化、基料化的利用。在能源化方面,《決定》規定,各地應加快培育能源化利用龍頭企業,加快推進生物質熱電聯產縣域清潔供熱示范項目建設,大力推廣規模化生物天然氣、生物氣化等模式。
在飼料化方面,《決定》提出,強化秸稈飼料加工企業與養殖企業利益聯結及市場運營機制,使之形成秸稈飼料的專業化生產、精細化分工、市場化運作格局。
在基料化方面,《決定》鼓勵支持發展以小麥、玉米、棉花秸稈為基料的食用菌生產。支持建設秸稈基料化加工企業,不斷提高秸稈用作食用菌原料的比重。
針對一些地方秸稈禁燒網格化監管體系還未形成有效工作機制、視頻監控和紅外報警系統建設進展不平衡的問題,《決定》專門進行了規范。規定縣(市、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將秸稈禁燒納入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健全工作機制,充分利用科學監測手段,對露天焚燒秸稈及樹葉、荒草等實現全方位、全天候監控,并建立健全火情處置機制。 (記者 張銘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