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將《長江保護法》列入本年度立法計劃。由此,長江流域保護立法邁入國家立法程序,這將有助于完善長江經濟帶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對構建市場化、多元化的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將起到重要作用。
筆者認為,《長江保護法》的難點和重點在于區域協同治理機制的建立。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等11省市,區域內部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狀況顯著,對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存在不同訴求,必須以協同思維整體謀劃。但是,當前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協同治理較弱,難以有效適應全流域完整性管理的要求。因此,構建長江經濟帶的生態環境協同治理體制機制勢在必行。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量。
首先,協同治理過程要求相應地建立利益協調機制,以維護公共利益和協同關系。公共利益是協同治理的追求目標,協同治理模式強調治理過程的公共性、有序性和參與性。而參與主體具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往往采取策略性的方法擴大自身利益,規避公共利益。自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提出以來,沿江11省市已經建立起長江經濟帶省際協商合作機制,這有利于沿江省市就相關問題進行協調磋商。但是,目前在國家層面仍缺乏統一的議事協調機構,可以考慮在《長江保護法》中增設或明確國家層面統籌各地協商合作的議事機構。
其次,必須建立生態保護的區域補償機制,以增強互惠互信?;セ莼バ攀菂f同治理的心理基礎,以信任關系為支撐的協同治理,在協同者之間能夠產生安全感和確定感,從而達成協作意愿,構成協同治理的保證。
在過去數十年中,由于各種原因,沿長江經濟帶11省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比較大,如果讓發展滯后省份與發達省份一同進行發展轉型,可能進一步拉
大經濟發展的差距,加劇區域發展不平衡。2019年1月發布的《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行動計劃》提出,鼓勵生態保護地區和受益地區開展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探索建立流域下游地區對上游地區提供優于水環境質量目標的水資源予以補償的機制。因此,有必要在《長江保護法》中確立省際間的生態補償制度,為加強互惠互信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充分發揮公眾參與的作用,激發社會的活力和治理能力。公眾參與是協同治理的重要途徑,有序的公眾參與可以為解決問題提供有效方案。公眾參與過程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規范,使參與者在平等基礎上展開理性交流,就解決問題達成共識。通過這樣的過程,整合公眾訴求,實現利益最優化配置,達到增進公共利益的目的。近年來,公眾參與環境事務的熱情日益高漲,在生態環保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筆者認為,《長江保護法》應當積極汲取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推動環保公眾參與邁上新臺階。
筆者認為,《長江保護法》的難點和重點在于區域協同治理機制的建立。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等11省市,區域內部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狀況顯著,對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存在不同訴求,必須以協同思維整體謀劃。但是,當前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協同治理較弱,難以有效適應全流域完整性管理的要求。因此,構建長江經濟帶的生態環境協同治理體制機制勢在必行。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量。
首先,協同治理過程要求相應地建立利益協調機制,以維護公共利益和協同關系。公共利益是協同治理的追求目標,協同治理模式強調治理過程的公共性、有序性和參與性。而參與主體具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往往采取策略性的方法擴大自身利益,規避公共利益。自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提出以來,沿江11省市已經建立起長江經濟帶省際協商合作機制,這有利于沿江省市就相關問題進行協調磋商。但是,目前在國家層面仍缺乏統一的議事協調機構,可以考慮在《長江保護法》中增設或明確國家層面統籌各地協商合作的議事機構。
其次,必須建立生態保護的區域補償機制,以增強互惠互信?;セ莼バ攀菂f同治理的心理基礎,以信任關系為支撐的協同治理,在協同者之間能夠產生安全感和確定感,從而達成協作意愿,構成協同治理的保證。
在過去數十年中,由于各種原因,沿長江經濟帶11省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比較大,如果讓發展滯后省份與發達省份一同進行發展轉型,可能進一步拉
大經濟發展的差距,加劇區域發展不平衡。2019年1月發布的《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行動計劃》提出,鼓勵生態保護地區和受益地區開展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探索建立流域下游地區對上游地區提供優于水環境質量目標的水資源予以補償的機制。因此,有必要在《長江保護法》中確立省際間的生態補償制度,為加強互惠互信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充分發揮公眾參與的作用,激發社會的活力和治理能力。公眾參與是協同治理的重要途徑,有序的公眾參與可以為解決問題提供有效方案。公眾參與過程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規范,使參與者在平等基礎上展開理性交流,就解決問題達成共識。通過這樣的過程,整合公眾訴求,實現利益最優化配置,達到增進公共利益的目的。近年來,公眾參與環境事務的熱情日益高漲,在生態環保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筆者認為,《長江保護法》應當積極汲取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推動環保公眾參與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