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涉及五大源、10余個部門、40多個行業、50多張報表、近2000項指標,涉及大量原料、工藝、燃料、產品、污染治理設施等數據,如何確保調查、獲取、上報的數據真實、準確、全面?結合普查工作實踐和思考,筆者認為,要上下聯動,確保普查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全面性。
省級機構盡力保“真”。省級機構具有技術力量雄厚、信息獲取全面、對接協調暢通等優點,便于靈活選取人工、軟件等方式。可以運用均值法、匹配法等,從宏觀上、全局上對數據進行比對核實、量化處理和分析研究,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市縣。之后,市縣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查驗、核實,既節約了人力、財力,又提高了審核效率。
具體可以圍繞單位產值或產量的能耗、水耗、原材料消耗量與全國或地區的平均水平對比分析,生產能力與實際產量匹配分析等。清查結束后,省普查辦及時組織全省有關行業、領域人員、專家,從宏觀上對全省清查數據,分源、分行業、分區域進行量化匹配校核,進一步確保各縣(市、區)清查數據符合客觀實際。
市級機構全力保“準”。普查工作開展以來,市級機構人員因崗位職責所系,圍繞普查文件、技術規定、指標含義、細則規范、相關資料等方面進行了不少學習,理解掌握比較全面、深刻、細致,便于依據普查報表規定、指標范圍、軟件設置等剛性節點,對各縣區普查數據來源是否可靠、填報是否規范、數值是否合理、指標是否異常等個體數據,逐企業、逐報表、逐指標進行把關審核,并指導縣區進行再調查、再處理、再加工,確保上級機構獲取、處理、審核的數據規范準確有效。
比如,入戶調查數據入網后,陜西省各市普查辦在省普查辦技術指導、支持下,專門抽調人員,利用一周時間對轄區各縣(市、區)專網數據逐企業、逐報表、逐指標進行了集中審核。此舉有效緩解了入網數據填寫不規范、前后不一致、空值零值多、邏輯不相符、數量級錯誤等基礎性問題,為后續產排污系數核算奠定了良好基礎。
縣級機構聚力助“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縣級機構就是身處普查最前沿的一根“針”,不管什么庫、什么名錄、什么清單,都需要縣級機構一一比對、排查、核實。縣級機構工作人員對轄區地形地貌、道路交通、產業布局等方面情況比較熟悉,便于有針對性、有選擇性地將普查基本名錄,與從統計、電力等部門獲取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業用水大戶等名錄清單進行比對核實。一旦發現說不清、辨不明、檔不全的線索、企業,及時按照普查流程查一遍、填一遍、審一遍、核一遍,確保普查名錄庫不重不漏,數量增減變化有源可溯、有據可依、有檔可查。
省級機構盡力保“真”。省級機構具有技術力量雄厚、信息獲取全面、對接協調暢通等優點,便于靈活選取人工、軟件等方式。可以運用均值法、匹配法等,從宏觀上、全局上對數據進行比對核實、量化處理和分析研究,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市縣。之后,市縣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查驗、核實,既節約了人力、財力,又提高了審核效率。
具體可以圍繞單位產值或產量的能耗、水耗、原材料消耗量與全國或地區的平均水平對比分析,生產能力與實際產量匹配分析等。清查結束后,省普查辦及時組織全省有關行業、領域人員、專家,從宏觀上對全省清查數據,分源、分行業、分區域進行量化匹配校核,進一步確保各縣(市、區)清查數據符合客觀實際。
市級機構全力保“準”。普查工作開展以來,市級機構人員因崗位職責所系,圍繞普查文件、技術規定、指標含義、細則規范、相關資料等方面進行了不少學習,理解掌握比較全面、深刻、細致,便于依據普查報表規定、指標范圍、軟件設置等剛性節點,對各縣區普查數據來源是否可靠、填報是否規范、數值是否合理、指標是否異常等個體數據,逐企業、逐報表、逐指標進行把關審核,并指導縣區進行再調查、再處理、再加工,確保上級機構獲取、處理、審核的數據規范準確有效。
比如,入戶調查數據入網后,陜西省各市普查辦在省普查辦技術指導、支持下,專門抽調人員,利用一周時間對轄區各縣(市、區)專網數據逐企業、逐報表、逐指標進行了集中審核。此舉有效緩解了入網數據填寫不規范、前后不一致、空值零值多、邏輯不相符、數量級錯誤等基礎性問題,為后續產排污系數核算奠定了良好基礎。
縣級機構聚力助“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縣級機構就是身處普查最前沿的一根“針”,不管什么庫、什么名錄、什么清單,都需要縣級機構一一比對、排查、核實。縣級機構工作人員對轄區地形地貌、道路交通、產業布局等方面情況比較熟悉,便于有針對性、有選擇性地將普查基本名錄,與從統計、電力等部門獲取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業用水大戶等名錄清單進行比對核實。一旦發現說不清、辨不明、檔不全的線索、企業,及時按照普查流程查一遍、填一遍、審一遍、核一遍,確保普查名錄庫不重不漏,數量增減變化有源可溯、有據可依、有檔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