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逐漸進入冬季,全國人民已進入抗寒模式。即便是氣溫很少到零下的江浙滬,電暖設備也要充分開啟。但就在一家人們為了御寒將空調、浴霸、電暖器開到最大的時候,旁邊的住戶可能舉家去了海南。樓頂的太陽能電池板雖然能產生了一些電力,但無人問津。
這樣需求與供給不完全匹配的情況并不少見。在當今的能源基礎設施框架下,不同建筑之間是隔離而不互通的。但在未來,開頭提到的兩戶人家之間可能會自動進行能源交易,每分鐘自動刷新。而這一切,都要靠一種叫做“區塊鏈”的技術。
區塊鏈是一個很難說得清楚的流行語。簡而言之,區塊鏈通過一個分布式的賬本交換數據。賬本會將每一筆交易按照時間順序自動、透明地記錄下來。目前,區塊鏈最著名的應用就是類似于比特幣、以太幣這樣的虛擬貨幣。
其實,區塊鏈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也可能大有作為。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設施可能分布在非常廣闊的區域內,比如一個大型風電場內會分布著許多風機,一個街道里會有很多太陽能電池板在工作。區塊鏈追蹤海量交易的能力可讓可再生能源的售電行動獲益,讓電力交易更有效率,太陽能和風電場的利潤更高,終端用戶的用電價格也會更低。
Don Tapscott和Alex Tapscott 在《區塊鏈革命》一書中寫道:
“本質上來說,區塊鏈是一個開放的源代碼。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運行,并利用它來開發新的線上交易管理工具。因此,區塊鏈有潛力衍生出無數新的應用程序與功能,而這些創新的內容將很有可能撼動各個市場與行業。”
現在,GE就正在同德國能源局(Deutsche Energie-Agentur,簡稱DENA)合作,研究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提升整體能源工業的效率。這項研究正在德國進行,德國超過四分之一的電力都來自可再生能源,其中來自太陽能電池板(大部分安裝在屋頂上)的約占總量的6%。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德國政府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導致電力系統高度分散。風力發電場遍布全國各地及海岸,太陽能電池板覆蓋了不計其數的屋頂。但這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雖然德國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特別是太陽能)正在下降,德國總體的電力批發價格也在下跌,但德國居民的用電成本正在上升。
為什么呢?因為風能與太陽能擁有間歇性,也就是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很難持續保持在一個穩定水平,比如陰天的時候太陽能怎么發電呢?為了對沖這樣的影響,電網運營商們必須在輸電、配電和其它技術環節上加大投入,來穩定電網。
德國人把自家太陽能發電的剩余電力回售給電網時,他們獲得的收益是固定的。這其實也提高了德國人的用電成本。如果售電價格是靠市場供需決定的,會不會更好?這就是DENA與GE正在研究的內容。GE認為,通過區塊鏈實現能源之間的點對點交易(比如,將你多發的電能直接送給你的鄰居),將成為行業最為激動人心的新機遇之一。
傳統意義上來說,將電力輸送給終端用戶分為三個階段:發電廠的電力先通過高壓電線傳輸到城市,再從鄰近的變電站分發到家庭和企業,最后被使用。其中,傳統變電站的功能是將高壓線中的電力輸送給無數終端用戶,而不是從終端用戶那里獲得電力,整合在一起,再放到高壓線中。
但區塊鏈技術可以讓變壓器等硬件實現升級。區塊鏈可以識別本地的供需要求,然后將這些要求與本地的電力生產來源進行匹配。這就好比,在電視的USB上連接上特定設備,自己的電視就可以鏈接Apple TV,成為半個電腦一樣。
此外,全國性的公共事業單位可以租用房主和企業內部安裝的儲能電池,將他們太陽能電池板生產的電力儲存起來。等到某地需要大量用電,出價合理時,再將這些電池中的電力輸送到那些地方。這樣,公共事業公司可以從用戶那里購買過剩能源,再別處出售,同時為用戶本身帶來利潤。這有點類似于,銀行用利息吸收居民和企業的存款,然后在合適的時機用于房貸和其它投資一樣。
不過與金融市場比起來,能源市場更為復雜。其交易要考慮到天氣與基礎設施等不確定因素。另外,金融市場在許多方面仍存在時間延遲,而要建立新的電力資產管理或者點對點的電力交易市場,所有的交易都必須實時完成并驗證。這正是區塊鏈的一個優勢——它假定我們是立刻運動,永不間歇的,所以它也幾乎是實時運作的。
GE與德國DENA的研究還將有大學、科技公司、電網運營商和公用事業公司的參與。這些機構將全面考慮區塊連能源交易的技術與經濟可行性,以及成功實施區塊鏈應用需要破除的監管障礙。整個研究將于明年春季公布結果。
如果確實可行,未來,你也許可以在休假的時候把屋頂的太陽能電力賣給鄰居,并在全國用電量激增的時候從鄰居那里獲得補給。雖然,大家大多是因為比特幣才了解到的區塊鏈,但區塊鏈也可能讓我們的鄰里關系更緊密呢!
這樣需求與供給不完全匹配的情況并不少見。在當今的能源基礎設施框架下,不同建筑之間是隔離而不互通的。但在未來,開頭提到的兩戶人家之間可能會自動進行能源交易,每分鐘自動刷新。而這一切,都要靠一種叫做“區塊鏈”的技術。
區塊鏈是一個很難說得清楚的流行語。簡而言之,區塊鏈通過一個分布式的賬本交換數據。賬本會將每一筆交易按照時間順序自動、透明地記錄下來。目前,區塊鏈最著名的應用就是類似于比特幣、以太幣這樣的虛擬貨幣。
其實,區塊鏈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也可能大有作為。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設施可能分布在非常廣闊的區域內,比如一個大型風電場內會分布著許多風機,一個街道里會有很多太陽能電池板在工作。區塊鏈追蹤海量交易的能力可讓可再生能源的售電行動獲益,讓電力交易更有效率,太陽能和風電場的利潤更高,終端用戶的用電價格也會更低。
Don Tapscott和Alex Tapscott 在《區塊鏈革命》一書中寫道:
“本質上來說,區塊鏈是一個開放的源代碼。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運行,并利用它來開發新的線上交易管理工具。因此,區塊鏈有潛力衍生出無數新的應用程序與功能,而這些創新的內容將很有可能撼動各個市場與行業。”
現在,GE就正在同德國能源局(Deutsche Energie-Agentur,簡稱DENA)合作,研究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提升整體能源工業的效率。這項研究正在德國進行,德國超過四分之一的電力都來自可再生能源,其中來自太陽能電池板(大部分安裝在屋頂上)的約占總量的6%。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德國政府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導致電力系統高度分散。風力發電場遍布全國各地及海岸,太陽能電池板覆蓋了不計其數的屋頂。但這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雖然德國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特別是太陽能)正在下降,德國總體的電力批發價格也在下跌,但德國居民的用電成本正在上升。
為什么呢?因為風能與太陽能擁有間歇性,也就是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很難持續保持在一個穩定水平,比如陰天的時候太陽能怎么發電呢?為了對沖這樣的影響,電網運營商們必須在輸電、配電和其它技術環節上加大投入,來穩定電網。
德國人把自家太陽能發電的剩余電力回售給電網時,他們獲得的收益是固定的。這其實也提高了德國人的用電成本。如果售電價格是靠市場供需決定的,會不會更好?這就是DENA與GE正在研究的內容。GE認為,通過區塊鏈實現能源之間的點對點交易(比如,將你多發的電能直接送給你的鄰居),將成為行業最為激動人心的新機遇之一。
傳統意義上來說,將電力輸送給終端用戶分為三個階段:發電廠的電力先通過高壓電線傳輸到城市,再從鄰近的變電站分發到家庭和企業,最后被使用。其中,傳統變電站的功能是將高壓線中的電力輸送給無數終端用戶,而不是從終端用戶那里獲得電力,整合在一起,再放到高壓線中。
但區塊鏈技術可以讓變壓器等硬件實現升級。區塊鏈可以識別本地的供需要求,然后將這些要求與本地的電力生產來源進行匹配。這就好比,在電視的USB上連接上特定設備,自己的電視就可以鏈接Apple TV,成為半個電腦一樣。
此外,全國性的公共事業單位可以租用房主和企業內部安裝的儲能電池,將他們太陽能電池板生產的電力儲存起來。等到某地需要大量用電,出價合理時,再將這些電池中的電力輸送到那些地方。這樣,公共事業公司可以從用戶那里購買過剩能源,再別處出售,同時為用戶本身帶來利潤。這有點類似于,銀行用利息吸收居民和企業的存款,然后在合適的時機用于房貸和其它投資一樣。
不過與金融市場比起來,能源市場更為復雜。其交易要考慮到天氣與基礎設施等不確定因素。另外,金融市場在許多方面仍存在時間延遲,而要建立新的電力資產管理或者點對點的電力交易市場,所有的交易都必須實時完成并驗證。這正是區塊鏈的一個優勢——它假定我們是立刻運動,永不間歇的,所以它也幾乎是實時運作的。
GE與德國DENA的研究還將有大學、科技公司、電網運營商和公用事業公司的參與。這些機構將全面考慮區塊連能源交易的技術與經濟可行性,以及成功實施區塊鏈應用需要破除的監管障礙。整個研究將于明年春季公布結果。
如果確實可行,未來,你也許可以在休假的時候把屋頂的太陽能電力賣給鄰居,并在全國用電量激增的時候從鄰居那里獲得補給。雖然,大家大多是因為比特幣才了解到的區塊鏈,但區塊鏈也可能讓我們的鄰里關系更緊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