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蠻霸的西北風正在轉化為經濟效益。盡管面臨重重不確定因素,2018年的風電產業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棄風限電持續改善、發電利用小時數也在不斷增加。
1月28日國家能源局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新增并網風電裝機2059萬千瓦,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84億千瓦,占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9.7%。2018年風電發電量3660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5.2%,比2017年提高0.4個百分點。
同期,2018年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2095小時,同比增加147小時;全年棄風電量277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42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7%,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棄風限電狀況明顯緩解。
1.風電資產具有高投資回報屬性
自2017年以來,電網企業及各方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選擇”諸多非常規手段,重點解決“三北”地區棄風、棄光等問題。采取系列措施包括:通過采取壓減火電負荷、降低系統備用量、加大煤電靈活性改造、跨區現貨交易、協調東部省份消納、調峰輔助服務等方式,解決三北地區棄風限電問題,為新能源消納騰空間。
受益于棄風限電改善,風電資產投資價值不斷增強。熱門地區路條費隨之水漲船高。由此同時,主要運營商加緊對風資源的布局,以至于目前風電開發的成本越來越高,難度也在加大。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顯示,風場毛利率在60%左右,凈利率在45%以上。但補貼拖欠是行業的硬傷。
2.全國棄風率大幅改善,吉林有望解除紅色預警
分區域看,2018年,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較高的地區是云南(2654小時)、福建(2587小時)、上海(2489小時)和四川(2333小時)。
2018年,棄風率超過8%的地區是新疆(棄風率23%、棄風電量107億千瓦時),甘肅(棄風率19%、棄風電量54億千瓦時),內蒙古(棄風率10%、棄風電量72億千瓦時)。三省(區)棄風電量合計233億千瓦時,占全國棄風電量的84%。
按照國家能源局風電運行監測制度,甘肅、新疆(含兵團)、吉林為紅色預警區域。相比之下,三地與2017年比均有很大幅度的改善。尤其是吉林,棄風率由2017年的21%降至7%,預計2019年吉林將解除紅色預警;甘肅棄風率從33%降至19%,新疆棄風率由29%降至23%。
3.河南新增裝機最多,內蒙古特高壓配套項目蓄勢待發
從裝機增長情況看,2018年新增并網裝機最多的是河南,新增并網裝機235萬千瓦,這一規模接近2017年底前當地風電累計并網裝機254萬千瓦;位列其后的是河北、江蘇、內蒙古。
變化最大的是內蒙古。2018年內蒙古解除紅色預警,可謂久旱逢甘霖,原核準的項目在補齊開工手續后多數開工建設并網。此前因紅色預警暫定的項目也開工建設,此外特高壓配套工程、風電供暖試點項目、市場化交易項目是內蒙古新增風電主要來源。
內蒙古自2016年以來連續三年沒有新增風電指標。未來兩年新增風電項目主要來自特高壓配套項目和市場化項目。包括,錫盟特高壓外送風電700萬千瓦、鄂爾多斯上海廟至山東直流特高壓配套風電380萬千瓦、烏蘭察布風電基地一期建設規模600萬千瓦,這些項目預計將在未來兩年集中并網。
4.趨勢:風電開發將向三北地區轉移
隨著內蒙古等地區棄風率下降,風電開發的主戰場將繼續向內蒙古等三北區域回歸。烏蘭察布600萬千瓦風電項目的核準正是風電開發向北方轉移的開始。
烏蘭察布市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有效風場面積占內蒙古自治區的三分之一,全年日照3200小時,被譽為“空中三峽、風電之都”,是蒙西電網與華北電網的連接地。
烏蘭察布600萬千瓦風電項目由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所屬的察哈爾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場址位于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內,總投資425.44億元,規劃面積3800平方公里,建設規模為600萬千瓦,距離北京約250公里。其中,幸福子基地300萬千瓦、紅格爾子基地200萬千瓦、大板梁子基地100萬千瓦。項目預期送出通道跨越蒙冀,送電至京津冀地區。
相比之下,北方地區風資源仍然是南方及中東部無法相比。三北地區低于7米的資源區沒有,從技術上可以達到4000小時。三北地區風電開發成本低于南方地區。如果不棄風,三北地區的風電項目將具有極高的經濟性。
在棄風限電改善、競價及平價上網等驅動下,預計風電開發向三北地區轉移是確定性的趨勢。我們預計2018-2020年過渡期,2021年之后風電的主戰區仍是三北地區。
其一,三北地區棄風限電問題正在得到緩解,項目更加具有經濟性;其二,工程造價成本低,土地資源豐富,具有規模擴張的基礎;其三,三北地區環境恢復比南方地區快,黑龍江地區兩年時間植被可以恢復到正常水平。其四,三北地區通道資源豐富,電網規劃建設多條特高壓線路近幾年密集投產,提供了跨區消納風電的技術條件。
其五,考慮2030年左右東中部火電進入退役期(50年生命周期),裝機缺口部分由新能源替代,2035年電網規劃研究時必須需要考慮這一能源供需形勢的變化。火電退役帶來的供應缺口將由新能源補齊,新能源的主力仍在三北地區。
從3-5年的時間維度看,“三北”地區風電開發的回歸將為風電裝機增加帶來新的空間,這是支撐行業增長的新動力。
5.競價政策將影響行業開發節奏
競價、平價是影響風電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也是行業內最大的擔憂。
2017年5月18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從2019年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增核準的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和海上風電項目應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
競價分配資源分兩類,已經確定投資主體的競價競爭的是爭取進入地方年度開發指標,不是項目開發權;未明確業主的項目由地方政府主導測風、選址、土地規劃、送出等前期工作,開發商公開競價獲得項目開發權。
競價配置資源將發生多個變化:拿到項目不一定拿到標桿電價;競價價格高于燃煤標桿電價部分仍然有補貼;風電標桿電價預計將逐步下調;競價項目收益將減少。
受競價影響,2018年各省及風電開發企業加快對風電核準力度,“搶核準、搶開工”,目的是在政策變化之前鎖定項目上網電價。多個地方釋放出諸多項目,同時也為未來幾年風電開發打下基礎。
1月28日國家能源局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新增并網風電裝機2059萬千瓦,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84億千瓦,占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9.7%。2018年風電發電量3660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5.2%,比2017年提高0.4個百分點。
同期,2018年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2095小時,同比增加147小時;全年棄風電量277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42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7%,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棄風限電狀況明顯緩解。
1.風電資產具有高投資回報屬性
自2017年以來,電網企業及各方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選擇”諸多非常規手段,重點解決“三北”地區棄風、棄光等問題。采取系列措施包括:通過采取壓減火電負荷、降低系統備用量、加大煤電靈活性改造、跨區現貨交易、協調東部省份消納、調峰輔助服務等方式,解決三北地區棄風限電問題,為新能源消納騰空間。
受益于棄風限電改善,風電資產投資價值不斷增強。熱門地區路條費隨之水漲船高。由此同時,主要運營商加緊對風資源的布局,以至于目前風電開發的成本越來越高,難度也在加大。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顯示,風場毛利率在60%左右,凈利率在45%以上。但補貼拖欠是行業的硬傷。
2.全國棄風率大幅改善,吉林有望解除紅色預警
分區域看,2018年,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較高的地區是云南(2654小時)、福建(2587小時)、上海(2489小時)和四川(2333小時)。
2018年,棄風率超過8%的地區是新疆(棄風率23%、棄風電量107億千瓦時),甘肅(棄風率19%、棄風電量54億千瓦時),內蒙古(棄風率10%、棄風電量72億千瓦時)。三省(區)棄風電量合計233億千瓦時,占全國棄風電量的84%。
按照國家能源局風電運行監測制度,甘肅、新疆(含兵團)、吉林為紅色預警區域。相比之下,三地與2017年比均有很大幅度的改善。尤其是吉林,棄風率由2017年的21%降至7%,預計2019年吉林將解除紅色預警;甘肅棄風率從33%降至19%,新疆棄風率由29%降至23%。
圖表:國內棄風率不斷改善
3.河南新增裝機最多,內蒙古特高壓配套項目蓄勢待發
從裝機增長情況看,2018年新增并網裝機最多的是河南,新增并網裝機235萬千瓦,這一規模接近2017年底前當地風電累計并網裝機254萬千瓦;位列其后的是河北、江蘇、內蒙古。
圖表:2018年各省新增風電裝機分布
變化最大的是內蒙古。2018年內蒙古解除紅色預警,可謂久旱逢甘霖,原核準的項目在補齊開工手續后多數開工建設并網。此前因紅色預警暫定的項目也開工建設,此外特高壓配套工程、風電供暖試點項目、市場化交易項目是內蒙古新增風電主要來源。
內蒙古自2016年以來連續三年沒有新增風電指標。未來兩年新增風電項目主要來自特高壓配套項目和市場化項目。包括,錫盟特高壓外送風電700萬千瓦、鄂爾多斯上海廟至山東直流特高壓配套風電380萬千瓦、烏蘭察布風電基地一期建設規模600萬千瓦,這些項目預計將在未來兩年集中并網。
4.趨勢:風電開發將向三北地區轉移
隨著內蒙古等地區棄風率下降,風電開發的主戰場將繼續向內蒙古等三北區域回歸。烏蘭察布600萬千瓦風電項目的核準正是風電開發向北方轉移的開始。
烏蘭察布市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有效風場面積占內蒙古自治區的三分之一,全年日照3200小時,被譽為“空中三峽、風電之都”,是蒙西電網與華北電網的連接地。
烏蘭察布600萬千瓦風電項目由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所屬的察哈爾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場址位于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內,總投資425.44億元,規劃面積3800平方公里,建設規模為600萬千瓦,距離北京約250公里。其中,幸福子基地300萬千瓦、紅格爾子基地200萬千瓦、大板梁子基地100萬千瓦。項目預期送出通道跨越蒙冀,送電至京津冀地區。
相比之下,北方地區風資源仍然是南方及中東部無法相比。三北地區低于7米的資源區沒有,從技術上可以達到4000小時。三北地區風電開發成本低于南方地區。如果不棄風,三北地區的風電項目將具有極高的經濟性。
在棄風限電改善、競價及平價上網等驅動下,預計風電開發向三北地區轉移是確定性的趨勢。我們預計2018-2020年過渡期,2021年之后風電的主戰區仍是三北地區。
其一,三北地區棄風限電問題正在得到緩解,項目更加具有經濟性;其二,工程造價成本低,土地資源豐富,具有規模擴張的基礎;其三,三北地區環境恢復比南方地區快,黑龍江地區兩年時間植被可以恢復到正常水平。其四,三北地區通道資源豐富,電網規劃建設多條特高壓線路近幾年密集投產,提供了跨區消納風電的技術條件。
其五,考慮2030年左右東中部火電進入退役期(50年生命周期),裝機缺口部分由新能源替代,2035年電網規劃研究時必須需要考慮這一能源供需形勢的變化。火電退役帶來的供應缺口將由新能源補齊,新能源的主力仍在三北地區。
從3-5年的時間維度看,“三北”地區風電開發的回歸將為風電裝機增加帶來新的空間,這是支撐行業增長的新動力。
5.競價政策將影響行業開發節奏
競價、平價是影響風電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也是行業內最大的擔憂。
2017年5月18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從2019年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增核準的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和海上風電項目應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
競價分配資源分兩類,已經確定投資主體的競價競爭的是爭取進入地方年度開發指標,不是項目開發權;未明確業主的項目由地方政府主導測風、選址、土地規劃、送出等前期工作,開發商公開競價獲得項目開發權。
競價配置資源將發生多個變化:拿到項目不一定拿到標桿電價;競價價格高于燃煤標桿電價部分仍然有補貼;風電標桿電價預計將逐步下調;競價項目收益將減少。
受競價影響,2018年各省及風電開發企業加快對風電核準力度,“搶核準、搶開工”,目的是在政策變化之前鎖定項目上網電價。多個地方釋放出諸多項目,同時也為未來幾年風電開發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