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 中本美智代 東京
在東京以西的川上村,每到夏季,就有大約700百名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來到這里,幫助當地農民種植和收割當地有名的生菜。如今日本各地的農民都很是依賴這些季節工,即使他們日語講得不好――因為這些流動工人大部分來自中國。
另一方面,在東京絢爛奪目的銀座商業區的街道上,大群的中國游客已成為設計師精品店和折扣電器店等各類店鋪里的一道日常風景,他們很多人手拿銀聯卡,而這種中國信用卡已成為東京許多商店的重要收入來源。
川上村的那些年輕工人和銀座的那些購物者,只是較為突出的兩個跡象,表明不景氣的日本經濟正日益依賴中國。日本昔日是當之無愧的亞洲經濟大國,可如今在許多方面卻都仰賴西鄰,不僅把中國作為制造業基地,依賴中國消費者購買其商品和服務,而且從農業到服裝生產等多種行業都從中國輸入勞動力。
往日可以依賴繁榮的國內市場的日本企業,正成群越過日本海,到彼岸尋找樂意花錢的消費者;而學校、溫泉浴室和游樂園等各類設施則期待著中國游客光臨,填補生性謹慎的日本國人所留下的空檔。日本經濟對中國的依賴,體現了兩國經濟關系的轉變,這種轉變將影響兩國外交關系,并改變亞洲這個全球增長最快地區的政治力量格局。
5年前,中國還是日本對外發展援助的最大受援國之一。中國用援助款項建造了機場和公路。今天,中國搶走了日本坐了40年的位置,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根據日本內閣府數據,由于增長意外放緩,在4-6月季度,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總計1.288萬億美元,低于中國的1.337萬億美元。
似乎是要彰顯自身不斷壯大的經濟實力,在截至5月份的6個月里,中國凈買入日本國債達1.733萬億日元(合200億美元),創歷史最高紀錄。這個數字雖然遠遠比不上日本國內投資者的持有量(日本未償國債95%以上仍掌握在本國人手里),但也在這個早已忘記欠外債滋味的國家引起了騷動。
這兩個亞洲大國的相對經濟實力發生逆轉,不僅體現在總體宏觀經濟數據上。從港口到外來直接投資(FDI)等許多領域,日本都越來越落后于中國這個比自己大的鄰國。野村綜合研究所(Nomura Research)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Richard Koo)表示:“(中國)正從后面追趕日本。在許多領域,他們正在迎頭趕上,而在一些領域,他們可能已經超越了。”
以集裝箱吞吐量衡量,1994年日本可以夸口有3個港口位列全球20大港口之列。到2008年,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數據,這三個港口已無一保留在該名單上,而上海和深圳卻分別躍上第二、第四的位置。
短短幾年內,日本也不再是在亞洲地區開辦海外分公司的上佳之選。日本經產省的一項調查發現,3年前,日本在這方面還位列第一,同時也是研發活動的首選之地。去年,中國在這兩項以及“地區后臺辦公室”(regional back offices)一項上,均居于首位。
就算是在某些特定行業,日本也無法再宣稱在技術實力上遙遙領先。獨立研究機構“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apan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的小島明(Akira Kojima)表示,在太陽能電池市場,過去往往是日本企業占據著主導地位。而根據財經日報《日本經濟新聞》近期的排名,中國的尚德電力(Suntech Power)是世界第二大太陽能企業,排在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 Solar)之后、日本的夏普(Sharp)之前。
然而,面對中國可能帶來的潛在競爭威脅,日本政界、商界和學術界的高層似乎并不感到煩惱,反而為本國能獲益于鄰國不可阻擋的經濟增長而高興。小島明表示:“上世紀90年代,人們擔心中國在各個方面都將超過日本。”現如今,各界已達成共識:由于日本社會老齡化將導致經濟增長前景欠佳,有著龐大人口、并且居民收入不斷增長的中國,將為日本社會福祉帶來最大希望。
似乎是為了突顯這一點,日本經產省做出了如下預測:到2020年,中國消費總額將達到5.57萬億美元,超過日本的3.61萬億美元。“日本在老齡化,人口在減少。因此日本必須依賴中國,把中國作為增長之源。”總部在東京的大和研究所(Daiwa Institute of Research)的首席經濟學家Mitsumaru Kumagai表示,“就(日本)經濟而言,最重要的是跟中國和睦相處。”
小島明指出,金融危機使許多日本企業認識到了過度依賴西方需求的危險。他說:“世界正在發生歷史性的力量變化……發展中經濟體正在引領著世界潮流。”日本終于認清了今非昔比的現實,并正在重新調整自己的重點。
自從1972年中日關系正常化以來,日本首次在今年任命一位商界人士――貿易公司伊藤忠(Itochu)前董事長丹羽宇一郎(Uichiro Niwa)――為駐華大使,說明日本政府已認識到對華經濟和商業關系的重要性。
盡管如此,在某些方面還是難免存在不安情緒。帝國征信公司(Teikoku Databank)針對日本企業的一項調查顯示,78%的受訪企業認為,由中國及其它發展中國家的企業所進行的收購,會對日本構成威脅。但沒有多少跡象表明,鄰國經濟實力對日本造成的困擾,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崛起對美國造成的困擾一樣大,當時美國的民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