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原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黨組織成員、副總經理謝長軍在“2019中國風電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表示,競價、平價時代到來,風電行業面臨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需要總結過去存在問題,在未來發展上要保持理性和冷靜。
謝長軍回顧了過去近40年中國風電發展歷程,我國風電產業在政策構建、發展規模、風機國產化以及走出去等多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最終形成了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風機制造產業,并將風電打造成中國清潔能源轉型的重要一角。
面向未來,謝長軍指出,在競價、平價的新形勢下,風電行業面臨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需要從過去風電發展的成績中看到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風電產業的發展水平。
謝長軍總結了風電產業存在的七個問題并提出了自己解決問題的建議。
一、風電資源配置存在地方保護主義
簡述:簡政放權后,地方政府擁有了資源分配權,通過“產業換資源”的方式,拉動本地投資,增加就業崗位、提高稅收和GDP。但是這種做法,違背了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原則,開發企業不能自主選擇最優機型,可能影響項目的經濟效益;同時,風機制造企業無法進行充分競爭,可能給開發企業帶來額外投資成本,普遍性地引進制造產業也可能會造成重復建設。
建議:要堅決杜絕“產業換資源”的現象,建議國家出臺一些政策規定,限制地方保住主義,為風電產業營造公平競爭的良好市場環境。同時,也希望地方政府能有從長遠利益出發,讓風電產業在自由競爭環境中健康成長,才能達到提高技術水平、降低度電成本、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良性循環。
二、風電市場出現非理性競爭
簡述:由于平價上網的預期,風電開發競爭日趨激烈,低價中標模式凸顯出嚴重的弊端,已逐漸引發非理性競爭態勢。近兩年,風機制造行業自上游向下游擠壓的情況逐漸顯現,開發商也不愿輕易讓渡利潤,夾在中游的風機制造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不得不大幅壓縮設備報價。風機設備的不斷降價已無法有效向下游傳導,一些零部件供應商選擇退出風機制造領域,還有一些優質產能流向了利潤更高的海外市場。
建議:科學有序降低風機造價。風電場開發建設不能單純以低價為前提,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招標機制。通過技術進步,提高機組發電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設備停機時間和運營成本,最終實現度電成本的下降,才是實現平價上網的科學途徑。
三、限電問題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簡述:2018年全國風電限電比例下降到7%,同比降低5個百分點,但限電電量依然高達277億千瓦時,新疆(23%)、甘肅(19%)的棄風形勢仍然較為嚴重。今明兩年是推進平價上網的最后過渡期和重要政策窗口期,要警惕電網消納壓力和可能出現的限電風險。
建議:電網接入是制約風電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要切實做好電網規劃,明確具體的規劃時間表,確保送出線路按規劃時間投;加快外送通道建設步伐,保障線路的建設質量;電網與電源建設規劃相匹配,確保輸送能力達到設計值。
四、技術創新時間不足恐帶來技術和質量風險
簡述:大容量機組技術的研發,高塔筒新材料的應用,生產線的升級革新等,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倉促推行平價上網,新產品和技術進步的應用和驗證時間明顯不足,會導致整機廠家因市場生存壓力而降低創新動力和創新投入,只求加快產品上市節奏,放大機組技術和質量風險。
建議:各地區電量消納能力、風資源與造價水平等條件差異很大,“平價”上網不能搞一刀切。要實行循序漸進、因地制宜的“平價”上網,2020年前有條件的省份可率先達到風火同價;暫時不具備條件的地區,要允許風電電價略高于火電電價,保障風電項目一定的合理收益
五、環保問題成為制約風電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簡述:在中國植被覆蓋較好的中、東、南部地區,已有多個省份因生態破壞暫停發展風電。未來中央政府對項目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將更加嚴格,風電業主將承擔更大的環境風險和法律責任。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已發文明確提出要嚴禁風電項目使用重點林區林地,未來中、東、南部地區環保、水保、林地、土地等審批將更加嚴格,集中式風電項目開發難度越來越大。
建議:南、北方風電市場要協調平衡發展。未來,要形成“三北”地區大基地集中式開發、中東南部和內陸低風速地區分散式開發并舉的風電發展格局。
六、海上風電出現“大躍進”式發展趨勢
簡述:2018年5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競價上網政策(47號文件)以來,各地方政府為了搶電價,出現集中核準海上風電項目的情況,這些核準項目的成熟度、建設條件是否都能 落實存在疑問。海上風機大型化發展速度顯著加快,廣東要求5MW以上,福建將標準提升至8MW以上。為了迎合海上風電大規模開發,各機組廠商都在加快推出6MW及以上機型,但樣機不多,且運行時間短,設備穩定性、發電量水平還有待市場檢驗,盲目投入市場存在一定的風險。
建議:海上風電發展要穩步推進,海上風電電價水平的下調要適應技術進步和造價下降速度,幅度不宜太大、太快;風機的可靠性、可用率十分關鍵,不應過分追求機組大型化,新機型至少需要2-3年的穩定期和成熟期,不能急于批量生產。
七、風電場建設質量不容忽視
簡述:一些國產風電機組由于設計能力不足和工藝水平較低,設備質量不容樂觀,發電機、齒輪箱、控制系統、電氣系統等故障頻繁出現;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機組出質保,部分早期投產的老舊機組故障率逐年增加;有些開發商一味追求速度,忽視風電場建設質量,出現過風機著火、倒塔等嚴重事故;特別是海上風電,過去幾年建設質量問題頻繁發生,海上風電運維難度大,對項目發電量和經濟效益影響很大,應引起業主和施工、設計單位的高度關注。
建議:建立完善的質量檢測和運維體系,在國家層面建立設備監造中心,統一質量標準,對新下線樣機進行嚴格測試,保證國產機組的整體質量;設備制造企業和開發企業要大力培養風電運營維護人才,同時鼓勵專業的第三方運維機構參與市場競爭。
謝長軍回顧了過去近40年中國風電發展歷程,我國風電產業在政策構建、發展規模、風機國產化以及走出去等多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最終形成了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風機制造產業,并將風電打造成中國清潔能源轉型的重要一角。
面向未來,謝長軍指出,在競價、平價的新形勢下,風電行業面臨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需要從過去風電發展的成績中看到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風電產業的發展水平。
謝長軍總結了風電產業存在的七個問題并提出了自己解決問題的建議。
一、風電資源配置存在地方保護主義
簡述:簡政放權后,地方政府擁有了資源分配權,通過“產業換資源”的方式,拉動本地投資,增加就業崗位、提高稅收和GDP。但是這種做法,違背了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原則,開發企業不能自主選擇最優機型,可能影響項目的經濟效益;同時,風機制造企業無法進行充分競爭,可能給開發企業帶來額外投資成本,普遍性地引進制造產業也可能會造成重復建設。
建議:要堅決杜絕“產業換資源”的現象,建議國家出臺一些政策規定,限制地方保住主義,為風電產業營造公平競爭的良好市場環境。同時,也希望地方政府能有從長遠利益出發,讓風電產業在自由競爭環境中健康成長,才能達到提高技術水平、降低度電成本、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良性循環。
二、風電市場出現非理性競爭
簡述:由于平價上網的預期,風電開發競爭日趨激烈,低價中標模式凸顯出嚴重的弊端,已逐漸引發非理性競爭態勢。近兩年,風機制造行業自上游向下游擠壓的情況逐漸顯現,開發商也不愿輕易讓渡利潤,夾在中游的風機制造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不得不大幅壓縮設備報價。風機設備的不斷降價已無法有效向下游傳導,一些零部件供應商選擇退出風機制造領域,還有一些優質產能流向了利潤更高的海外市場。
建議:科學有序降低風機造價。風電場開發建設不能單純以低價為前提,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招標機制。通過技術進步,提高機組發電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設備停機時間和運營成本,最終實現度電成本的下降,才是實現平價上網的科學途徑。
三、限電問題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簡述:2018年全國風電限電比例下降到7%,同比降低5個百分點,但限電電量依然高達277億千瓦時,新疆(23%)、甘肅(19%)的棄風形勢仍然較為嚴重。今明兩年是推進平價上網的最后過渡期和重要政策窗口期,要警惕電網消納壓力和可能出現的限電風險。
建議:電網接入是制約風電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要切實做好電網規劃,明確具體的規劃時間表,確保送出線路按規劃時間投;加快外送通道建設步伐,保障線路的建設質量;電網與電源建設規劃相匹配,確保輸送能力達到設計值。
四、技術創新時間不足恐帶來技術和質量風險
簡述:大容量機組技術的研發,高塔筒新材料的應用,生產線的升級革新等,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倉促推行平價上網,新產品和技術進步的應用和驗證時間明顯不足,會導致整機廠家因市場生存壓力而降低創新動力和創新投入,只求加快產品上市節奏,放大機組技術和質量風險。
建議:各地區電量消納能力、風資源與造價水平等條件差異很大,“平價”上網不能搞一刀切。要實行循序漸進、因地制宜的“平價”上網,2020年前有條件的省份可率先達到風火同價;暫時不具備條件的地區,要允許風電電價略高于火電電價,保障風電項目一定的合理收益
五、環保問題成為制約風電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簡述:在中國植被覆蓋較好的中、東、南部地區,已有多個省份因生態破壞暫停發展風電。未來中央政府對項目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將更加嚴格,風電業主將承擔更大的環境風險和法律責任。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已發文明確提出要嚴禁風電項目使用重點林區林地,未來中、東、南部地區環保、水保、林地、土地等審批將更加嚴格,集中式風電項目開發難度越來越大。
建議:南、北方風電市場要協調平衡發展。未來,要形成“三北”地區大基地集中式開發、中東南部和內陸低風速地區分散式開發并舉的風電發展格局。
六、海上風電出現“大躍進”式發展趨勢
簡述:2018年5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競價上網政策(47號文件)以來,各地方政府為了搶電價,出現集中核準海上風電項目的情況,這些核準項目的成熟度、建設條件是否都能 落實存在疑問。海上風機大型化發展速度顯著加快,廣東要求5MW以上,福建將標準提升至8MW以上。為了迎合海上風電大規模開發,各機組廠商都在加快推出6MW及以上機型,但樣機不多,且運行時間短,設備穩定性、發電量水平還有待市場檢驗,盲目投入市場存在一定的風險。
建議:海上風電發展要穩步推進,海上風電電價水平的下調要適應技術進步和造價下降速度,幅度不宜太大、太快;風機的可靠性、可用率十分關鍵,不應過分追求機組大型化,新機型至少需要2-3年的穩定期和成熟期,不能急于批量生產。
七、風電場建設質量不容忽視
簡述:一些國產風電機組由于設計能力不足和工藝水平較低,設備質量不容樂觀,發電機、齒輪箱、控制系統、電氣系統等故障頻繁出現;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機組出質保,部分早期投產的老舊機組故障率逐年增加;有些開發商一味追求速度,忽視風電場建設質量,出現過風機著火、倒塔等嚴重事故;特別是海上風電,過去幾年建設質量問題頻繁發生,海上風電運維難度大,對項目發電量和經濟效益影響很大,應引起業主和施工、設計單位的高度關注。
建議:建立完善的質量檢測和運維體系,在國家層面建立設備監造中心,統一質量標準,對新下線樣機進行嚴格測試,保證國產機組的整體質量;設備制造企業和開發企業要大力培養風電運營維護人才,同時鼓勵專業的第三方運維機構參與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