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一臺漂浮式示范風機即將退役的消息引起了小編的注意。這臺7MW海上風機是“福島先鋒”漂浮式試驗項目中單機容量最大的一臺,但由于主機故障頻發、運維成本高昂,運營方不得不決定將其拖回港口實施退役。
這臺風機的利用率只有3.7%,遠低于30%的商業化利用率標準。而另外兩臺5MW和2MW風機的利用率分別為32.9%和18.5%。該機組獨特的采用了一種液壓傳動技術,即數字位移傳動,而不是直驅和齒輪箱傳動系統。自2015年12月并網運行以來運行了4年半。
自從2011年福島核泄漏事故以后,日本開始關注新能源的開發。“福島先鋒”漂浮式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FukushimaForward由福島海上風電財團投資開發,并得到日本經濟、貿易和工業部的資助。福島海上風電財團全部來自日本工商界大名鼎鼎的企業,它們且各司其職,發揮特長,這些公司和組織包括:
日本丸紅株式會社(牽頭單位),負責可研、審批文件辦理、運維、和漁業合作
東京大學(技術顧問),負責測海和天氣預測,海事交通安全、公共關系處理
三菱公司,負責協調電網和環境影響評價;
三菱重工,V型半潛式基礎技術提供方;
日本海事聯合會,先進柱體式基礎和變電站浮式基礎技術提供方;
三井工程和造船,緊湊式浮式基礎技術提供方;
日本鋼鐵和住友金屬公司:先進鋼結構提供方;
日立,漂浮式變電站上部
古河電氣,大容量海底電纜
清水公司,海洋初步勘測和施工安裝技術
瑞穗信息與研究公司,商務。
福島先鋒項目共安裝了3臺形式不一的漂浮式風機和一座浮式變電站,包括一臺2MW、1臺5MW和一臺7MW容量風機,總容量14MW,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漂浮式海上試驗風場。項目旨在探索漂浮式風場的商業應用潛力,并力爭培育成日本主要出口產業。該項目通過制造新的就業機會,來重振日本“3.11”大地震造成福島核電站泄露后經濟,幫助福島成為新產業中心。
三種基礎形式包括2MW緊湊型半潛式基礎Compact Semi-Sub,5MW先進柱體式平臺基礎和7MW V型半潛式基礎。此外還包括世界第一座25MVA的浮式變電站以及66kV海纜。
該示范項目研究的內容包括浮體的運動補償系統、浮體和風機的特性、浮體運動控制系統效用等。此外,結構防腐和疲勞情況、惡劣天氣下的施工技術也是重點關注的方面。項目不僅關心浮式技術的各種挑戰,也會和漁業、海上航行安全以及環境評估機構合作。
項目海域距離福島約20公里,水深120米。首臺機組于2013年11月發電。各臺機組具體安裝時點為:
1、2013年“雙十一”當天,首臺2MW 下風向浮式機組于并網發電,采用緊湊型半潛式基礎;
2、2015年8月,第二臺7MW油壓驅動機組(區別于傳統的直驅或齒輪箱驅動方式)在現場安裝;
3、2016年7月,第三臺5MW日立下風向機組安裝到位,采用先進柱體式平臺基礎,6條錨鏈固定。
據悉, 法國漂浮式基礎設計公司Ideol最近在日本的Hibiki Nada Sea海域安裝了一臺“阻尼池”浮式基礎概念的試驗風機原型,容量為3.2MW,這也是日本第三個漂浮式試驗項目。日本計劃在2024年建成世界上最大(500MW以上)規模漂浮式海上風力發電場。
日本是世界上海岸線第七長的國家,擁有16億千瓦的海上風電儲量,其中80%的海域水深不適合固定式基礎,所以漂浮式海上風電是日本重點發展方向。據日本風能協會預測,到2030年,日本可安裝400萬千瓦的漂浮式風電。
這臺風機的利用率只有3.7%,遠低于30%的商業化利用率標準。而另外兩臺5MW和2MW風機的利用率分別為32.9%和18.5%。該機組獨特的采用了一種液壓傳動技術,即數字位移傳動,而不是直驅和齒輪箱傳動系統。自2015年12月并網運行以來運行了4年半。
自從2011年福島核泄漏事故以后,日本開始關注新能源的開發。“福島先鋒”漂浮式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FukushimaForward由福島海上風電財團投資開發,并得到日本經濟、貿易和工業部的資助。福島海上風電財團全部來自日本工商界大名鼎鼎的企業,它們且各司其職,發揮特長,這些公司和組織包括:
日本丸紅株式會社(牽頭單位),負責可研、審批文件辦理、運維、和漁業合作
東京大學(技術顧問),負責測海和天氣預測,海事交通安全、公共關系處理
三菱公司,負責協調電網和環境影響評價;
三菱重工,V型半潛式基礎技術提供方;
日本海事聯合會,先進柱體式基礎和變電站浮式基礎技術提供方;
三井工程和造船,緊湊式浮式基礎技術提供方;
日本鋼鐵和住友金屬公司:先進鋼結構提供方;
日立,漂浮式變電站上部
古河電氣,大容量海底電纜
清水公司,海洋初步勘測和施工安裝技術
瑞穗信息與研究公司,商務。
福島先鋒項目共安裝了3臺形式不一的漂浮式風機和一座浮式變電站,包括一臺2MW、1臺5MW和一臺7MW容量風機,總容量14MW,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漂浮式海上試驗風場。項目旨在探索漂浮式風場的商業應用潛力,并力爭培育成日本主要出口產業。該項目通過制造新的就業機會,來重振日本“3.11”大地震造成福島核電站泄露后經濟,幫助福島成為新產業中心。
三種基礎形式包括2MW緊湊型半潛式基礎Compact Semi-Sub,5MW先進柱體式平臺基礎和7MW V型半潛式基礎。此外還包括世界第一座25MVA的浮式變電站以及66kV海纜。
該示范項目研究的內容包括浮體的運動補償系統、浮體和風機的特性、浮體運動控制系統效用等。此外,結構防腐和疲勞情況、惡劣天氣下的施工技術也是重點關注的方面。項目不僅關心浮式技術的各種挑戰,也會和漁業、海上航行安全以及環境評估機構合作。
項目海域距離福島約20公里,水深120米。首臺機組于2013年11月發電。各臺機組具體安裝時點為:
1、2013年“雙十一”當天,首臺2MW 下風向浮式機組于并網發電,采用緊湊型半潛式基礎;
2、2015年8月,第二臺7MW油壓驅動機組(區別于傳統的直驅或齒輪箱驅動方式)在現場安裝;
3、2016年7月,第三臺5MW日立下風向機組安裝到位,采用先進柱體式平臺基礎,6條錨鏈固定。
據悉, 法國漂浮式基礎設計公司Ideol最近在日本的Hibiki Nada Sea海域安裝了一臺“阻尼池”浮式基礎概念的試驗風機原型,容量為3.2MW,這也是日本第三個漂浮式試驗項目。日本計劃在2024年建成世界上最大(500MW以上)規模漂浮式海上風力發電場。
日本是世界上海岸線第七長的國家,擁有16億千瓦的海上風電儲量,其中80%的海域水深不適合固定式基礎,所以漂浮式海上風電是日本重點發展方向。據日本風能協會預測,到2030年,日本可安裝400萬千瓦的漂浮式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