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風電平價時代的不斷趨近,風電產業鏈的相關企業所承擔的降本壓力驟增。
為保證持續盈利,開發商、整機商、零部件供應商、運維服務商等企業不得不做出改變。
6月14日,金風科技發布公告稱,將旗下子公司天潤新能持有的德州潤津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權,以人民幣9.31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國開新能源。
而此前,遠景能源也剛剛與天能重工簽署協議,將旗下子公司遠景匯力100%股權,以1.9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天能重工。
國內排名前二位的整機商都在出售資產,引發了市場多方關注,風電行業竟然已經糟糕到了需要賣資產才能生存的地步了?
其實則不然,因為,當前,風電的玩法已經變了。
1、整機商變了
出售電站資產的并不僅僅發生在風電行業。
6月4日,國內最大新能源民企協鑫集團宣布,將旗下主營光伏電站開發的上市平臺——協鑫新能源(00451.HK)的控股權,出售給華能集團。
新能源行業是政策敏感性行業,與電價政策的變化密切相關。此前,電站所有者都是通過長期持有風場和光伏電站,進行賣電和補貼收益,獲得高額利潤。
隨著平價時代的逐漸到來,毛利下降和補貼退坡的壓力大增。只靠發電和補貼收入的盈利模式使得投資回收周期變得很長,這對風電和光伏電站所有者變得非常不利。
開發電站所需成本80%的投資來自于負債,所以融資的利差也是電站利潤的一部分。特別是民營企業,其融資成本遠高于央企,在盈利模式大不如前的情況下,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盈利點。
而出售電站資產,實現短期變現,既可以獲得較大的利潤回報,又能降低企業負債率。
特別是對風電整機商而言,風場單體投資大。此前投資電站,不僅能獲得高補貼收益,還能增加風機銷售量,提高利潤。如今盈利模式變差,與其通過多年持有逐步獲得利潤,不如直接出售資產,更有利于整機商快速實現資金回籠,反哺企業支撐未來發展。
以金風科技為例,其股權轉讓溢價高達稅前6.37億元,同時股權轉讓可使得公司實現內部交易尚未實現的200MW風機毛利潤1.6-1.7億元。據國信電新估算:股權溢價可創造稅后投資收益4.78億元,再加上風機毛利潤可實現稅后投資收益1.44億元,合計實現稅后利潤6.22億元,相當于2018年上半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的41%,對公司2019年上半年業績形成有力支撐。
況且對整機商而言,主營業務是風機制造與銷售,盡管近年來風機銷售的毛利變低,利潤遠沒有開發電站高。但不斷擴張風電場規模,會使現金流緊張,負債率高企。
所以并非運營電站規模越來越大,應該保持一個總控的體量。當整機商有新增的開發時,就可以把部分存量的項目賣掉,從而快速提高收益,實現資金回籠。
2、開發商變了
整機商出售電站資產固然有多種好處,那開發商是否愿意購買呢?
風電開發商多為國字頭企業,此前由于高補貼,利潤空間較大,故在采購風機時,只關注風機價格,對風機質量、品牌、性能不太重視。
隨著風電平價時代的到來,為滿足國資委對投資回報率的要求,開發商開始重視項目全周期的度電成本。
為了降低度電成本,開發商不得不想方設法提高發電量、降低發電成本。
發電量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風速大小、風機性能的好壞,風機可靠性、備品備件維護的及時率、電網限電的情況等。
關于實際發電量不能實現的問題,開發商與整機商之間曾出現大量糾紛,但目前獨立第三方機構較少,難以滿足舉證需求。一位大型風電開發商運營負責人表示:“有的整機商承諾機組發電小時數能達到一定標準,當實際表現達不到承諾標準時,則找借口說當地的風資源不好。這種狀況下,往往很難去舉證是因為風機問題導致的發電量損失。”
風機質量、風場設計等多個影響因素讓開發商很難在建設前期全面了解風場狀況,發電量、后期故障率等都得不到有效保障。
于是,開發商開始傾向于購買已穩定運營的高質量風電資產。
直接購買風場,開發商能更加直接透明的看到所有發電量、故障數據等,不僅能全面了解風場狀況,還能通過購買風場,直接獲得整機商設計、運營等技術能力對于風場項目的溢價。
在風場建設之初會產生大量非技術成本,有業內人士向能見透露,風電行業存在大量倒賣路條現象且路條費用高昂,今年上半年北方部分地區的風電項目路條費達到了0.6-0.9元/瓦左右。
而直接購買風場也可以很好的避免這些項目前期的非技術成本。
3、運維服務商消失了
除了發電量外,風場建成后,運維成本作為成本的大頭,也一直是開發商的心病。
根據Wood Mackenzie最新研究,全球陸上風電運維成本將于2019年達到近150億美元。其中,57%(85億美元)源于因部件故障而產生的非計劃性維修成本。
目前有部分開發商提出了全生命周期運維成本的概念,想要把運維風險轉嫁給整機商。如在全球單體最大的陸上風電場——內蒙古烏蘭察布風電基地一期600萬千瓦風電平價示范項目招標中,變相要求整機商承諾整機20年的運行維護。
誠然整機商對風機運行狀況最為熟悉,最適合承擔運維工作,但開發商若想以低廉的價格把全生命周期運維風險轉嫁給整機商,整機商也很難接受。
更理想的方式是,未來整機商將成為開發商EPC總包,不僅僅是提供風機,還要負責整個風場的設計和運維。
此前整機商只需要提供風機即可,后續好壞全看開發商如何設計、運行、維護,與整機商無關。而有技術貫通能力的整機商成為開發商EPC總包之后,既懂風機、會設計風場,又有能力進行高效運維,其靈活的組織和機制不僅能支撐平價項目的全流程開發,還能帶來高價值的增值服務。
于是,整機商的定位,已經從純粹風機制造商變成了風機制造商、風場開發與交易者、風場EPC總包三個角色。
遠景集團創始人兼CEO張雷表示,風電產業的未來是技術驅動提高效率和可靠性,平價時代將擠出行業的水分,未來風電行業將會更加理性,回歸到技術驅動的本質。
“擠水分”的過程就是通過機制和技術創新,產業鏈協同發展,為風電場開發建設運行的每一個環節降本增效的過程,旨在實現風資源利用的效率最大化,提高全生命周期的投資回報率。
為保證持續盈利,開發商、整機商、零部件供應商、運維服務商等企業不得不做出改變。
6月14日,金風科技發布公告稱,將旗下子公司天潤新能持有的德州潤津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權,以人民幣9.31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國開新能源。
而此前,遠景能源也剛剛與天能重工簽署協議,將旗下子公司遠景匯力100%股權,以1.9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天能重工。
國內排名前二位的整機商都在出售資產,引發了市場多方關注,風電行業竟然已經糟糕到了需要賣資產才能生存的地步了?
其實則不然,因為,當前,風電的玩法已經變了。
1、整機商變了
出售電站資產的并不僅僅發生在風電行業。
6月4日,國內最大新能源民企協鑫集團宣布,將旗下主營光伏電站開發的上市平臺——協鑫新能源(00451.HK)的控股權,出售給華能集團。
新能源行業是政策敏感性行業,與電價政策的變化密切相關。此前,電站所有者都是通過長期持有風場和光伏電站,進行賣電和補貼收益,獲得高額利潤。
隨著平價時代的逐漸到來,毛利下降和補貼退坡的壓力大增。只靠發電和補貼收入的盈利模式使得投資回收周期變得很長,這對風電和光伏電站所有者變得非常不利。
開發電站所需成本80%的投資來自于負債,所以融資的利差也是電站利潤的一部分。特別是民營企業,其融資成本遠高于央企,在盈利模式大不如前的情況下,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盈利點。
而出售電站資產,實現短期變現,既可以獲得較大的利潤回報,又能降低企業負債率。
特別是對風電整機商而言,風場單體投資大。此前投資電站,不僅能獲得高補貼收益,還能增加風機銷售量,提高利潤。如今盈利模式變差,與其通過多年持有逐步獲得利潤,不如直接出售資產,更有利于整機商快速實現資金回籠,反哺企業支撐未來發展。
以金風科技為例,其股權轉讓溢價高達稅前6.37億元,同時股權轉讓可使得公司實現內部交易尚未實現的200MW風機毛利潤1.6-1.7億元。據國信電新估算:股權溢價可創造稅后投資收益4.78億元,再加上風機毛利潤可實現稅后投資收益1.44億元,合計實現稅后利潤6.22億元,相當于2018年上半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的41%,對公司2019年上半年業績形成有力支撐。
況且對整機商而言,主營業務是風機制造與銷售,盡管近年來風機銷售的毛利變低,利潤遠沒有開發電站高。但不斷擴張風電場規模,會使現金流緊張,負債率高企。
所以并非運營電站規模越來越大,應該保持一個總控的體量。當整機商有新增的開發時,就可以把部分存量的項目賣掉,從而快速提高收益,實現資金回籠。
2、開發商變了
整機商出售電站資產固然有多種好處,那開發商是否愿意購買呢?
風電開發商多為國字頭企業,此前由于高補貼,利潤空間較大,故在采購風機時,只關注風機價格,對風機質量、品牌、性能不太重視。
隨著風電平價時代的到來,為滿足國資委對投資回報率的要求,開發商開始重視項目全周期的度電成本。
為了降低度電成本,開發商不得不想方設法提高發電量、降低發電成本。
發電量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風速大小、風機性能的好壞,風機可靠性、備品備件維護的及時率、電網限電的情況等。
關于實際發電量不能實現的問題,開發商與整機商之間曾出現大量糾紛,但目前獨立第三方機構較少,難以滿足舉證需求。一位大型風電開發商運營負責人表示:“有的整機商承諾機組發電小時數能達到一定標準,當實際表現達不到承諾標準時,則找借口說當地的風資源不好。這種狀況下,往往很難去舉證是因為風機問題導致的發電量損失。”
風機質量、風場設計等多個影響因素讓開發商很難在建設前期全面了解風場狀況,發電量、后期故障率等都得不到有效保障。
于是,開發商開始傾向于購買已穩定運營的高質量風電資產。
直接購買風場,開發商能更加直接透明的看到所有發電量、故障數據等,不僅能全面了解風場狀況,還能通過購買風場,直接獲得整機商設計、運營等技術能力對于風場項目的溢價。
在風場建設之初會產生大量非技術成本,有業內人士向能見透露,風電行業存在大量倒賣路條現象且路條費用高昂,今年上半年北方部分地區的風電項目路條費達到了0.6-0.9元/瓦左右。
而直接購買風場也可以很好的避免這些項目前期的非技術成本。
3、運維服務商消失了
除了發電量外,風場建成后,運維成本作為成本的大頭,也一直是開發商的心病。
根據Wood Mackenzie最新研究,全球陸上風電運維成本將于2019年達到近150億美元。其中,57%(85億美元)源于因部件故障而產生的非計劃性維修成本。
目前有部分開發商提出了全生命周期運維成本的概念,想要把運維風險轉嫁給整機商。如在全球單體最大的陸上風電場——內蒙古烏蘭察布風電基地一期600萬千瓦風電平價示范項目招標中,變相要求整機商承諾整機20年的運行維護。
誠然整機商對風機運行狀況最為熟悉,最適合承擔運維工作,但開發商若想以低廉的價格把全生命周期運維風險轉嫁給整機商,整機商也很難接受。
更理想的方式是,未來整機商將成為開發商EPC總包,不僅僅是提供風機,還要負責整個風場的設計和運維。
此前整機商只需要提供風機即可,后續好壞全看開發商如何設計、運行、維護,與整機商無關。而有技術貫通能力的整機商成為開發商EPC總包之后,既懂風機、會設計風場,又有能力進行高效運維,其靈活的組織和機制不僅能支撐平價項目的全流程開發,還能帶來高價值的增值服務。
于是,整機商的定位,已經從純粹風機制造商變成了風機制造商、風場開發與交易者、風場EPC總包三個角色。
遠景集團創始人兼CEO張雷表示,風電產業的未來是技術驅動提高效率和可靠性,平價時代將擠出行業的水分,未來風電行業將會更加理性,回歸到技術驅動的本質。
“擠水分”的過程就是通過機制和技術創新,產業鏈協同發展,為風電場開發建設運行的每一個環節降本增效的過程,旨在實現風資源利用的效率最大化,提高全生命周期的投資回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