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風能資源最豐富地區,占全國風能資源總量三成以上,具有很大的開發應用價值。
內蒙古自治區,位于我國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地形。全區總面積118.3萬平方千米,占中國國土面積的12.3%,是中國第三大省區,北部同蒙古國和俄羅斯聯邦接壤,國境線長4200千米。內蒙古地勢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屬高原地貌區。
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風能資源最豐富地區,占全國風能資源總量三成以上,具有很大的開發應用價值。目前,內蒙古區內風電裝機總容量已達2869萬千瓦,實現了"草原三峽"工程建設的第一個階段目標。
由于內蒙古地域面積較大,并呈狹長地形。龍源為了高效管理,按蒙西蒙中、蒙東兩個開發團隊設置。今天先講講龍源在蒙西蒙中開發風電的故事。
(一) 內蒙古的風電開發,從朱日和風電場和商都風電場開始
早在1992年上半年,內蒙古電力公司在錫林郭勒盟朱日和地區建設了一座試驗風電場。先后安裝了11臺Windpower(美國)100千瓦、10臺杭機廠(中國)120千瓦、4臺Husumer(德國)250千瓦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3300千瓦。
1993年,中國福霖風能公司與內蒙古電力公司簽訂合資協議,組建內蒙古福霖風能公司,共同投資建設朱日和風電場和位于烏蘭察布盟的商都風電場。1994年下半年,朱日和風電場安裝3臺NTK(丹麥)300千瓦風機,商都風電場安裝12臺NTK(丹麥)300千瓦風機,兩個風電場裝機容量達到7800千瓦,政府批準上網電價0.73元/千瓦時左右。這也是內蒙古第一個商業化運行的風電公司,從此開啟了內蒙古地區風電商業化開發的先河。
1996年,內蒙古電力公司又自行投資位于烏蘭察布盟的輝騰錫勒風電場,安裝43臺Micon(丹麥)600千瓦風電機組,總容量2.58萬千瓦,成為當時內蒙古最大的風電場和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風電場。
1999年7月,中國福霖風能公司并入龍源集團。
2001年6月,龍源與內蒙古電力公司開始合作,投資組建內蒙古龍源風電公司,在北京召開了第一屆董事會。趙鳳山任董事長,我任副董事長,李紅梅任財務總監,齊來生任總經理,韓彬任副總經理。雙方股東各持股50%。公司整合收購原內蒙古福霖風能公司的風電資產。緊接著,利用德國政府貸款,擴建輝騰錫勒風電場,安裝9臺Nordex(德國)600千瓦風機。2003年公司投資擴建6兆瓦技改項目。
2003年11月,按照全國電力體制改革要求,內蒙古電力公司實施廠網分開方案,成立北方聯合電力公司。原與龍源合作的風電資產和股權全部劃入北方聯合電力公司。
2004年6月,內蒙古龍源風電公司改名為內蒙古北方龍源風電公司,烏若思任董事長,劉濱述任總經理,吳昊任副總經理。2003年已啟動的裝機容量26兆瓦的國家"雙高一優"風電項目繼續推進,招標選用10臺GE(美國)1.5兆瓦和12臺NEG-Micon(丹麥)900千瓦風電機組。2004年4月NEG-Micon風機投產,2005年6月GE風機投產。這個項目是亞洲第一個使用1.5兆瓦風機的風電場,具有里程碑意義。輝騰錫勒風電場海拔高、氣溫低,開始GE風機水土不服,整個風機散熱系統設計通風流量不足,機組運行后故障頻繁,后經過近半年的改造試驗,風機才能正常投入使用。從此,龍源開啟了與GE在風電業務的多年合作。
2005年10月,北方聯合電力公司被華能集團收購后,從發展戰略考慮,提出分步中止與龍源在風電方面的合作。經過慎重研判,龍源決定退出合資公司股份,另起爐灶,獨立在蒙加快開發風電資源。
在做出決定的當天,我在呼和浩特市與齊來生(之前他在龍源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免去內蒙古龍源風電公司總經理職務,并派往烏拉特前旗的烏拉山電廠任書記)通電話,表達邀請他加入龍源的意向,他連夜趕回呼市與我見面,并表示十分愿意加入龍源這個風電大家庭。從尊重北方聯合電力公司的角度考慮,還是拖了一段時間,才正式商調齊來生到龍源工作。龍源內蒙古沃德風電場
(二) 一個偶然的機會,龍源獲得巴彥淖爾烏拉特中旗的風電開發權
2005年7月,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主要領導來京,到中能源公司(當時是龍源辦公大樓六樓的住戶)來訪,與馮亞莉董事長談話中提到風電開發話題。馮亞莉告訴他,這座大樓的主人龍源,就是中國目前最大的風電開發公司,可以介紹和他們接洽。半小時后,我在公司第一會議室會見了巴彥淖爾市的主要領導,雙方交談后一拍即合。巴彥淖爾市先提供10至20萬千瓦風電資源由龍源負責開發,后期可以繼續增加。我當場承諾,龍源盡快派人赴現場調研,如條件具備,可以盡快開工建設。
2005年9月,龍源委派蔡兆文、何家興兩位同事去巴彥淖爾調研,常務副市長弓占維和發改委副主任賈峻全程陪同考察了烏拉特后旗、中旗和前旗?;貋硖峤坏膱蟾姹砻?當地風力資源十分豐富,建設條件良好,送出有困難但可突破解決,地方政府支持開發積極性高。這些重要信息,為龍源后來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2005年11月23日,龍源與巴彥淖爾市簽訂《烏拉特中旗川井地區風電開發協議》。進軍巴彥淖爾的號角正式吹響,離和巴彥淖爾市主要領導北京會面不到五個月時間。
2005年12月,由龍源所屬新疆風電設計研究所,在沒有當地測風數據的條件下,利用氣象數據和周邊地區測風數據做參考,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編寫出烏拉特中旗川井一期4.93萬千瓦風電項目可研報告,并于年內上報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
2006年3月15日,龍源內蒙古風電項目籌建處正式成立。齊來生任主任,后任龍源內蒙古風電公司總經理。齊來生,內蒙古和林格爾人,1951年出生,內蒙古地區風電開發創始人之一。性格耿直、正派,工作有激情,總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為龍源在內蒙古的風電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齊來生總經理的帶領下,龍源內蒙古風電公司的創業者們全身心的投入,在蒙西和蒙中地區獨立開發風電項目就此拉開了帷幕,逐步實現"零起步、高速度、快發展"的預定目標。
2006年4月27日,烏拉特中旗川井一期4.93萬千瓦風電項目,獲得自治區發改委核準。
2006年7月28日,川井一期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我和巴彥淖爾市的市長、自治區發改委的領導一同出席了開工典禮。
2007年11月,川井一期項目投產發電。2007年12月,川井三期項目(5.05萬千瓦)投產發電。2008年4月,川井二期項目(4.93萬千瓦)投產發電。2008年12月,川井四期項目(4.93萬千瓦)投產發電。
2008年9月18日,巴彥淖爾市市委書記與市長王波(后任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副市長李文天再次到訪北京龍源總部。我同客人深入交換意見,探討未來擴大合作的可行性,確定由龍源在巴彥淖爾地區建設一座220千伏變電站(匯流站),并加快烏拉特后旗和中旗風電資源的開發。
2009年11月,川井五期項目(4.95萬千瓦)投產發電。2009年12月,烏拉特后旗賽烏素一、二期項目(9.9萬千瓦)投產發電。截止2009年底,龍源在巴彥淖爾市建成7個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34.69萬千瓦。同時建成一座220千伏變電站(匯流站)和45公里220千伏線路,為已建成風電場的及時送出創造了有利條件。
后來,由于蒙西電網出現了較嚴重的棄風限電情況,龍源也迫不得已放緩了在巴彥淖爾地區的風電場建設。如果未來電網送出得到改善,我認為巴彥淖爾地區仍然是開發風電的不二選擇。筆者在龍源內蒙古四子王風電場現場檢查風機基礎澆筑
(三) 中標特許權項目,助推大基地建設,為實現風機國產化做出貢獻
風電特許權,是指由風力資源區所在地政府或其授權公司,在對風力資源初步勘測基礎上,劃定一塊有商業開發價值、可安裝適應規模風力發電機組的風力資源區,通過招標選擇業主;中標業主應按特許權協議規定承擔項目建設和經營的所有投資和風險。特許期一般為20至25年。政府承諾收購所發全部電量,并由電網管理部門與業主簽署購電合同,電價由投標報價競爭確定。
從2003年至2007年,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開展陸上風電特許權項目五次招標,確定了15個風電場特許權投標項目,總計340萬千瓦。龍源參與了投標全過程。先后于2004年,中標江蘇如東二期15萬千瓦和吉林通榆20萬千瓦風電項目;2006年,中標內蒙古包頭巴音20萬千瓦風電項目。
包頭巴音特許權項目,于2007年1月12日獲得核準,當年8月15日開工建設,安裝134臺金風1.5兆瓦風電機組,歷時一年,于2008年8月31日投產發電,創造了"龍源內蒙古速度"。該項目是龍源內蒙古公司第一個一次性建設完成的大型整裝風電場。與金風合作開發AGC功率預測系統,也是內蒙古電網首次使用AGC的風電項目,屬于電網友好型風電場。筆者出席包頭巴音項目開工典禮和奠基儀式2013年6月19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平,帶領全國人大常委會《可再生能源法》執法檢查組,到龍源包頭巴音20萬千瓦特許權項目現場視察指導,并給予了較高的評價。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平視察巴音風電場為了鍛煉年青干部,項目建設開工之際,龍源總部派出工程部桂波到特許權項目建設現場,任龍源內蒙古公司總經理助理,協助總經理分管工程建設。一年半時間,桂波常住工地,不負眾望,吃苦鉆研,學習管理,堅持原則,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務。項目投產后,回到龍源總部任工程部副主任,后又下派到龍源吉林公司任總經理,兩年不到的時間,解決了該公司困擾幾年的三個工程項目的難題。
特許權項目促進了我國風電產業的規?;l展,也推動了我國風機國產化進程。
2010年開始,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大力推進風電大基地建設。但由于電網送出能力有限,棄風限電愈演愈烈,幾個大基地建設不得不推遲進度。龍源內蒙古公司,積極爭取項目,參與基地開發。于2012年核準包頭達茂巴音4號20萬千瓦項目,2013年核準巴彥淖爾烏拉特中旗巴音杭蓋3號20萬千瓦項目。巴音4號項目于2015年11月建成投產發電。巴音杭蓋3號項目,由于限電問題沒有緩解,龍源無法獲得國電集團的開工許可,2015年被當地政府強制性取消核準指標,給公司發展帶來一些不利影響。龍源內蒙古上都風電場龍源內蒙古川井風電場(四) 面對困局,全區布點,推進公司可持續發展
進入2010年以后,內蒙古地區受電網送出影響,整個風電建設節奏慢了下來。在此期間,龍源內蒙古公司堅持科學發展,采取靈活機動的發展策略,開發建設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風電項目。到2012年底,風電裝機達到80萬千瓦。
首開低風速風電項目先河。和林一、二期項目,位于呼市和林格爾縣革命老區,屬低風速資源區。2011年10月,一期項目(4.95萬千瓦)投產發電。2012年11月,二期項目(4.95萬千瓦)投產發電。
電氣化鐵路支撐電源項目落地。滿都拉一、二期項目是到蒙古國專線電氣化鐵路支撐電源項目。2011年7月,一期項目(4.95萬千瓦)投產發電。2012年10月,二期項目(4.95萬千瓦)投產發電。
內蒙古第一個分散式風電項目。2012年12月,高腰海6兆瓦(4臺金風1.5兆瓦風機)接入農網,做為分散式示范項目投產發電。形成就地消納,遠方監控、電費結算的分散式運營模式。
參股抽水蓄能電站,獲取風電開發接入容量。2009年龍源參股呼市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取得接入電網配額容量44.45萬千瓦。上都、商都、興和、紅山等項目均以此為依托落地。
2013年1月,興和一期項目(4.95萬千瓦)投產發電。2014年9月,商都項目(4.8萬千瓦)投產發電。2014年10月,上都項目(4.95萬千瓦)投產發電。2017年12月,興和二期項目(4.95萬千瓦)投產發電。
截止2018年底,龍源內蒙古公司建成11個風電場,裝機容量125萬千瓦,共計827臺風機,涉及七大類16種機型。項目分布在錫林郭勒、烏蘭察布、呼和浩特、包頭、巴彥淖爾5個盟市的9個旗縣,占蒙西電網風電裝機總量的7%。累計完成發電量超過180億千瓦時,累計完成利潤總額超過20億元。龍源內蒙古滿都拉風電場龍源內蒙古賽烏素風電場(五) 在發展風電的同時,不忘履行社會責任
通過項目開發建設過程中的一點一滴,龍源內蒙古公司與當地各級政府和農牧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賽烏素風電場建設中,龍源應當地政府要求,降低用人學歷門檻,招聘接收了幾名當地蒙古族大中專畢業生。
四子王旗風電場靠近邊境線,與邊防雷達站相鄰。雷達站條件艱苦,風電場員工主動聯系邀請邊防戰士聯誼,并請戰士們到風電場,解決洗澡等生活困難?,F在風電場和雷達站像兄弟一樣來往。
和林風電場建設締造了一段企民和諧佳話。項目所在地和林格爾縣羊群溝鄉甜水村沒有天然水源,吃水一直靠天下雨。"喝上自來水"是幾代村民的夢想。龍源內蒙古公司出資47萬元連續打井,終于出水。并將飲水管道鋪到甜水村每一戶村民家里,幫助村民實現了夢想。該地鄉政府特意建了一座"飲水思源,不忘龍源"的石碑,以示紀念。
龍源在蒙西蒙中的發展,不僅體現在建設速度上的領跑,更體現在工程質量上的堅持。川井二期項目和巴音特許權項目雙雙榮獲《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一段時間還形成了"龍源現象",那就是凡有龍源選址開發風電的區域,各大企業都會跟進建設,龍源風電場經常被包圍之中,"跟著龍源建設項目準沒錯"一度在業內口口相傳。
內蒙古風電場多數地處偏僻地區,公司運維人員短缺。龍源制定特別政策,除允許適當降低標準招聘大中專畢業生以外,還允許從同行企業和社會招聘人員,以滿足用人的需要。
2012年9月,齊來生總經理"超期服役"一年后光榮退休。時任龍源總經理助理的葛嵐和路峰分別接任龍源內蒙古公司總經理和黨委書記。由于內蒙古電網風電棄風限電嚴重,國家已多年不允許內蒙古開發建設新的項目,公司進入了發展的困難期。他們開拓創新,全區布局,保持了公司項目有序推進的良好局面。2014年7月,葛嵐到齡卸任,路峰接任總經理,陳云曉任黨委書記。2016年1月,陳云曉調任龍源蒙東公司黨委書記,王強接陳云曉任黨委書記。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許多貢獻。龍源內蒙古賽公司職代會
(六) 內蒙古風電開發的啟示和展望
內蒙古是我國第一大風資源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風能資源,并且建設條件好,開發成本相對較低。但內蒙古地區經濟欠發達,當地增量電力消納有限,解決內蒙古電力外送是發展內蒙古風電的關鍵所在。
第一,電網體制限制問題。內蒙古西部電網由自治區擁有和管理,和國家電網"一墻之隔",不能形成有效的聯接和互通。要想改變現狀,打通體制障礙是關鍵,也許電網重組是理想的選擇。
第二,體制問題解決后,外送電力不存在任何障礙,且可行性極強。內蒙古的狹長地貌,電網可就近與西北、華北和東北電網緊密聯接,而且可以通過上述電網外送電力給華東、華中和南方電網。
第三,在內蒙古地區,風電平價上網容易實現。風電場建設造價可以降低至6000元/千瓦左右,發電利用小時可突破3000多小時,按0.25元/千瓦時上網電價估算,風電場業主仍有利可圖。同時,也會給外送通道的電力電價留出空間。
第四,建議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在現有基礎上,協商國家電網,做好電網送出和風電同步開發規劃藍圖。等待時機,加快發展,每年僅內蒙古新增一個"草原風電三峽"的風電裝機目標指日可待。當前,千萬不要盲目審批項目,避免造成新一輪的棄風限電。要安排大型、特大型企業整體聯片開發,并負責外送電網的投資建設。
第五,對龍源在內蒙古發展風電的三點建議:
一是抓緊加快儲備開發風能資源。巴彥淖爾仍然是未來重點,特別是中蒙邊境地帶的風能資源尤其珍貴。
二是抓緊開發儲備技術資源。在內蒙古提出定制風電場新概念,降低成本,擇機開發建設。
三是抓緊人才儲備和用人準備。龍源能否在內蒙古新一輪的風電開發競爭中取勝,關鍵是人和人才的能力。
謝長軍寫于2019年4月12日《風能》雜志 憶昔風: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而是為了總結經驗,把握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從2019年1期起,《風能》雜志特開設“憶昔風”欄目,刊登原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謝長軍撰寫的系列回憶文章。其中,既有創業故事、人物速寫,也有對項目的總結、行業的深度思考。關于作者▼謝長軍1957年出生,1975年7月參加工作,東北電力學院熱能動力專業本科畢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曾任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在英國《世界風電之窗》月刊評選出的2012年世界風電行業3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中,位列第三。
內蒙古自治區,位于我國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地形。全區總面積118.3萬平方千米,占中國國土面積的12.3%,是中國第三大省區,北部同蒙古國和俄羅斯聯邦接壤,國境線長4200千米。內蒙古地勢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屬高原地貌區。
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風能資源最豐富地區,占全國風能資源總量三成以上,具有很大的開發應用價值。目前,內蒙古區內風電裝機總容量已達2869萬千瓦,實現了"草原三峽"工程建設的第一個階段目標。
由于內蒙古地域面積較大,并呈狹長地形。龍源為了高效管理,按蒙西蒙中、蒙東兩個開發團隊設置。今天先講講龍源在蒙西蒙中開發風電的故事。
(一) 內蒙古的風電開發,從朱日和風電場和商都風電場開始
早在1992年上半年,內蒙古電力公司在錫林郭勒盟朱日和地區建設了一座試驗風電場。先后安裝了11臺Windpower(美國)100千瓦、10臺杭機廠(中國)120千瓦、4臺Husumer(德國)250千瓦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3300千瓦。
1993年,中國福霖風能公司與內蒙古電力公司簽訂合資協議,組建內蒙古福霖風能公司,共同投資建設朱日和風電場和位于烏蘭察布盟的商都風電場。1994年下半年,朱日和風電場安裝3臺NTK(丹麥)300千瓦風機,商都風電場安裝12臺NTK(丹麥)300千瓦風機,兩個風電場裝機容量達到7800千瓦,政府批準上網電價0.73元/千瓦時左右。這也是內蒙古第一個商業化運行的風電公司,從此開啟了內蒙古地區風電商業化開發的先河。
1996年,內蒙古電力公司又自行投資位于烏蘭察布盟的輝騰錫勒風電場,安裝43臺Micon(丹麥)600千瓦風電機組,總容量2.58萬千瓦,成為當時內蒙古最大的風電場和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風電場。
1999年7月,中國福霖風能公司并入龍源集團。
2001年6月,龍源與內蒙古電力公司開始合作,投資組建內蒙古龍源風電公司,在北京召開了第一屆董事會。趙鳳山任董事長,我任副董事長,李紅梅任財務總監,齊來生任總經理,韓彬任副總經理。雙方股東各持股50%。公司整合收購原內蒙古福霖風能公司的風電資產。緊接著,利用德國政府貸款,擴建輝騰錫勒風電場,安裝9臺Nordex(德國)600千瓦風機。2003年公司投資擴建6兆瓦技改項目。
2003年11月,按照全國電力體制改革要求,內蒙古電力公司實施廠網分開方案,成立北方聯合電力公司。原與龍源合作的風電資產和股權全部劃入北方聯合電力公司。
2004年6月,內蒙古龍源風電公司改名為內蒙古北方龍源風電公司,烏若思任董事長,劉濱述任總經理,吳昊任副總經理。2003年已啟動的裝機容量26兆瓦的國家"雙高一優"風電項目繼續推進,招標選用10臺GE(美國)1.5兆瓦和12臺NEG-Micon(丹麥)900千瓦風電機組。2004年4月NEG-Micon風機投產,2005年6月GE風機投產。這個項目是亞洲第一個使用1.5兆瓦風機的風電場,具有里程碑意義。輝騰錫勒風電場海拔高、氣溫低,開始GE風機水土不服,整個風機散熱系統設計通風流量不足,機組運行后故障頻繁,后經過近半年的改造試驗,風機才能正常投入使用。從此,龍源開啟了與GE在風電業務的多年合作。
2005年10月,北方聯合電力公司被華能集團收購后,從發展戰略考慮,提出分步中止與龍源在風電方面的合作。經過慎重研判,龍源決定退出合資公司股份,另起爐灶,獨立在蒙加快開發風電資源。
在做出決定的當天,我在呼和浩特市與齊來生(之前他在龍源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免去內蒙古龍源風電公司總經理職務,并派往烏拉特前旗的烏拉山電廠任書記)通電話,表達邀請他加入龍源的意向,他連夜趕回呼市與我見面,并表示十分愿意加入龍源這個風電大家庭。從尊重北方聯合電力公司的角度考慮,還是拖了一段時間,才正式商調齊來生到龍源工作。龍源內蒙古沃德風電場
(二) 一個偶然的機會,龍源獲得巴彥淖爾烏拉特中旗的風電開發權
2005年7月,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主要領導來京,到中能源公司(當時是龍源辦公大樓六樓的住戶)來訪,與馮亞莉董事長談話中提到風電開發話題。馮亞莉告訴他,這座大樓的主人龍源,就是中國目前最大的風電開發公司,可以介紹和他們接洽。半小時后,我在公司第一會議室會見了巴彥淖爾市的主要領導,雙方交談后一拍即合。巴彥淖爾市先提供10至20萬千瓦風電資源由龍源負責開發,后期可以繼續增加。我當場承諾,龍源盡快派人赴現場調研,如條件具備,可以盡快開工建設。
2005年9月,龍源委派蔡兆文、何家興兩位同事去巴彥淖爾調研,常務副市長弓占維和發改委副主任賈峻全程陪同考察了烏拉特后旗、中旗和前旗?;貋硖峤坏膱蟾姹砻?當地風力資源十分豐富,建設條件良好,送出有困難但可突破解決,地方政府支持開發積極性高。這些重要信息,為龍源后來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2005年11月23日,龍源與巴彥淖爾市簽訂《烏拉特中旗川井地區風電開發協議》。進軍巴彥淖爾的號角正式吹響,離和巴彥淖爾市主要領導北京會面不到五個月時間。
2005年12月,由龍源所屬新疆風電設計研究所,在沒有當地測風數據的條件下,利用氣象數據和周邊地區測風數據做參考,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編寫出烏拉特中旗川井一期4.93萬千瓦風電項目可研報告,并于年內上報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
2006年3月15日,龍源內蒙古風電項目籌建處正式成立。齊來生任主任,后任龍源內蒙古風電公司總經理。齊來生,內蒙古和林格爾人,1951年出生,內蒙古地區風電開發創始人之一。性格耿直、正派,工作有激情,總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為龍源在內蒙古的風電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齊來生總經理的帶領下,龍源內蒙古風電公司的創業者們全身心的投入,在蒙西和蒙中地區獨立開發風電項目就此拉開了帷幕,逐步實現"零起步、高速度、快發展"的預定目標。
2006年4月27日,烏拉特中旗川井一期4.93萬千瓦風電項目,獲得自治區發改委核準。
2006年7月28日,川井一期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我和巴彥淖爾市的市長、自治區發改委的領導一同出席了開工典禮。
2007年11月,川井一期項目投產發電。2007年12月,川井三期項目(5.05萬千瓦)投產發電。2008年4月,川井二期項目(4.93萬千瓦)投產發電。2008年12月,川井四期項目(4.93萬千瓦)投產發電。
2008年9月18日,巴彥淖爾市市委書記與市長王波(后任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副市長李文天再次到訪北京龍源總部。我同客人深入交換意見,探討未來擴大合作的可行性,確定由龍源在巴彥淖爾地區建設一座220千伏變電站(匯流站),并加快烏拉特后旗和中旗風電資源的開發。
2009年11月,川井五期項目(4.95萬千瓦)投產發電。2009年12月,烏拉特后旗賽烏素一、二期項目(9.9萬千瓦)投產發電。截止2009年底,龍源在巴彥淖爾市建成7個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34.69萬千瓦。同時建成一座220千伏變電站(匯流站)和45公里220千伏線路,為已建成風電場的及時送出創造了有利條件。
后來,由于蒙西電網出現了較嚴重的棄風限電情況,龍源也迫不得已放緩了在巴彥淖爾地區的風電場建設。如果未來電網送出得到改善,我認為巴彥淖爾地區仍然是開發風電的不二選擇。筆者在龍源內蒙古四子王風電場現場檢查風機基礎澆筑
(三) 中標特許權項目,助推大基地建設,為實現風機國產化做出貢獻
風電特許權,是指由風力資源區所在地政府或其授權公司,在對風力資源初步勘測基礎上,劃定一塊有商業開發價值、可安裝適應規模風力發電機組的風力資源區,通過招標選擇業主;中標業主應按特許權協議規定承擔項目建設和經營的所有投資和風險。特許期一般為20至25年。政府承諾收購所發全部電量,并由電網管理部門與業主簽署購電合同,電價由投標報價競爭確定。
從2003年至2007年,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開展陸上風電特許權項目五次招標,確定了15個風電場特許權投標項目,總計340萬千瓦。龍源參與了投標全過程。先后于2004年,中標江蘇如東二期15萬千瓦和吉林通榆20萬千瓦風電項目;2006年,中標內蒙古包頭巴音20萬千瓦風電項目。
包頭巴音特許權項目,于2007年1月12日獲得核準,當年8月15日開工建設,安裝134臺金風1.5兆瓦風電機組,歷時一年,于2008年8月31日投產發電,創造了"龍源內蒙古速度"。該項目是龍源內蒙古公司第一個一次性建設完成的大型整裝風電場。與金風合作開發AGC功率預測系統,也是內蒙古電網首次使用AGC的風電項目,屬于電網友好型風電場。筆者出席包頭巴音項目開工典禮和奠基儀式2013年6月19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平,帶領全國人大常委會《可再生能源法》執法檢查組,到龍源包頭巴音20萬千瓦特許權項目現場視察指導,并給予了較高的評價。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平視察巴音風電場為了鍛煉年青干部,項目建設開工之際,龍源總部派出工程部桂波到特許權項目建設現場,任龍源內蒙古公司總經理助理,協助總經理分管工程建設。一年半時間,桂波常住工地,不負眾望,吃苦鉆研,學習管理,堅持原則,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務。項目投產后,回到龍源總部任工程部副主任,后又下派到龍源吉林公司任總經理,兩年不到的時間,解決了該公司困擾幾年的三個工程項目的難題。
特許權項目促進了我國風電產業的規?;l展,也推動了我國風機國產化進程。
2010年開始,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大力推進風電大基地建設。但由于電網送出能力有限,棄風限電愈演愈烈,幾個大基地建設不得不推遲進度。龍源內蒙古公司,積極爭取項目,參與基地開發。于2012年核準包頭達茂巴音4號20萬千瓦項目,2013年核準巴彥淖爾烏拉特中旗巴音杭蓋3號20萬千瓦項目。巴音4號項目于2015年11月建成投產發電。巴音杭蓋3號項目,由于限電問題沒有緩解,龍源無法獲得國電集團的開工許可,2015年被當地政府強制性取消核準指標,給公司發展帶來一些不利影響。龍源內蒙古上都風電場龍源內蒙古川井風電場(四) 面對困局,全區布點,推進公司可持續發展
進入2010年以后,內蒙古地區受電網送出影響,整個風電建設節奏慢了下來。在此期間,龍源內蒙古公司堅持科學發展,采取靈活機動的發展策略,開發建設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風電項目。到2012年底,風電裝機達到80萬千瓦。
首開低風速風電項目先河。和林一、二期項目,位于呼市和林格爾縣革命老區,屬低風速資源區。2011年10月,一期項目(4.95萬千瓦)投產發電。2012年11月,二期項目(4.95萬千瓦)投產發電。
電氣化鐵路支撐電源項目落地。滿都拉一、二期項目是到蒙古國專線電氣化鐵路支撐電源項目。2011年7月,一期項目(4.95萬千瓦)投產發電。2012年10月,二期項目(4.95萬千瓦)投產發電。
內蒙古第一個分散式風電項目。2012年12月,高腰海6兆瓦(4臺金風1.5兆瓦風機)接入農網,做為分散式示范項目投產發電。形成就地消納,遠方監控、電費結算的分散式運營模式。
參股抽水蓄能電站,獲取風電開發接入容量。2009年龍源參股呼市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取得接入電網配額容量44.45萬千瓦。上都、商都、興和、紅山等項目均以此為依托落地。
2013年1月,興和一期項目(4.95萬千瓦)投產發電。2014年9月,商都項目(4.8萬千瓦)投產發電。2014年10月,上都項目(4.95萬千瓦)投產發電。2017年12月,興和二期項目(4.95萬千瓦)投產發電。
截止2018年底,龍源內蒙古公司建成11個風電場,裝機容量125萬千瓦,共計827臺風機,涉及七大類16種機型。項目分布在錫林郭勒、烏蘭察布、呼和浩特、包頭、巴彥淖爾5個盟市的9個旗縣,占蒙西電網風電裝機總量的7%。累計完成發電量超過180億千瓦時,累計完成利潤總額超過20億元。龍源內蒙古滿都拉風電場龍源內蒙古賽烏素風電場(五) 在發展風電的同時,不忘履行社會責任
通過項目開發建設過程中的一點一滴,龍源內蒙古公司與當地各級政府和農牧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賽烏素風電場建設中,龍源應當地政府要求,降低用人學歷門檻,招聘接收了幾名當地蒙古族大中專畢業生。
四子王旗風電場靠近邊境線,與邊防雷達站相鄰。雷達站條件艱苦,風電場員工主動聯系邀請邊防戰士聯誼,并請戰士們到風電場,解決洗澡等生活困難?,F在風電場和雷達站像兄弟一樣來往。
和林風電場建設締造了一段企民和諧佳話。項目所在地和林格爾縣羊群溝鄉甜水村沒有天然水源,吃水一直靠天下雨。"喝上自來水"是幾代村民的夢想。龍源內蒙古公司出資47萬元連續打井,終于出水。并將飲水管道鋪到甜水村每一戶村民家里,幫助村民實現了夢想。該地鄉政府特意建了一座"飲水思源,不忘龍源"的石碑,以示紀念。
龍源在蒙西蒙中的發展,不僅體現在建設速度上的領跑,更體現在工程質量上的堅持。川井二期項目和巴音特許權項目雙雙榮獲《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一段時間還形成了"龍源現象",那就是凡有龍源選址開發風電的區域,各大企業都會跟進建設,龍源風電場經常被包圍之中,"跟著龍源建設項目準沒錯"一度在業內口口相傳。
內蒙古風電場多數地處偏僻地區,公司運維人員短缺。龍源制定特別政策,除允許適當降低標準招聘大中專畢業生以外,還允許從同行企業和社會招聘人員,以滿足用人的需要。
2012年9月,齊來生總經理"超期服役"一年后光榮退休。時任龍源總經理助理的葛嵐和路峰分別接任龍源內蒙古公司總經理和黨委書記。由于內蒙古電網風電棄風限電嚴重,國家已多年不允許內蒙古開發建設新的項目,公司進入了發展的困難期。他們開拓創新,全區布局,保持了公司項目有序推進的良好局面。2014年7月,葛嵐到齡卸任,路峰接任總經理,陳云曉任黨委書記。2016年1月,陳云曉調任龍源蒙東公司黨委書記,王強接陳云曉任黨委書記。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許多貢獻。龍源內蒙古賽公司職代會
(六) 內蒙古風電開發的啟示和展望
內蒙古是我國第一大風資源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風能資源,并且建設條件好,開發成本相對較低。但內蒙古地區經濟欠發達,當地增量電力消納有限,解決內蒙古電力外送是發展內蒙古風電的關鍵所在。
第一,電網體制限制問題。內蒙古西部電網由自治區擁有和管理,和國家電網"一墻之隔",不能形成有效的聯接和互通。要想改變現狀,打通體制障礙是關鍵,也許電網重組是理想的選擇。
第二,體制問題解決后,外送電力不存在任何障礙,且可行性極強。內蒙古的狹長地貌,電網可就近與西北、華北和東北電網緊密聯接,而且可以通過上述電網外送電力給華東、華中和南方電網。
第三,在內蒙古地區,風電平價上網容易實現。風電場建設造價可以降低至6000元/千瓦左右,發電利用小時可突破3000多小時,按0.25元/千瓦時上網電價估算,風電場業主仍有利可圖。同時,也會給外送通道的電力電價留出空間。
第四,建議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在現有基礎上,協商國家電網,做好電網送出和風電同步開發規劃藍圖。等待時機,加快發展,每年僅內蒙古新增一個"草原風電三峽"的風電裝機目標指日可待。當前,千萬不要盲目審批項目,避免造成新一輪的棄風限電。要安排大型、特大型企業整體聯片開發,并負責外送電網的投資建設。
第五,對龍源在內蒙古發展風電的三點建議:
一是抓緊加快儲備開發風能資源。巴彥淖爾仍然是未來重點,特別是中蒙邊境地帶的風能資源尤其珍貴。
二是抓緊開發儲備技術資源。在內蒙古提出定制風電場新概念,降低成本,擇機開發建設。
三是抓緊人才儲備和用人準備。龍源能否在內蒙古新一輪的風電開發競爭中取勝,關鍵是人和人才的能力。
謝長軍寫于2019年4月12日《風能》雜志 憶昔風: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而是為了總結經驗,把握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從2019年1期起,《風能》雜志特開設“憶昔風”欄目,刊登原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謝長軍撰寫的系列回憶文章。其中,既有創業故事、人物速寫,也有對項目的總結、行業的深度思考。關于作者▼謝長軍1957年出生,1975年7月參加工作,東北電力學院熱能動力專業本科畢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曾任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在英國《世界風電之窗》月刊評選出的2012年世界風電行業3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中,位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