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搶裝潮的影響,風機價格日益提高,從年初的低于3000元/kW的跳樓價,到現在接近4000元/kW的良心價,巨大的價差讓人措手不及。
一夜之間,風電市場從傳統的買方市場變成了賣方市場,整機廠的銷售每天都有接不完的電話,但卻承受著另一種苦惱,眼睜睜看著高價訂單卻無法出手。
我所就職的廠家因為在去年和年初的價格戰中堅持競爭底線,留下了不少的產能,所以在下半年投標中中了一些所謂的高價訂單。
即使這樣,在我們現在回頭看時,發現8、9月份的出手仍然有沉不住氣的因素,如果能再堅持一下呢,是不是能夠有更高的價格,是否意味著更好的收益?
答案并不樂觀,一切水漲船高,所有的大部件和原材料成本也都在上漲了。這樣看來,雖然機組價格提高,付款條件也變好,但主機廠家卻并不是贏家,充其量是現金流變好,過兩天好日子罷了。
從另一個角度看,機組價格上漲的空間,全部依賴于搶裝所保住的補貼,而補貼又來自于電網所收的補貼池,從國家角度應該會傾向于提高對搶裝項目的要求,在多數省份2020年底全容量并網才能保電價的可能性較大。
后續項目已經無需申請進入補貼目錄,只要投產滿足相關條件就可以享受補貼,勢必造成存量項目與新增項目爭奪補貼,導致實際獲得的補貼都有所減少,變相地用老項目扶持了新項目。
從國家層面的總體效益來看,這種競爭必要性不大;但從競爭提效的角度來看,督促行業進步也是可取的。站在每個廠家和每個開發商的角度來說,年初打價格戰是必然,現在提高價格也是必然。
如果說原來的路條費賣的都是國家補貼,那現在機組和部件價格上漲部分也都是國家補貼,盛宴過后剩下的只能是那些堅定前行的人。
一夜之間,風電市場從傳統的買方市場變成了賣方市場,整機廠的銷售每天都有接不完的電話,但卻承受著另一種苦惱,眼睜睜看著高價訂單卻無法出手。
我所就職的廠家因為在去年和年初的價格戰中堅持競爭底線,留下了不少的產能,所以在下半年投標中中了一些所謂的高價訂單。
即使這樣,在我們現在回頭看時,發現8、9月份的出手仍然有沉不住氣的因素,如果能再堅持一下呢,是不是能夠有更高的價格,是否意味著更好的收益?
答案并不樂觀,一切水漲船高,所有的大部件和原材料成本也都在上漲了。這樣看來,雖然機組價格提高,付款條件也變好,但主機廠家卻并不是贏家,充其量是現金流變好,過兩天好日子罷了。
從另一個角度看,機組價格上漲的空間,全部依賴于搶裝所保住的補貼,而補貼又來自于電網所收的補貼池,從國家角度應該會傾向于提高對搶裝項目的要求,在多數省份2020年底全容量并網才能保電價的可能性較大。
后續項目已經無需申請進入補貼目錄,只要投產滿足相關條件就可以享受補貼,勢必造成存量項目與新增項目爭奪補貼,導致實際獲得的補貼都有所減少,變相地用老項目扶持了新項目。
從國家層面的總體效益來看,這種競爭必要性不大;但從競爭提效的角度來看,督促行業進步也是可取的。站在每個廠家和每個開發商的角度來說,年初打價格戰是必然,現在提高價格也是必然。
如果說原來的路條費賣的都是國家補貼,那現在機組和部件價格上漲部分也都是國家補貼,盛宴過后剩下的只能是那些堅定前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