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世界網(RenewableEnergyWorld)日前發布的《重塑當今全球電力市場的五大趨勢》(以下簡稱《五大趨勢》)指出,過去十年,技術進步、結構性市場變化、監管干預和政治影響促成了全球電力市場資本整合、市場規則不斷變化。目前,電力市場重塑正凸顯出五大趨勢:可再生能源市場實時化、電力市場更依賴算法交易和程序化交易、電力市場持續自由化、電力市場消費者不斷增加且更復雜、電池儲能不斷進步。
可再生能源加快實時交易
根據國際能源署2019年發布的報告,可再生能源將在2019年至2024年以50%的速度增長。對此,《五大趨勢》指出,可再生能源間歇性強,將使電力市場更接近實時日內交易市場,并增加跨境交易。同時,間歇性意味著電網需要解決能源短缺以維持電網頻率,因此可再生能源將持續面臨投資挑戰。而為了保持穩定,電網會對燃氣輪機等增量資源進行定價,由此引發市場盤中價格波動加劇。
《五大趨勢》還認為,算法交易和程序化交易將影響快速變化的電力市場。隨著電力市場越來越接近實時,交易員在處理大量增加的數據點和信息時將面臨新挑戰。
對于可再生能源市場實時化以及采用算法交易和程序化交易,有業內專家認為,我國可再生能源在整個能源結構中占比仍然較低,目前這兩個趨勢尚不明顯。該專家表示,若未來中國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將對電網產生較大影響。屆時,實時化以及算法交易等手段,就能解決電網成本問題,從而快速高效地配置資源。
市場復雜性增加
《五大趨勢》指出,美國是開放電力市場的全球標準,其他國家及地區在不同程度效仿美國。自1996年起,歐盟推行了建立統一電力市場的政策,目前的能源聯盟計劃要求所有歐盟輸電系統運營商,2025年之前至少將75%的輸電能力用于競價交易區。
福島核事故后,日本啟動電力市場自由化,鼓勵電力公司投資海上風電場等可再生能源項目。此外,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泰國也走上電力市場自由化之路,最終目標皆為刺激新能源投資。
同時,電力消費者的身份也發生轉變?!段宕筅厔荨分赋觯瑐鹘y消費者目前成為生產者,增加了市場的復雜性。
以分布式能源為例,無論小型住宅屋頂,還是大型用電設施,所有微電網目前都面臨消耗與生產不匹配的問題。《五大趨勢》分析稱,即使有了電池,微型電網仍然依賴于與電網的失效保護連接,以確保持續供電。當產生的電量大于消耗電量時,多余電量就會通過計量網送回電網,將消費者變成電力生產者,這就形成了一種“互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局面。
多位業內專家認為,以上兩點趨勢基本符合我國現階段可再生能源市場的現狀,對我國電力市場的建設和重塑具有參考意義。
電池儲能尚不成熟
對于電池儲能,《五大趨勢》指出,目前各類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最大問題之一是電池儲存的成本和效率。隨著電池儲存成本直線下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將隨之增長。該文還認為,現今很多電力運營商已經具備將兆瓦級電池裝置與可再生電網相結合的能力。美國能源信息署估計,到2050年,電網規模的電池總裝機容量可能達到400億瓦,且成本將進一步下降。
對此,有業內人士成稱,國外是在完成了市場化改革、實現了系統經濟運行后,再進行能源結構清潔化,而我國是二者同時進行的。“雙軌制模式下,過早考慮儲能等技術,可能帶來巨大成本。市場優化產生的紅利抵消不了規劃造成的成本。”
“其實,100%的可再生能源消納并不一定有利于電力系統。我國無法承受高昂的電價,仍應以初級產品為主。”該業內人士表示,“若儲能技術經濟性提升,可大規模普及,那么孤網的方式會越來越多。實際上儲能帶來的最后挑戰,并非來自于其如何配合電力市場,而是它反而會造成用電方式的根本性改革。”
可再生能源加快實時交易
根據國際能源署2019年發布的報告,可再生能源將在2019年至2024年以50%的速度增長。對此,《五大趨勢》指出,可再生能源間歇性強,將使電力市場更接近實時日內交易市場,并增加跨境交易。同時,間歇性意味著電網需要解決能源短缺以維持電網頻率,因此可再生能源將持續面臨投資挑戰。而為了保持穩定,電網會對燃氣輪機等增量資源進行定價,由此引發市場盤中價格波動加劇。
《五大趨勢》還認為,算法交易和程序化交易將影響快速變化的電力市場。隨著電力市場越來越接近實時,交易員在處理大量增加的數據點和信息時將面臨新挑戰。
對于可再生能源市場實時化以及采用算法交易和程序化交易,有業內專家認為,我國可再生能源在整個能源結構中占比仍然較低,目前這兩個趨勢尚不明顯。該專家表示,若未來中國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將對電網產生較大影響。屆時,實時化以及算法交易等手段,就能解決電網成本問題,從而快速高效地配置資源。
市場復雜性增加
《五大趨勢》指出,美國是開放電力市場的全球標準,其他國家及地區在不同程度效仿美國。自1996年起,歐盟推行了建立統一電力市場的政策,目前的能源聯盟計劃要求所有歐盟輸電系統運營商,2025年之前至少將75%的輸電能力用于競價交易區。
福島核事故后,日本啟動電力市場自由化,鼓勵電力公司投資海上風電場等可再生能源項目。此外,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泰國也走上電力市場自由化之路,最終目標皆為刺激新能源投資。
同時,電力消費者的身份也發生轉變?!段宕筅厔荨分赋觯瑐鹘y消費者目前成為生產者,增加了市場的復雜性。
以分布式能源為例,無論小型住宅屋頂,還是大型用電設施,所有微電網目前都面臨消耗與生產不匹配的問題。《五大趨勢》分析稱,即使有了電池,微型電網仍然依賴于與電網的失效保護連接,以確保持續供電。當產生的電量大于消耗電量時,多余電量就會通過計量網送回電網,將消費者變成電力生產者,這就形成了一種“互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局面。
多位業內專家認為,以上兩點趨勢基本符合我國現階段可再生能源市場的現狀,對我國電力市場的建設和重塑具有參考意義。
電池儲能尚不成熟
對于電池儲能,《五大趨勢》指出,目前各類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最大問題之一是電池儲存的成本和效率。隨著電池儲存成本直線下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將隨之增長。該文還認為,現今很多電力運營商已經具備將兆瓦級電池裝置與可再生電網相結合的能力。美國能源信息署估計,到2050年,電網規模的電池總裝機容量可能達到400億瓦,且成本將進一步下降。
對此,有業內人士成稱,國外是在完成了市場化改革、實現了系統經濟運行后,再進行能源結構清潔化,而我國是二者同時進行的。“雙軌制模式下,過早考慮儲能等技術,可能帶來巨大成本。市場優化產生的紅利抵消不了規劃造成的成本。”
“其實,100%的可再生能源消納并不一定有利于電力系統。我國無法承受高昂的電價,仍應以初級產品為主。”該業內人士表示,“若儲能技術經濟性提升,可大規模普及,那么孤網的方式會越來越多。實際上儲能帶來的最后挑戰,并非來自于其如何配合電力市場,而是它反而會造成用電方式的根本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