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積電長期要擠進全球五大
* 集團化與差異化大勢已定
* 短期不對現有業者構成威脅
* 加快推進兩岸合作
路透臺中9月16日電---在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 2330.TW 先藉由股權結盟一腳跨進太陽能產業,并選擇非主流技術來凸顯利基后,已可預見未來新進者若想和業界領軍企業一較長短,集團化與差異化將是必須之選.
在半導體業已然為產業巨人的臺積電,選擇太陽能做為新的成長動力,意味著對行業前景具有十足的信心.然而,在這高度資本密集的行業?,勢必要有集團的資金及資源的奧援,才能與現有大廠產能多已達每年1GW(10億瓦)的市場?,爭得一席之地.
"現在還要進來的廠商一定要集團化,因為太燒錢了,所有臺灣電池廠明年幾乎都是1GW起跳,現在才做200-300MW(百萬瓦),就等著要被并,"富邦投顧分析師曾家宏表示.
臺積電在去年6月正式宣布跨入綠色能源,著手發展太陽能與發光二極體(LED)照明事業,周四正式為其首座薄膜太陽能廠房舉行動土典禮,長期目標是擠身產能全球前五大的太陽能廠.
臺積電新事業總經理蔡力行表示,投入太陽能是因為相信市場夠大,成長夠快,以臺積電的技術跟生產能力,?管是late comer(后來者),但絕對不擔心.
不過,"在市場占有率要下很多努力,因為我們從零開始,"他表示,臺積電將以自有品牌進軍歐洲、美國中國、印度、日本等市場.
除臺積電之外,近年來臺灣有愈來愈多科技業集團宣布大舉投入太陽能產業,另一晶圓代工大廠聯電 2303.TW ,面板大廠友達 2409.TW 及奇美電子 3481.TW ,與臺達電 2308.TW 等,都陸續宣布投資計劃.臺積電股價今日收盤下跌1.14%,報60.50臺幣.
**臺積電,生力軍**
臺積電在去年12月以62億臺幣,藉由認購私募股取得太陽能電池制造商--茂迪 6244.TWO 的20%股權;今年6月則是再取得美國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公司Stion的21%股份.
臺積電的臺中新廠將采用目前市占率較低的薄膜銅??硒(CIGS)技術,而非主流的矽晶技術.CIGS薄膜太陽電池以其高效率、低成本、且產業尚在起步,被視為最具發展及量產潛力的太陽電池技術之一.
對其太陽能事業未來目標,是在叁年內產量達到300-500MW,五年內達到1GW,模組的電能轉換率達到16%,并在2014年前生產成本達到至少與全球產業龍頭First Solar FSLR.O 相近.
新廠區將分為二期興建,第一期投資金額2.58億美元,預計明年第二季完工裝機,后年第一季量產,第二期則是在兩年后裝機,總產能規劃為700MW.
對于臺積電所列的發展藍圖,凱基證券分析師表示,在薄膜的技術領域?,CIGS的確是較有機會異軍突起.但由于目標達成進度等問號還很多,因此,臺積電的進軍,對于已站穩基礎的業者短期內也不會是威脅.
"業界反而覺得是正面的看法,表示大老爺也是看好整個太陽能的發展,才會想進來做.即使五年內到1GW,到時影響也是很小的,"凱基證券的太陽能分析師稱.
不過,太陽能產業集團化的趨勢讓部份獨立的電池廠感受到競爭壓力.面對這些科技集團的大軍壓境,富邦投顧的曾家宏特別指出,也已表示將有意的鴻海 2317.TW ,計劃投資100億臺幣于苗栗縣的發電廠計劃,可能會更像是?"跳進小池子?的大象."
**推動加快兩岸合作**
臺灣政府在1980年代即開始協助研發太陽能產能,但一直到2000年茂迪正式投入太陽能電池領域,2002年益通 3542.TW 亦投入生產結晶矽太陽電池,產業開始快速起飛,目前上中下游相關企業林立,有數十家上市柜.
昱晶 3514.TW 、新日光 3576.TW 、茂迪、?陽科 3561.TW 為前四大太陽能電池制造商.在上游矽晶圓,則以綠能 3519.TW 、中美晶 5483.TWO 、合晶 6182.TWO 最受矚目.
而在臺灣業者之間的競合之外,分析師看好的是,臺灣與同樣發展快速的中國太陽能業者,未來將可望進一步合作,擴大全球市場版圖.
根據歐盟的最新研究報告,目前兩岸合計已占全球一半太陽能產能,預估到2015年時全球產能將達70GW,中國將占其中約34.%,而臺灣則為15.9%,歐洲14.6%,日本13.1%.
曾家宏表示,臺灣在太陽能矽晶圓與電池相對優質的制造良率,搭配中國的模組量產能力,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把歐洲廠商打的稀哩嘩啦."
不過,他也指出,兩岸在持續合作之際,中國太陽能電池廠持續擴產,必須小心因應產能過剩的疑慮.
中國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國,去年產量為4,382MW,但95%以上電池及組件產品均出口國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