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東北部的蘭考縣,曾是風沙、內澇、鹽堿的代名詞,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現如今,這個焦裕祿精神的發祥地,已變身為脫貧和縣域能源轉型的全國領頭羊。
荒地被湛藍的光伏板取而代之,風沙地里建起了“大風車”……傳承焦裕祿精神,蘭考借助先進科技手段,將劣勢轉變為優勢,走在了新時代縣域綠色能源發展的最前沿。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以光伏、風電等為主的新能源發電量已占到全縣電力消費總量的51%。
日前,記者走進蘭考,邊走邊看,邊聽邊記,目睹了一幅幅生機盎然、和諧宜居的嶄新圖景,深刻感受蘭考巨變。
光伏變身“銀行”貧困戶過上好日子
“要問光伏扶貧帶給俺啥受益,還不如問問俺這些年生活都發生了啥變化,要不是每年都領著光伏補貼,俺估計都不敢去醫院,也不知道這條命還在不在……”
在儀封鄉秦寨村村民魏海鵬家中,他的一番話更加激發了記者的好奇心。1993年出生的魏海鵬,看起來卻像40歲。從19歲開始就疾病纏身的他,先后得了紅斑狼瘡、白內障、滑膜炎,使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為了治病,親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個遍兒。病沒治好,魏海鵬家卻成了全村有名的貧困戶。
秦寨村共有282戶人家,包括魏海鵬家在內的貧困戶就有16戶,這些年可是村里脫貧致富的“老大難”。三年前,自從蘭考縣“光伏扶貧”的政策紅利惠及到了秦寨村,現如今16戶人家的生活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蘭考縣政府、發改委、供電公司等部門的幫扶下,秦寨村16家貧困戶荒著的林地上建起了戶用光伏項目。
如此,魏海鵬家每年都能分到3000元,再加上政府的其他補貼,魏海鵬不僅有了治病錢,全家的生活也越來越有保障。從中受益的還有68歲的門慶榮,她笑著說:“以前,連做夢都沒想到現在的日子會過這么好。俺這片林地,自從安裝上光伏板后,啥都不用管,每年就能分到3000塊錢。”
這樣的扶貧紅利同樣惠及到了谷營鎮朱場村,該村16歲的村民李合義家是村里的“兜底戶”。父親不久前去世,母親又患有高血壓,常年得吃降壓藥,李合義的上學費用隨時面臨“斷檔”。也就在三年前,村里在他家院落空閑地兒安裝了20塊光伏板,陽光明媚時一天能發20多度電,每年也能分到3000元的光伏補貼。現如今,李合義對自己的學業充滿憧憬:“等新學期開始了,我就能多買點學習資料啦!”
據國網蘭考縣供電公司(下稱“蘭考縣供電公司”)副總工程師王洪林介紹,從2016年到目前,全縣光伏扶貧項目裝機容量已達到35兆瓦,共覆蓋6021戶貧困戶。一座座“光伏銀行”助力貧困戶走上了脫貧“快車道”。如果說分布式光伏改變了貧困戶的命運,集中式光伏則大大改善了蘭考縣的能源結構。
記者來到蘭考黃河大堤北邊的谷營鎮,只見一片湛藍的光伏板鋪滿了大地,十分壯觀。據介紹,這些光伏板占地約有500多畝。“谷營鎮的這些光伏板,在夏季用電高峰期發出的電幾乎能供應全縣居民用電量的一半!”蘭考縣供電公司宣傳部主任戶邊疆向記者介紹。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蘭考縣的光伏發電量占到新能源發電量的36%。
風沙變風機葉片一轉電自身邊來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蘭考縣位于黃河最后一道折彎處,泥沙淤積,河道風勁。由于黃河多次改道,故道、故堤和沙丘、村莊結合形成了上百個風口。
據蘭考縣志記載,新中國成立前的100多年間,蘭考被風沙掩埋的村莊就有63個。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縣委書記焦裕祿的帶領下,蘭考人民種泡桐、抗風沙、斗鹽堿,這種面貌才逐漸改變。
在此基礎上,進入新世紀后,蘭考人民將劣勢充分轉化成優勢,在風力強勁的地方建起了“大風車”。葉片轉動間,風力便被轉化為清潔的電能,源源不斷供給全縣人民使用。
在東壩頭風電場,5臺風機在麥田里呼呼地轉動,這是河南省第一座分布式風電站。據介紹,這里的風力、風速都很可觀,尤其到了春季,“大風車”可發出的電更多。
豐華能源集團東壩頭值長李旭輝向記者介紹,東壩頭風電場的電可直接就近100%消納,不僅給當地百姓帶來了充裕的電力,還給企業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光這一臺風機,葉片轉一圈兒就能發3—5度電。一年下來, 5臺風機的毛收入就能達到1500萬元左右。”李旭輝高興地說。
除東壩頭風電場之外,蘭考縣谷營鎮和三義寨也分別建設了60兆瓦和45兆瓦的集中式風電場。據王洪林介紹,“截至目前,全縣總計3個199兆瓦集中式風電項目和3個27兆瓦分散式風電項目每年所產生的電量,可占到全縣新能源總發電量的34%左右。”
牽手“互聯網+”新能源發電占比超90%可期
記者梳理資料發現,三年前,蘭考縣用能以外來的電力和油、氣供應為主,本地有少量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秸稈發電。2016年清潔能源消費占比只有約7%,外來電力占比高達63%,油氣消費占比22%,薪柴消費占比3%。
2018年,國家能源局將蘭考縣定為全國首個農村能源革命試點,蘭考由此挑起了“探索新時代縣域能源轉型新路子”的重擔。兩年來,蘭考縣借助先進的能源互聯網技術,初步探索出了鄉村特色明顯的泛在物聯網解決方案。
據介紹,目前,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正牽頭打造蘭考縣各類能源生產企業、傳輸企業、各類用戶等積極參與的能源互聯網平臺。該平臺已于2019年7月初步實現了蘭考全品類—全鏈條—全縣域能源生產可觀可測,其他功能也在有序建設中。
“現在,我們可以通過能源監測平臺,隨時掌握各類能源的生產和使用情況,進而實時科學調度。”王洪林指著辦公室電腦上的屏幕介紹道。該縣的奧吉特生物科技公司作為一家生產褐菇、雙孢菇企業,需要常年恒溫恒濕的環境,每月的電費達20萬元左右。加入能源互聯網平臺后,該企業不僅實現了能耗設備的實時用能監測和分析,還大大降低了能耗,增加了利潤。
談及未來蘭考的能源結構轉型前景,王洪林憧憬道:“預計到2021年,蘭考縣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占縣域全社會用電量的90%以上,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超過60%,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占比超過50%。屆時,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智慧能源體系將基本建成。”
荒地被湛藍的光伏板取而代之,風沙地里建起了“大風車”……傳承焦裕祿精神,蘭考借助先進科技手段,將劣勢轉變為優勢,走在了新時代縣域綠色能源發展的最前沿。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以光伏、風電等為主的新能源發電量已占到全縣電力消費總量的51%。
日前,記者走進蘭考,邊走邊看,邊聽邊記,目睹了一幅幅生機盎然、和諧宜居的嶄新圖景,深刻感受蘭考巨變。
光伏變身“銀行”貧困戶過上好日子
“要問光伏扶貧帶給俺啥受益,還不如問問俺這些年生活都發生了啥變化,要不是每年都領著光伏補貼,俺估計都不敢去醫院,也不知道這條命還在不在……”
在儀封鄉秦寨村村民魏海鵬家中,他的一番話更加激發了記者的好奇心。1993年出生的魏海鵬,看起來卻像40歲。從19歲開始就疾病纏身的他,先后得了紅斑狼瘡、白內障、滑膜炎,使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為了治病,親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個遍兒。病沒治好,魏海鵬家卻成了全村有名的貧困戶。
秦寨村共有282戶人家,包括魏海鵬家在內的貧困戶就有16戶,這些年可是村里脫貧致富的“老大難”。三年前,自從蘭考縣“光伏扶貧”的政策紅利惠及到了秦寨村,現如今16戶人家的生活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蘭考縣政府、發改委、供電公司等部門的幫扶下,秦寨村16家貧困戶荒著的林地上建起了戶用光伏項目。
如此,魏海鵬家每年都能分到3000元,再加上政府的其他補貼,魏海鵬不僅有了治病錢,全家的生活也越來越有保障。從中受益的還有68歲的門慶榮,她笑著說:“以前,連做夢都沒想到現在的日子會過這么好。俺這片林地,自從安裝上光伏板后,啥都不用管,每年就能分到3000塊錢。”
蘭考縣儀封鄉秦寨村68歲的門慶榮高興地介紹自家的光伏受益情況
這樣的扶貧紅利同樣惠及到了谷營鎮朱場村,該村16歲的村民李合義家是村里的“兜底戶”。父親不久前去世,母親又患有高血壓,常年得吃降壓藥,李合義的上學費用隨時面臨“斷檔”。也就在三年前,村里在他家院落空閑地兒安裝了20塊光伏板,陽光明媚時一天能發20多度電,每年也能分到3000元的光伏補貼。現如今,李合義對自己的學業充滿憧憬:“等新學期開始了,我就能多買點學習資料啦!”
據國網蘭考縣供電公司(下稱“蘭考縣供電公司”)副總工程師王洪林介紹,從2016年到目前,全縣光伏扶貧項目裝機容量已達到35兆瓦,共覆蓋6021戶貧困戶。一座座“光伏銀行”助力貧困戶走上了脫貧“快車道”。如果說分布式光伏改變了貧困戶的命運,集中式光伏則大大改善了蘭考縣的能源結構。
記者來到蘭考黃河大堤北邊的谷營鎮,只見一片湛藍的光伏板鋪滿了大地,十分壯觀。據介紹,這些光伏板占地約有500多畝。“谷營鎮的這些光伏板,在夏季用電高峰期發出的電幾乎能供應全縣居民用電量的一半!”蘭考縣供電公司宣傳部主任戶邊疆向記者介紹。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蘭考縣的光伏發電量占到新能源發電量的36%。
風沙變風機葉片一轉電自身邊來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蘭考縣位于黃河最后一道折彎處,泥沙淤積,河道風勁。由于黃河多次改道,故道、故堤和沙丘、村莊結合形成了上百個風口。
據蘭考縣志記載,新中國成立前的100多年間,蘭考被風沙掩埋的村莊就有63個。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縣委書記焦裕祿的帶領下,蘭考人民種泡桐、抗風沙、斗鹽堿,這種面貌才逐漸改變。
在此基礎上,進入新世紀后,蘭考人民將劣勢充分轉化成優勢,在風力強勁的地方建起了“大風車”。葉片轉動間,風力便被轉化為清潔的電能,源源不斷供給全縣人民使用。
蘭考縣三義寨集中式風電項目(資料圖)
在東壩頭風電場,5臺風機在麥田里呼呼地轉動,這是河南省第一座分布式風電站。據介紹,這里的風力、風速都很可觀,尤其到了春季,“大風車”可發出的電更多。
豐華能源集團東壩頭值長李旭輝向記者介紹,東壩頭風電場的電可直接就近100%消納,不僅給當地百姓帶來了充裕的電力,還給企業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光這一臺風機,葉片轉一圈兒就能發3—5度電。一年下來, 5臺風機的毛收入就能達到1500萬元左右。”李旭輝高興地說。
除東壩頭風電場之外,蘭考縣谷營鎮和三義寨也分別建設了60兆瓦和45兆瓦的集中式風電場。據王洪林介紹,“截至目前,全縣總計3個199兆瓦集中式風電項目和3個27兆瓦分散式風電項目每年所產生的電量,可占到全縣新能源總發電量的34%左右。”
牽手“互聯網+”新能源發電占比超90%可期
記者梳理資料發現,三年前,蘭考縣用能以外來的電力和油、氣供應為主,本地有少量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秸稈發電。2016年清潔能源消費占比只有約7%,外來電力占比高達63%,油氣消費占比22%,薪柴消費占比3%。
2018年,國家能源局將蘭考縣定為全國首個農村能源革命試點,蘭考由此挑起了“探索新時代縣域能源轉型新路子”的重擔。兩年來,蘭考縣借助先進的能源互聯網技術,初步探索出了鄉村特色明顯的泛在物聯網解決方案。
據介紹,目前,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正牽頭打造蘭考縣各類能源生產企業、傳輸企業、各類用戶等積極參與的能源互聯網平臺。該平臺已于2019年7月初步實現了蘭考全品類—全鏈條—全縣域能源生產可觀可測,其他功能也在有序建設中。
“現在,我們可以通過能源監測平臺,隨時掌握各類能源的生產和使用情況,進而實時科學調度。”王洪林指著辦公室電腦上的屏幕介紹道。該縣的奧吉特生物科技公司作為一家生產褐菇、雙孢菇企業,需要常年恒溫恒濕的環境,每月的電費達20萬元左右。加入能源互聯網平臺后,該企業不僅實現了能耗設備的實時用能監測和分析,還大大降低了能耗,增加了利潤。
談及未來蘭考的能源結構轉型前景,王洪林憧憬道:“預計到2021年,蘭考縣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占縣域全社會用電量的90%以上,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超過60%,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占比超過50%。屆時,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智慧能源體系將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