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碳中和技術看起來似乎總是遙不可及。綠色制氫、碳捕集和封存以及熱泵都需要投入大量研發和巨額補貼,才能獲得實質性的成果。相比之下,海上風電則更加成熟,并且即將迎來騰飛。咨詢公司伍德麥肯錫海上風電研究主管Soeren Lassen及其團隊明確了支撐海上風電成為能源企業戰略核心的五大原因。
首先,在全球原始設備制造商行業競爭的帶動下,海上風電技術出現了指數級的改進和創新。新的海上風電機裝機規模越來越大,單位裝機成本和生產成本不斷下降,產能卻節節攀升。過去5年,風電機的平均規模已經翻了一番,達到了8 MW,而最新訂購的機型可達到14 MW。
當前,陸上風電的平均容量因數僅略高于30%,而海上風電的平均容量因數已達到41%,有些甚至超過50%。未來,海上風電將朝著更深的水域進發,以避免選址上的互相沖突,并捕獲更大風速。底部固定式風機的水深已經達到50米以下,而浮式風機為超深水海域帶來了新的選擇。
其次是扶持政策。從十幾年前開始,歐洲各國政府就開始鼓勵海上風電行業的發展,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英國、德國和丹麥是海上風電市場的領軍國家,中國也較早進入了這一領域。
上網電價保證了開發商獲得長達20年的固定價格。隨著成本的下降和投資意愿的增加,政策結構也在朝著市場化的方向轉變,每個國家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通過實施競爭性招標程序、縮短期限合同并降低價格,海上風電補貼政策正在逐步取消。我們預計,在某些市場中,即使取消補貼,海上風電項目也可在5年內實現盈虧平衡。
第三,海上風電市場擁有近乎無窮的增長潛力,只要在靠近市場的地區存在足夠的風力資源,海上風電就可以發揮其作用。如今,全球裝機容量僅為28 GW(相當于英國總發電產能的三分之一),分布在北海沿岸的幾個國家和中國。美國、波蘭、中國臺灣地區、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也已經承諾開發海上風電項目。
Ørsted和挪威國油的合資企業OREAC預計,到2050年,全球海上風電總裝機量可達到1400 GW,相當于美國的發電總量,可滿足全球10%的電力需求。伍德麥肯錫預測,到2029年,海上風電裝機量將增長7倍,根據當前政策的目標,到2035年裝機量將增長8倍至219 GW。當前規劃中的項目總裝機量已經超過300 GW。而政府的目標和項目計劃還將隨著時間不斷增加。
行業的發展需要大量投資。預計支出將從2020年的不足200億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600億美元,并將持續增長。這些數字有著明確的支撐,因為在2025年之前有超過80%的產能已經獲得了政府支持。
目前,海上風電的投資僅占海上勘探與生產投資的10%,但可以想象,到20年代末,這一比例可能會更高。
全球海上風電資本支出將翻三倍,成本競爭力不斷提高
第四,項目經濟性。通過創新性的融資,可以將歐洲海上風電項目的回報率提高至5%左右。與回報率數字平平相對應的是項目交付后所帶來的長期、穩定的現金流。伍德麥肯錫對挪威國油在北海的大型、先進的Dogger Bank A項目(預計于2024年投產)的建模顯示,其名義內部收益率約為6%(無杠桿)。項目融資和積極的投資組合管理可以顯著提高回報。在Dogger Bank項目中,后續B和C階段的開發將顯現出規模經濟所帶來的收益。
第五,資本的涌入。目前為止,海上風電是一個利基市場,受Ørsted及其他類似的業內先驅企業和一些電力公司主導。但隨著新參與者的加入,包括厭惡風險的金融投資者,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石油巨頭們也將斥巨資進行投資。與波動性較大的上游油氣項目相比,海上風電項目壽命更長、現金流更加穩定,并且在初級生產中具有零碳的優勢。除了資本外,石油巨頭還將為海上風電項目的執行帶來經驗和技能;并通過將可再生能源與天然氣和貿易結合,尋求協同效應。
挪威國油、道達爾和殼牌已經涉足海上風電市場,其他石油巨頭也將緊隨其后。海上風電行業或許為石油巨頭們在零碳價值鏈環節中提供了一個切入口,帶來了規模化的項目、有機增長的機會和足夠的回報,以啟動新能源業務。
首先,在全球原始設備制造商行業競爭的帶動下,海上風電技術出現了指數級的改進和創新。新的海上風電機裝機規模越來越大,單位裝機成本和生產成本不斷下降,產能卻節節攀升。過去5年,風電機的平均規模已經翻了一番,達到了8 MW,而最新訂購的機型可達到14 MW。
當前,陸上風電的平均容量因數僅略高于30%,而海上風電的平均容量因數已達到41%,有些甚至超過50%。未來,海上風電將朝著更深的水域進發,以避免選址上的互相沖突,并捕獲更大風速。底部固定式風機的水深已經達到50米以下,而浮式風機為超深水海域帶來了新的選擇。
其次是扶持政策。從十幾年前開始,歐洲各國政府就開始鼓勵海上風電行業的發展,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英國、德國和丹麥是海上風電市場的領軍國家,中國也較早進入了這一領域。
上網電價保證了開發商獲得長達20年的固定價格。隨著成本的下降和投資意愿的增加,政策結構也在朝著市場化的方向轉變,每個國家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通過實施競爭性招標程序、縮短期限合同并降低價格,海上風電補貼政策正在逐步取消。我們預計,在某些市場中,即使取消補貼,海上風電項目也可在5年內實現盈虧平衡。
第三,海上風電市場擁有近乎無窮的增長潛力,只要在靠近市場的地區存在足夠的風力資源,海上風電就可以發揮其作用。如今,全球裝機容量僅為28 GW(相當于英國總發電產能的三分之一),分布在北海沿岸的幾個國家和中國。美國、波蘭、中國臺灣地區、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也已經承諾開發海上風電項目。
Ørsted和挪威國油的合資企業OREAC預計,到2050年,全球海上風電總裝機量可達到1400 GW,相當于美國的發電總量,可滿足全球10%的電力需求。伍德麥肯錫預測,到2029年,海上風電裝機量將增長7倍,根據當前政策的目標,到2035年裝機量將增長8倍至219 GW。當前規劃中的項目總裝機量已經超過300 GW。而政府的目標和項目計劃還將隨著時間不斷增加。
行業的發展需要大量投資。預計支出將從2020年的不足200億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600億美元,并將持續增長。這些數字有著明確的支撐,因為在2025年之前有超過80%的產能已經獲得了政府支持。
目前,海上風電的投資僅占海上勘探與生產投資的10%,但可以想象,到20年代末,這一比例可能會更高。
全球海上風電資本支出將翻三倍,成本競爭力不斷提高
第四,項目經濟性。通過創新性的融資,可以將歐洲海上風電項目的回報率提高至5%左右。與回報率數字平平相對應的是項目交付后所帶來的長期、穩定的現金流。伍德麥肯錫對挪威國油在北海的大型、先進的Dogger Bank A項目(預計于2024年投產)的建模顯示,其名義內部收益率約為6%(無杠桿)。項目融資和積極的投資組合管理可以顯著提高回報。在Dogger Bank項目中,后續B和C階段的開發將顯現出規模經濟所帶來的收益。
第五,資本的涌入。目前為止,海上風電是一個利基市場,受Ørsted及其他類似的業內先驅企業和一些電力公司主導。但隨著新參與者的加入,包括厭惡風險的金融投資者,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石油巨頭們也將斥巨資進行投資。與波動性較大的上游油氣項目相比,海上風電項目壽命更長、現金流更加穩定,并且在初級生產中具有零碳的優勢。除了資本外,石油巨頭還將為海上風電項目的執行帶來經驗和技能;并通過將可再生能源與天然氣和貿易結合,尋求協同效應。
挪威國油、道達爾和殼牌已經涉足海上風電市場,其他石油巨頭也將緊隨其后。海上風電行業或許為石油巨頭們在零碳價值鏈環節中提供了一個切入口,帶來了規模化的項目、有機增長的機會和足夠的回報,以啟動新能源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