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 年年底,我國裝機5 年以上的風電機組達11461 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48.5%。規模龐大的風電后市場已然形成。伴隨著我國風電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挖掘存量機組降本增效的潛力成為風電企業在新時代的著力點。當前,我國風電后市場基本形成了開發企業、第三方企業與整機企業的鼎足之勢。
對于參與這場競逐的企業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但也面臨最大的挑戰,稍有不慎,便只能是浪潮中的一粒沙。如何突圍,成為一道重要命題。潤陽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潤陽能源”)創辦于2015 年7 月,至今剛好成立五周年。該公司用五年的探索和積累,提交了自己的答案。
布局市場,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
潤陽能源服務定位
不同于現在后市場熱火朝天的景象,五年前,相關市場尚不清晰。業主有需求,但并沒有予以后市場足夠的重視,導致服務商魚龍混雜,水平參差不齊。
作為一家整機企業,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下稱“明陽智能”)對風電市場有超乎尋常的理解力,洞察到上述現象后,集團高層決定抽調技術研發人員和質保期內運維精英,面向市場建立一個專業的后市場服務團隊,不僅服務于明陽智能內部的風電機組,更要服務于整個風電行業。潤陽能源就此誕生。
明陽智能的資源與技術優勢為潤陽能源植入了良好的基因。潤陽能源總經理王建明表示:“深耕風電市場多年,集團擁有豐富的人才和技術儲備,風電機組的設計和機型的迭代優化為其積累下了難能可貴的經驗。此外,作為國內領先整機企業,集團深得業主的信任,在市場上頗具聲望。”
傳動鏈改造
有了先天的優勢,加之在風電場運維、備件服務、技改提效、老舊風電場改造以及分散式風電EPC 等方面的實踐經驗,潤陽能源圍繞存量風電場的綜合運維服務、提質增效改造、風電場資產托管業務,結合數字化智能平臺技術,為客戶提供風電場全生命周期價值管理與智慧運維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潤陽能源與各大運營商聯合,創造性地構建了e 備件共享系統,整合物料資源,有針對性地幫助客戶提升運維效率,降低運維成本。該系統的推行使行業從被動型運維向主動型運維方式轉變,從粗放型運維向精益化運維方式轉變。
找準定位,提升核心競爭力
葉片增功提效技改
風電后市場范圍極廣,在這種情況下,能容納眾多市場主體也不足為奇。開發企業作為風電場全生命周期的主導者,掌握了大量核心數據,并且隨著投入的加大,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優勢明顯;第三方企業服務機制靈活,組織能力強,在反應速度和成本控制方面有較大優勢。
“這是一個沒有天花板的市場,只要擁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專注地挖掘某個業務方向的市場,就能在其中獲得自己的生存空間。”王建明表示。換言之,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功突圍,就必須找準自身的定位。也正是因為對市場有著極為清晰的認知,該公司在保障后市場基本業務完備的基礎上,一直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
早期中國風電市場受制于技術和經驗等方面的不足,大量機組運行至今表現不佳,經濟性和安全性問題突出。對這部分機組的深度技術改造是老舊風電場在平價時代持續發力的重要手段。而相較開發企業和第三方企業,整機企業擁有更強的技術實力,在風電場升級和改造等技術含量較高的業務中更有優勢。
為此,潤陽能源投注了大量精力在老舊風電場的深度改造、風電場技改提效等服務上,形成核心競爭力。據王建明介紹:“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潤陽能源以增加客戶收益為目標,結合各風電場低效問題,通過后期風能資源測算、選址優化、運行數據分析及逐臺機組的健康狀態評估等一系列技術分析,制定個性化的整體解決方案,提高現場發電效益。”明陽智能蘊蓄多年的技術創新能力,得以在存量風電場中釋放更大的價值。
葉輪吊裝
一些老舊風電場運行至今劣勢明顯。或是機型陳舊、備件難尋、維護難,安全難以保障;或是因選址不夠精細,風電場發電效率差。潤陽能源推出“上大壓小”效能提升解決方案,為客戶降低風險、提高收益。以遼寧某風電場為例,該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約為22450kW,潤陽能源技改團隊將風電場內部分550kW 機組替換為MySE1.5MW 系列機組。技改之后,該風電場可利用小時數由1260 小時提升至2608 小時,風能利用提效超過100%,業主收益獲得大幅提升,項目整體投資回報周期僅為4.42 年。
在風電場技改提效方面,客戶需求往往因時、因地而變。比如,隨著內蒙古電網環境好轉,限電比逐年降低,抓住小風季節發電成為了當地業主的新需求。潤陽能源與客戶進行深入探討,通過對葉片狀態進行科學分析和機組載荷安全評估,決定采用葉片梯級加長改造的方式提升機組發電能力。作為全國首個風電場提效梯級改造項目,在技術團隊根據機組翼型及風能資源特性對葉片加長和控制策略優化升級后,該風電場年發電量提升了11%,這也為潤陽能源積累了良好的口碑。
剖析問題,攜手行業共迎未來
我國風電場后市場服務發展正起步
目前我國風電后市場發展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行業攜手攻克難關,產業才能迎來更好的發展。
欠缺通行的標準和規范。大多數企業內部擁有獨立的技改標準,但行業缺乏通行準則。具體到技改提效環節,相關評估方案的標準,特別是安全責任的認定,需要進一步完善。王建明認為,責任劃分不明確會嚴重限制后市場的發展,有必要根據業務特點,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標準和規范。
缺乏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尊重。機組是整機企業心血和智慧的結晶,后市場的混亂競爭會導致嚴重的技術外泄,而一些廠商為自我保護會選擇更加閉塞的發展模式。行業采取相應的管控措施,不僅能保護整機廠商,也有助于形成一個更為開放、有序的市場。
數據共享難度大。隨著后市場相關業務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對于風電場運行數據的需求也不斷增多。王建明表示,后市場業務與業主的集控中心和區域運維中心的結合是大勢所趨,但在這種情況下,數據的共享和網絡安全難以保持平衡。潤陽能源始終在探索,比如由運維企業的專家提供“腦力資源”,而業主方提供平臺和數據資源等聯合方式。未來行業需要解鎖更多的合作模式,以實現共贏。
運維方更換頻繁。我國風電場運維商的選擇普遍采取年度招投標模式,機組運維方負責一年期的運行維護。這種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難以保證機組維護信息和維護資源的連貫性,這對業主和運維團隊雙方都很不利。王建明提議,未來需要轉變成為長周期招投標模式。一方面,運維商可據此加大投入力度,展開更加精細化的運維,另一方面,機組投運后的性能會逐漸衰變,同一家運維商對機組性能的熟悉程度會更深,更能保障其運行的性能和安全性。
安全隱患多。在追求效益的路上,安全是行業必須恪守的底線,所有技改都要在保障風電機組可靠性、穩定性與安全性的前提下進行價值創造。潤陽能源的一些做法值得行業借鑒。第一要從規章制度層面保證安全,每位工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同時組建安全監督團隊,建立安全制度,復盤業內出現的安全隱患和事故,將規范的操作和經驗落實到個人。第二借助第三方機構的幫助。由第三方認證機構對運維和技改方案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并與保險公司簽訂合同,全方位覆蓋設備和人員的安全。
“一個行業的發展肯定會面臨很多問題,但也正是這些問題在推動我們的市場更加成熟、更加規范。”王建明對此充滿信心。
對于參與這場競逐的企業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但也面臨最大的挑戰,稍有不慎,便只能是浪潮中的一粒沙。如何突圍,成為一道重要命題。潤陽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潤陽能源”)創辦于2015 年7 月,至今剛好成立五周年。該公司用五年的探索和積累,提交了自己的答案。
布局市場,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
潤陽能源服務定位
不同于現在后市場熱火朝天的景象,五年前,相關市場尚不清晰。業主有需求,但并沒有予以后市場足夠的重視,導致服務商魚龍混雜,水平參差不齊。
作為一家整機企業,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下稱“明陽智能”)對風電市場有超乎尋常的理解力,洞察到上述現象后,集團高層決定抽調技術研發人員和質保期內運維精英,面向市場建立一個專業的后市場服務團隊,不僅服務于明陽智能內部的風電機組,更要服務于整個風電行業。潤陽能源就此誕生。
明陽智能的資源與技術優勢為潤陽能源植入了良好的基因。潤陽能源總經理王建明表示:“深耕風電市場多年,集團擁有豐富的人才和技術儲備,風電機組的設計和機型的迭代優化為其積累下了難能可貴的經驗。此外,作為國內領先整機企業,集團深得業主的信任,在市場上頗具聲望。”
傳動鏈改造
有了先天的優勢,加之在風電場運維、備件服務、技改提效、老舊風電場改造以及分散式風電EPC 等方面的實踐經驗,潤陽能源圍繞存量風電場的綜合運維服務、提質增效改造、風電場資產托管業務,結合數字化智能平臺技術,為客戶提供風電場全生命周期價值管理與智慧運維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潤陽能源與各大運營商聯合,創造性地構建了e 備件共享系統,整合物料資源,有針對性地幫助客戶提升運維效率,降低運維成本。該系統的推行使行業從被動型運維向主動型運維方式轉變,從粗放型運維向精益化運維方式轉變。
找準定位,提升核心競爭力
葉片增功提效技改
風電后市場范圍極廣,在這種情況下,能容納眾多市場主體也不足為奇。開發企業作為風電場全生命周期的主導者,掌握了大量核心數據,并且隨著投入的加大,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優勢明顯;第三方企業服務機制靈活,組織能力強,在反應速度和成本控制方面有較大優勢。
“這是一個沒有天花板的市場,只要擁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專注地挖掘某個業務方向的市場,就能在其中獲得自己的生存空間。”王建明表示。換言之,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功突圍,就必須找準自身的定位。也正是因為對市場有著極為清晰的認知,該公司在保障后市場基本業務完備的基礎上,一直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
早期中國風電市場受制于技術和經驗等方面的不足,大量機組運行至今表現不佳,經濟性和安全性問題突出。對這部分機組的深度技術改造是老舊風電場在平價時代持續發力的重要手段。而相較開發企業和第三方企業,整機企業擁有更強的技術實力,在風電場升級和改造等技術含量較高的業務中更有優勢。
為此,潤陽能源投注了大量精力在老舊風電場的深度改造、風電場技改提效等服務上,形成核心競爭力。據王建明介紹:“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潤陽能源以增加客戶收益為目標,結合各風電場低效問題,通過后期風能資源測算、選址優化、運行數據分析及逐臺機組的健康狀態評估等一系列技術分析,制定個性化的整體解決方案,提高現場發電效益。”明陽智能蘊蓄多年的技術創新能力,得以在存量風電場中釋放更大的價值。
葉輪吊裝
一些老舊風電場運行至今劣勢明顯。或是機型陳舊、備件難尋、維護難,安全難以保障;或是因選址不夠精細,風電場發電效率差。潤陽能源推出“上大壓小”效能提升解決方案,為客戶降低風險、提高收益。以遼寧某風電場為例,該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約為22450kW,潤陽能源技改團隊將風電場內部分550kW 機組替換為MySE1.5MW 系列機組。技改之后,該風電場可利用小時數由1260 小時提升至2608 小時,風能利用提效超過100%,業主收益獲得大幅提升,項目整體投資回報周期僅為4.42 年。
在風電場技改提效方面,客戶需求往往因時、因地而變。比如,隨著內蒙古電網環境好轉,限電比逐年降低,抓住小風季節發電成為了當地業主的新需求。潤陽能源與客戶進行深入探討,通過對葉片狀態進行科學分析和機組載荷安全評估,決定采用葉片梯級加長改造的方式提升機組發電能力。作為全國首個風電場提效梯級改造項目,在技術團隊根據機組翼型及風能資源特性對葉片加長和控制策略優化升級后,該風電場年發電量提升了11%,這也為潤陽能源積累了良好的口碑。
剖析問題,攜手行業共迎未來
我國風電場后市場服務發展正起步
目前我國風電后市場發展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行業攜手攻克難關,產業才能迎來更好的發展。
欠缺通行的標準和規范。大多數企業內部擁有獨立的技改標準,但行業缺乏通行準則。具體到技改提效環節,相關評估方案的標準,特別是安全責任的認定,需要進一步完善。王建明認為,責任劃分不明確會嚴重限制后市場的發展,有必要根據業務特點,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標準和規范。
缺乏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尊重。機組是整機企業心血和智慧的結晶,后市場的混亂競爭會導致嚴重的技術外泄,而一些廠商為自我保護會選擇更加閉塞的發展模式。行業采取相應的管控措施,不僅能保護整機廠商,也有助于形成一個更為開放、有序的市場。
數據共享難度大。隨著后市場相關業務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對于風電場運行數據的需求也不斷增多。王建明表示,后市場業務與業主的集控中心和區域運維中心的結合是大勢所趨,但在這種情況下,數據的共享和網絡安全難以保持平衡。潤陽能源始終在探索,比如由運維企業的專家提供“腦力資源”,而業主方提供平臺和數據資源等聯合方式。未來行業需要解鎖更多的合作模式,以實現共贏。
運維方更換頻繁。我國風電場運維商的選擇普遍采取年度招投標模式,機組運維方負責一年期的運行維護。這種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難以保證機組維護信息和維護資源的連貫性,這對業主和運維團隊雙方都很不利。王建明提議,未來需要轉變成為長周期招投標模式。一方面,運維商可據此加大投入力度,展開更加精細化的運維,另一方面,機組投運后的性能會逐漸衰變,同一家運維商對機組性能的熟悉程度會更深,更能保障其運行的性能和安全性。
安全隱患多。在追求效益的路上,安全是行業必須恪守的底線,所有技改都要在保障風電機組可靠性、穩定性與安全性的前提下進行價值創造。潤陽能源的一些做法值得行業借鑒。第一要從規章制度層面保證安全,每位工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同時組建安全監督團隊,建立安全制度,復盤業內出現的安全隱患和事故,將規范的操作和經驗落實到個人。第二借助第三方機構的幫助。由第三方認證機構對運維和技改方案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并與保險公司簽訂合同,全方位覆蓋設備和人員的安全。
“一個行業的發展肯定會面臨很多問題,但也正是這些問題在推動我們的市場更加成熟、更加規范。”王建明對此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