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云南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確定了十四五期間開發800萬千瓦的風電發展規劃,對于停滯5年風電開發建設的云南而言,這絕對是一個利好消息,但是云南的電改深入,綜合電價的持續下降,水電的棄水率下降,給云南的新能源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干,風險大,不干,沒有發展,如何繼續,讓我們廣大新能源開發商陷入兩難境地。
廣西,早在4月,發布今年的平價風電,154萬千瓦的開發容量,在南方諸省中,已經是較大項目了,而這些項目的開發,必須經歷重重考試和篩選,一系列的嚴格入門標準,給新能源開發企業也是帶來巨大的競爭壓力。廣西總體而言風電發展相當不錯,當時電網限制十年來也未突破四百萬千瓦,屬于電信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自治區政府不支持,已經核準近千萬千瓦,支持力度還是非常大的。當然好在廣西電價政策非常到位,開發成功的風電項目讓人刮目相看。
貴州,已經連續幾年沒有新增風電項目了,自2018年17個項目批準計劃以來,再無動靜。貴州作為首批生態示范省份之一,成功過轉型大數據,大健康,新能源風電有則干,無則停。而且貴州山地,卡斯特地貌,風速都不是很高,建設成本高,后續平價基本沒有可行性。
湖南,已經建成近500萬千瓦,計劃列入1200多萬千瓦,核準近千萬千瓦,2016年就下發了風電對林地的嚴格限制文件,加上林草局,水利部,生態環保部的多個系列政策文件執行,湖南未來風電也是岌岌可危。湖南電源結構的不合理,造成負荷峰谷差越來越大,儲能越來越有必要,儲能對風電投資成本的增加,無疑加大了風電投資壓力。
湖北,2019年就開始執行天然林的風電項目審批禁入政策,多地將風電列入負面清單,造成多個項目開工建設就停工的尷尬局面。長江大保護行動的實施,水體兩岸的風電越來越難。
浙江,基本就停止了風電開發,3年15萬千瓦的建設計劃指標,直接宣告浙江陸上風電結束。由于長期盡快金沙江和長江流域梯級大電站的用電,短期內不至于缺電。
廣東,800m以上山地禁止開發風電,海上風電,核電,燃油發電的補充,給廣東電力需求有利的支撐,上半年截止,廣東并網陸上海上風電478萬千瓦,在規劃了5000萬千瓦的廣東省,陸上風電百八十來萬的規??梢院雎圆挥?,而因此帶來的生態林業國土一系列煩惱,對不開發陸上風電而言,問題簡單的多。
上述諸省市的情況表明,未來這些省份,除了云南,基本新增風電計劃指標不會太多,而且剩余資源的風資源條件也越來越差,林地,國土和環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發展南方山地風電的障礙越來越高,風險越來越大,但是,是不是就不干了呢?也不盡然,電力企業在煤電,水電新增極小的形勢下,風電還是發展的主要電源之一。國家能源局公布的1139萬千瓦平價項目,除了廣西154萬千瓦外,其余諸省市基本都在黃河以北區域。未來總體區域來看,風電的項目規?;紝⒓性诒狈絽^域,而南方區域都是山地,山地風電場面臨問題極為尷尬:
建設成本高,風資源條件差,生態環保風險大。
風速低,用地指標緊張,大容量,大葉輪直徑顯然是南方山地風電場的最佳選擇方案,然而,山地風電場的運輸給大容量大葉輪直徑風電機組的建設帶來巨大難題:超重,超長,運輸難度大,運輸成本高,在電價日益下降的新能源電源壓力下,這種做法無異于增加了開發建設成本。
相比如何如荼的三北大基地機型,4.X,5.X都應陸上上馬。大基地項目好處在于就近制造,就地消納,三北道路條件好,運輸方便,同時大容量大規模的降低風機邊際成本,未來能買到2500元/kw(含稅)的風機時間已經不多。三北的大基地方案無疑已經得到驗證,度電成本可以控制到2毛以下,而在南方山地,水電的度電成本更低,風電如何競爭,壓力可謂不小。
誠然,南方山地風電肯定要發展,但是機型如何選擇,我們需要從市場容量,總體建設成本,機型開發成本多角度考慮。從未來市場規模分析,南方山地風電場的規模可能不足三北區域的1/5-1/4(樂觀數據),不宜過多開發山地機型,規模不足的情況下,邊際成本攤銷過大,對成本降低不是好事。同時,個人認為山地風電3.X已經是極限,160m的左右的葉輪直徑運輸機位困難。從機艙重量來看,最低重量110ton,最大重量140噸(分體拆裝運輸),對運輸和吊裝而言,都是難題。
如果從現有的機型平臺進行升級,標準化改造,降低重量,降低運輸成本,葉片的運輸方式進行調整(熱氣球吊裝運輸可行性),降低運輸難度。葉輪直徑增大,塔筒高度適當增加也在情理之中,建議塔筒的結構進行調整,降低塔筒的運輸難度(分瓣式組裝式鋼筒)。隨著未來分散式風電項目的實施,降低單位造價,對風機廠家來說,如何從設計角度降低綜合造價,是當務之急(主機重量,運輸難度和成本,吊裝成本和難度)。
不管如何發展,風險大,難度高,不意味著我們就會放棄南方山地風電這塊市場蛋糕,需要我們科學理性分析與決策,通過現有的技術平臺降本增效,當然,如果將來我們的技術革新,有革命性的技術創新,大幅降低造價,或許山地風電場又會迎來新的春天。
廣西,早在4月,發布今年的平價風電,154萬千瓦的開發容量,在南方諸省中,已經是較大項目了,而這些項目的開發,必須經歷重重考試和篩選,一系列的嚴格入門標準,給新能源開發企業也是帶來巨大的競爭壓力。廣西總體而言風電發展相當不錯,當時電網限制十年來也未突破四百萬千瓦,屬于電信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自治區政府不支持,已經核準近千萬千瓦,支持力度還是非常大的。當然好在廣西電價政策非常到位,開發成功的風電項目讓人刮目相看。
貴州,已經連續幾年沒有新增風電項目了,自2018年17個項目批準計劃以來,再無動靜。貴州作為首批生態示范省份之一,成功過轉型大數據,大健康,新能源風電有則干,無則停。而且貴州山地,卡斯特地貌,風速都不是很高,建設成本高,后續平價基本沒有可行性。
湖南,已經建成近500萬千瓦,計劃列入1200多萬千瓦,核準近千萬千瓦,2016年就下發了風電對林地的嚴格限制文件,加上林草局,水利部,生態環保部的多個系列政策文件執行,湖南未來風電也是岌岌可危。湖南電源結構的不合理,造成負荷峰谷差越來越大,儲能越來越有必要,儲能對風電投資成本的增加,無疑加大了風電投資壓力。
湖北,2019年就開始執行天然林的風電項目審批禁入政策,多地將風電列入負面清單,造成多個項目開工建設就停工的尷尬局面。長江大保護行動的實施,水體兩岸的風電越來越難。
浙江,基本就停止了風電開發,3年15萬千瓦的建設計劃指標,直接宣告浙江陸上風電結束。由于長期盡快金沙江和長江流域梯級大電站的用電,短期內不至于缺電。
廣東,800m以上山地禁止開發風電,海上風電,核電,燃油發電的補充,給廣東電力需求有利的支撐,上半年截止,廣東并網陸上海上風電478萬千瓦,在規劃了5000萬千瓦的廣東省,陸上風電百八十來萬的規??梢院雎圆挥?,而因此帶來的生態林業國土一系列煩惱,對不開發陸上風電而言,問題簡單的多。
上述諸省市的情況表明,未來這些省份,除了云南,基本新增風電計劃指標不會太多,而且剩余資源的風資源條件也越來越差,林地,國土和環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發展南方山地風電的障礙越來越高,風險越來越大,但是,是不是就不干了呢?也不盡然,電力企業在煤電,水電新增極小的形勢下,風電還是發展的主要電源之一。國家能源局公布的1139萬千瓦平價項目,除了廣西154萬千瓦外,其余諸省市基本都在黃河以北區域。未來總體區域來看,風電的項目規?;紝⒓性诒狈絽^域,而南方區域都是山地,山地風電場面臨問題極為尷尬:
建設成本高,風資源條件差,生態環保風險大。
風速低,用地指標緊張,大容量,大葉輪直徑顯然是南方山地風電場的最佳選擇方案,然而,山地風電場的運輸給大容量大葉輪直徑風電機組的建設帶來巨大難題:超重,超長,運輸難度大,運輸成本高,在電價日益下降的新能源電源壓力下,這種做法無異于增加了開發建設成本。
相比如何如荼的三北大基地機型,4.X,5.X都應陸上上馬。大基地項目好處在于就近制造,就地消納,三北道路條件好,運輸方便,同時大容量大規模的降低風機邊際成本,未來能買到2500元/kw(含稅)的風機時間已經不多。三北的大基地方案無疑已經得到驗證,度電成本可以控制到2毛以下,而在南方山地,水電的度電成本更低,風電如何競爭,壓力可謂不小。
誠然,南方山地風電肯定要發展,但是機型如何選擇,我們需要從市場容量,總體建設成本,機型開發成本多角度考慮。從未來市場規模分析,南方山地風電場的規模可能不足三北區域的1/5-1/4(樂觀數據),不宜過多開發山地機型,規模不足的情況下,邊際成本攤銷過大,對成本降低不是好事。同時,個人認為山地風電3.X已經是極限,160m的左右的葉輪直徑運輸機位困難。從機艙重量來看,最低重量110ton,最大重量140噸(分體拆裝運輸),對運輸和吊裝而言,都是難題。
如果從現有的機型平臺進行升級,標準化改造,降低重量,降低運輸成本,葉片的運輸方式進行調整(熱氣球吊裝運輸可行性),降低運輸難度。葉輪直徑增大,塔筒高度適當增加也在情理之中,建議塔筒的結構進行調整,降低塔筒的運輸難度(分瓣式組裝式鋼筒)。隨著未來分散式風電項目的實施,降低單位造價,對風機廠家來說,如何從設計角度降低綜合造價,是當務之急(主機重量,運輸難度和成本,吊裝成本和難度)。
不管如何發展,風險大,難度高,不意味著我們就會放棄南方山地風電這塊市場蛋糕,需要我們科學理性分析與決策,通過現有的技術平臺降本增效,當然,如果將來我們的技術革新,有革命性的技術創新,大幅降低造價,或許山地風電場又會迎來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