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藍襯衫外搭深色西裝,系一條藏青色、帶有元素周期律花紋裝飾的領帶,陳軍以這樣的裝束同其他60位“新科院士”一起參加了中科院2017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座談會。從中國科學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手中接過證書那一霎,陳軍腦海里想說的話,就是感恩、感激、感謝。
陳軍是2017年中國科學院新增院士中化學部最年輕的一位,也是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南開大學本科生中第一位院士,打破了“南開本科無院士”的“魔咒”。
陳軍于1967年出生在安徽省宿松縣,那時農村用電還很難,一個小手電筒引起了陳軍濃厚的興趣。一按按鈕就能給黑夜中帶來光明,是什么讓它亮起來?這束光照亮了他的童年和未來的科研之路。
1985年,陳軍如愿考入南開大學化學系學習化學。大學畢業報考研究生時需要選擇研究方向,陳軍選擇了電池這個當時的“冷門”專業。此后的20余年里,他對這一“冷門”充滿興趣,并投入了全部熱情。
1996年至1999年,陳軍在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材料系學習并獲得博士學位;1999年至2002年,在日本工業技術院大阪工業技術研究所任NEDO研究員;2002年,陳軍在日本3年的工作合同到期,毅然決定回國,加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將學到的知識和經驗貢獻給南開和祖國的科教事業。
陳軍將2002年回國并受聘為南開大學特聘教授視為自己獨立開始科教事業的真正起點。
回國后,陳軍一步一個腳印,在自己的“電池世界”中刻苦鉆研,2003年就獲得了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05年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然而,陳軍的科研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2003年,陳軍將研究的目光投入到二次電池能量密度最高的“金屬空氣電池”研究。當時,他反復設計實驗方案與環節,反復改進實驗操作,可無論怎樣努力都作不出預想結果。正在陳軍懷疑自己“是不是搞錯了”的時候,2006年英國一個實驗團隊“搶了先”:該團隊在“鋰空氣電池”研究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并在國際頂尖雜志《美國化學會志》上發表了研究論文。
“該論文完全印證了我們的實驗思路,但當時我們就是作不出來預想的結果。我們也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里。”回憶起當時的心情,陳軍用“既不服氣,又不甘心”來形容。
在此后的艱辛探索中,陳軍和他的團隊終于發現了問題所在——“鋰空氣電池”實驗過程中用到的惰性氣體氬氣保護的“手套箱”漏氣,導致實驗原材料遇到氧與水的氧化失效,從而總是不能作出預想結果。
這樣的陰差陽錯,讓陳軍錯失在“鋰空氣電池”研究領域拔得頭籌的良機,但他并未因此氣餒放棄,在此后的日子中,不斷充電、積聚能量,并釋放出越來越強大的“電流”:帶領團隊在室溫條件下研制出成本低廉、性能優良的“鋅空氣電池”,美國兩院院士古迪納夫評價為“室溫合成的納米尖晶石展現出優異氧還原和氧析出催化性能”;研發了高容量、高穩定性的金屬氧化物電極材料,康奈爾大學材料化學家阿徹評價其材料“已成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高能電極材料的研究范例”;構建出“新型鈉/鎂—硫化物”電池,該領域專家阪東教授認為“在低成本和穩定的鈉離子電池應用中展現出光明的前景”……
陳軍的辦公室內掛著這樣一幅書法作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是陳軍做事的風格,也是他教育學生的名言——任何事業都應從小事做起,并勤奮堅持。“當選院士是新起點,一定要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更加靜心做好能源化學的科學研究和教書育人工作。”育人和科研,是20多年前陳軍作為“實習研究員”留在化學系時許下的“初心”。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這是陳軍最喜歡的兩句詩,在今后的“電池人生”路上,他將繼續勤奮積累、不忘初心——那是對待科教事業一片熱誠的赤子之心。
陳軍是2017年中國科學院新增院士中化學部最年輕的一位,也是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南開大學本科生中第一位院士,打破了“南開本科無院士”的“魔咒”。
陳軍于1967年出生在安徽省宿松縣,那時農村用電還很難,一個小手電筒引起了陳軍濃厚的興趣。一按按鈕就能給黑夜中帶來光明,是什么讓它亮起來?這束光照亮了他的童年和未來的科研之路。
1985年,陳軍如愿考入南開大學化學系學習化學。大學畢業報考研究生時需要選擇研究方向,陳軍選擇了電池這個當時的“冷門”專業。此后的20余年里,他對這一“冷門”充滿興趣,并投入了全部熱情。
1996年至1999年,陳軍在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材料系學習并獲得博士學位;1999年至2002年,在日本工業技術院大阪工業技術研究所任NEDO研究員;2002年,陳軍在日本3年的工作合同到期,毅然決定回國,加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將學到的知識和經驗貢獻給南開和祖國的科教事業。
陳軍將2002年回國并受聘為南開大學特聘教授視為自己獨立開始科教事業的真正起點。
回國后,陳軍一步一個腳印,在自己的“電池世界”中刻苦鉆研,2003年就獲得了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05年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然而,陳軍的科研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2003年,陳軍將研究的目光投入到二次電池能量密度最高的“金屬空氣電池”研究。當時,他反復設計實驗方案與環節,反復改進實驗操作,可無論怎樣努力都作不出預想結果。正在陳軍懷疑自己“是不是搞錯了”的時候,2006年英國一個實驗團隊“搶了先”:該團隊在“鋰空氣電池”研究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并在國際頂尖雜志《美國化學會志》上發表了研究論文。
“該論文完全印證了我們的實驗思路,但當時我們就是作不出來預想的結果。我們也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里。”回憶起當時的心情,陳軍用“既不服氣,又不甘心”來形容。
在此后的艱辛探索中,陳軍和他的團隊終于發現了問題所在——“鋰空氣電池”實驗過程中用到的惰性氣體氬氣保護的“手套箱”漏氣,導致實驗原材料遇到氧與水的氧化失效,從而總是不能作出預想結果。
這樣的陰差陽錯,讓陳軍錯失在“鋰空氣電池”研究領域拔得頭籌的良機,但他并未因此氣餒放棄,在此后的日子中,不斷充電、積聚能量,并釋放出越來越強大的“電流”:帶領團隊在室溫條件下研制出成本低廉、性能優良的“鋅空氣電池”,美國兩院院士古迪納夫評價為“室溫合成的納米尖晶石展現出優異氧還原和氧析出催化性能”;研發了高容量、高穩定性的金屬氧化物電極材料,康奈爾大學材料化學家阿徹評價其材料“已成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高能電極材料的研究范例”;構建出“新型鈉/鎂—硫化物”電池,該領域專家阪東教授認為“在低成本和穩定的鈉離子電池應用中展現出光明的前景”……
陳軍的辦公室內掛著這樣一幅書法作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是陳軍做事的風格,也是他教育學生的名言——任何事業都應從小事做起,并勤奮堅持。“當選院士是新起點,一定要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更加靜心做好能源化學的科學研究和教書育人工作。”育人和科研,是20多年前陳軍作為“實習研究員”留在化學系時許下的“初心”。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這是陳軍最喜歡的兩句詩,在今后的“電池人生”路上,他將繼續勤奮積累、不忘初心——那是對待科教事業一片熱誠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