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之年,全國電力消費需求增長超過預期水平,全社會用電量延續平穩較快增長態勢,以6.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增速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的成績完美收官,在需求總量和消費結構上與GDP增幅形成呼應。全國電力需求呈現增速同比提高、新動能正在生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的特征。
由于發電行業面臨的宏觀環境、政策導向、市場形勢錯綜復雜,上調燃煤標桿上網電價、鼓勵清潔取暖、碳交易市場正式啟封、全國綠色電力證書自愿認購交易啟動等有效措施調動了發電行業的積極性,但這都難以減緩由于電煤價格持續保持“高位”,可再生能源補貼支付明顯滯后,以及煤電企業環保投入不斷增加、環保補貼難以彌補環保投入等因素帶來的影響,發電企業生產經營形勢嚴峻。
2017年,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并重組成的新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標志著新五大發電集團的誕生。
本期《中國電力報》權威披露新五大發電集團2017年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并從規模及贏利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節能減排3個方面對其數據進行解讀,這也是新五大發電集團首次在行業內的集體亮相。所有披露數據來源于各企業公開的報告、資料、網站、官微,以及新華網、中電聯網站等權威網站,個別數據可能與有關公司統計口徑有出入。
第一板塊:規模及贏利能力
2017年,混改、重組、調結構、資產證券化等成為發電企業的關鍵詞。即便受到宏觀環境、政策導向、市場形勢錯綜復雜,煤價等減利因素的影響,但發電企業依舊保持了穩中求進的發展態勢。發電量出現恢復性增長,新電改下電力市場競價降幅減小,營業收入扭轉前兩年連續負增長的局面,提質增效、瘦身健體、處置特困企業、壓減管理層級等專項工作力度空前。
營業收入(億元)
2017年,由于上網電價上調、利用小時增加、“三棄”問題進一步緩解等因素影響,新五大發電集團營業收入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國家能源集團優勢明顯,營業收入達5128億元。華能集團實現合并營業收入2586億元,同比增長5.1%。國家電投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029億元。華電集團實現銷售收入2006億元,同比增長7.6%。大唐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710億元。
資產負債率(%)
在本次對比的5家發電企業中,華能集團資產負債率近9年來首次降至80%以下,為78.74%。大唐集團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1.54個百分點 ,為79.96%。華電集團資產負債率80.8%,同比降低0.73個百分點,連續9年下降。國家能源集團資產負債率下降8.43個百分點。國家電投集團資產負債率81.39%,較年初下降0.89個百分點,實現國資委控制目標。
發電量(億千瓦時)
2017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6.4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5%;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3786小時,與上年大體持平。火電設備利用小時4209小時、同比提高23小時,終止了自2013年以來連年下降的態勢。在政府和電力企業等多方共同努力下,棄風棄光問題明顯改善,清潔能源發力成為阻擋發電行業業績加速下滑的重要因素。
新五大發電集團積極適應新形勢,大力開拓電力市場,均超額完成全年發電量計劃。國家能源集團以8880億千瓦時發電量高居榜首。華能集團次之,實現發電量6608億千瓦時,其中國內發電量6496億千瓦時,預算完成率99.4%,同比增長6.4%。分列第三、第四的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差距不明顯,分別為5169億千瓦時、5123億千瓦時。國家電投集團全年發電量4226億千瓦時。
第二板塊:可持續發展能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2017年,延續兩年來煤炭去產能的有利形勢,防范和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工作全面啟動。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3372萬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8988萬千瓦,均創歷年新高,而全國煤電投資下降39%,新增煤電裝機3855萬千瓦、同比減少142萬千瓦,國家防范和化解煤電過剩產能風險工作成效明顯。
裝機容量(萬千瓦)
截至2017年年底,國家能源集團裝機容量23000萬千瓦,居新五大發電之首(火電裝機17500萬千瓦,占全國15.8%;水電裝機1849萬千瓦;風電裝機3589萬千瓦,居世界第一,占全國21.9%)。華能集團境內外全資及控股電廠裝機同比增長3.8%,達到17182萬千瓦,居次席。分列第三、第四的華電集團、大唐集團裝機容量分別為14827萬千瓦、13775.81萬千瓦。國家電投集團電力總裝機規模達12600萬千瓦。
核準電源項目(萬千瓦)
2017年,華能集團核準低碳清潔能源項目619.7萬千瓦;投產新機679.3萬千瓦,其中投產低碳清潔能源裝機532.3萬千瓦。大唐集團全年完成核準電源項目598萬千瓦,清潔能源占比60.67%;全年投產發電容量844.5萬千瓦,清潔能源占比55.31%。華電集團全年核準電源項目1049萬千瓦,均為清潔能源;投產557萬千瓦。國家能源集團新投產裝機590萬千瓦。國家電投集團新增電力裝機1200萬千瓦,其中新能源投產裝機673萬千瓦,創歷史新高。
化解煤炭過剩產能(萬噸/年)
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貫穿“十三五”的主旋律。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煤炭去產能的攻堅之年。國家政策再度加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煤炭行業的產能政策調整,針對化解煤炭過剩產能、保障煤炭需求,制定了控制煤炭能源消費總量需求的基礎上減少污染排放的政策目標。
新五大發電集團積極落實“三去一降一補”要求,加大煤炭去產能力度。華能集團全年關停5座礦井、退出煤炭產能404萬噸/年,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國資委下達的煤炭去產能任務。大唐集團完成煤炭去產能300萬噸任務,盤活置換資源,龍王溝等重點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華電集團落實國家去產能要求,退出煤礦4處、產能99萬噸/年,提前完成煤炭去產能2020年目標任務。國家能源集團退出煤礦2處、產能270萬噸。國家電投集團全年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50萬噸。
第三板塊:節能減排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 “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2017年,清潔供暖、碳市場、綠證、火電靈活性改造等一系列激勵措施的落地,進一步加快推動發電企業向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轉型。
供電煤耗(克/千瓦時)
在本次對比的5家企業中,華能集團供電煤耗最低,完成300.11克/千瓦時,同比下降2.24克/千瓦時。國家能源集團供電煤耗同比降低2.8克/千瓦時,下降數量最為明顯,完成307.9克/千瓦時。華電集團供電煤耗完成300.8克/千瓦時,同比減少2.3克/千瓦時。國家電投集團供電煤耗同比下降1.5克/千瓦時,完成303.4克/千瓦時。大唐集團供電煤耗完成305.28克/千瓦時,同比降低1.57克/千瓦時。
超低排放機組容量(萬千瓦)
2017年,火電領域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再上新臺階。全國各地全面啟動并累計實施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6.4億千瓦、節能改造約5.3億千瓦,提前兩年多完成2020年改造目標,大氣污染物排放指標躍居世界先進水平,已形成世界最高效清潔的煤電系統。
作為改造主力軍,新五大發電集團認真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要求,全力推進超低排放提速擴圍,節能環保工作實現質的飛躍。其中,國家能源集團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機組容量最多,為13500萬千瓦,占現役煤電機組容量76%。華能集團超低排放機組占比最高,超過90%,共計10000萬千瓦,超前國家進度計劃要求。大唐集團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機組改造達到202臺,共計8441萬千瓦,占在役燃煤機組容量的87.5%,高出中央發電企業平均值6個百分點。華電集團累計170臺6818萬千瓦煤電機組完成改造,容量占比達到77%,東部地區煤電機組已全部實現超低排放。
清潔能源裝機占比(%)
從清潔能源裝機占比來看,新五大發電均有所提升。國家電投集團仍舊保持首位,占總裝機比例為45.14%。華電集團次之,清潔能源裝機占38.6%,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在大唐集團發電總裝機中,清潔能源占33.92%。華能集團電源結構調整有序推進,低碳清潔能源裝機5325萬千瓦,比重達到31%,首次突破30%。國家能源集團清潔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達24%,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
由于發電行業面臨的宏觀環境、政策導向、市場形勢錯綜復雜,上調燃煤標桿上網電價、鼓勵清潔取暖、碳交易市場正式啟封、全國綠色電力證書自愿認購交易啟動等有效措施調動了發電行業的積極性,但這都難以減緩由于電煤價格持續保持“高位”,可再生能源補貼支付明顯滯后,以及煤電企業環保投入不斷增加、環保補貼難以彌補環保投入等因素帶來的影響,發電企業生產經營形勢嚴峻。
2017年,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并重組成的新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標志著新五大發電集團的誕生。
本期《中國電力報》權威披露新五大發電集團2017年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并從規模及贏利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節能減排3個方面對其數據進行解讀,這也是新五大發電集團首次在行業內的集體亮相。所有披露數據來源于各企業公開的報告、資料、網站、官微,以及新華網、中電聯網站等權威網站,個別數據可能與有關公司統計口徑有出入。
第一板塊:規模及贏利能力
2017年,混改、重組、調結構、資產證券化等成為發電企業的關鍵詞。即便受到宏觀環境、政策導向、市場形勢錯綜復雜,煤價等減利因素的影響,但發電企業依舊保持了穩中求進的發展態勢。發電量出現恢復性增長,新電改下電力市場競價降幅減小,營業收入扭轉前兩年連續負增長的局面,提質增效、瘦身健體、處置特困企業、壓減管理層級等專項工作力度空前。
營業收入(億元)
2017年,由于上網電價上調、利用小時增加、“三棄”問題進一步緩解等因素影響,新五大發電集團營業收入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國家能源集團優勢明顯,營業收入達5128億元。華能集團實現合并營業收入2586億元,同比增長5.1%。國家電投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029億元。華電集團實現銷售收入2006億元,同比增長7.6%。大唐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710億元。
資產負債率(%)
在本次對比的5家發電企業中,華能集團資產負債率近9年來首次降至80%以下,為78.74%。大唐集團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1.54個百分點 ,為79.96%。華電集團資產負債率80.8%,同比降低0.73個百分點,連續9年下降。國家能源集團資產負債率下降8.43個百分點。國家電投集團資產負債率81.39%,較年初下降0.89個百分點,實現國資委控制目標。
發電量(億千瓦時)
2017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6.4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5%;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3786小時,與上年大體持平。火電設備利用小時4209小時、同比提高23小時,終止了自2013年以來連年下降的態勢。在政府和電力企業等多方共同努力下,棄風棄光問題明顯改善,清潔能源發力成為阻擋發電行業業績加速下滑的重要因素。
新五大發電集團積極適應新形勢,大力開拓電力市場,均超額完成全年發電量計劃。國家能源集團以8880億千瓦時發電量高居榜首。華能集團次之,實現發電量6608億千瓦時,其中國內發電量6496億千瓦時,預算完成率99.4%,同比增長6.4%。分列第三、第四的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差距不明顯,分別為5169億千瓦時、5123億千瓦時。國家電投集團全年發電量4226億千瓦時。
第二板塊:可持續發展能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2017年,延續兩年來煤炭去產能的有利形勢,防范和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工作全面啟動。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3372萬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8988萬千瓦,均創歷年新高,而全國煤電投資下降39%,新增煤電裝機3855萬千瓦、同比減少142萬千瓦,國家防范和化解煤電過剩產能風險工作成效明顯。
裝機容量(萬千瓦)
截至2017年年底,國家能源集團裝機容量23000萬千瓦,居新五大發電之首(火電裝機17500萬千瓦,占全國15.8%;水電裝機1849萬千瓦;風電裝機3589萬千瓦,居世界第一,占全國21.9%)。華能集團境內外全資及控股電廠裝機同比增長3.8%,達到17182萬千瓦,居次席。分列第三、第四的華電集團、大唐集團裝機容量分別為14827萬千瓦、13775.81萬千瓦。國家電投集團電力總裝機規模達12600萬千瓦。
核準電源項目(萬千瓦)
2017年,華能集團核準低碳清潔能源項目619.7萬千瓦;投產新機679.3萬千瓦,其中投產低碳清潔能源裝機532.3萬千瓦。大唐集團全年完成核準電源項目598萬千瓦,清潔能源占比60.67%;全年投產發電容量844.5萬千瓦,清潔能源占比55.31%。華電集團全年核準電源項目1049萬千瓦,均為清潔能源;投產557萬千瓦。國家能源集團新投產裝機590萬千瓦。國家電投集團新增電力裝機1200萬千瓦,其中新能源投產裝機673萬千瓦,創歷史新高。
化解煤炭過剩產能(萬噸/年)
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貫穿“十三五”的主旋律。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煤炭去產能的攻堅之年。國家政策再度加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煤炭行業的產能政策調整,針對化解煤炭過剩產能、保障煤炭需求,制定了控制煤炭能源消費總量需求的基礎上減少污染排放的政策目標。
新五大發電集團積極落實“三去一降一補”要求,加大煤炭去產能力度。華能集團全年關停5座礦井、退出煤炭產能404萬噸/年,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國資委下達的煤炭去產能任務。大唐集團完成煤炭去產能300萬噸任務,盤活置換資源,龍王溝等重點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華電集團落實國家去產能要求,退出煤礦4處、產能99萬噸/年,提前完成煤炭去產能2020年目標任務。國家能源集團退出煤礦2處、產能270萬噸。國家電投集團全年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50萬噸。
第三板塊:節能減排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 “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2017年,清潔供暖、碳市場、綠證、火電靈活性改造等一系列激勵措施的落地,進一步加快推動發電企業向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轉型。
供電煤耗(克/千瓦時)
在本次對比的5家企業中,華能集團供電煤耗最低,完成300.11克/千瓦時,同比下降2.24克/千瓦時。國家能源集團供電煤耗同比降低2.8克/千瓦時,下降數量最為明顯,完成307.9克/千瓦時。華電集團供電煤耗完成300.8克/千瓦時,同比減少2.3克/千瓦時。國家電投集團供電煤耗同比下降1.5克/千瓦時,完成303.4克/千瓦時。大唐集團供電煤耗完成305.28克/千瓦時,同比降低1.57克/千瓦時。
超低排放機組容量(萬千瓦)
2017年,火電領域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再上新臺階。全國各地全面啟動并累計實施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6.4億千瓦、節能改造約5.3億千瓦,提前兩年多完成2020年改造目標,大氣污染物排放指標躍居世界先進水平,已形成世界最高效清潔的煤電系統。
作為改造主力軍,新五大發電集團認真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要求,全力推進超低排放提速擴圍,節能環保工作實現質的飛躍。其中,國家能源集團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機組容量最多,為13500萬千瓦,占現役煤電機組容量76%。華能集團超低排放機組占比最高,超過90%,共計10000萬千瓦,超前國家進度計劃要求。大唐集團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機組改造達到202臺,共計8441萬千瓦,占在役燃煤機組容量的87.5%,高出中央發電企業平均值6個百分點。華電集團累計170臺6818萬千瓦煤電機組完成改造,容量占比達到77%,東部地區煤電機組已全部實現超低排放。
清潔能源裝機占比(%)
從清潔能源裝機占比來看,新五大發電均有所提升。國家電投集團仍舊保持首位,占總裝機比例為45.14%。華電集團次之,清潔能源裝機占38.6%,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在大唐集團發電總裝機中,清潔能源占33.92%。華能集團電源結構調整有序推進,低碳清潔能源裝機5325萬千瓦,比重達到31%,首次突破30%。國家能源集團清潔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達24%,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