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不僅需要頂層設計,還要能夠抓住一些典型案例,供人模仿,供人超越。”關于國企改革,這是經濟學家李稻葵一直以來的觀點。
那么,在過去的一年當中,這種“典型”出現了嗎?
首先來看總量。2017年是幾年來國企成績最耀眼的一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0萬億元,利潤總額達2.9萬億元,比2016年分別增長14.7%和23.5%。其中央企的營業收入達到26.4萬億元,實現利潤1.42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3%和15.2%。與此同時,國企在科技創新、重大工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也勇擔大任,用國資委主任肖亞慶的話說,國資國企改革“成效良好”。
再來看典型。2017年最引人注目的,大概是年中啟動的聯通混改。經過此次改革,聯通引入了BATJ等社會資本,股權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同時機構也實現了“大瘦身”,僅總部編制人員就減少了50.14%,無論如何,都可以稱得上“典型”了。
但是,當記者請李稻葵評價去年國企改革的成果時,他的態度仍然有所保留,最后給出了四字總結——有形無神。
形,是指股權結構;而神,則指企業的經營行為,要實現行為方式上的徹底轉變,國企改革仍有事要做。
尋找新動能
驅動改革的總是時代變遷,國資國企改革也概莫能外,而這個時代最為核心的變化之一,是動力結構的調整。
“我是開電動汽車來的”,在政協會場遇到李稻葵的時候,他這樣告訴記者。這幾年,他的出行大都依靠電做動力,如電動摩托、電動汽車。據了解,李稻葵是寶馬電動摩托首位中國車主,而此次,他又向記者大力推薦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因為“沒有續航焦慮”。
電動車的出現,標志著世界動力體系的轉變,李稻葵稱之為“新電氣化革命”,在這一點上,他與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舒印彪不謀而合。
電氣化革命并不僅僅限于動力結構的變化,更為深層次的還有電源結構的調整,從上游發電領域看,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的發電技術日新月異,正在從根本上改變著世界的能源結構。
而從下游生產領域看,電氣化引發的變化則更為深刻和廣泛,李稻葵將其概括為三點:一是制造業發生了變化,因為以電為動力帶來了設備的簡單化,不再依賴內燃機和變速箱;二是實現了生產的模塊化,提高了生產效率,比如一個人就可以組裝一輛電動車,這大大降低了生產門檻,給了中國企業“彎道超車”的機會;三是引發了商業模式的變革,帶來了分時租賃、共享出行等一系列變革。
從這種傳導機制看,多位于上游的能源央企,發揮的是提綱挈領和引領潮流的重大作用。
但是,能源央企的特殊性,在于其自然壟斷的特征,這一點,也決定了它的變革必然要面臨市場與管制的兩難。因為存在自然壟斷和規模效益,規模越大,成本越低,所以不可能遍地開花,不可能實現完全自由競爭,也就無從受到完全自由市場所帶來的激勵。
對此,李稻葵給出了自己的藥方。他認為對于這部分央企,監管者應該承擔起激勵者的角色,具體來說,就是給企業下達考核指標,也就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出資人監管權責清單”。清單中的指標可包括三類:一是技術指標,要求央企在技術上領先全球,如國家電網的特高壓工程;二是能源安全指標,即能源供給必須滿足居民生活保障、重大工程保障,等等;第三才是財務指標,只要企業能夠保證一定的利潤,就可以了。
在完成這三個指標的情況下,剩余的自主權,就應該完全交給企業了。
賦予自主權
自主權,或者說控制權,是李稻葵近年來頻繁提到的一個詞匯。
自主權的背后是產權。如同奧利弗·哈特的產權理論所提到的: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契約本身也是不完整的,這就給了簽約的某一方事后“敲竹杠”的機會。為了解決這種不完全契約的問題,哈特提出了“剩余控制權”的概念——只要是契約里沒有完全明確的權力,擁有“剩余控制權的”一方都可以自行裁決。
沒能完全放開控制權,在李稻葵看來,正是國企改革的癥結所在。他主張,在滿足技術領先、保障能源安全和實現一定的利潤這三個條件下,央企應該擁有真正的“剩余控制權”。因為企業不是政府,國有企業改革的靈魂,就是要充分相信并授權國有企業的高管人員,把控制權交到最有創意、最有想法的人手中,把他們當成真正的企業家看待,給他們充分的控制權。
為什么有的國企人才總是流失?為什么有的國企連內部網站都建不好?問題都出在控制權上。政府對企業管得太多、太死,政府和企業之間邊界不清,導致兩者效率都不高。對于國內喜歡談到的新加坡淡馬錫的例子,李稻葵認為淡馬錫成功的秘訣有兩個:一是在商言商。淡馬錫的CEO雖然是新加坡的總理夫人,但并不干涉企業的具體經營活動,此外,企業職業經理人的工資待遇也完全不同于政府公務員,而是由市場決定的;二是在企業和政府之間設有一層“防火墻”,那就是董事會,企業的經營活動完全在董事會的指導下進行,不受政府干預。
因控制權不足而導致的效率損失隨處可見。李稻葵向記者舉了清華大學的例子,他說,在清華的所有建筑中,最丑的就是建筑學院的樓。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建筑學院的大師、大佬太多了,大家都想發表意見,都想指手畫腳,結果導致真正的設計者畏首畏尾,最后造出來的只能是個“四不像”。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國企改革,對于國資委來說,管資本比管企業更重要,國有企業的工資待遇也要放開,交由市場決定,這樣才能吸引到真正有能力、有創意、有想法的人才,從而保證國企改革真正實現“形神兼備”,走在高質量發展的前列。
那么,在過去的一年當中,這種“典型”出現了嗎?
首先來看總量。2017年是幾年來國企成績最耀眼的一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0萬億元,利潤總額達2.9萬億元,比2016年分別增長14.7%和23.5%。其中央企的營業收入達到26.4萬億元,實現利潤1.42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3%和15.2%。與此同時,國企在科技創新、重大工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也勇擔大任,用國資委主任肖亞慶的話說,國資國企改革“成效良好”。
再來看典型。2017年最引人注目的,大概是年中啟動的聯通混改。經過此次改革,聯通引入了BATJ等社會資本,股權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同時機構也實現了“大瘦身”,僅總部編制人員就減少了50.14%,無論如何,都可以稱得上“典型”了。
但是,當記者請李稻葵評價去年國企改革的成果時,他的態度仍然有所保留,最后給出了四字總結——有形無神。
形,是指股權結構;而神,則指企業的經營行為,要實現行為方式上的徹底轉變,國企改革仍有事要做。
尋找新動能
驅動改革的總是時代變遷,國資國企改革也概莫能外,而這個時代最為核心的變化之一,是動力結構的調整。
“我是開電動汽車來的”,在政協會場遇到李稻葵的時候,他這樣告訴記者。這幾年,他的出行大都依靠電做動力,如電動摩托、電動汽車。據了解,李稻葵是寶馬電動摩托首位中國車主,而此次,他又向記者大力推薦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因為“沒有續航焦慮”。
電動車的出現,標志著世界動力體系的轉變,李稻葵稱之為“新電氣化革命”,在這一點上,他與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舒印彪不謀而合。
電氣化革命并不僅僅限于動力結構的變化,更為深層次的還有電源結構的調整,從上游發電領域看,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的發電技術日新月異,正在從根本上改變著世界的能源結構。
而從下游生產領域看,電氣化引發的變化則更為深刻和廣泛,李稻葵將其概括為三點:一是制造業發生了變化,因為以電為動力帶來了設備的簡單化,不再依賴內燃機和變速箱;二是實現了生產的模塊化,提高了生產效率,比如一個人就可以組裝一輛電動車,這大大降低了生產門檻,給了中國企業“彎道超車”的機會;三是引發了商業模式的變革,帶來了分時租賃、共享出行等一系列變革。
從這種傳導機制看,多位于上游的能源央企,發揮的是提綱挈領和引領潮流的重大作用。
但是,能源央企的特殊性,在于其自然壟斷的特征,這一點,也決定了它的變革必然要面臨市場與管制的兩難。因為存在自然壟斷和規模效益,規模越大,成本越低,所以不可能遍地開花,不可能實現完全自由競爭,也就無從受到完全自由市場所帶來的激勵。
對此,李稻葵給出了自己的藥方。他認為對于這部分央企,監管者應該承擔起激勵者的角色,具體來說,就是給企業下達考核指標,也就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出資人監管權責清單”。清單中的指標可包括三類:一是技術指標,要求央企在技術上領先全球,如國家電網的特高壓工程;二是能源安全指標,即能源供給必須滿足居民生活保障、重大工程保障,等等;第三才是財務指標,只要企業能夠保證一定的利潤,就可以了。
在完成這三個指標的情況下,剩余的自主權,就應該完全交給企業了。
賦予自主權
自主權,或者說控制權,是李稻葵近年來頻繁提到的一個詞匯。
自主權的背后是產權。如同奧利弗·哈特的產權理論所提到的: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契約本身也是不完整的,這就給了簽約的某一方事后“敲竹杠”的機會。為了解決這種不完全契約的問題,哈特提出了“剩余控制權”的概念——只要是契約里沒有完全明確的權力,擁有“剩余控制權的”一方都可以自行裁決。
沒能完全放開控制權,在李稻葵看來,正是國企改革的癥結所在。他主張,在滿足技術領先、保障能源安全和實現一定的利潤這三個條件下,央企應該擁有真正的“剩余控制權”。因為企業不是政府,國有企業改革的靈魂,就是要充分相信并授權國有企業的高管人員,把控制權交到最有創意、最有想法的人手中,把他們當成真正的企業家看待,給他們充分的控制權。
為什么有的國企人才總是流失?為什么有的國企連內部網站都建不好?問題都出在控制權上。政府對企業管得太多、太死,政府和企業之間邊界不清,導致兩者效率都不高。對于國內喜歡談到的新加坡淡馬錫的例子,李稻葵認為淡馬錫成功的秘訣有兩個:一是在商言商。淡馬錫的CEO雖然是新加坡的總理夫人,但并不干涉企業的具體經營活動,此外,企業職業經理人的工資待遇也完全不同于政府公務員,而是由市場決定的;二是在企業和政府之間設有一層“防火墻”,那就是董事會,企業的經營活動完全在董事會的指導下進行,不受政府干預。
因控制權不足而導致的效率損失隨處可見。李稻葵向記者舉了清華大學的例子,他說,在清華的所有建筑中,最丑的就是建筑學院的樓。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建筑學院的大師、大佬太多了,大家都想發表意見,都想指手畫腳,結果導致真正的設計者畏首畏尾,最后造出來的只能是個“四不像”。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國企改革,對于國資委來說,管資本比管企業更重要,國有企業的工資待遇也要放開,交由市場決定,這樣才能吸引到真正有能力、有創意、有想法的人才,從而保證國企改革真正實現“形神兼備”,走在高質量發展的前列。